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群團隊的經營策略

第五節、 農耕場域空間社群建構模式

三、 社群團隊的經營策略

小鎮文創

善整個消費型態,而產生與其它產業雙向流動的產銷關係創造新的在地連結,並 做為建構有機農耕場域的經營實踐條件的借鏡。

圖 3-29 農場經營組織概念圖。(本研究繪製)

四、社群的建構歷程

依據人力與資金運作考量,將時程分為三階段,分述如下:

表 3-32

個案參與建置程序階段工作表

時 程 階 段 工 作

第一階段 2016 年 3 月至 7 月 計畫討論、創建目標擬定、時程規劃、基地測繪 第二階段 2016 年 8 月至 10 月 建物實作、基地整地、進出路線清空、空間改造 第三階段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6 月 活動介入空間場域,反思檢討與空間優化提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 第一階段規劃與提案

前期先以基地調查了解周遭環境為主,包含空間測繪、對於農耕場域的成員招募 以及建置目標的擬定。社群成員多次於基地內辦理討論會,期望透過不同朋友的加入 討論產生激盪與空間想像。

圖 3-30 現況測繪。

圖 3-31 社群討論狀況(1) 。 圖 3-32 社群討論狀況(2) 。 圖 3-33 社群討論於建物前合影。

(二) 第二階段環境初步建置

在擬訂出營運計畫與時程後,開始進行現場環境的整理,由於基地環境範圍廣大,在 維持生產部份的條件下已先整理幾區農田作為生產銷售,規劃在第二階段開始以自力營 造方式整理建物周遭、內部飾材清除、地面整理等,先以讓此空間清空可辦理活動為主要 目標。因此階段推動的東西需要具體執行,但因為團員的背景與自身專業不同,所以過 程中需要不斷的溝通與思考彼此的立場,多少會產生執行上的磨擦,即使大家對於空間 想像也許有一致性的目標,但是對於如何執行這點,常常在時間上還有執行方式無法達 成共識,而同時面臨到資金上的困難,而大多數的人對於損壞荒廢的空間都存有著負面 的看法,好幾次上山來基地勘查的施作工班或是朋友們,在面對此臨時建物時,認為空 間修繕需要耗費巨大金額且耗時耗力下,表示以減法方式將建物拆除清理乾淨再重建新 的建築,是為最好的辦法,又因其地處偏遠,偏尋不著願意上山施工的工班,以致於花 費許多時間於摸索中。執行困頓使進度停擺了二個月的時間,這其中包含了團隊成員的 離去、資金與技術的不到位等,種種因素下與社群團隊的理念嚴重拉扯,建立的初衷認 為實踐有機的態度並非否定其原有面貌,也非強調其空間的完整性或空間形態,而是如 何將負面的資源轉完正面資產,就如同許多人對於有機農業的不了解而有的淺層印象一 樣,這樣的困境在六月初詢得也對於舊空間改造與文創產業有經驗的前輩建議下,在無

法尋求他人資金與技術支持下,轉而先以基本整理環境與建物為主,並先透過承接活動 增加收益,期望透過舉辦活動社群的網路力量,先作為前期營運計畫的方式。

圖 3-34 外觀拆除狀況。 圖 3-35 室內拆除狀況(1) 。 圖 3-36 室內拆除狀況(2) 。

圖 3-37 戶外環境整地狀況(1) 。 圖 3-38 戶外環境整地狀況(2) 。

圖 3-39 戶外環境整地完成。 圖 3-40 室內環境整理完成。 圖 3-41 團隊討論圖面過程。

(三) 第三階段設計活動的介入

對於空間上的體現,不單單只是依賴於物質環境,還依賴在哪裡體驗的事件模 式,在第二階段整理出的基本空間足可因應基本的餐飲料理、用餐空間、簡易的置物空 間等,空間規劃也許並不完善,但期望先以體驗活動介入先行運作,透過讓參與者在 勞動與動態的過程中,隨時進行觀察、實驗等,並反思空間規劃上的真實需求與評估 調整,同時也可因辦理活動的收益,累積資源與能見度,並讓農場有更多的資金去作 優化與提升。

表 3-33

表 3-35

第四章、農山塾場域空間設計創作

第一節、 基地現況分析

一、環境現況

基地位於復興區義盛里卡普部落內,需進入小烏來風景區後,往桃 115 道路 沿途經過義盛國小及大約八九戶民宅後,往北插天山方向道路行進,沿途兩側風景 宜人,地形落差可看見山脈環繞與峽谷地理,行經卡普道路少有車輛經過,但道路 小徑仍可見單獨戶數的民宅伴隨著農田居住於此,越接近基地附近道路兩旁均為濃 密竹林,小徑入口寬度僅能容許一台汽車進入,沿著小徑進入竹林石路,才可見到 建築物前腹地,進入腹地後可見視野開闊與梯田高低錯落之景緻。

圖 4-1 桃 115 道路意象。 圖 4-2 進入基地前竹林小徑。 圖 4-3 進入基地後腹地。

圖 4-4 基地現況平面位置圖。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本研究繪製)

