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自國語文教育課程的研發、擬定、規畫、編輯、實施與評鑑來看,多數能夠以客觀 的分數定高低,但寫作這一分科卻是主觀的分數,因為它所需被評斷的不單只是字面上 的對與錯,還包括其中的知識經驗、規範經驗與審美經驗,當然最大的主觀還是評定者 本身的價值觀。但我們卻不能為了迎合評鑑者而僅在葫蘆中作文字遊戲,而是該在合於 人性觀點中,將自己生活經驗,以有如工廠式的產出流程,注入自主的創意,將每一個 產出的成品都能夠完整展現出自己最佳的情意。唯有如此,每一項的作品才能夠與眾不 同,而達到「寫作」真實抒發作者認知、情意、技能三面向兼顧的作用。

傳統的語文教學法是由點到面,它的優點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有系統,

但最大缺點是不符合學生學習的經驗,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新的語文教學 理論提出語文學習是由面到點,它的特點是因應兒童學習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 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願意學、喜歡學的情境下,提高寫作能力。新全語文寫作 是由面到點的,它是一個由上而下和互動的取向,由意義帶動寫作,由整體的語 文能訓練開始,然後才集中訓練個別的語文能力。(謝錫金,2000)

於上述中,我們不難發現,透過創意策略作為引路先鋒,以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 感受作為一路上的據點,再鋪陳自己的知識、規範以及審美經驗,實為現在引導學童進 行寫作課題的趨勢。如下圖所示:

圖 1-2-1 寫作創意策略(轉引自謝錫金,2000)

在國小國語課文內容中,隨著學生的年紀增高,論說課文在國語教科書中所佔的份 量也逐漸增加。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對論說文體文章的寫作學習較不熟悉,因為缺

乏論說性文體的知識和基本架構認知,造成閱讀上的困難。因此,多數學生在閱讀及寫 作論說文體文章,總比其他類型的文章來得困難。(張育慈,2008)這也說明了論說文 文體本身的難寫之處,因為在閱讀上的理解本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倘若在經過學童的思 考後,加入自己的批判與思想,進而透過文字的描寫,如此重重難關,是需要學童更多 更複雜的學習。在周慶華《作文指導》一書中更點出:

抒情性文章和敘事性文章構成文學的兩大範疇,此外就是非文學。非文學統 稱為說理性文章(有的稱為論說文或議論文或論述文或說明文);它不像文學那 樣必須額外加工(如開發意象、諧和韻律和善用敘事技巧之類),只要把「理」

說清楚或說透徹就行了。但這也可以自成一種有別於文學的風格。正如有人所說 的說理性文章「用詞比較端重、典雅、規範、嚴謹」和「句子結構比較複雜,句 型變化及擴展樣式較多」。(周慶華,2001:207)

就寫作領域而言,創意素材就是軟體,寫作文體無疑的就是硬體了!但學童新手往 往無法我手寫我口。因為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倘若沒能清楚了解文字語詞的真正涵義,

所描述出的文字往往讓人啼笑皆非,這在敘事性文章中是最常發生的。因此,論說文的 邏輯性成分往往較敘事性文章要來得多,文章結構一般也比較講究,相形之下,也較重 視修辭、文章發展層次和謀篇布局。(劉宓慶,1998:105-109)如此,可以推測出學童 在進行論說文寫作時,所需要的思想建構是相當耗時的。

另外,關於另一個議題「創意」。早在 1960 年代,「創意」教學就在歐、美的許 多國家中興起。東南亞國家在這幾年也積極開發「創意」相關教育,主要是因為發覺「創 意」能提高國民競爭力。倘若要保持和其他國家在競爭上的優勢,在教育「創意」方面 是勢在必行。

創造能力是寫作的靈魂,豐富的靈魂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影響力與不由自主的吸引 力,不同的思維擁有不同的創造、思考能力,成就出不同程度的作文能力呈現。所以作 文常被視為創造的歷程,許多學者也認為透過作文的訓練可以增加「創造力」,如此可 知,創造與寫作彼此是「魚幫水、水幫魚」。根據既有的研究(陳鳳如,1993a;劉瑩,

1995;蔡雅泰,1995;紀淑琴,1997)顯示,透過適當的教學引導和設計,學生能在寫 作活動中激發創意,並提高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成效;而研究結果也充分顯示創造性的作 文教學確實能夠增強學生寫作能力。教育部(2002)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提出推動

創造力教育依循的十個原則中,其一的「動機原則」就是指「學生樂於創意學習」、「教 師樂於創意教學」和「學校樂於創意經營」。

創造性教學與傳統式教學有很大不同,前者是指教師透過創造性教學策略,培養學 童的創造能力。但創造性教學並不是資優教育的特權,只要透過正確的教學方式與良好 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童良好的創造力是指日可待的。(江之中,2002)

本研究首要探討寫作教學中,論說文文體的原理基礎,作為本研究的理論根基,並 於寫作過程中,引發學童的創造力,增加寫作的素材廣度,引導學童將生活中的創意發 想透過文字記錄下來,並期望達到以下的目的:

(一)了解國小論說文寫作教學的內涵、意旨,透過前輩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

設計具體實用的寫作教學策略與方案,進行論說文寫作教學。

(二)教導學童將經驗中的所知、所見、所思轉化成文字的敘述,透過基本語文能 力的訓練與修飾,提升論說文寫作能力,進而懂得欣賞論說文的好處,創新觀念!

