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機農耕場域塑造-以復興區農山塾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有機農耕場域塑造-以復興區農山塾為例"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設計創作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有機農耕場域塑造-以復興區農山塾為例 The Construction of Organic Farming Field – A Case Study of Nongshanshu Farm in Fuxing District of Taoyuan. 指導教授:蘇文清 研 究 生:葉詩怡. 中華民國 106 年 8 月.

(2) 誌謝 卡爾維諾說,我們都是由不完整的在尋找自我完整的過程,最初的分裂、 自我否定、自我鬥爭,直到最後,自我和平。 學習設計一路走來,總有充滿疑惑與挫折的時候,每天經過青田街設計系 館的路上,想著自己未走過的路,懷著不確定的心重新走回校園中。二年的求 學期間,重新去面對自己一直以來的恐懼、重新打破自己習慣的模式去跳脫、 重新把自己放低用另一種角度切入,從習慣的圖像思考轉化為文字與陳述,這 二年雖感到繁忙沉重,卻也無比燦爛。 在師大研究兩年過程中,特別感謝指導教授蘇文清老師給予支持與適性發 展,總是在我複雜混亂的思緒中,不厭其煩的提醒與釐清脈絡,使我最終能慢 慢走向心裡的疑惑深處,也越來越清楚自己對設計的初衷。 謝謝廖偉民教授從研ㄧ課程、初審到口試的過程中,給予許多指導與啟 發;謝謝黃俊綸老師在口試的建議與釐清,兩位老師的提醒與悉心指正,使論 文更精進完整。 謝謝鋼鐵人研究生小組的夥伴,美君、kelly、億菁、文詩,幸運與妳們共 同學習,在每一次的陣痛期互相扶持與鼓勵;謝謝 106 級的同學們,因為有大 家的互相照應,研究所生活雖忙碌卻也備感充實愉悅。謝謝同事及知誼兼仁模 型與版面槍手;謝謝山上的夥伴們,是你們讓這把火點起;謝謝敬淳在寫論文 迷網時給予諸多聆聽與建議。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遇見的所有對設計、對空間、 對農業、對食物、對環境、對在地生活關注的朋友們,因為有你們的供給,論 文才得以慢慢完整,不論過程中總有倉慌失火還是低潮熄滅,也是人生難得燦 爛花火的美好。 最後,感謝我的媽媽,謝謝她始終無私的關愛與付出。 期勉自我,所害怕的、疑慮的,永遠不知道會在何時發生,但不要害怕自 己是一片碎片,而是如何將每片碎片拼湊出屬於自己的樣子,不論設計生涯會 面臨如何分裂與遲疑,請以熱情、勇氣與方法, 享受且愛這份不完整。. 葉詩怡 謹誌 中華民國 106 年 8 月 於台北青田街.

(3) 摘要 有機農業的理念除了生產外更涵蓋了對環境的友善與農耕生活的實踐,本研 究目的以有機農業環境面的精神為目標,以對在地農業的關懷,探討農村聚落內廢 棄農務空間的使用,將有機農耕的理念實踐在空間改建,並透過行為活動的介入,以 身體勞動的本質,重拾人與物質、與勞動與自然環境的連結,建立一個具有在地特 色的有機農耕場域空間。 文獻探討從有機農業的發展以及其對環境面的原則至有機產業的發展,進而 影響農耕生活的體驗風潮,涵蓋生態、生產、生活面相的體系,包含農務空間的結 構與行為活動均為營造農耕場域的參考。 研究方法以桃園市復興區農山塾有機農場為個案研究,以在地環境為基礎條 件、以在地產業為活動、以在地生活脈絡為文化特色,將有機農業與環境、生產、 生活構成行為與活動脈絡,與農耕環境行為與場域活動關係連結性,作為設計創作 農耕場域空間的構成元素。並透過實際參與農場社群人員從改善基礎空間與體驗活 動的經驗,歸納行為活動的空間機能需求,作為建構實踐有機生產、生活、生態的 空間場域依據。 設計創作為將研究方法歸納後的元素置入農耕空間內,在生態面以有機農業 的環境精神理念呈現外,以視覺經驗在形式材料上型塑出具有復興區聚落的地景特 徵;在生產面上將勞動經驗呈現至物件元素內;在生活面上將地方經驗透過行為活 動的空間經驗作為詮釋,透過上述設計手法,創作出具有「有機農業環境」、「在的 產業脈絡」與「農耕生活」的有機農耕場域。 研究所得結論在生態面上,提出有機農耕環境與空間設計的對應關係;在生 產面上以新舊空間的共存因應,除作為對農業空間價值的反思,對日後欲建置相關 系統的空間類型,提供有助於釐清問題與方向的模式;在生活面上,透過人與自然 的互動過程中的感知體驗,建構出有機場域的生活經驗。期許以此模式的建構經驗, 找回逐漸被遺忘在地文化與農耕生活價值,重拾人與土地、環境的關係。並將有機 農耕場域的理念傳播餘更廣泛的社群應用。 關鍵字:有機農業、有機環境、農耕生活、場域。 I.

(4)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about the production but also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lives in farming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spiri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which provides the local agriculture care,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use of the abandoned agricultural space in rural settlement. The concept of organic farming practice used in space reconstruction brings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labors, products, and nature in order to build the organic farming with the local culture. The literature reviews cover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the environment, the organic industry, and the trend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farming lives. The reviews can be defin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o observe, including ecology, production, and living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the farmhouse and the activities take place in the farming field are also reviewed. The research method is a case study, and the case is the organic farm of Nongshanshu Farm in Fuxing District of Taoyuan City in Taiwan.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local environment as the basic condition, the local industry as the activities, and the local lifestyle a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contribution to b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c farming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re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the organic farming field in Nongshanshu Farm. The farm introduces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is built with the landscape of the rural setting in Fuxing District as in the ecological aspect. The experience of labor in farming is represent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s. Also, the experience of local activities and lifestyle is implemented in the design of the space.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will be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in order to create an organic farming environment, a local industry, and the farming lifestyle. In conclusion, the space design corresponds to the organic farming in the aspect of ecology. The value of coexistence of old and new spaces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pace. In the living aspect,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nhances the experience in the organic farming field. Therefor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ecology, the production, and the living system recreates the value of the culture and farming lives in the rural settlement,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organic environment, farming life, field..

(5)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錄 --------------------------------------------------------------------------------------------------- III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研究方法 ----------------------------------------------------------------------------- 6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五節、研究架構 ----------------------------------------------------------------------------- 1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12 第一節、有機農業的環境定義與發展概述 ---------------------------------------------- 15 一、有機農業的發展與定義 ---------------------------------------------------------- 15 二、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法的環境面影響 ------------------------------------------- 16 三、有機農業的環境構成要素與規劃需求 ---------------------------------------- 18 第二節、台灣的有機生產 -------------------------------------------------------------------- 23 一、台灣有機生產發展概況 ---------------------------------------------------------- 23 二、台灣有機生產的制度規範 ------------------------------------------------------- 24 三、台灣有機產業的發展 ------------------------------------------------------------- 27 四、從淺層有機的印象到深層有機的態度 ---------------------------------------- 29 III.

(6) 第三節、農耕生活的面相 ------------------------------------------------------------------ 30 一、農耕生活與自然的關係 -------------------------------------------------------- 30 二、農耕勞動的生活面相 ----------------------------------------------------------- 31 三、農耕勞動的有機實踐 ----------------------------------------------------------- 32 第四節、農村空間與行為活動構成場域 ----------------------------------------------- 33 一、農村土地的功能與價值面相 -------------------------------------------------- 33 二、農村空間的功能面相 ----------------------------------------------------------- 36 三、行為的定義 ------------------------------------------------------------------------ 37 四、場域的定義 ------------------------------------------------------------------------ 38 五、環境與行為的關係 --------------------------------------------------------------- 39 六、場域與環境行為活動關係 ----------------------------------------------------- 39 第參章、 有機農耕場域建構與個案研究 ----------------------------------------------- 40 第一節、有機農耕場域建構 --------------------------------------------------------------- 40 一、個案研究方法 --------------------------------------------------------------------- 41 二、農耕場域行為活動與空間的界定 -------------------------------------------- 44 第二節 聚落歷史沿革與環境調查 ------------------------------------------------------- 47 一、復興區發展概述 ------------------------------------------------------------------ 47 二、交通及地理位置 ------------------------------------------------------------------ 49 三、族群分佈 --------------------------------------------------------------------------- 50 四、自然環境 --------------------------------------------------------------------------- 50 五、文化景觀資源 --------------------------------------------------------------------- 51 六、產業發展 --------------------------------------------------------------------------- 52. IV.

