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來看,可以發現重組訊息大約佔 87%,而憑空捏造的訊息僅佔 12%。Brennen et al.

(2020)便指出,重組訊息的說服力較強,讓閱聽眾較容易相信進而留言、按讚並且 顯高於傳統媒體。此外,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WNIC)網路使用調查,2019 年台灣 12 歲以上曾經上網的民眾約 有 1898 萬人,曾上網率高達 89%。由此可知,上網儼然成為台灣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Lecheler(2019)曾說明,假新聞是「蓄意且以新聞形式傳播的錯誤內容」。但本研究 發現,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所查核的內容來看,大部分都是屬於謠言的範疇而非假新 聞。因此本研究所要分析的對象為新冠肺炎相關的「謠言」。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即是從框架分析的角度切入,探索新冠肺炎 的網路謠言,以什麼樣的主題框架再現。此外,本研究亦探索新冠肺炎的網路謠言有 什麼內容特徵及呈現方式,以及不同主題框架的謠言之間有什麼差異。最後,本研究 期望透過框架來分析謠言,讓事實查核組織或是一般閱聽人在面對與疾病或是健康方 面的資訊時,能夠更加快速辨認該訊息的正確性。

Minsky(1975)、Kahneman 與 Tversky(1984)提到,框架是人們記憶中的認知結 構,這種認知結構與基模可以被視為人們了解世界的心智代表,如果經啟用後會影響

的原則上(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這個原則會掌控(govern)社會事件及我們的主 觀認知,因此我以框架來指涉這些我可以辨識的基本元素」(轉引自劉蕙苓,20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外,臧國仁(1999)提到框架在每一種真實中都有著類似的結構,分別有高層 次、中層次以及低層次三個層次。高層次指的是事件中較為抽象的意義或主旨,而這 個層次通常難以辨識;中層次則由主要事件、歷史、先前事件、結果、影響、歸因以 及評估幾個環節所組成,有些事件包含以上所有環節,有些則只包含幾項;低層次通 常指的是框架的表現形式,大多由語言或符號所組成,範圍包含字、詞、語、句以及 由這些基礎語言所形成的修辭或譬喻。

而在真實轉換的過程中,又包括了框架的形成過程(或可稱為機制)方面,臧國 仁(1999)指出選擇與重組可以被視為展現真實最重要的手段。他認為真實的片段常 透過「一隻看不見的手」重塑真實,而這隻「看不見的手」經常「選擇」真實的部分 片段並加以「重組」。選擇代表的是排除,對事件有分類的效果;重組則是排序,對事 件強調的部分。

張明新等人(2007)亦指出框架理論的中心問題在於媒介的生產,他們認為框架 理論即是「持續不斷地選擇、強調和遺漏」的過程。Gitlin(2003)提到,框架是選 擇、強調以及呈現的原則,並藉此告訴人們存在什麼、發生什麼以及什麼是重要的。

此外,Gitlin(2003)認為媒體框架是選擇、強調和排斥的持續性認知、闡釋以及表達 模式。而這種模式會透過符號處理者定期地組織有關話語或是視覺的論述(Gitlin, 2003)。

最後關於框架理論的分析過程,Gamson(1992)提到,框架理論可以分為三種分 析的層次。首先第一個層次是將焦點放在文本的產製過程;第二個分析層次則是探 索、考察文本;最後一個層次則是主動的探討受眾如何與文本互動(Gamson, 1992)。

(Gamson, Croteau, Hoynes, & Sasson, 1992)。由於人們高度依賴媒體框架來詮釋環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andoc 等人(2018)回顧了 2003 年到 2007 年的研究中對「假新聞」一詞的定義 後,揭示了六種對假新聞定義的類型。分別是:新聞嘲諷(news satire)、新聞諷刺

(news parody)、捏造(fabrication)、操弄(manipulation)、廣告(advertising)以及 宣傳(propaganda)。這些定義的共同點是假新聞如何佔據真實新聞的外觀和感受,從 一個網站的外觀到如何撰寫文章以及如何歸因照片。假新聞隱藏在看似合法的虛表 下,並試圖使其看起來有如真實的新聞。

此外,超越新聞項目簡單的外觀特性,透過新聞機器人,建立虛假的新聞網站來 模仿真實新聞的情形無所不在。由此可以清楚看出新聞對社會的影響力,但是因為假 新聞的猖獗,盜用了新聞的可信度,同時也可能破壞了新聞業的合法性,特別是在社 交媒體的環境中,因為真實的資訊來源經常被刪除,或者只能在遠方感知這些訊息 (Tandoc Jr, Lim, & Ling, 2018)。

二、假新聞與謠言

根據 Egelhofer 與 Lecheler(2019)對於假新聞研究,指出假新聞是一種二維現 象,包括假新聞類型以及假新聞標籤。假新聞類型與蓄意製作的虛假訊息有關;而假 新聞標籤則是指政治人物將假新聞一詞作為政治工具,並使新聞媒體合法化的政治手 段(Egelhofer & Lecheler, 2019)。此外,他們闡述了假新聞(fake news)與蓄意傳播的 錯誤訊息(disinformation)、非蓄意傳播的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謠言(rumor)

及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之間的關聯。

資料來源:改寫自” Fake news as a two-dimensional phenomenon: a 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 by Egelhofer, J. L., & Lecheler, S., 2019,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43(2), 97-116.