(三)引導學童進行創意性寫作思考,建立適度的思維空間與引導適宜的經驗素 材,增加學童寫作的深度與廣度。

(四)實際進行創意論說文寫作教學,並檢討研究的缺失,使得創意論說文寫作教 學能有更進一步的改善,成為具體可行的教學行動。

(五)透過邏輯性的創意論說文寫作教學,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增加學生創意的 注入,讓寫作能更有內容,更有可看性。

希望透過研究本身的達成,自我回饋以提升論說文寫作教學的成效,以及作為其他 教學者改善論說文寫作教學的借鏡和提供語文教學政策擬訂所需的參考資源。

有了創意論說文的研究目標之後,便需要有更妥善的建構理論,以便有心人據此而 透過抽象的創意與具體的論說文體來產出適切的作品。

依上論述,本研究當中,既然是要建構更有效率的理論,就必須先將所涉及的概念 逐一設定,才能一一整理出與處理的問題以及研究的方法。周慶華《語文研究法》一書 中,對於「理論建構撰寫體例」所作的說明是:

理論建構,講究創新。大致上從概念的設定開始,經由命題的建立到命題的 演繹及其相關條件的配置等程序而完成一套具體系且有創意的論說。(周慶華,

2004a:329)

據此論述,理論的建構必須要能適用於目前的場域且能發揮教學成效。根據這樣的 一個方向,需就所涉及的概念作一完整的設定,如此想要建立的命題及其演繹便顯而易 見,然後才就問題的屬性採取最適當的研究方法。至於其相關條件的配置,則將它歸屬 於場域的應變性以及師生的變動性。

首先,要先設定「創意論說文寫作教學」的內容。葉玉珠在《創造力教學》一書中 提到:

創意的產生,應該是70%的努力與經驗,20%不同凡想的認知與勇氣以及10%

的靈機一現……如果你早上起床刷牙,發現水停了,你便要立即解決這個「事 件」,而解決這個事件所產生的對策,即是「創意」。因此,在人類的各種活動 中,那些不需要創意的活動稱為「日常生活活動」,而需要特別創意的活動稱為

「創造」。「創造力」即是產生創造行為的能力表現。那「創意」又是什麼?「創 意」就是將「創造」具體化的手段。(葉玉珠,2006:11-12)

透過人類具體化的手段不外乎外在的行為表現與內在的思維表達,而內在的思維表 達以現階段小學教育的層次來區分,則可以透過聆聽、說話、閱讀、寫作等方面來呈現,

而寫作文類的三大文體中,敘事性文體著重於事實的陳述、抒情性文體著重於情感的抒 發,唯有說理性文體,也就是論說文,才能呈現個人在生活中的經驗、認知與靈機一現,

除此之外,須透過教師的寫作教學引導,疏導上述的思緒,透過規範性的行為顯現個人 無法具體化的思維。有了上列的認知後,將形成我的概念一:「創意」、「論說文」、「寫 作教學」。

另外,在寫作過程中,我們不外乎是使用語言、文字來進行描述、評價與詮釋某一 事物,但在進行的過程中,往往不會就表面作平面式的表現,而是透過有層次性的發展,

引發寫作者進行寫作時的一個模式。而這其中層次性的發展,可能是寫作者本身的經驗 進行層次性的發展,也有就某一事物進行層次性的發展,這其中如何延伸,自然就得視 各項因素綜合來作決定。

然而,如何決定這層次性發展的名稱並能夠表示其階段性的意義﹖周慶華在《語文 研究法》一書中提到:

語言 1 的對象是物理世界,而語言 2 的對象卻是語言 1。在這種情況 下,我

們稱語言 1 為對象語言(object language),語言 2 為後設語言 (meta

language)……當中的個別的語文研究法所作用於個別的後設語文研究是「後後 設性」或「第三層次性」的,所以稱為後後設語文研究法。(周慶華,2004a:

32)

所以採用這樣的概念分法,在進行論說文寫作教學時,學童進行論述,將採取對象、

後設、後後設三種進行論說。有了如此的認知後,將形成我的概念二:「對象論說文」、

後設、後後設三種進行論說。有了如此的認知後,將形成我的概念二:「對象論說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