(7) 第三節、 基地環境構成與活動 ---------------------------------------------------------- 56 一、 研究場域基地概述 ------------------------------------------------------------- 57 二、 環境面相與活動分析 ---------------------------------------------------------- 58 三、 生產面相與活動分析 ---------------------------------------------------------- 64 四、 生活面相與活動分析 ---------------------------------------------------------- 72 第四節、農耕場域空間構成與行為 ------------------------------------------------------ 76 第五節、農耕場域空間社群建構模式 -------------------------------------------------- 77 一、 社群建構的發展起源 ---------------------------------------------------------- 78 二、 社群建構的理念 ---------------------------------------------------------------- 79 三、 社群團隊的經營策略 ---------------------------------------------------------- 82 四、 社群建構的歷程 ---------------------------------------------------------------- 84 第肆章 、農山塾場域空間設計創作 ------------------------------------------------------ 89 第一節、基地環境現況分析 --------------------------------------------------------------- 89 一、環境現況 --------------------------------------------------------------------------- 89 二、空間使用現況 --------------------------------------------------------------------- 92 第二節、基地行為活動與空間需求的連結 -------------------------------------------- 98 第三節、農耕場域空間建構 --------------------------------------------------------------- 100 一、空間設計目標與需求連結 ----------------------------------------------------- 101 二、研究面相置入場域空間手法 -------------------------------------------------- 102 三、生態面相元素置入場域空間 -------------------------------------------------- 103 四、生產面相元素置入場域空間 -------------------------------------------------- 104 五、生活面相元素置入場域空間 -------------------------------------------------- 105. V.

(8) 第四節、農耕場域空間設計創作 ------------------------------------------------------- 107 一、場域空間設計概念草圖發展過程 ------------------------------------------ 110 二、場域空間設計創作成果 ------------------------------------------------------- 111 第五節、作品展出呈現 -------------------------------------------------------------------- 13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41 第一節、研究結論 -------------------------------------------------------------------------- 141 第三節、後續建議 -------------------------------------------------------------------------- 143 參考文獻 ------------------------------------------------------------------------------------------ 145. VI.

(9) 表 目. 錄. 表 1-1 :協力合作關係執行理念表 ------------------------------------------------------------ 7 表 1-2 :個案參與建置程序階段工程表------------------------------------------------------ 8 表 2-1 :慣行農法對環境的影響 --------------------------------------------------------------- 16 表 2-2 :慣行農法與有機農法比較 ------------------------------------------------------------ 17 表 2-3 :IFOAM 有機原則 ----------------------------------------------------------------------- 19 表 2-4 :有機農場管理環境面相 --------------------------------------------------------------- 20 表 2-5 :有機農場規劃設計環境因子 --------------------------------------------------------- 20 表 2-6 :有機農場的設計原則 ------------------------------------------------------------------ 21 表 2-7 :台灣有機生產制度規範發展歷程 -------------------------------------------------- 23 表 2-8 :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品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 -------------------------------- 24 表 2-9 :台灣有機耕作面積比較表 ------------------------------------------------------------ 26 表 2-10:有機產業三級產業 --------------------------------------------------------------------- 27 表 2-11:農地的功能與經濟價值 --------------------------------------------------------------- 34 表 2-12:農村土地的功能與價值 --------------------------------------------------------------- 34 表 2-13:不同現代主義形式下的農村研究型態 -------------------------------------------- 36 表 3-1 :個案參與計畫時程表 ------------------------------------------------------------------ 42 表 3-2 :研究方法程序表 ------------------------------------------------------------------------ 43 表 3-3 :復興區行政區域表及其相關舊名 -------------------------------------------------- 47 表 3-4 :復興區境內自然保留區 --------------------------------------------------------------- 49 表 3-5 :復興區境內自然資源 ------------------------------------------------------------------ 50 表 3-6 :復興區歷史文化建物 ------------------------------------------------------------------ 51 VII.

(10) 表 3-7 :復興區清代日治時期產業發展資源表 -------------------------------------------- 53 表 3-8 :復興區農產資源 ------------------------------------------------------------------------ 54 表 3-9 :復興區農業分類及季節產物表------------------------------------------------------ 55 表 3-10:義盛里部落分佈表 --------------------------------------------------------------------- 57 表 3-11:基地構成觀察項目表 ------------------------------------------------------------------ 58 表 3-12:農業生態環境面相調查表 ------------------------------------------------------------ 58 表 3-13:農業生態環境面相-周遭自然景點 -------------------------------------------------- 59 表 3-14:農業生態環境面相-基地氣候特徵 -------------------------------------------------- 63 表 3-15:農業生態環境面相-基地植物調查 -------------------------------------------------- 63 表 3-16:農業生產環境面相調查表 ------------------------------------------------------------ 64 表 3-17:農場農業生產作物表 ------------------------------------------------------------------ 65 表 3-18:竹筍生產順序流程 --------------------------------------------------------------------- 67 表 3-19:農場現況空間區劃 ------------------------------------------------------------------- 68 表 3-20:早期產業結構下所使用的農產生產設施表 -------------------------------------- 69 表 3-21:農場生產設施表 ------------------------------------------------------------------------ 70 表 3-22:農業販售情形調查表 ------------------------------------------------------------------ 71 表 3-23:農業生活面相調查表 ------------------------------------------------------------------ 72 表 3-24:復興區視覺景觀意象調查表 --------------------------------------------------------- 73 表 3-25:復興區聚落街廓風貌表 --------------------------------------------------------------- 74 表 3-26:復興區聚落街農業生活樣貌 --------------------------------------------------------- 75 表 3-27:農業生態活動行為 --------------------------------------------------------------------- 76 表 3-28:農業生產活動行為 --------------------------------------------------------------------- 77 表 3-29:農業生活活動行為 --------------------------------------------------------------------- 77 VIII.

(11) 表 3-30:社群關係與參與目標表 -------------------------------------------------------------- 79 表 3-31:相關社群經營案例 -------------------------------------------------------------------- 82 表 3-32:個案參與建置程序階段工作表 ----------------------------------------------------- 84 表 3-33:設計活動的歷程 ----------------------------------------------------------------------- 87 表 3-34:設計活動中人與自然的互動 -------------------------------------------------------- 87 表 3-35:行為活動與空間使用過程 ----------------------------------------------------------- 88 表 4-1 :基地環境使用現況表 ----------------------------------------------------------------- 93 表 4-2 :環境空間拆除後使用對照表 1 ----------------------------------------------------- 96 表 4-3 :環境空間拆除後使用對照表 2 ----------------------------------------------------- 97 表 4-4 :基地環境生產生活生態活動行為表 ---------------------------------------------- 98 表 4-5 :基地活動與空間機能需求統整表 ------------------------------------------------- 99 表 4-6 :生態面相置入場域空間內容 -------------------------------------------------------- 103 表 4-7 :生產面相置入場域空間內容 -------------------------------------------------------- 104 表 4-8 :生活面相置入場域空間內容 -------------------------------------------------------- 105. IX.

