•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案例分析比較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3-70)

第四章 案例分析與討論

第四節 研究案例分析比較

在高雄、丹麥以及荷蘭三個案例之中,有自然聚落形成的也有由規劃而成的,然 而在此三個案例中其產業組成並沒有特定的限制,也就是說生態工業園區的概念並沒 有限定在某些廠商能實行,在各自的組成系統或其他以循環經濟概念形成的聚落,都 有可能演變成生態工業園區,然而這些實際案例所代表的很有可能就是工業未來的型 態。地球無法無止盡的負荷人類所帶來的汙染,因此人類在追求工業與經濟發展的同 時,也不能製造汙染必然是未來的目標,然而生態工業園區有可能就是追求此目標的 解答。

對我國的工業發展來說丹麥與荷蘭的案例有幾項重點值得我們加以思考:

1. 工業帶動農牧業的可能性:從丹麥與荷蘭兩案例中,在其循環系統中都有與農業結 合的實例,在工業生態化的概念中最終就是希望工業能夠成為自然生態中的一部份

,然而我國目前仍未有將工業與農牧業結合的案例,因此這可做為我國未來計畫的 參考。

2. 與企業所在地其當地居民的互動:在丹麥的案例中將消毒後的殘留物無償供與當地 農民做為肥料使用,如此可以加深與當地居民的互動,並且讓當地居民認同企業於 當地之存在。

3. 發展創新與專利申請:在荷蘭的案例中 RoCa3 電廠號稱可以改善環境的綠色電廠,

並且計畫將其系統申請專請,這也可以讓我國企業做為參考,在未來的設置規劃中 多思考各種可能性,並加以創新研發出屬於我國特有的系統。

表 6 丹麥與荷蘭案例之 CSR(企業社會責任)三領域模型 丹麥與荷蘭案例之 CSR(企業社會責任)三領域模型

丹麥與荷蘭案例之 CSR(企業社會責任)三領域模型

經濟面 在丹麥與荷蘭之案例中皆將工業與農牧業做出結合,讓工業在發展同時 能夠同時帶動農牧業發展,使得經濟發展更為均衡。將創新的技術申請 專利同時並將其商品化,以此技術為基礎成立一個新興之企業,未來此 企業再積極研究相關技術,讓技術能夠獲利同時不斷成長。

倫理面 對於在廠房周遭的農民提供無償的肥料,並且積極與其互動。另外更加 落實環境保護以及節約能源使用,重視廠房周遭環境維護。

法律面 在系統中之各項資源輸送與利用過程,以及系統整合之案例可讓政府未 來在制定相關法規時有所依循的標準。並且可以此系統的節約能源案例 做為相似產業的節約標準。

56

本研究重點在於企業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如何以環境管理策略連結,因此並沒 有對三個案例中之細部技術著墨太多,主要重點仍放在生態工業園區、產業共生系統 與循環經濟等概念,以及各案例之中的策略理論,以便在結論部分與予分析。另外我 國產業目前大量外移,我國政府可以利用此機會整頓規劃國內工業區生態,嘗試規劃 不同系統與規模之共生系統,抑或是更進一步直接規劃出生態工業園區,以此為誘因 吸引出走之產業回移。目前國際之間的環境保護意識提升,如果降低產品在生產過程 之碳足跡,是可以有效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建議我國政府以此觀念來重新規 劃國內各個工業區。

第四節 小結

由高明瑞等(2010)研究中可得知,中小型企業對於綠色管理此類相關 CSR(企業 社會責任)的議題是較不關心的,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它們關心的還是在於獲利與生存,

因此對於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執行度與關心度低於大規模企業。另外在高明瑞等 (2010)的研究中也可發現中小型企業對於綠色管理議題較不關心,然而綠色管理也就 是屬於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份,因此本研究中將中小企業對於綠色管理較不關 心,衍伸為中小企業對於 CSR(企業社會責任)較不關心,由於綠色管理與 CSR(企業 社會責任)的許多意涵與內容是相通的,而 CSR(企業社會責任)相對於綠色管理又增 加了對於社會與人文的議題,因此在此做此延伸相信並無不妥。

基於過去高明瑞等(2010)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的案例分析以及文獻探討,在此先 將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做一比較,如表 7 所示。

表 7 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之比較 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之比較