圖 4-5 基地現況標示 1 號方向。

圖 4-6 基地現況標示 2 號方向。

圖 4-7 基地現況標示 3 號方向。

圖 4-8 基地現況標示 4 號方向。

圖 4-9 基地現況標示 5 號方向。

圖 4-10 基地現況標示 6 號方向。

圖 4-11 基地現況標示 7 號方向。

圖 4-12 基地現況標示 8 號方向。

基地整體配置呈現東西向長型配置農田,海拔高度約七百公尺的農耕地,其 地形為梯田式,地勢由建築物為起點往東側與南側下降,高低落差由 700 公尺至 650 公尺,前後高度落差在 50 公尺,整體農耕基地面積大約為二甲地,道路入口處有鐵 皮屋搭建的臨時建築物作為農作工寮使用,建築物後方則有一大型混凝土蓄水池,

以及建築物下方有人工開挖的池塘,用以作為農務灌溉與生活用水使用,四周山脈 圍繞,東側與南側為宇内溪,北側為北插天山群。

圖 4-13 基地現況配置說明圖(本研究繪製)

二、空間使用現況

基地長期作為農耕地使用,因地處偏遠且交通不便,原承租戶因農務需求以輕 鋼架搭建簡易的工寮作為使用,主要建築物共為兩處,一為作為休息空間,二為作農作 機具儲物間。休息空間建物結構以木梁柱搭配輕鋼架浪板與外牆,作為休憩與儲物空間 使用,長期使用下因擺放的空間不足了,於是陸續產生新的空間,原本搭建的簡易結 構受到颱風與大雨侵蝕部份損壞與漏水,於是在修補的同時也長出新的立面,雖本體結 構尚無安全疑慮,但拼湊的狀況下使得外觀面貌甚不美觀。室內的部份於入口處為簡易 休憩區備有桌椅,而在山上的生活不便,簡易的廚房烹煮中餐成為重要的需求,配合農 務工作則有用夾板隔出二間房間作為休息區,另有一間作為農具儲物間,本體結構的北 側則用輕鋼架及浪板依附主體結構搭出一間廁所與曬衣區。第二棟建築物則作為農務機 具儲放空間,主要用以停放機械車及農用機具。戶外部份則堆積許多廢棄物,空間因未

規劃而呈現凌亂。由空間搭建的需求過程中可以推測,隨著主體意識的變化,機能需求 增加,透過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材料與廢棄物,部份空間被區劃出來。

圖 4-14 基地建築物現況平面圖。(本研究繪製)

圖 4-15 基地建築物剖面關係圖。(本研究繪製) 表 4-1

基地環境使用現況表

空間性質 機能與使用狀況 現況照片

停車空間 農用機械車與貨車停 車使用。

休息用建築物外

社群在承租此空間後,遂開始計畫如何賦予閒置的空間利用,建築物本身是 殘破且甚不美觀的,因其建立的目的也僅是農民為了休息與存放工具簡單搭建的,

在這樣的條件下,存在的目的並不長久也無標準建築規範與結構工法可言,協力社 群在建立的初衷並非以新生概念去更新其建物,而是以有機的理念基礎作為發展,

因生產而存在建立的工寮,擁有其原建立的使用意義,周邊環境都蘊含了重新建造 無法取代的地方記憶以及代表著生產農民的農耕生活與當地的產業脈絡,故思考方 式是以一種再利用、再造的概念將其精神保留,並提升優化整體風貌。在這樣的共 識下,修建的任務首要是以拆除不需要的空間作為第一階段行為介入空間的行為,

社群夥伴大約花費了一個月個時間將外觀裝飾物拆除、建築物內外環境整理,在整 理的過程中也慢慢去思考空間的活動性與利用性的可能。

協力社群第二階段自力營造部份則針對基本使用與配合活動需求,將原有隔 間全部拆除作為室內開放空間,因建築物室內光線不佳,與周遭環境隔離,而考量 主要入口由南側改為西側進入,配合入口的改建將原有浪板拆除改以透明浪板外立 面,讓更多的光線介入空間,使空間感延伸至戶外入口區,也能在活動過程中確保 空間的活用性與關注性。

圖 4-16 生活區建築物現況立面圖。

圖 4-17 生活區建築物現況拆除示意圖。

表 4-2

環境空間拆除後與使用對照表 1

空間 拆除後狀況 活動介入後使用狀況

外觀 立面

建築物西側外觀為鐵皮浪板拆除 環境清理後外觀改以明亮簡單為基礎

外觀 入口

西側外觀厡浪板拆除 外觀以透明浪板作為立面,讓光線透入

室內 東側 立面

室內夾板隔間與天花板飾材拆除 形成開放空間後活用性增加 資料來源:農山塾提供,本研究整理。

表 4-3

環境空間拆除後與使用對照表 2

空間 拆除後狀況 活動介入後使用狀況

室內 西側 立面

西側立面原無採光 改為建物主要入口後光透入感受到自然介入

室內 北側 立面

室內夾板隔間與天花板飾材拆除 室內改為實木板作為飾材

戶外 空間

戶外空間原佈滿雜草 基地整平後加裝夜間照明 資料來源:農山塾提供,本研究整理。

第二節、基地行為活動與空間需求的連結

依據第三章第四節農耕場域環境構成與行為分析中調查結果,以生態、生產、

生活三大面相歸納出基地行為,以及其空間需求與基能設施需求表,用以作為空間 規劃的參考依據。

表 4-4

基地環境生產生活生態活動行為表

基地環境生產生活生態活動行為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