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係以個案研究的方法進行閒置的農舍空間進行改造,探討有機環境與生產

影響與交互關係,但礙於研究時間限制,本研究無法長時間進行觀察,而選擇於農 夫保持聯繫,藉由本基地的部落格與臉書等個人紀錄捕捉活動的生活點滴與活動發 展脈絡。

第五節、研究架構

第貳章、文獻探討

舉,這些現象都是發生在你我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的農

業除了要求產品天然、無化學物質、配合有機農場的生產管理外,更注重生產方法對環 境生態的最少影響,並以可創造再生資源為目標,有機的精神不僅僅只是生產食物環節 的重要性,而是生產這個環節的對環境影響性。

汪明耀 (2005) 認為有機農業的概念的發展不應僅強調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更應該 轉型為兼顧農村生活與社會層面的鄉村發展,並涵蓋生產、生活、生態的面相,即從「生 產面」來創造農村的經濟力,促進產業發展;從「生活面與社會面」增進農民之福祉;

從「生態面」來兼顧自然保育及景觀維護,透過從生產、生活到生態的實踐,改變人與 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一群人開始堅守有機農耕;一群人開始覺醒並支持有機農產 品;一群人開始致力於農業生態的平衡,才是有機農耕的終極目標。

綜觀上述,因此本章文獻探討將以有機農業環境面、有機生產、農耕生活、環境行 為活動做為基礎理論,以做為設計創作生態、生產、生活面相與協力社群發展的空間架 構。

第一節、 有機農業的環境定義與發展概述

二、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法的環境面影響

六 社會安定力量

三、有機農業的環境的構成要素與規劃需求

國際有機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 Agriculture Movements,簡 稱 IFOAM)於 2000 年 3 月提出有機生產及加工之主要目標原則及理念參見表 2-3:

表 2-3

除了上述相關對有機農業原則定義標準外,在農場環境規劃上包含農場管理、環

表 2-6 維持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 (Alanna Moore,2004)。

而依照 IFOMA 對有機農業環境構成元素的定義,強調以下四個元素:

有機農業若以哲學的觀念來談論,其中提到崇法自然、盡量避免人為與順勢 而為,以及多樣並行的精神是為有機經營很重要的關鍵,不同的農場呈現出不同的 自然環境、動植物的多樣性,除對自然環境有益外,對於農場的經營與小農的產銷 是較為友善且良好的(董時叡,2007)。而有機的最終目標定義是超越生產面與健康 面,同時注重生活、生態和生命等層面並均衡發展,實現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達 成永續性的生態系統」。 從順應自然(狩獵及採集)到企圖掌控自然(農業及綠色革命)到 與自然共生(有機農業) ,人們面對生存與環境的改變,不斷的變化對待自然的方式,尋 求最適合現狀環境的方法,余馥君 (2008) 認為有機農人透過耕作作用,發展出有機農 特殊的勞動型態與歷程,強調農人的耕作實踐會因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不斷轉變至今 農業掀起的改革就是有機農業。

第二節、台灣的有機生產

1999/3/15

農委會公告「有機農產品生產基準」、「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輔導要點」及「有機農 產品驗證輔導小組設置要點」等相關規定,建立民間有機驗證機構辦理有機農產品驗 證。但由於上述規定尚屬於行政規則,欠缺相關法源依據,屢受各界反映不合時宜。

2003/2 於配合「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公布實施,依據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訂定。

2003/9、10

發布「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審查作業程序」、「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有

二、台灣的有機生產制度規範

轉 型 期 短期作物之取得有機驗證前,需有二年的轉型期,長期作物需三年的轉型期。

公頃,作物種植面積為 71.9 萬公頃,而有機耕作栽培面積至 2015 年為 6,489.9643 公頃,

農民心裡、鄉村社會、農民文化等均與農業生產及農業經濟形成日益密切之關係,農村

2. 任何使用的製 造原料和生產過程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產業:不含人工化 Institut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FIBL)在德國紐倫堡舉辦的 BIOFACH 大會上發表了最新 的全球有機農業統計年報,報告中顯示統計至 2014 年底,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增加,有

業的消費產品是透過進口而來填補,許多消費者採購的有機產品並非從台灣在地生產,

所以相對上並無對台灣的有機產量有實質的提升幫助。

四、從淺層有機的印象到深層有機的態度

消費者的有機農業產品認知是來自生活型態與消費建構而來,大部分的消費者對 於商品的優劣無從判斷,所以很自然的將價位的高低作為商品品質的判斷,以價格取向 思考的模式下,呈現對於有機產品的購買與否與經濟條件劃上等號,認為具有一定消費 能力的社會階級才願意購賣,在這樣的產品消費價值建構下,並非有機農業推廣的核心 價值。然而有機的產品並不只是生產者與市場之運作而已,一 個 很 重 要 的 概 念 是 價 格 背 後 實 質 東 西 的 價 值 (董時叡、陳玉華,2007)。 我們必須關注的是,有機產品的 價格並不決定於生產過程中花費的成品,而是在不同價值需求中取得期農產文化的價值 層面,台灣有機產業所面臨的難度是受限生產面積範圍不多、農業勞力人口不足的問 題,故要支撐有機產業的發展並非容易,若是將有機農產停留在價格的討論,則無法重 視有機的價值。吳東傑(2006)認為不應該只為了生產有機農產品、將有機農業當作商機 來看待,有機農產品不只滿足單一的生理需求,除扮演維護生產環境生態平衡和生物多 樣性的外,還包含著身體健康、與土地的情感、對環境的友善、歸鄉的寄託、農村鄉土 的關懷、環保理念的認同等等,具有建構價值轉變的社會性,深層的有機態度為認同有 機農業所帶來的社會價值,且能轉而兼顧經濟發展、生態平衡、產品安全、社會安定與 維護農村文化的農場價值,而支持有機農業的態度。