(12) 圖. 目. 錄. 圖 1-1 :有機環境想像圖 ----------------------------------------------------------------------- 2 圖 2-1 :有機農法四大原則 -------------------------------------------------------------------- 21 圖 2-2 :農村土地的功能與價值 -------------------------------------------------------------- 35 圖 3-1 :文獻分析與研究架構圖 -------------------------------------------------------------- 40 圖 3-2 :個案研究執行程序圖 ----------------------------------------------------------------- 41 圖 3-3 :個案研究面相範圍圖 ----------------------------------------------------------------- 42 圖 3-4 :復興區地理交通位置圖 -------------------------------------------------------------- 48 圖 3-5 :基地環境區域圖 ----------------------------------------------------------------------- 56 圖 3-6 :使用分區圖 ----------------------------------------------------------------------------- 60 圖 3-7 :基地衛星平面圖 ----------------------------------------------------------------------- 60 圖 3-8 :基地位置入口 -------------------------------------------------------------------------- 61 圖 3-9 :基地建物區往梯田 -------------------------------------------------------------------- 61 圖 3-10:基地地形落差示意圖 ----------------------------------------------------------------- 61 圖 3-11:基地梯田地形圖 ----------------------------------------------------------------------- 61 圖 3-12:基地梯田中段地形圖 ----------------------------------------------------------------- 62 圖 3-13:基地梯田中間處 ----------------------------------------------------------------------- 62 圖 3-14:基地梯田全景圖 ----------------------------------------------------------------------- 62 圖 3-15:基地農業生產情形 -------------------------------------------------------------------- 65 圖 3-16:基地農業生產現況 -------------------------------------------------------------------- 65 圖 3-17:基地入口意象竹林 -------------------------------------------------------------------- 66 圖 3-18:基地入口意象竹林 -------------------------------------------------------------------- 66 X.

(13) 圖 3-19:基地入口意象竹林 -------------------------------------------------------------------- 66 圖 3-20:基地建物現況 -------------------------------------------------------------------------- 68 圖 3-21:基地建物現況 -------------------------------------------------------------------------- 68 圖 3-22:基地建物現況 -------------------------------------------------------------------------- 68 圖 3-23:基地建物室內現況 -------------------------------------------------------------------- 68 圖 3-24:基地建物室內現況 -------------------------------------------------------------------- 68 圖 3-25:基地建物室內現況 -------------------------------------------------------------------- 68 圖 3-26:基地建物室內現況 -------------------------------------------------------------------- 68 圖 3-27:社群組成概念圖 ----------------------------------------------------------------------- 81 圖 3-28:有機農耕場域功能概念圖 ----------------------------------------------------------- 81 圖 3-29:農場組織經營概念圖 ----------------------------------------------------------------- 84 圖 3-30:現況測繪圖 ----------------------------------------------------------------------------- 85 圖 3-31:社群討論狀況 1 ------------------------------------------------------------------------ 85 圖 3-32:社群討論狀況 2 ------------------------------------------------------------------------ 85 圖 3-33:社群討論於建物前合影 -------------------------------------------------------------- 86 圖 3-34:外觀拆除狀況 -------------------------------------------------------------------------- 86 圖 3-35:室內拆除狀況 1 ------------------------------------------------------------------------ 86 圖 3-36:室內拆除狀況 2 ------------------------------------------------------------------------ 86 圖 3-37:戶外環境整理狀況 1 ------------------------------------------------------------------ 86 圖 3-38:戶外環境整理狀況 2 ------------------------------------------------------------------ 86 圖 3-39:戶外環境整理狀況完成 -------------------------------------------------------------- 86 圖 3-40:室內環境整理狀況完成 -------------------------------------------------------------- 86 圖 3-41:團隊討論圖面過程 -------------------------------------------------------------------- 86 XI.

(14) 圖 4-1 :桃 11 道路意象 ------------------------------------------------------------------------- 89 圖 4-2 :進入基地前竹林小徑 ----------------------------------------------------------------- 89 圖 4-3 :進入基地後腹地 ----------------------------------------------------------------------- 89 圖 4-4 :基地現況平面圖 ----------------------------------------------------------------------- 89 圖 4-5 :基地現況標示 1 號方向 -------------------------------------------------------------- 90 圖 4-6 :基地現況標示 2 號方向 -------------------------------------------------------------- 90 圖 4-7 :基地現況標示 3 號方向 -------------------------------------------------------------- 90 圖 4-8 :基地現況標示 4 號方向 -------------------------------------------------------------- 90 圖 4-9 :基地現況標示 5 號方向 -------------------------------------------------------------- 90 圖 4-10:基地現況標示 6 號方向 -------------------------------------------------------------- 91 圖 4-11:基地現況標示 7 號方向 -------------------------------------------------------------- 91 圖 4-12:基地現況標示 8 號方向 -------------------------------------------------------------- 91 圖 4-13:基地現況配置說明圖 ----------------------------------------------------------------- 92 圖 4-14:基地建築物現況平面圖 -------------------------------------------------------------- 93 圖 4-15:基地建築物剖面關係圖 -------------------------------------------------------------- 93 圖 4-16:生活區建築物現況立面圖 ----------------------------------------------------------- 95 圖 4-17:生活區建築物現況拆除示意圖 ----------------------------------------------------- 95 圖 4-18:農耕場域建構目標 -------------------------------------------------------------------- 101 圖 4-19:研究面相場域關係圖 ----------------------------------------------------------------- 102 圖 4-20:研究面相與設計創作關係圖 -------------------------------------------------------- 102 圖 4-21:生態空間配置區域圖 ---------------------------------------------------------------- 103 圖 4-22:生產空間配置區域圖 ----------------------------------------------------------------- 104 圖 4-23:生活空間配置區域圖 ----------------------------------------------------------------- 105 XII.

(15) 圖 4-24:農耕場域創作手法概念圖 ----------------------------------------------------------- 106 圖 4-25:農耕場域全區概念配置圖 ----------------------------------------------------------- 107 圖 4-26:室內空間配置手稿草圖一 ----------------------------------------------------------- 107 圖 4-27:室內空間配置手稿草圖二 ----------------------------------------------------------- 108 圖 4-28:建物外觀立面設計手稿草圖一 ----------------------------------------------------- 108 圖 4-29:建物外觀立面設計手稿草圖二 ----------------------------------------------------- 109 圖 4-30:建物外觀立面設計手稿草圖三 ----------------------------------------------------- 109 圖 4-31:建物外觀立面設計過程一 ----------------------------------------------------------- 109 圖 4-32:建物外觀立面設計過程三 ----------------------------------------------------------- 110 圖 4-33:室內設計過程一 ----------------------------------------------------------------------- 110 圖 4-34:時間的痕跡 ----------------------------------------------------------------------------- 111 圖 4-35:空間層級分析 -------------------------------------------------------------------------- 112 圖 4-36:生態生產生活活動行為空間分佈圖 ---------------------------------------------- 113 圖 4-37:全區透視配置圖 ----------------------------------------------------------------------- 114 圖 4-38:屋形結構關係透視圖 ----------------------------------------------------------------- 115 圖 4-39:室內配置圖 ----------------------------------------------------------------------------- 116 圖 4-40:立面配置圖 ----------------------------------------------------------------------------- 117 圖 4-41:剖面設計圖 ----------------------------------------------------------------------------- 118 圖 4-42:生態空間層級及設計元素圖 -------------------------------------------------------- 119 圖 4-43:生態空間立面設計圖 ----------------------------------------------------------------- 120 圖 4-44:生態空間觀景梯設計圖 -------------------------------------------------------------- 121 圖 4-45:生態空間綠色廊道設計圖 ----------------------------------------------------------- 122 圖 4-46:生態空間觀景平台設計圖 ----------------------------------------------------------- 123 XIII.