企業經營策略 CSR(企業社會責任) 目標 以獲取最大的利潤為主,包

括如何有效運用人力、資 源、資金等,讓企業得以壯 大,並且對利害關係人交 代。

自發性的追求企業之合理利潤,並 對產業環境以及所屬地區環境品質 加以維護與提升,盡力節約且充分 回收並再利用各項資源,並且重視 員工與其家庭的生活品質。

57

表 7(續)

企業經營策略 CSR(企業社會責任) 方法 讓各單位與資源做有效能且

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有效的 控制各項成本。

透過國際有影響力組織或機關的推 廣與要求,以及遊說各國當地主管 機關的政策制訂。

執行 藉由管理者與妥善的制度來 加以約束並管理,來驅使人 員與資源的運用效能與效率 兼備。透過產業鏈以及供應 鏈的控制來降低成本。

藉由國際組織推廣倡導 CSR(企業社 會責任)的好處與重要,讓各國主管 機關與企業自身開始配合實行。

管理 經由財務稽核以及平衡計分 卡等公允正確之報告,來對 各個部門與單位進行管理控 制。

透過 ISO 14001、ISO 50001 以及道 瓊永續指數等國際標準來衡量企業 的執行狀況,藉此讓企業管理有所 依據管理。

願景 將企業壯大,並讓企業立足 於國際市場之中,使企業永 續發展並賺取最大的利潤。

使所有企業皆能在與自然與人文環 境共生共存的前提下,達到永續發 展的目標。

經由將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之內涵做一比較後可發現,在兩者之 間仍存在著缺口,而此缺口也就是影響大多數中小企業對於 CSR(企業社會責任)接受 度的因素所在,而此缺口如表 8 所列。

表 8 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缺口 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缺口

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缺口

目標 企業對於減少利潤或是將以賺取之利潤運用在從事 CSR(企業社會責任) 之意願不高,

相同的對增加成本從事環境保護與社區關懷之意願都可能不會太高,以及只賺取合理的 利潤這對大多數的企業來說都不容易達成。

方法 目前主要是藉由國際組織與國際輿論來促使各國政府與企業配合,因此僅對於有意搶攻 國際市場的企業有約束力,但對於沒有意願進軍或是現階段沒有意願的企業來說就沒有 約束力與效果。

執行 企業的執行角度主要仍以企業經營與獲利為主,但在 CSR(企業社會責任)則較關心外在 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管理 在實務管理上雖然兩者的立足點不同,但是目前都有可以依循的標準存在,因此在實務 管理上並沒有太大的缺口存在,僅為管理的層面與方向不同。

願景 在一般企業經營的主要是以營利為主,但是近年來許多大企業的遠景也都已加入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雖然其中有部分為策略操作,但許多大企業確實有在實行 此也為不可抹滅之事實,因此兩者間的缺口也並沒那麼明顯。然而,大多數的中小型企 業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遠景仍有著明顯的缺口,主要還是來自於中小型企業較關心 自身企業的存續,並且沒有足夠的資源與風險承受力來執行 CSR(企業社會責任),因此 在此兩者之間的缺口主要來自於中小型企業的特性。

58

目前國內許多大企業或國際化企業為國際市場考量,對於許多國際間之一般性標 準或是規範都非常重視,因此便對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執行開始十分注重,這一部 分當然是來自於國際市場中的要求與規範,另一部分則是來自於許多企業也開始尋找 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可以使企業在實行 CSR(企業社會責任)時也同時提升其企業的獲 利,但是這大多數是基於企業的規模與風險承受能力,對於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來說 確實執行 CSR(企業社會責任)在實際上仍然是有困難的。就如同表 8 中所列出的缺口 內容,對於企業經營時的管理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之間所存在的缺口,是會影 響到企業對於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行意願尤其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但是在生態 工業園區的概念之中並沒有限制產業的規模,僅對於產業在園區的系統之間的功能性 有所要求,也就是說生態工業園區的概念是可以用來彌平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 社會責任)之間的缺口,如表 9 所示。

表 9 生態工業園區如何填補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缺口 生態工業園區如何填補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缺口

生態工業園區如何填補企業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缺口 目標 由於生態工業園區基本精神就是在區域內的各個廠商之間,彼此分享交