第三節、農耕生活的面相

農業(agriculture)依照西方文字是由田地(agri=field)和栽培(culture=cultivation)所合 成,栽培是文化的同義字,所以農業是人類文化的開始(胡兆華,2001)。

回溯環境思想中的農耕圖像,早在工業革命初試啼聲的十九世紀,自然主義先驅 Henry horeau(1987-1862)就提倡阿卡狄亞式(Acardia’s)的田園生活,他透過小型的自 給自足農耕生活實驗,跟自然生動的接觸,發掘人類生活與自然的整體性關係。澳

耕之間並不只是依靠分析式的化學科技觀,而應該是以心靈式的整體自然觀去連結的,

傳統的自然農耕方式已被慣行農法所取代,當我們享受著效率帶給我們的便利後, 物、與自我意識的互動連結。Alanna Moore (2004) 認為,真正的「動態農耕」並非執 著於某個人用了很有效的方法,而是隨著各地的區域與時空背景而有自我的應對之道。

然而,不論是運用哪種有機農耕法,都是提倡透過自身觀察與體驗,從中摸索出適合自

己與這塊土地互動的方法的一種生活過程。

體制上被稱為「後生產論」。在 1990 年代為了對抗新保守主義所帶來的農業衝擊,以及 隨後來的全球性氣候變遷及糧荒再起,農村的角色重新恢復到糧食生產上,並附帶具備 環境生態、文化景觀等功能,在農業的體制上被稱為「多功能農業」(李承嘉,2012)。

由上述可知,對於農村土地價值的認知,經常與社會背景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De Groot and hein(2007)把農地分成為四項功能與四項經濟價值。

表 2-11 資料來源:(De Groot and hein2007)

Bergstrom (2005) 提出的農村土地價值與功能則較以生活空間及社會領域的角

生物中心和生態中心工具價值及身心靈健康價值。

生態功能 (含 景 觀 與 水資源)

生態面:保護瀕臨絕種動植物棲息地。景觀面:天然地形面貌提共生物棲 息地。水源供應:支援水流量、表面儲存與地下水之供應;在水質方面地 表的土地可幫助濾除潛在對人及動植物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

資料來源:Bergstrom (2005)

圖 2-2:農村土地的功能與價值。

資料來源:(Bergstrom,2005)本研究繪製

二、農村空間的功能面相

回顧以農村空間做為研究對象,已有相當的歷史,依據 Panelli(2006)將農村 社會改變的研究路徑分為社會物質、社會文化資本、文化經濟及網路等四種,由下 表可得知,農村空間在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下,對於農村空間的認知亦有不同的界 定。

表 2-13

資料來源: (Phillip,1998b)。

根據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對於農村空間的研究,在高度現代開始農業和農村的 地方性重置了社會經濟空間;在晚期後現代時期,開始對「地方」出現了多重意義與認 同的探討。Allan Pred (1995)認為地方是一個有意義、意向或感覺價值的中心,具有動 人的且有情感記憶的,也是會另人感到充滿意義的地方。地方相對於空間,段義孚(1996) 認為,地方是生物所需感覺價值的中心所在,例如食物、水、休息,和適宜的生產場所,

是一個價值的凝聚。例如農人在田裡長期的勞動行為,包含對日常生活熟悉的感覺或是

發生的事件,因而對此環境產生認同感與記憶,並因為這樣記憶與經驗產生了情感與空

2.使用便利程度無關好壞:若以安排各種不同機能的房間,無法喚起使用者想像

4.從集體活動(mass-activity)邁向個別活動的集合(personal-activity) :因特定之行為 加以區分出來的空間,以集體作為單位而被單純化的結果,是無法期待它會有自

五、環境與行為的關係

Wohlwill(1976)認為行為與實質環境之間的關係,有三種型式(王錦堂,1985) 1. 行為係在某一特殊環境的環境脈絡中發生的,也就是說環境會決定在該環境中可

能產生的行為範圍。

2. 與某一特殊環境有關聯的某些特質,對於個人行為與個性會有廣泛的影響。

3. 環境乃產生動機的力量,個人的態度、價值觀、信念和情感反應均和環境有關。

人們都會因應環境狀況而產生情感、態度上的反應或產生接近、規避對環境加以 調整等不同的調節與適應的行為形式。

六、場域與環境行為活動關係

依據上述場域與行為的理論概念歸納,在場所精神的產生過程中保存生活的真實 性, 人吸收環境並使建築物在其中形成焦點,因此物詮釋了自然,並使其特性明顯化,

依據上述場域與行為的理論概念歸納,在場所精神的產生過程中保存生活的真實 性, 人吸收環境並使建築物在其中形成焦點,因此物詮釋了自然,並使其特性明顯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