(16) 圖 4-47:生產空間層級及設計元素圖 -------------------------------------------------------- 124 圖 4-48:生產空間設計圖 ----------------------------------------------------------------------- 125 圖 4-49:生產空間農產販售區設計圖 -------------------------------------------------------- 126 圖 4-50:生產空間開放性設計圖 -------------------------------------------------------------- 127 圖 4-51:生產空間室內設計圖 ----------------------------------------------------------------- 128 圖 4-52:生產空間戶外棚架設計圖 ----------------------------------------------------------- 129 圖 4-53:生活空間層級及設計元素圖 -------------------------------------------------------- 130 圖 4-54:生活空間室內設計圖 ----------------------------------------------------------------- 131 圖 4-55:生活空間開放區設計圖 -------------------------------------------------------------- 132 圖 4-56:生活空間戶外設計圖 ----------------------------------------------------------------- 133 圖 4-57:生活空間盥洗室設計圖 -------------------------------------------------------------- 134 圖 4-58:生活空間簡易住宿區設計圖 -------------------------------------------------------- 135 圖 4-59:作品展出圖 ----------------------------------------------------------------------------- 136 圖 4-60:作品呈現有機農耕圖 ----------------------------------------------------------------- 137 圖 4-61:作品呈現生態圖 ----------------------------------------------------------------------- 138 圖 4-62:作品呈現生產圖 ----------------------------------------------------------------------- 139 圖 4-63:作品呈現生活圖 ----------------------------------------------------------------------- 140. XIV.

(17)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者對於農耕的感知經驗來自於國小時期,猶記得每年寒暑假都會住在新竹 縣湖口鄉的老家山上,奶奶在家園旁種植菜園,我們會捉取泥土裡的蚯蚓玩耍,比 賽誰拔的地瓜數量多,又或著利用舊模板直接在田園裡搭起小工寮秘密空間,在沒 有結構與美學考量下,以樹枝及模板拼湊了好多棟引以為傲的小房,赤腳在田裡奔 跑與泥土親近的關係如此自然與愉悅,而這樣的記憶一直隱隱存留在童年回憶中。 研究者於 2014 年參與了雲林農業博覽會的場館設計案,在設計的規劃當中,因 而接觸到了許多努力實踐有機農耕與在地生活農夫的故事,例如雲林「田裡的孩子」 是學建築設計後返鄉務農的青農阿碩,將對建築的想像化為耕植在孩時生長的土地 上,紮 實的根植在土地上生活著;桃園市復興區的「和作農社」是學建築藝術後回 鄉協助年邁筍農父親工作的榮漢,在原本使用老一輩習以為常的慣行農法 1種植的模 式下,堅持改以自然農法 2方式種植綠竹筍,以示範農場的身分,與台灣廚餘堆肥資源 發展協會合作,與當地餐飲業者收購廚餘,利用簡易式通氣法製作發酵有機肥料,期 望透過這樣的行動,朝以食農安全與有機無毒的農業環境邁進。隨著近幾年許多年輕農 夫返鄉耕種有機的故事好似蝴蝶效應般開始發酵,研究者開始對於從接觸土地開始紮 根,透過在地生活的脈絡,以有機的農法為目標,進而創造出「有機且具有在地感知的 空間」經驗感到興趣。在這樣的疑問下,研究者開始去思考農業、與空間與人的關係。 台灣近年來爆發了許多食品安全事件,也對於食物的來源與成份感到重視,隨 著許多標榜著天然、有機無毒等名詞的有機商店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擴張,研究者除 了對於這樣的社會現象感到好奇疑惑,又對於幼時農耕生活的情感嚮往下,懷著這 樣蠢蠢欲動的心,在 2015 年的六月至九月的期間,透過身體勞動的方式,參與桃園 市復興區的和作農社有機農場的農務工作,實行四個月的農耕工作。 慣性農法就是指,以習慣使用的農法,有使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的一般栽培方式。 自然農法又稱 MOA,意旨回歸原點、把自然(土地)當做生命體,把作物視為有生命體的東西,生產值得信賴的 安全農產物,從尊重季節到實行地產地銷,並以能振興地區、發展永續農耕環境的一種耕作方式。 1 2. 1.

(18) 研究者利用每周假日開始進行農務工作的體驗,從天未亮上山,清晨即在田裡 迎接太陽的農業生活,早上的工作程序從撥土、灑種、澆灌、摘菜到蔬菜整理出車 運送,中午則是享用早上摘完的新鮮蔬菜,透過這樣的生活經驗,除了滿足對農業 的憧憬外,透過身體勞動與土地親近的觸感,更能帶領身心靈療癒與對於兒時農耕 記憶的回味。在復興區農耕體驗的過程中,發現早期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復興區, 面臨嚴重青壯人口外流,處處可見許多的廢棄屋舍,農田休耕雜草叢生的景象,回 首 1929 至 1960 年代,這個以製茶、樟腦為興盛地方的重要地區,如今的復興區改 以轉型結合大溪至北橫休憩遊的休閒觀光作為主要產業,路上也不時可見許多以風 景觀光為主打的休閒農園,唯一可感受到當地產業的情景則是沿途路間許多販賣蔬 果的攤販,以店家、攤販、又或著是直接在路上擺滿蔬菜的方式販售,形成有趣的 路邊停車購買蔬果的特殊景象,透過這樣實際的觀察發現,復興區的農業生產與山 野的自然景觀、山區的農產品販售給人感覺截然不同,對外地者極具魅力,這些都 是無法取代的在地資原,因而每逢假日形成熱絡的地產地銷 3現象。 綜合上述現象觀察以及農耕體驗的契機,本研究將以對農業懷有想像、以在地 產業做為出發的設計角度出發,企圖以在地環境為基礎條件、以在地產業為活動、 以在地生活脈絡為文化特色,分析有機農業與環境、生產、生活的相關文獻,最後 將分析整理歸納,作為創作參考,創造出具有在地性的農耕場域空間。. 與土地之間的連結斷層、追求快速多量並消耗環境與健康. 生態. 生活. 有機環境. 生產. 農耕記憶與常民生活文化的式微. 生產與消費者兩端疏離. 圖 1-1 有機環境想像圖. 地產地消是指提倡農產品以“當地生產、當地消費”為目標,縮短運輸距離,確保農產品新鮮的一種消費方式(MBA 智庫百科)。 3. 2.

(19) 第二節、研究目的. 有機農業的範疇不僅僅只是生產,從生活到生態面,從個人到群體的生活網,有 機的概念其實包含整個社會體系。在大環境的變遷下,不論是在復興區聚落看到的 屋舍閒置又或者是農舍仕紳化 4的現象,實以經濟提升與快速效率為目的擴張,逐漸 增長以建造農舍為目的,以建築物增建破壞農業地景的現象,使得農村的生活景象 逐漸消失;在食安風暴危機下民眾對於食品來源成份的疑慮與不安;在有機產業蓬 勃發展下,消費者對於有機、無毒感到猶疑與淺層化印象,生產與消費者兩端之間 存著疏離的關係;農業生態環境因不友善的消費方式受到破壞,逐漸崩壞的生態體 系開始反撲在氣候與地理變化下,人與農業的疏離擴大到與自然環境的脫離。在這 樣的生態與健康風險意識下,從 2006 年塩見直紀提倡的半農半 X5生活方式,到 Back to Basics6返璞歸真風潮,這些以提倡回歸本我、探究生命本質的生活型態,間接反應出 新世代期望以追求符合永續環保的農耕生活為基礎,透過身體勞動的生活體驗,重拾 人與物質、與勞動的關聯性與生活意義。 在全球尋求環保永續的風氣下,掀起綠建築、永續建築、自然建築到有機建築 的設計風潮,除強調與自然共生之外,也帶動舊屋改造,以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的建 造模式也開始興起,不論是從台南的老屋欣力,台北的老房子運動,使得許多人開 始關注廢棄屋舍的存在性,將荒廢與老舊的房屋進行修繕與改造,這樣的風氣也或 許可以解釋為朝向「有機」的發展契機。在實際走訪復興區山間發現許多廢棄的房 舍空間與農舍損壞,真正的農舍無法發揮其空間價值,若將農業生產的產業體系想 法對應到建築房屋的觀念上,同樣在追求經濟效益生產化的模式下,為使成本降低 而犧牲了環境,大量的裝修建材重複的生產與拋棄,許多土地累積了大量的農藥和 毒物,農地中的有益生物漸趨滅絕,失去了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人們與土地越 4. 農業仕紳化是指,因中上階層的進駐農村,改變原本居民階層結構,而資本流入的狀況下也造成的農村環境改變, 並帶動農村不動產價格上漲(李承嘉,2012) 5 半農半 X 為塩見直紀於 2006 年提出,半農是以半自給自足小規模的農業活用為基礎,X 指的是天賦、特質、專長, 以能從事理想工作與農耕並行的生活方式。 6 Back to Basics 意旨反璞歸真,提倡重新建立基本生活能力的一種生活方式。. 3.