換各自於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或殘留物,再將其運用在各自的生 產過程中,藉此降低各個廠商生產成本,然而建構輸送副產品與殘留物 的設備其成本也會較額外處理副產品及殘留物之成本低,因此對廠商與 企業來說接受度會較高,可以弭補經營策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兩者之 間缺口。

方法 因為藉由生態工業園區除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之外,還可以幫助廠商加 強對於當地環境的保護,對廠商而言實施生態工業園區除了可以降低生 產成本,又可以提升企業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因此對企業來說 接受度會較單純執行 CSR(企業社會責任)高。

執行 雖然生態工業園區對廠商與企業來說好處很多,又可以填補企業經營策 略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之間的缺口,但是其系統的形成並不是很輕易可 以形成,大多需要大規劃的計畫與整合才可以形成,因此在執行面上來 說反倒有難度。

管理 在實務管理層面來看,對於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者必須先進行相關的教 育與溝通,修改對於企業管理的思維與觀念,以便對於生態工業園區此 型態的企業管理與傳統企業管理之觀念做整合。

願景 透過生態工業園區的概念,讓更多的企業能夠接受並執行 CSR(企業社會 責任) ,希望讓我們社會上的企業都能夠以永續經營的觀念來經營企業,

讓未來的企業都能夠與自然共生共存。

59

最後由於生態工業園區的觀念是著重於工業的體系建構,因此本研究基於生態工 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共生系統與 CSR(企業社會責任) 等概念,在此提出「企業 社會責任循環」的想法,此想法的基本概念是基於傳統的企業經營中,假定企業希望 提升自身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通常都是需要投入額外的資金與資源,來處理生產 商品過程中所產生的殘留物與廢棄物。抑或是改善產品製程中的步驟,以及改變一開 始投入的原料。無論是採取哪一種做法,都是需要在企業基本的支出中,再多加上一 項額外的資源與費用。但若基於生態工業園區或產業共生系統的觀念來思考,由於是 在系統中的各個廠商都能將本身的殘留物以及副產品,完整的供給予需要的廠商作為 原料使用,再將其他廠商的殘留物與副產品作為原料使用,依此類推的循環下去,身 處在此系統中的廠商,可以說是在企業的副產品與殘留物的輸出以及原料投入兩端都 做到 CSR(企業社會責任),然而如果整個系統中的廠商皆同步做到,就可讓系統中的 企業或廠商在達到經營績效的同時,也提升企業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而且在此系 統的概念中,基本上各個廠商並不需要額外投入大量的資源與經費,來改變原料、製 成或是廢棄物處理。只需要找到需求者是誰,以及如何配送給需求者此點做好,就可 以達到與地球永續發展的目標。

本研究的產業案例中包括了國內外實例,經由分析後可以了解到生態工業園區的 概念,除了可以做到零排放、零殘留之外,另外還可幫助 CSR(企業社會責任)在一個 區域內的廠商互相流動並提升。此想法就是某一個廠商 A 將其殘留物與副產品給予 廠商 B 作為原料,可看做是廠商 A 將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轉至廠商 B 作為廠商 B 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再依此循環下去,最後廠商 A 之原料也來自某廠商 C,如此的 循環圈及有如 CSR(企業社會責任)分享圈,最後整個生態圈除了節約資源以及減少環 境污染外,更可以讓整體廠商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之層次共同提高,如圖 16 所示。

60

圖 16 企業社會責任循環概念圖

在此「企業社會責任循環」的概念圖中,廠商的數量是依循環所需之廠商而定,

圖中以 A、B、C 為一個假設循環組合,實際上應以在分享副產品或殘留物的循環體 系構成之廠商數為準,在此 A、B、C 三廠商僅為概念之表達。

在本研究中的案例主要都是屬於大型的製造業或是工業系統,然而實際中一個生 態工業園區的成形,都需要大規劃的計畫與投資方可成形,這對許多企業來說並不是 獨立能做到的事。但是在本研究所提出之「企業社會責任循環」此概念中,並非針對 於大規模的企業,而是希望以生態工業園區以及產業共生系統的概念,能夠以另一個 形式推廣至更多的企業。希望當企業追求提高 CSR(企業社會責任)時,建議以產業共 生系統的觀念來思考,思考如何做到本研究所提出之「企業社會責任循環」,如此除 了可以節省企業投入的成本外,還可以讓其他系統中之企業也達到好處,一起朝永續 經營的目標邁進。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3-7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