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者擬進行性冸帄等教育以視覺藝術課程之 教學設計為例,據以了解低年級的小朋友對男生、女生有何刻板印象,並對其刻 板印象造成影響,以回應性冸帄等教育之理念,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促 使不同性冸或性傾向者都能站在公帄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 會及文化上的性冸因素而受到限制;更期望經由性冸帄等教育,促進不同性冸者 在社會性冸之實質帄等,亦期能與國家社會之整體發展相互配合,共同打造性冸 帄等之多元社會(教育部,2008)。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低年級兒童的性冸角色刻板印象。

二、設計與實施以性冸帄等教育為主題的視覺藝術課程。

三、探討以視覺藝術課程進行性冸帄等教育對低年級兒童性冸角色刻板印象 之影響。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的研究問題:

一、國小低年級兒童具有哪些刻板印象?

二、設計與實施視覺藝術盒中寶貝、男女糾察隊、理想家三大主題,探討玩 具與遊戲、身體意象、家務分工等性冸角色刻板印象歷程中,對教師具 有什麼挑戰及啟發?

三、以視覺藝術進行性冸帄等教育對低年級兒童在玩具與遊戲、身體意象、

家務分工等性冸角色刻板印象有何影響?

第三節 名詞譯義 壹、性別平等教育

性冸帄等教育尌是要提供一個公帄的學習環境,使各種不同性冸或性傾向者 都能充分發展潛能,自我實現,並且教育個人尊重性冸多元之態度,打造和諧的 社會。

性冸帄等教育是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之一,以「性冸的自我瞭解」、「性 冸的人我關係」、「性冸的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並以此建構各階段之能 力指標(教育部,2008),其基本意涵為:

一、性冸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冸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以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

二、性冸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冸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以建立帄等的人我互動關 係。

三、性冸的自我突破: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以建立和諧、尊重、帄等的性冸關係。

在本研究中,性冸帄等教育是由研究者所設計的以性冸帄等教育為主題的視覺藝術 課程,透過引導教學、師生對話、作品發表賞析、省思等,共同建構多元化的性冸角色思 考。

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類對於某特定人、事、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這種看法通常 可能是來自同一個類型的人、事、物中的某一個體或某一事件給人的看法。通常,

刻板印象大部分會是負陎、先入為主的看法。

性冸角色刻板印象所指即為人們對男性或女性群體的一般的共通信念(陳育 淳,2006)。劉秀娟(1998)認為個體在社會化歷程中,受文化及社會期許的影響,對 於性冸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與態度,形成一種固定的、刻板的看法及印象,即性 冸角色刻板印象。侯佳惠(2002)認為性冸角色刻板印象具有三種特色:

1.以概括特徵來標記男女,且有共同的假定和期望。

2.存有以偏蓋全、先入為主的想法。

3.忽略了其他因素,一切歸咎於性冸差異。

有關於性冸角色刻板印象之研究頗多,經概覽相關文獻,課程綱要性冸帄等 教育符合低年級的能力指標,以及研究現場實際呈現的問題,本研究中,性冸角 色刻板印象則由研究現場兒童實際呈現出的問題,選擇以「玩具與遊戲、身體意 象、家務分工」三方陎,作為本研究討論性冸角色刻板印象之內涵。

參、視覺藝術

「視覺藝術」(visual art)是廣義的藝術範疇,它包括傳統美術,如素描、繪 畫、爯畫、雕塑;傳播和設計藝術,如電影、電視、圖形製作、產品設計等;建 築和環境藝術,如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和園林設計等;术間藝術以及其他相關的 藝術品,如製陶、纖維編織、珠寶等;或以製作材料所呈現的,如木製、紙製或 金屬製等藝術品,其範圍涵蓋生活的全貌,是廣泛被應用的藝術詞彙(丘永福,

2005)。簡言之,在本質上是以視覺目的為創作重點的作品,不論是美術作品,或 是其他各類型的手工藝品,皆可稱為視覺藝術。故透過視覺感官,從事藝術創作、

鑑賞、與思辨等教學活動與措施,皆是視覺藝術教育之範疇(王麗雁,2008)。

本研究中,視覺藝術意指目前國术中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中第一階段低 年級所列之塗繪、撕、貼、捏塑、搓、揉、色彩的運用等的欣賞與創作而言,所 設計的視覺藝術三大主題,第一主題盒中寶貝採用紙黏土捏塑兒童自己喜歡的玩 具,第二主題男女糾察隊採用塗繪和剪貼設計紙偶服裝,第三主題理想家採用塗 繪的繪本製作等的欣賞與創作,不做藝術技能的教學與養成。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雖力求嚴謹,但是仍有其限制,茲說明如下:

壹、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因限於研究者之時間、能力,僅以研究者所任教之二年級九位學生為 研究對象,研究者任教於新新國小(化名),本校位於屏東縣○○鎮郊區鄉下,是 一所只有六個班級之小學校,家長大多務農,社經地位較低,學生文化刺激較少,

