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由動機中可知國內公共工程爭議的研究皆是探討著工程爭議發生時 如何處理與解決,在此本研究認為這些處理方式只能治標並不能治本,最 好的爭議處理是在爭議可能發生之前,就能事先防範,是本研究首先要面 對的問題;另外為了使結果達到實用性,此問卷調查搭配富有實務工程經 驗之專家(科學園區與地方機關之營造廠商二大族群),增加本研究之效益 性,讓公共工程的發展得以在有效防範爭議發生的利基下,奠定具競爭優 勢的基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國內公共工程所造成的工程爭議、糾紛之原因,再由工程爭議相 關文獻的探討,研擬工程爭議之關鍵因素。

(二) 從園區工程之營造廠商與地方工程之營造廠商之角度,來看公共工程 爭議之因素差異。

(三) 針對目前我國工程爭議所遭遇的問題,及專家問卷,提出經層級分析 法(AHP)整合出具體工程爭議關鍵因素之討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

一、研究架構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節,各章節的內容如下: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 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同時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內容架構與流程及研究 之範圍與資料來源。

第二章為文獻回顧,首先探討過去公共工程爭議的相關研究,及說明 相關層級分析法(AHP)的介紹。第三章為介紹目前國內公共工程爭議之發 生原因與處理現況。

第四章為研究方法,本章先闡述選取層級分析法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方 法的原因,並介紹層級分析法的基本理論以及運用方式與限制。並說明本 研究的問卷設計、抽樣方法、問卷回收與樣本結構。

第五章為實證分析,本章藉助「Expert Choice 2000」決策支援軟體,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加以分析,以獲得各項發生工程爭議原因之權重值,並 分析可能造成權重分配結果的原因。

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綜合先前各章節內容以及運用層級分析法後的 結果作一結論,除了說明國內公共工程爭議所面臨問題以外,並針對工程 爭議發生之關鍵因素來提出相關的建議,希望能藉由此研究降低工程爭議 發生率,提高國內公共工程之品質。

二、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包括確定研究動機與目的、界定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並 探討相關文獻。然後將專家問卷結果與資料分析之內容藉由一系統性的研 究步驟來達成,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流程如圖 1-1。

(一) 文獻回顧

首先蒐集相關公共工程爭議之研究文獻、學術著作、期刊雜誌,並且 依據工程爭議發生之原因,來分析防範可能發生工程爭議之關鍵因素。

(二) 蒐集次級資料及專家訪談

蒐集我國公共工程爭議的相關資料,作為分析之用。另與公共工程實 務經驗專家為訪談對象,以瞭解實際工程爭議發生之頻率及重要性,

並彙整出之間的權重植。

(三) 建立評估指標及設計問卷調查

經由文獻回顧及專家訪談後,針對訪談結果參酌國內專家學者之意見 設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界定研究範圍

文獻回顧與探討

工程爭議發生原因之 現況分析

回顧工程爭議相關研究方法

建立評估層級指標

結論與建議 問卷資料分析 問卷設計及發放

專家問卷調查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是以「工程爭議之關鍵因素」為研究範圍。針對我國發生 工程爭議原因要點進行實務界(營造廠商)之問卷調查,來探討如何事先防 範爭議之發生。

二、資料來源

(一) 次級資料 1.期刊

營造天下、營建知訊、現代營建等。

2.政府機關文件及刊物

台灣營建研究院、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 會等。

3.論文及學術著作

國內外相關之研究文獻。

(二) 初級資料

以參訪國內專家學者之意見,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後的內容,作為 初級資料的收集。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首先回顧電腦系統應用於公共工程爭議處理之相關研究,最後再 簡介本研究之層級分析法,以分析履約爭議發生之關鍵因素,達到事先防 範爭議之發生。

第一節 公共工程爭議處理輔助系統

在過去爭議調解研究中,皆利用知識管理及案例式推理的概念,提出 資訊輔助系統架構概念,可協助使用者有效率的獲得符合需求之案例,以 下為過去相關研究回顧:

(一) AbouRizk & Dozzi的研究是協助爭議處理者調解業主與承包商因工 程變更所產生之爭議。藉由變更前後之施工模擬網圖,模擬因工程變 更而增加之直接成本及改變之生產力。然而由於施工模擬網圖會因不 同爭議主題而改變,因此同一份網圖無法適用於所有的爭議調解情形

(AbouRizk & Dozzi,1993)。

(二) Arditi, Oksay & Tokdemir的研究是藉由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s)