根據圖一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即是圖一中的「謠言」內容。因為與新冠肺炎相關

(conspiracy theory)

錯誤訊息

(Knapp, 1944)。而 Allport 與 Postman(1947)同樣認為謠言是與當時時事相關的資 訊,並且沒有證據可以支持該訊息內容是否正確。而謠言代表著一種信念,會隨著人 們口耳相傳到處流通(Allport & Postman, 1947)。Peterson 與 Gist 則指出,謠言是未經 證實的解釋,且與物件、事物以及大眾有興趣的議題有關,並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Peterson & Gist, 1951)。此外也有學者提到,謠言是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進而在人與 人之間產生並流傳的訊息,是一種集體的行為(Fisher, 1998)。

Rosnow(1974)則是認為可以將謠言視為溝通的過程、模式以及產品。謠言非常

(Allport & Postman, 1946)。因此在戰爭時人們通常都十分關心戰事,但如果正確的訊 息不足時,謠言便會出現。所以當人們關注一件重要的事件,但人們所接收到的訊息

項集體解決問題的處置方式(Rosnow, 1974)。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學者對謠言進行了心理分析,認為謠言是宣洩焦慮和敵

此,Allport 與 Postman(1947)就指出,當人們處於情緒高壓的狀態下,就會試圖向 外尋求意義,並從中找到一個看似真實、正確的理由,為眼前令人困惑的情況做解 釋。這樣的情形,也證明了為什麼謠言如此活躍,因為這種尋求「慰藉」(good closure)的行為,助長謠言不斷傳播(杜兆倫,2018)。

綜觀上述所言,本研究認為謠言最重要的特性即是:謠言是在大眾之間傳播且未

1. 傳遞夢想以及希望的謠言(The Pipe-dream or Wish Rumor),這類的謠言傳達 人們的夢想與希望

2. 恐懼的謠言(The Bogie Rumor),與夢想、希望謠言的類型完全相反,這類 謠言來自於人們內心的恐懼

3. 具有攻擊性或挑釁的謠言(The Wedge-driving or Aggression Rumor),這類謠 言會造成群體的分裂與破壞彼此間的忠誠,動機大多具有侵略性或仇恨情緒

Rosnow(1947)根據謠言「產生的動機」,將謠言分為蓄意產生型(deliberate)

以及自然產生型(spontaneous)兩種。蓄意產生的謠言通常具有惡意,這種謠言可能

也就是說,當訊息的可信度越高,人們越會傳播該訊息(Rosnow, 1991)。Bordia 與 Rosnow(1998)更進一步指出,假設謠言的論述內容大多為個人經驗或是權威、專業 人士的觀點時,謠言的可信度以及說服力便會大幅提高。因此若謠言無法為人所信,

則謠言的散播便會隨之停止(杜兆倫,2018)。而許文怡與梁朝雲(2007)亦提到,謠 言是一種具說服意涵的訊息,而說服力取決於訊息的可信程度。由上述可知,可信度 對於謠言傳播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West(1994)指出,可信度(credibility)指的是訊息來源被相信的程度以及品 質。簡單來說,無論訊息的真偽,可信度即是該訊息被相信(believability)的程度 (West, 1994)。而 Mehrabi、Muhamad 以及 Hassan(2013)亦指出,可信度可定義為感 知者對傳播者相信程度的評判(轉引自徐美苓,2015)。

所影響(Sproull & Kiesler, 1986)。而 Pissarra 與 Jesuino(2005)則是透過計算機介導的 溝通,來探索匿名的效果。他們的研究提到,匿名可以刺激參與者之間的交流,因為 匿名為傳播場域提供了一個威脅較少的環境,並減少了限制,更會鼓勵參與者互動 (Pissarra & Jesuino, 2005)。

此外,傅文成等人(2018)認為,網路的匿名性有助於人們的溝通與意見表達,

且人們在網路上發表言論時,通常不需承擔社會眼光及壓力,因此降低了人們參與的 社會障礙。而匿名性更提供網路使用者一個去個人化的保護機制,使得他們不會受制 於社會規範,且不必擔心在網路上留下壞印象,甚至毫不猶豫地留下言論。這樣的現

象使得網路上時常出現論戰與謠言(Cooper, Gallupe, Pollard, & Cadsby, 1998)。

從上述可知,謠言充斥在網路上儼然已成為網路時代訊息傳播的特色,尤其在

根據 Friggeri、Adamic、Eckles 以及 Cheng(2014)的研究,社群媒體上的言論具 有極大的感染力。謠言在臉書傳播時,可以藉由口語、文字與電子郵件等媒介散播,

但社群媒體上的分享鍵造成謠言大肆地複製。舉凡臉書使用者所發佈的狀態更新、連 結、圖片都可以快速地分享出去,這些訊息也有如病毒般迅速地複製、傳播(Friggeri, Adamic, Eckles, & Cheng, 2014)。此外,社群媒體的開放性和便利性,使得假新聞與謠 言更加廣泛地傳播(Jin et al., 2017)。

2. 對目標的陳述或主張(the charge or allegation)

3. 訊息來源(the source)

與地點,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事件模糊性,即符合 Allport 與 Postman(1946)提出的 謠言生成條件,因此這類的謠言更加容易傳播。

除了內容特徵,羅文伶與邱銘心(2015)在研究中也提到健康網路謠言表現方式 的概況。他們指出,大約 50%的謠言字數不到 600 字,更有近八成的謠言字數不超過 1000 字。敘述人稱的部分,有四成的謠言無明顯的敘述人稱,而有三成以第一人稱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二所呈現的分析架構,摘述了以上所列的研究問題一至研究問題四。

圖 2-2:研究架構圖 新冠肺炎網路謠言框架分析

時間:2020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7 月 31 日

主題框架:

治療、防疫作為、病毒來源、疫

治療、防疫作為、病毒來源、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