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實施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完成階段,最後,

完成論文,如圖 3-2 所示。茲將其內容分述如下:

壹、 準備階段

首先,研讀相關文獻、研究論文,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確定以「澎湖縣國 小高年級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為主題。

確定研究題目後,接著,廣泛蒐集和閱讀有關「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 營效能」的書籍、教育雜誌期刊、博碩士論文、網路資源等資料,並分析整理,

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再依據文獻探討的結果,研擬研究計畫與研究架構,在與指導教授討論、修 正後擬定研究計畫。

貳、 實施階段

研究者依研究的需要,整合「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文獻、

及相關研究量表,選用劉姿依(2008)之研究問卷,進行預試並進行因素分析及 信效度考驗,決定為正式問卷。

接著,將正式問卷寄發至抽樣之澎湖縣之公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和級任教 師,進行正式施測。

參、 完成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經人工篩選有效問卷後,將原始資料進行編碼建檔,並以 統計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s 17.0 進行資料分析。最後將結果進行分析與討 論,作為本論文第四、五章之依據,撰寫成研究論文。

、 準 備 階 段

、 完 成 階 段

決定研究主題

蒐集整理相關文獻

提出研究計畫

決定研究工具

正式問卷施測

資料處理分析

撰寫研究論文

論文完成 二

、 實 施 階 段

圖 3- 2 研究程序圖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以瞭解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 效能之關係。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國小學童知覺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 營效能之現況分析;第二節為國小學童知覺不同背景變項的級任教師領導行為之 差異情形;第三節則為國小學童知覺不同背景變項的級任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差 異情形;第四節是國小學童知覺其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最 後第五節則是國小學童知覺其級任教師領導行為對班級經營效能之預測。

第一節 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 效能之現況分析

本節首先分析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的現況,再分析其班級經營效能的現 況。

壹、 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之現況分析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與互易領導行為情形,如表 4-1 所示。

一、 研究結果分析

由表 4-1 可得知,國小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行為整體及各層面得分均偏高,整 體轉型領導的得分為 3.24,各層面平均得分介於 3.45~3.08 分,其中以「個別關 懷」得分最高,其次為「建立願景」、「智識啟發」、「魅力影響」,「激勵鼓舞」則 得分最低。顯示學生多數認為教師具有良好的轉型領導行為表現,且較常採用「個 別關懷」,而較少使用「激勵鼓舞」。

而在國小級任教師互易領導行為整體及各層面得分在中上程度,整體互易領 導的得分為 3.10,各層面平均得分介於 3.55~2.50 分,其中以「積極介入管理」

得分最高,其次為「互惠獎勵」,「消極介入管理」得分最低。顯示學生認為教師

在互易領導行為中較常採用積極介入管理,而較少使用消極介入管理。而整體而 言,多數學生認為教師運用轉型領導行為情形高於互易領導行為。

表 4- 1

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現況分析

層面名稱 總分 平均數 標準差 題數 每題平均數 排序 轉

型 領 導

建立願景 16 13.70 2.36 4 3.42 2 魅力影響 16 13.35 2.73 4 3.34 4 激勵鼓舞 16 12.32 2.46 4 3.08 5 智識啟發 16 13.51 2.55 4 3.38 3 個別關懷 16 13.79 2.61 4 3.45 1 整體轉型領導 80 66.67 10.68 20 3.24

互 易 領 導

互惠獎勵 16 12.95 2.77 4 3.24 2 積極介入管理 16 14.22 2.19 4 3.55 1 消極介入管理 16 10.02 2.46 4 2.50 3 整體互易領導 48 37.18 5.2 12 3.10

二、 研究結果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級任教師在轉型領導行為方面,以「個別關懷」得分 最高,「激勵鼓舞」得分最低。互易領導行為方面,以「積極介入管理」得分最 高,其次為「互惠獎勵」,「消極介入管理」得分最低。整體而言,多數學生認為 教師運用轉型領導行為情形高於互易領導行為。此與廖英昭(2005)、楊義華

(2008)、劉姿依(2008)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究其原因,可能國小階段較沒有升學壓力,且近年來崇尚人本教育及零體罰 的壓力,使得教師只能以關懷學生的方式來領導學生,較少採用行為學派的獎 勵、懲罰的領導方式。另外教師可能認為國小學生無法獨立自主、自我約束,故 常不斷的叮嚀和糾正學生的行為。

貳、 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現況分析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級任教師班級經營效能情形,如表 4-2 所示。

一、 研究結果分析

由表 4-2 可得知,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效能整體及各層面得分在中上程 度,整體班級經營效能得分為 3.00,各層面平均得分介於 3.19~2.69 分,其中以

「教師教學品質」得分最高,其次為「學生學習態度」、「親師溝通」、「班級氣氛」, 而「班級常規」最低。整體而言,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其級任教師具有良好的班 級經營效能。

表 4- 2

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效能現況分析

層面名稱 總分 平均數 標準差 題數 每題平均數 排序 班

級 經 營 效 能

教師教學品質 16 12.77 2.70 4 3.19 1 班級氣氛 16 11.60 2.96 4 2.90 4 親師溝通 16 12.22 2.83 4 3.05 3 學生學習態度 16 12.68 2.32 4 3.17 2 班級常規 16 10.76 3.00 4 2.69 5 整體班級經營效能 80 60.04 10.70 20 3.00