訓練訴訟案例,爭議雙方僅須輸入已知的相關資訊即可預測該爭議可 能之訴訟結果以及是否可提起上訴,該研究以實際案例測試後達到67

%的成功預測率。然而由於某些影響預測結果之因素如社會、政治、

文化等考量無法完全納入,因此無法完全正確預測訴訟之結果(Arditi, Oksay & Tokdemir,1998)。

(三) Arditi & Tokdemir的研究是協助雙方當事人預測訴訟之判決結果。使 用者輸入案例之相關資訊後,系統藉由案例式推理機制可達到83%的 成功預測率。此外,該研究並以43 項Input 屬性以及1 項Output 屬性 描述訴訟案例。其中第1 至12 項屬性是有關訴訟雙方身份及工程契

約方面之資訊,第13 至43 項屬性是有關工期延誤、工程變更以及工 地狀況等之描述,第44 項屬性為法院之判決結果(Arditi &

Tokdemir,1999)。

(四) Li的研究是以流程圖方式表達和解案例之發展歷史,並藉由案例式推 理機制協助爭議和解之進行。爭議雙方輸入各自主張及爭議主題後,

系統即推理出建議之解決方案供雙方當事人參考。然而由於和解案例 之發展過程通常未被詳細記錄,並且不易蒐集相關和解案例,因而影 響推理結果之參考度(Li,1996)。

(五) 公共工程履約階段,為了提供有彈性、易於比較且似人類思維的爭議 處理資訊之傳遞模式,先進行爭議處理決策所需之資訊分析,再探討 提供輔助之資訊特徵,最後選擇以相似案例為輔助爭議處理決策之資 訊基礎,並與爭議處理過程中常用之法規結合,利用知識管理及案例 式推理的概念,提出資訊輔助系統架構概念,發展適合不具法律背景 之工程人員使用。此外,利用訪談及案例分析方法,建立六項搜尋相 似案例之指標,並依據指標內容加以分類而建立階層關係;由使用者 自行選擇指標之索引及設定指標權重多寡,運用相似性比對方式之計 算結果來排序案例,再輔以案例摘要資訊,可協助使用者有效率的獲 得符合需求之案例,而利用語意網路知識表示法,連結案例與相關法 規資訊(蔡英聖,2000)。

(六) 為了使爭議處理人員迅速地協助營造廠商處理爭議問題,建置一爭議 處理求償知識管理系統,首先歸納整理工程爭議問題較常發生的原 因,釐清責任歸屬,確認各個爭議原因可求償的索賠項目與求償標 的,並首度探討索賠項目所需的佐證資料與日常管理表單間之關聯 性,以便營造廠在其日常工程管理作業中,能有效整理建置相關資

料,以利爾後爭議發生時,營造廠商能迅速有效的提出佐證資料。再 者,對各求償項目歸納列出其求償金額計算式,協助營造廠商及爭議 處理者試算可能求償金額,以作為求償之決策參考(吳賀琮,2002)。

(七) 以承包商立場,針對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為探討對象,並嘗試以人工智 慧技術-Evolutionary Fuzzy Neural Inference Model(EFNIM)為模式 核心,建立一演化式公共工程工期展延補償爭議案例推論模式,搜尋 相似之爭議案例,以作為爭議處理者在進行求償時之參考。透過文獻 資料的探討與專家訪談過程,分析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的特性,並選擇 足以描述工期展延爭議案例的案例索引,經由案例索引比對之後作為 案例推論模式的輸入變數,應用 EFNIM 建立公共工程工期展延補償 爭議案例推論模式。使爭議處理者能應用此模式正確地搜尋相似案 例,有效提供爭議處理者在進行求償時之輔助資訊。為使爭議處理者 能夠迅速、簡便地搜尋相似案例,以公共工程工期展延補償爭議案例 推論模式與 Evolutionary Fuzzy Neural Inference System(EFNIS)為基 礎,採用網際網路(Internet)之使用環境,發展公共工程工期展延補 償爭議處理輔助系統。透過系統提供的功能模組,使用者得以及時且 正確地搜尋出相似案例(李銘竣,2000)。

(八) 於公共工程施工履約階段,針對業主與承包商以調解處理爭議之過 程,運用案例式推理之概念發展一套決策支援系統。藉由系統推理之 結果,可提供雙方當事人回應時之參考策略,以及爭議處理者判斷時 之初步方向。藉由相似度比對之搜尋方式,系統可協助使用者更有效 率的參考適當之類似案例,以獲得重要之決策資訊。此外,本研究亦 提出爭議案例之「諮詢描述架構」及「推理描述架構」,前者協助使 用者迅速的瞭解案例重要資訊,後者為系統進行案例比對之根據。並 建立可供電腦使用之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庫,供需要瞭解爭議案例

者參考(董其鈞,2000)。

(九) 針對工程履約爭議問題,實例探討價款與工期爭議之調解、訴訟案 例,運用案例式推理概念,提供不具法律背景之工程人員,藉由爭議

(九) 針對工程履約爭議問題,實例探討價款與工期爭議之調解、訴訟案 例,運用案例式推理概念,提供不具法律背景之工程人員,藉由爭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