(20) 來越遠,也越來越到孤獨與不健康,這樣的資源代價上已透支了看不見的環境資源 成本,環境的崩壞提醒著必須去改變現有破壞生態的生產模式,雖然實行有機農業 的生產方式並不能在短期內將受汙染的土地恢復,且還需要多年的轉型期以消解其 原有的負面能量,但仍期許以減量與重質不重量的消費與生活習慣作為目標邁進。 研究者多年來從事許多空間改造經驗得到新的省思,在空間大量建置與裝修的 慣性模式下,除了思考材料的環保與永續性外,一個好的空間設計應該要能環境共 存平衡發展外,還應與「人」及「在地文化」為主體,一個具有在地脈絡並與人們 產生互動的關係才是空間設計的價值所在。日本建築師塚本由晴(2013)認為:「所謂 有機的建築具體來說,指的是許多與建築有關的生活問題,包含人的態度、與環境 的互動關係等,建築物雖然不會動,但如何在建築物周圍不斷變化的事物之間形成 連結,在建築物的構成中進行定義,這就是有機。」 本研究期望透過以有機農耕意識進入真實場域實地營造的過程,能為許多荒廢 閒置的農務空間帶來實質上的創建案例,以復興區農山塾有機農場為個案研究基 地,建構富有「有機農業環境」 、 「在地產業脈絡」與「農耕生活」的場域環境關係, 並透過人在實際環境場域的設計活動介入,探討擁有在地特色的農耕空間的設計原 則,創造出有復興區有機農耕的生活場域型態,進而推廣增加有機農耕的開發及並 重拾農耕的樂趣,重拾人與土地、環境的關係以及對於土地的情感依附與歸屬感。 研究者期許以此模式的推動影響,間接形成對復興區的產業發展有正向回饋,並找 回找回逐漸被遺忘在地文化與農耕生活價值。 總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一)從文獻探討中了解台灣的有機農業環境與有機產業的發展脈絡,有助於往後創 作擬定策略之依據。 (二)分析復興區的生態、生產、生活脈絡構成行為,研究農耕環境行為與場域活動 關係連結性,並總結歸納,以利掌握農耕場域空間的構成元素。 (三)以位於桃園市復興區農山塾有機農場為例,以參與式的互動過程進入個案研 究,從計畫、設計營造、場域活動的模式中,了解其建置過程,面對現實問題 4.

(21) 並企圖釐清歸納後,提出建議與改善。 (四)將上述研究所得結論應用於有機農耕場域空間塑造,以空間設計的方法對日後 欲建置相關系統的空間類型,提供有助於釐清問題與方向的模式,並將有機的 理念傳播餘更廣泛的社群應用。 因此本研究的最終成果希望藉由,從有機農業對環境的友善觀點出發,透過 復興區農山塾有機農場的個案研究,調查在地生態、生產的連結脈絡,而設計 創作出農耕場域空間,其在此空間發生環境行為、營造行為、活動的介入,進 而讓參與者透過在有機場域的體驗中,體現到有機農耕的理念精神並且感受到 復興區在地的生活脈絡,並重拾對農耕生活的記憶,同時將農舍廢棄空間的活 化經驗,回饋給更廣泛的社群借鏡。. 5.

(22) 第三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從以有機農業的環境面、有機農業的產業至農耕生活的面貌為出 發點,以富有農業聚落特色風貌的桃園市復興區作為農業環境、生產、生活面研究 範圍,復興區境內山林資源豐富,農業為其主要經濟產業,結合北橫公路的開發形 成具有農業觀光區域,本研究以位於義盛里(舊稱小烏來)的「農山塾有機農場」作 為個案研究,農山塾有機農場為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夫及其相關理念者組成,除了以 有機農業生產為主要營運外,冀望透過對有機農業對環境面的理念為出發,以自立 營造的方式將廢棄的農舍空間進行修繕,透過身體勞動行為與農耕活動與的方式與 環境建立連結關係,研究者將透過參與其計畫討論與空間修繕過程,將基地活動與 環境行為歸納統整,進而創作出具有復興區在地文化特色的農耕場域空間。 本研究分三個研究範圍進行: (一)、生態:在修繕、活動規劃與設計創作上,實踐有機環境的概念,尊重在地環 境脈絡,強調與大自然互動的連結關係。 (二)、生產:以有機農法耕作的農夫在栽培與銷售上的實踐。 (三)、生活:實踐有機理念的生活型態。以在地的生態、生產、生活面相為基礎, 由社群的力量去重建、置入行為活動的模式去建立農耕場域空間的過程,進而形成 動態有機的農耕生活場域。 在實際參與研究場域日常生活過程中所進行的觀察,研究者本身為實踐有機生 活者,且一方面為研究創作者的身分,因此在創作上,希望拋開一些已知的過往經 驗,以一個研究者的角度來切入。在設計創作之前在基地周遭內參與初步建置與拍 攝行為活動記錄,並利用此過程中的觀察與經驗累積以及自我對基地的投射思考, 作為設計創作的依據,進而去探討有機農業與環境生態、產業脈絡、農耕生活,透 過生態、生產、生活三種面相,試圖去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透過實地參與營運計 畫、營造執行、農耕環境活動等,將觀察結果應用在有機農耕場域空間的塑造。. 6.

(23) 個案操作的具體執行原則如下: (一)、「做」比「蓋」重要,強調「協力的重要性」: 期望開發出一種有別舊有傳統模式的空間創作過程,積極與不同角色的人協 力,藉由合作關係,由設計師、農夫、餐飲經營者、建築藝術團隊等(參見表 1-1) 共同理念的人參與與改造計畫,集合團隊力量,參與討論對空間的想像、購料與就 地取材、思考以易於施作的考量等,用身體的勞動經驗投身場所之中,建構一個與 身土不二的生活場域,回應使用者真實需求與身體構築的本質。 表 1-1 協力合作關係執行理念表 角 色 農夫. 設計師. 執 行 理 念 生產者想改善慣行農業環境狀況,期望讓更多人認知農產的價值,有機農業除 了生產以外更應涵蓋到生活內。 活化農業空間與廢棄空間的使用,實踐有機的環保精神,強化人與土地的連結 互動,進而產生環境行為與空間活動,而形成愉悅的空間記憶。. 建築教育者 建築教育應該是與大自然互動學習,並透過身體勞動的方式去實踐。 餐飲經營者. 農耕實習者. 以有機的環境學習耕種,並且食用無毒的料理,與大自然共存食育的方式,創 作出新的食農料理。 對於沒有技術沒有資源,夢想半農半 X 的農耕實習者,透過農耕場域的體驗, 除學習農耕技術與經營模式外,日後將此經驗驗回饋到有機農業的產業鏈內。.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連結在地的人、物、地、產、景: 以位於復興區農山塾的有機農場為基地,在地環境地理風景特色為基礎,結 合當地的產業條件,選用最少加工或適當地材料為基本素材,透過友善耕種與農 事活動,創造地區勞動價值並與消費者直接建立在地經濟,連結人、生活、環境、 產業的農耕社群空間場域,進而形成擴大正面效應。 7.