二、 研究結果討論

本研究結果與呂美芳(2007)、黃若雯(2010)、楊宜蓁(2010)、廖英昭(2005)、 趙振國(2012)、羅文華(2009)的研究結果相似。其原因可能為:九年一貫課 程實施後,教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擬定課程計畫,教師更能掌握教 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提升教學品質。此外,國小教師每週三下午為固定 的研習進修時間,與其它教育階段老師相較下,較多機會參加充實教師專業的研 習,達到提升教學品質的效果。而學生常規部分則有待改進,可能是高年級學生 覺得自己長大,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與眾不同,所以比較不願意配合班級規定,

導致班級常規效能較低。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級任教師領導 行為之差異情形

本節就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級任教師,在轉型領導、互易領導上的差異情形 進行分析。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不同性別、婚姻狀況、任教年級及行政工作之 國小教師在轉型領導及互易領導上的差異情形;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年齡、

服務年資、教育程度、學校規模、學校地區及班級人數之國小教師在轉型領導及 互易領導上之差異情形,玆分述如下:

壹、 不同性別教師領導行為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性別的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之 t 檢定結果如表 4-3。

(一)就轉型領導而言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性別的國小級任教師在「整體轉型領導」(p<.01)

及「建立願景」(p<.05)、「激勵鼓舞」(p<.001)、「智能啟發」(p<.05)、「個 別關懷」(p<.05)都有顯著差異,僅在「魅力影響」層面無達顯著差異水準(p

>.05)。學生知覺女性教師之轉型領導行為顯著高於男性教師,亦即女性教師比 男性教師常運用轉型領導行為。

(二)就互易領導而言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性別的國小級任教師僅在互易領導的「消極介入管 理」上有顯著差異(p<.01),男性教師的「消極介入管理」行為顯著高於女性 教師,亦即男性教師比女性教師常運用互易領導之「消極介入管理」行為。

表 4- 3

較大而化之、不善表達情感的特性,因此學生知覺女性教師具有較佳的轉型、互 易領導行為。

因此,「假設 1-1:不同性別的澎湖縣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在領導行為上有顯 著差異」部分獲得支持。

貳、 不同年齡教師領導行為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年齡的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如 表 4-4。

(一)就轉型領導而言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年齡的國小級任教師在「整體轉型領導」及各層面 上均達顯著差異水準(p<.001),顯示學生知覺不同年齡的級任教師之轉型領導 行為各層面均有顯著差異。

經 Scheffé 法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在「建立願景」和「激勵鼓舞」方面,都 以「36-45 歲教師」表現最佳,其次是「35 歲以下教師」,「46 歲以上教師」表現 最弱;在「魅力影響」、「智能啟發」、「個別關懷」及「整體轉型領導」方面,「36-45 歲教師」表現最佳,高於「35 歲以下教師」和「46 歲以上教師」。

(二)就互易領導而言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年齡的國小級任教師在「整體互易領導」及「互惠 獎勵」、「積極介入管理」層面上均達顯著差異水準(p<.001),僅「消極介入管 理」雖達顯著水準(p<.05),卻於事後比較時沒有顯著差異。顯示學生知覺不 同年齡的級任教師之互易領導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經 Scheffé 法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就「整體互易領導」而言,「35 歲以下教 師」和「36-45 歲教師」表現較佳,均高於「46 歲以上教師」。在「互惠獎勵」

和「積極介入管理」方面,都以「36-45 歲教師」表現最佳,其次是「35 歲以下 教師」,而「46 歲以上教師」表現最弱。

表 4- 4

顯著高於「26-35 歲」及「36-45 歲」之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劉姿依(2008)

的研究發現,中年教師(36-40 歲)不論在「激勵鼓舞」、「個別關懷」或整體 轉型領導上表現最差;年輕(35 歲以下)的教師對學生常採取個別關懷的方式 來帶領班級;年長(41 歲以上)的教師最常採用激勵鼓舞的方式來帶領學生。

本研究結果其原因可能為,中年教師(36-45 歲)在此階段領導學生的經驗 已駕輕就熟,對學生的普遍行為問題瞭若指掌,懂得善用適當的領導行為管理學 生,而年輕教師(35 歲以下)則相對教學經驗較不足,領導行為較不純熟;另 外,與年紀稍長(45 歲以上)的教師相比,中年教師保有教學熱誠與活力,較 無職業倦怠情形,因此,中年教師(36-45 歲)較能展現較佳的轉型、互易領導 行為。是故,「假設 1-2:不同年齡的澎湖縣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在領導行為上有 顯著差異」部分獲得支持。

參、 不同婚姻狀況教師領導行為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婚姻狀況的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之 t 檢定結果如表 4-5。

(一)就轉型領導而言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婚姻狀況的國小級任教師在「整體轉型領導」(p

<.001)及「建立願景」(p<.05)、「魅力影響」(p<.001)、「激勵鼓舞」(p<.001)

「智能啟發」(p<.001)、「個別關懷」(p<.001)層面均有顯著差異。已婚教師 在轉型領導各層面均顯著高於未婚教師。顯示學生知覺已婚教師之轉型領導行為 高於未婚教師,亦即已婚教師比未婚教師善於運用轉型領導行為。

(二)就互易領導而言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婚姻狀況的國小級任教師在互易領導上只有「消極

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不同婚姻狀況的國小級任教師在互易領導上只有「消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