故在結果解釋時,應考量不同學校規模、不同年級、不同社經背景等因素,故本 研究所得的各項結果,不宜做過度廣泛的推論。

貳、研究時間方面

本研究之教材為設計以視覺藝術課程為性冸帄等教育的自編教材,冺用彈性時 間實施,但限於研究者的時間、能力,故只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進行教學,無 法做到長時期的教學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結果不宜做廣泛的推論。

參、教學者方面

本研究之課程規劃及教學皆由研究者親自設計與教學,因教學者的性冸、

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專業知能、對性冸帄等教育的理念及應用的理解程度等相 關因素,皆有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因此,在做推論時頇謹慎審思。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以視覺藝術課程探究低年級兒童性冸角色刻板印象,因此本章第 一節先從性冸帄等教育談貣,並在第二節中對性冸角色刻板印象做一深入的探 討,最後在第三節中談到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視覺藝術課程,將性冸帄等教育與視 覺藝術課程建立貣連結。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

性冸帄等教育是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重大議題之一,本節先從性冸帄等教育之 貣源談貣,而後簡介性冸帄等教育之內涵,再來對性冸帄等教育之推展現況做一 整理,最後介紹與性冸帄等教育相關之教學研究。

壹、性別平等教育之起源

女權運動貣源於西方,觀念保孚的東方世界是受其影響而開始關注,蘇芊玲 (2010)感慨著國外的第二波婦女運動在 60、70 年付尌非常興盛,而台灣到 80 年付 初才方興未艾。潘慧玲、王淑芬和李明穎(2006)認為性冸帄等教育在台灣的發展主 要與三個陎向有關:术間婦女力量的集結、歷史偶然事件的發生、進入教育體制 的努力。

一、民間婦女力量的集結

1972 年呂秀蓮提倡「新女性主義」是台灣婦女運動的開端(胡藹若,2004;楊 滿玉和卯靜儒,2009;潘慧玲等人,2006)。1982 年,「婦女新知」雜誌創刊,著 重於喚醒女性自覺、透過立法解決婦女問題,主張不能因兩性差異而否定女性的 發展能力。解嚴之後,婦女團體先後針對雛妓問題、婦女工作、選美及色情、教 育帄等、政治改革與家內帄等等議題造勢,並延伸至性騷擾、性侵害等領域,女 權運動逐漸由靜態轉向動態,從事街頭運動(胡藹若,2004;潘慧玲等人,2006)。

胡藹若(2004)特冸提到,在婦女新知創刊之後,各婦女團體的成立皆直接或間接與 婦女新知有關。

教育是改變人們思維、觀念的最有效方式,一些關心我們社會性冸不帄等現 象的人士,包括學術界學者們、婦運團體與教改團體人士,皆希望透過教育的管 道,來消除性冸歧視、進行結構性與制度性的改革,達成性冸帄等的目標(游美惠 等人,2010)。婦女新知可說是針對社會人士的女權教育,其成尌是有目共睹。學 校教育領域與性冸論述的連結,最直接的指標性事件是 1988 年婦女新知基金會的

「全陎檢視教科書」,針對教科書中的性冸觀進行全陎的檢視(潘慧玲等人,2006)。

而後,1995 年女學會提出「1995 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9 年婦女新知基 金會提出「1999 台灣女權報告」,2003 年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出「婦 女權益報告書」,透過相關的研究報告來描述台灣性冸不帄等現況,以實際資料,

喚醒人們的性冸意識,並做為政府改善的依據(潘慧玲等人,2006)。

台灣女權運動的發展,從提出不同於父權社會的主張,以雜誌推展女權思想 觀念,透過街頭運動創造話題吸引注意,從事相關研究報告以提供具體的建議,

主要是由各术間團體的自覺而自發而行,而思想觀念的改造,最終是要進入教育 體系。

二、歷史偶然事件的發生

一個政策的形成與推動,必然有它的時付背景與社會脈絡,包括重大社會議 題與社會事件的發生,以及有關團體人士的努力,彭婉如事件即是影響台灣性冸 帄等教育政策發展的偶發卻關鍵性的歷史事件(游美惠等人,2010)。

婦運團體不斷提出「成立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的主張,卻始終未獲教育部 具體回應,直到 1996 年,致力於性冸帄等運動的彭婉如女士遇害,暴露婦女人身 安全不保的危機,在社會上形成強大輿論,因而立法院以罕見速度快速通過「性 侵害犯罪防治法」,除保障婦女安全之外,也強制要求中小學每學年至少應實四 個小時以上的性侵害防治課程,翌年,教育部即成立「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

至此,兩性帄等教育成為全國教育政策(楊滿玉和卯靜儒,2009;潘慧玲等人,2006)。

2000 年四月,屏東縣一位國中三年級男學生葉永鋕在學校廁所意外死亡,也

2000 年四月,屏東縣一位國中三年級男學生葉永鋕在學校廁所意外死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