(24) (三)、有機環境理念的農耕生活場域: 研究精神將以有機農業的環境面精神、運用環保再利用的概念實踐,其創作的 空間區域,以不超過整體空間面積的 20%作低密度改造,試圖將建築的形式作為降 至最低,盡可能就地取材、思考降低工法的難度、去專業化的思考模式,期望以重 拾原始構築能力的本能,以身體勞動共同協力製作與自然互動的有機條件作為創作 發想,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共存,尊重建築生命週期的真切感受, 以實踐有機生產、生活、生態三種面相作為設計條件,創作出具有有機農耕氛圍型 態的活動空間場域,作為對農業空間價值的反思 。 透過上述建置原則,將參與程序步驟分敘參見表 1-2: 表 1-2 個案參與建置程序階段工作表 時. 程. 階. 段. 工 作. 第一階段 2016 年 3 月至 7 月. 計畫討論、創建目標擬定、時程規劃、基地測繪. 第二階段 2016 年 8 月至 10 月. 建物實作、基地整地、進出路線清空、空間改造. 第三階段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6 月. 活動介入空間場域,反思檢討與空間優化提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將以上述三階段工作過程作為本研究者對於環境場域的主動積極介入, 期望在於研究進行的過程中,透過各種角色介入共同創造出的設計活動與實踐歷程 中,能夠給予農業空間另一種想像與借鏡,並作為研究者的學習與回饋。.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8.

(25) 本研究係以個案研究的方法進行閒置的農舍空間進行改造,探討有機環境與生產 脈絡及農耕生活的構成元素,因有機農業為牽涉廣泛的專業知識,故本創作主要專 注在空間設計領域,將有機農業所需的物理環境要素、生產的步驟、農耕生活的脈 絡等僅限於文獻探討,以提供空間創作全面參考,但非本研究之主要探討範圍。實 地參與個案研究範圍的環境,以桃園市復興區農山塾有機農場聚落基地區域內,並研 究歸納復興區聚落與其基地周遭的生態、生產、生活之行為活動與其呈現面相,以 作為創作之基礎資料,在創作的部分將或以農耕戶外整體場域、室內活動空間設計 為主。 相關文獻探討範圍如下列: (ㄧ) 有機農業的環境: 因有機農業環境生態涵蓋甚廣,故本研究基於農夫對生態主張主體性的認知方式, 不對研究基地進行生態科學調查,而選擇以身心體驗和田園觀察,補充農田生態的 蒐集,觀察基地內活動隨著時間投入產生的變化,藉以推敲兩者之間互動關係。 (二) 有機生產的規範: 因有機生產涉及技術與產銷管理規範等涵蓋甚廣,故本研究僅以有機生產對環境的 規劃方向作為參考。 (三) 場域的界定: 人類生活透過於某類空間與周遭環境產生互動,透過與土地一同建構或勞動的感知 經驗,因此相互交織成具有土地感知的生活網絡,以及具有農村土地上的空間感知與記 憶,來建構形塑出其空間所屬的特定氛圍,而行為者產生的空間認知則再度強化了空間 質性,本研究所指的農耕生活場域即是在這樣的概念下,指涉了人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在 田間耕種行為,而強化了對土地對農村空間的認知,因而產生出具有有機農耕意識的空 間場域經驗。 (四) 行為活動的觀察: 本研究的「行為」泛指因其人文地產景而衍生出的行為,是一種具有地域特性的 動態行為,而本研究計畫中的「活動」指為空間活動、建造行為與體驗活動,期望 以在這農耕場域中所發生的設計活動,了解與重新界定行為活動的介入對於場域型塑的 9.

(26) 影響與交互關係,但礙於研究時間限制,本研究無法長時間進行觀察,而選擇於農 夫保持聯繫,藉由本基地的部落格與臉書等個人紀錄捕捉活動的生活點滴與活動發 展脈絡。. 10.

(27) 第五節、研究架構. 11.

(28) 第貳章、文獻探討 本研究分三個範圍進行:一、生態,在修繕、活動規劃與設計創作上,實踐有機 環境的概念,尊重在地環境,強調與大自然的互動關係。二、生產,以有機農法耕作的 農夫在栽培與銷售上的實踐。三、生活,實踐有機理念的生活型態。以在地的生態、生 產、生活面相為基礎,由社群營造、置入行為活動的模式去建立農耕場域空間的過程。 故首先必須了解有機農業的興起以及其環境面相的訴求,和目前有機農法在生產上與環 境與社會的關係,進而探討人為了生產需求而和環境所產生的農耕生活的型態以及農耕 空間的脈絡進行分析探討,並作為後續個案研究的設計和分析脈絡。 農業的社會雖是以生產作為基礎,然而生產不單只是單純的經濟活動,還包含了人 文情懷、區域文化以及生態網路的關係。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口急速成長的狀況下,為 了滿足人類對糧食作物之需求,因而採用快速又兼顧效益的作物育種技術已為主流趨 勢,包含採用慣行農法生產或者採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等使得可耕地減少、對環境的不友 善造成氣候變遷加劇等因素。根據統計結果至 2015 年為止,基因改造作物的種植面積 全球約為 1.797 億公頃,以生產者角度而言,可提高作物的生產量、減緩因市場變動而 導致的生產損失並能降低生產成本;以消費者角度而言,世界糧食問題得以解決、提升 作物之營養性;以環境面來說,可減少使用化學藥劑、可利用基改作物清楚土壤中的重 金屬、減少整地的次數減少土壤沖蝕(曾家綸,2005)。然而慣行農法的操作方式使用農 藥與化肥為土地環境帶來了許多化學藥劑傷害,也讓農業生產者、自然環境和消費者三 者關係斷裂;而種植基因改造雖然目前尚未確知是否對人類會影響健康,但越來越多的 研究指出其潛藏危機並提出質疑,基因改造物對非基改作物產生生存壓抑與排擠效應, 使昆蟲、細菌、病毒等為求生存而加速突變,干擾整個生態環境,也因為農作物的栽培 系統簡單化後,在喪失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對生態系統造成失衡的影響。回顧台灣近幾 年發生的社會議題,工廠排放廢水、農地濫用農藥、揮發有毒物質等其各種汙染透過生 物累積與傳遞,影響整個食物鏈,造成生態破壞與侵害到個人與健康等新聞多到不勝枚 12.

(29) 舉,這些現象都是發生在你我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的農 業政策為求增產,遂引入了以化學肥料及農藥施作,以追求產量的思維,而隨著物質生 產力的進步,追求方便又便宜的消費,無形中依賴商店與超市,而這樣的高度消費的生 產及生產擴張長期下來影響了環境氣候的運作自然,狂嗜破壞了所有地球資源 (浩然基 金會,2014)。 由上述現象可知,不論是慣行農法或是基改作物均帶給我們許多便利與快速,然而 在生態系統與食品安全上仍引發廣泛質疑,過度尋求擴張與利益的結果下,小至危害人 體健康,大至對環境造成衝擊破壞生態平衡,其影響的層級不只是個人健康,還涵蓋整 個經濟、社會、生態體系。 台灣在近代農業歷經綠色革命1與基因革命2,在 1980 年代出現草根革命3,而近幾 年來面對著接種而來的飲食危機事件,社會大眾開始意識到食物體制是否健全,面對這 樣的食安風暴,因而重新開始思考人類與農業、生態、貿易的複雜關係,思考當代的路 徑與方法,透過農與自然環境互惠共生的生產模式,並借鏡有機農業的實踐精神,也許 可以是應對極端氣候的生活態度。而草根革命的提倡是以基於健康、公平、生態謹慎的 原則,其範疇涵蓋了有機自然、生態農業的生產體系、公平貿易的銷售體系、社群(社 區)支持型農業4、食物的碳足跡、農民市集、綠食育、地產地銷、慢食運動等,其支持 理論乃是揚棄化約論,轉以整體論的科學哲學觀為基礎,目標在於把飲食的自組與農業 的產銷權重新奪回 (浩然基金會,2014)。 美國在 1992 年成立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 Board,簡 稱 NOSB)將有機農業定義為「基本理念為使用最少的農場外來物質,並採取回復、維 持、並加強生態平衡的一種作業方法,用以提升和強化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之再 生和土壤生物活動,並以生態為導向的生產管理系統。」由上述定義可知,有機農. 1 2. 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是指利用科技以提高農作物產量為目的的一種改革。 基因革命(Gene revolution) ,是指以農業科技仰賴化學肥料與農藥,以提升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的基因改造改革。. 草根革命(Grass revolution),指有機農業的推動以及新的消費者團體出現,並提倡農產品公平銷售管道與新實 農觀念消費者的教育。 4 社群支持型農業簡稱 CSA,指在地農民及社群會員共同負擔農場成本相互支持及承諾的關係,會員透過支付年費的 方式每周能收到當季的農產品,讓許多小規模的有機或生態農場透過這樣的運作獲得財務上的支持。 3. 13.

(30) 業除了要求產品天然、無化學物質、配合有機農場的生產管理外,更注重生產方法對環 境生態的最少影響,並以可創造再生資源為目標,有機的精神不僅僅只是生產食物環節 的重要性,而是生產這個環節的對環境影響性。 汪明耀 (2005) 認為有機農業的概念的發展不應僅強調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更應該 轉型為兼顧農村生活與社會層面的鄉村發展,並涵蓋生產、生活、生態的面相,即從「生 產面」來創造農村的經濟力,促進產業發展;從「生活面與社會面」增進農民之福祉; 從「生態面」來兼顧自然保育及景觀維護,透過從生產、生活到生態的實踐,改變人與 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一群人開始堅守有機農耕;一群人開始覺醒並支持有機農產 品;一群人開始致力於農業生態的平衡,才是有機農耕的終極目標。 綜觀上述,因此本章文獻探討將以有機農業環境面、有機生產、農耕生活、環境行 為活動做為基礎理論,以做為設計創作生態、生產、生活面相與協力社群發展的空間架 構。. 14.

(31) 第一節、 有機農業的環境定義與發展概述 一、有機農業的發展與定義 1924 年德國 Dr. Rudolf Steiner 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1935 年日本岡田茂吉倡導 自然農法,兩者均以尊重土壤為基本,並提倡實踐永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方式,然而當時 全球的農業發展是以追求農業工業化及商品化,以提高產量作為生產趨勢,故在當時有 機農業的栽培方法並未受到理解與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為了復興經濟, 增產糧食為目的,其大量使用含有農藥、化學肥料並以機械化耕作的農業栽培法受到大 量採用。在 1970 年至 1980 年代時期,過度依賴化學肥料及農藥等合成資材,以大型農 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面臨的糧食需求之壓力,然 而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土壤及空氣等)造 成負面影響,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以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遂逐漸受到世 界各國重視,在 1970 年以後,有機農業才真正受到重視及推動,較早期發展有機農業 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瑞士、丹麥等多為工業較為先進之國家,爾後在 1980 年代有機農業的栽培法遂受到全球重視與推廣 (林銘洲,2004)。 有機的定義主要是從英文 Organic 翻譯而來,主要包含了生物學和化學上的定 義,且都與生命或生命體的概念有關,在生物學的意義上包含五種涵義: 1.它是物體與生俱來的基礎構成物。 2.它代表生命體的特性,或一切與生命體有關或出自生命體的概念。 3.它是一種自然且漸次的發展過程。 4.它是一種對有機體構成物的統整過程。 5.它是一種大自然的要素因自然結合而成呈現出的組織化效率。 上述五種涵義均表現出有機的蘊含要素為「尊重生命、崇法自然和有效率的管理 生命體本質」(董時叡,2007)。. 15.

(32) 二、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法的環境面影響 農業從其開始,就是人類對其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的一種有意識有步驟地索取, 農業越發展,索取消耗的資源越多,只要人類從周圍環境所索取的環境資源,是在生態 資源環境所能恢復的能力範圍內、亦即在生態平衡的能力沒有被破壞的前提下,則為安 全合理的,一旦超越限度,即越過環境的臨界點,就會遭到自然的報復(胡兆華,2001)。 現代農業(慣行農業)在過去追求經濟成長與人口增加的生產壓力的狀況下,帶給生態環 境極大的破壞,包含土壤受到侵蝕、濫用化肥農人暴露在過度噴灑化肥中、耕地受到土 壤退化影響、害蟲和雜草也對化學藥劑發展出抵抗力,需要噴灑的農業越來越多高,因 而毒害了土壤的生命、野生動物和農夫,而消費者因為吃了有化學殘留的食物,累積在 身體而生病。 John Bellany Foster (2009) 在《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中提到,資本主義 下的農業發展是以掠奪方式使用土壤資源,同時也間接造成其它汙染與中毒的事件,顯 示出人與農田的分離,環境汙染與地力的裂變與衰退造成生態危機和資源的瓶頸。 表 2-1 慣行農法對環境影響 編號. 問題. 一. 環境之污染及破壞. 內容 農藥及肥料之硝酸鹽殘留,以及工業化大量畜養牲畜產生的動物糞 尿污染了水及土壤,密集的耕種方式使表土流失。 昆蟲、細菌及真菌等也因病蟲害防治藥物的過度及長期使用,而產. 二. 生態破壞. 生抗藥性,對農業生產造成更大威脅,農田的開發使當地生物之生 長環境破壞,農田中小動物、昆蟲、鳥類等受農藥及肥料侵害而 死亡,生物無法繼續生存。. 三. 食物污染. 四. 財政影響. 農藥、化學肥料、動物用藥及動植物荷爾蒙素的殘留,危害食品安 全及身體健康。 在開發中國家的農作物及產品因生產過剩,造成政府在農產品價格 或農民所得的補貼而形成財政負擔。 已開發國家因致力於生產可供外銷之農產品用以賺取外匯,且又遭. 五. 糧食供應危機. 受已開發國家之糧食傾銷問題,使得糧食生產減少外恐面臨糧食供 應不足。 16.

(33) 傳統的農村生活體系有安定社會的力量,而在大量使用機械化取代 六. 社會安定力量. 人力資源下,使得農村人口大量外移,造成了都市就業市場的壓力 外,也同時破壞了農村的社會結構,因而產生許多社會問題。. 資料來源:黃璋如 (1997) 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行政院農委會(2015)網路資料。 表 2-2 慣行農法與有機農業比較 編號. 慣行農法產生的問題. 項目. 有機農業有益環境要素. 化學肥料及農藥殘留與使用,易造 有機栽培法除不使用農藥以外,在肥料 一. 降低對環境 成河川、湖泊、水庫農藥累積或優 使用種類以有機質肥料取代化學肥 污染. 養化現象。. 料,此種栽培方式能避免確保水源品 質,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台灣地區每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 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 農業廢棄物 二. 回收再生資 源利用. 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農畜廢棄物 為有機質肥料後施於農田,除可有效處 高達一千餘萬公噸,間接造成環境 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 負擔 。. 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 磷、鉀肥等,因而降低化學肥料的使用 劑量。. 一般栽培法採連續種植農作物,其 有機栽培法為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並減. 三. 建立良好之 耕作制度. 吸的收養分相似,易造成土壤中養 少發生病蟲害之機率,為採取與豆科植 分快速流失,到最後則必須仰賴大 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的施作方式。 量的化學肥料補充養份,進而間接 增加化學肥料的用量。 因大量的使用化學氮肥會產生氧化 有機栽培法為減少或不使用氮肥,並減. 四. 改進空氣品 質. 亞氮(N2O) ,並破壞大氣中平流層 少 N2O 的形成量,減少對環境的負荷 的臭氧層,使得紫外線穿透大氣層 量。 直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 的生物。 單一作物且大面積的耕作狀況,長 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 五. 防止土壤沖 期使用下土壤結構不良造成地力損 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 蝕. 毀。. 且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 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委會(2015)本研究整理。 17.

(34) 三、有機農業的環境的構成要素與規劃需求 有機在農業的應用上應是源自 1930 年代歐洲在農業經營理論上的發展和爭 論,農業科學家主張以天然物質投入,利用廢棄動植物形成的有機質取代化學肥料 來改善地力,追求自然的定律來發展農業,強調農場本身應該是一個充滿生物,到 處都是生命現象的生態系統的有機生命體,因此在 1940 年代有了有機農法觀念的出 現,主要為強調盡量使用天然資材,不使用人工化學合成物,尊重自然法則,強調 與自然生態共容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包含在育苗、中耕除草、修枝、病蟲害防治、 施肥、灌溉、產收後處理等程序均屬於有機農法的範圍(董時叡,2007)。 Scialabba and Hattam (2002)提出有機農業需涵蓋整個生產運送和消費體系,其涵蓋 面相包含: 1、經濟面、環境面社會面功能必須同時兼重。 2、有機產品的品質必須優於慣行農法。 3、有機農場可視為可循環再利用、生物間互賴共生的在地生態社區,產銷管 理上盡量減少農場外務質的投入,並鼓勵增加農場物質再利用。 4、農場中只允許天然物質的投入,避免未來物汙染,嚴禁使用人工化學物合 成物質。 5、尊重農場生態系中所有的生命體,包括動植物與微生物。 6、重視土壤的健康,鼓勵以作物間作、輪作或休耕來強化土壤肥力和活力。 7、盡量維持農場生態系生物的多樣性。 8、管理上以傳統農藝方法、生物性方法和機械取代人工化學合成物和基因工 程科技。 國際有機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 Agriculture Movements,簡 稱 IFOAM)於 2000 年 3 月提出有機生產及加工之主要目標原則及理念參見表 2-3:. 18.

(35) 表 2-3 IFOAM 有機原則 編號. 目 標 條 列 內 容. 1. 生產足量且質佳的食物。. 2. 與自然循環系統以一種有建設性且提昇生活之方式互動。. 3. 考量有機生產及加工系統之廣泛社會、生態影響。. 4. 鼓勵並促進耕作系統之生物循環,包括微生物,土壤動植物,植物及動物。. 5. 發展一有價值且永續的水域生態系。. 6. 維持並增進土壤之長期肥力。. 7. 維持生產系統及其週邊之基因多樣性,包括保護植物及野生動物棲息地。. 8. 提倡健康使用並適切維護水、水資源及其所含之所有生命體。. 9. 盡可能使用當地生產系統之再生資源。. 10. 創造作物生產及動物養殖之和諧平衡。. 11. 將所有型式之污染減至最低。. 12. 使用再生資源來處理加工有機產品。. 13. 生產可完全生物分解之有機產品。. 14. 生產高品質耐用之紡織品。 讓每個人參與有機生產,使其都能達到基本所需,從工作中得到合理的收益及滿足,. 15 包括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16. 發展一套符合社會正義及生態責任之生產、加工及分配鍊。. 17. 邁向具有社會公平性和生態責任的有機生產、處理、銷售系統。. 資料來源 :國際有機聯盟 IFOAM(2000)本研究整理. 19.

(36) 除了上述相關對有機農業原則定義標準外,在農場環境規劃上包含農場管理、環 境面相、環境因子、都是為重要的因素,故在有機農場規劃設計時從前置調查至區域規 劃配置都需兼顧到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平衡發展以及整體視覺美觀的協調性,相關 要點分述如下: 表 2-4 有機農場管理環境面相 環境因子. 編號. 經營管理環境面相. 1. 土壤肥力管理. 2. 水源管理. a.水源品質 b.水源儲存與管理. 3. 輪作管理. a.促進動植物生態多樣性 b.作物活力. 4. 病蟲害及雜草管理. a.PH 值 b.有機質 c.微生物 d.堆肥 e.綠肥。. a 雜草控制 b 生物防治. 資料來源 :陳世雄(2002) 表 2-5 有機農場規劃設計環境因子 編號. 歸納項目. 環境因子. 1. 土壤品質. 土壤有機質、土質、地形、生態調查. 2. 空間需求. 配置格局、動線安排. 3. 農作制度. 作物選擇. 4. 水資源. 溪流水塘保留. 5. 綠化量. 保留地(原始林與雜草). 6. 小生物棲地. 7. 基地保水. 自然滲水. 8. 景觀美化. 賞心悅目. 野生動物棲地圍塑. 資料來源 :(陳世雄 2004,林俊義 2005). 20.

(37) 表 2 -6 有機農場的設計原則 編號. 管理項目. 1. 選址. 2. 調查與前置作業. 設計原則 在有機農場選址上應該隔離地區,避免一般化學栽培農業的汙染。 自然特性包括土壤的質地、地形、生態等均應事先調查。 事先繪製平面圖和佈局,並考慮生活起居與作業操作方便 建立自然生態系的最多樣化為原則、保留地區的雜草或原始林地,以促 進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育。. 3. 生物多樣性棲息 提供野生動物如青蛙、螢火蟲等棲息地。 選擇本土及野生的作物栽培、注意景觀與生物多樣性的配合。 生態上保留自然水生區,如池塘、溪流、濕地、沼澤等。. 4. 水土材質規劃. 5. 視覺美感. 灌溉排水溝以維持原始地面為宜、路面以天然碎石或自然滲水材料為主。 發揮創造力,把土地變成賞心悅目的園地。. 資料來源 :(陳世雄,2009). 綜觀上述對有機農場管理與環境規劃上,自然生態保護是永續經營農耕設計上很 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保護重要的原生植物品種,提供給各種生命一個生活的區域,是 維持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 (Alanna Moore,2004)。 而依照 IFOMA 對有機農業環境構成元素的定義,強調以下四個元素: 1、健康:耕種與飲食都以健康的方式進行,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 2、生態:尊重自然生態永續經營。 3、公平:重視整個農業產銷體系,包括農民、消費者、通銷商、自然環境的利益公道。 4、謹慎:採取謹慎的態度,並對整個農產體系負責(浩然基金會,2014)。. 圖 2-1 有機農業四大原則. 21.

(38) 有機農業若以哲學的觀念來談論,其中提到崇法自然、盡量避免人為與順勢 而為,以及多樣並行的精神是為有機經營很重要的關鍵,不同的農場呈現出不同的 自然環境、動植物的多樣性,除對自然環境有益外,對於農場的經營與小農的產銷 是較為友善且良好的(董時叡,2007)。而有機的最終目標定義是超越生產面與健康 面,同時注重生活、生態和生命等層面並均衡發展,實現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達 成永續性的生態系統」 。 從順應自然(狩獵及採集)到企圖掌控自然(農業及綠色革命)到 與自然共生(有機農業) ,人們面對生存與環境的改變,不斷的變化對待自然的方式,尋 求最適合現狀環境的方法,余馥君 (2008) 認為有機農人透過耕作作用,發展出有機農 特殊的勞動型態與歷程,強調農人的耕作實踐會因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不斷轉變至今 農業掀起的改革就是有機農業。. 22.

(39) 第二節、台灣的有機生產 一、台灣的有機生產發展概況 台灣從 1986 年投入可行性研究開始,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迄今(2016)已逾 26 餘 年,相關有機產業由最初推廣有機農業開始,進而逐漸發展出相關新興產業,再加上 近幾年間更因食安風貌的暴露危機,使得國民更加重視有機的生產產品的安全性與 自我健康的維護,消費型態轉向多樣化與精緻化,有機農業除了強調優質安全的農產 品以外,包括了對日常生活用品的安全天然條件要求等,更逐漸發展成兼具生產、生 活及生態特性之產業,因而帶動有機農產品市場蓬勃的發展。 表 2 -7 台灣有機生產制度規範發展歷程 時間 1995. 目 標 條 列 內 容 台灣地區於推廣有機農業,由各區農業改良場選定農戶辦理有機栽培試作,並積極辦 理示範、觀摩及產品展售會。 由各區農業改良場負責辦理驗證及標章核發等工作,農委會為促使有機農產品驗證制. 1997. 度更具有效率,並節省政府人力與財力之支出,因而參照國外規範有機農業之生產與 輔導,實行國家有機農產品驗證制度,並委由民間有機驗證機構辦理驗證工作 農委會公告「有機農產品生產基準」、「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輔導要點」及「有機農. 1999/3/15 產品驗證輔導小組設置要點」等相關規定,建立民間有機驗證機構辦理有機農產品驗 證。但由於上述規定尚屬於行政規則,欠缺相關法源依據,屢受各界反映不合時宜。 2003/2. 於配合「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公布實施,依據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訂定。 發布「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審查作業程序」、「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有. 2003/9、10 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及「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畜產」等規定,作為政府輔導 及推動有機農產品驗證制度之依據。 2007/1 2015. 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農業」及其產品即納入政府的法律規範。 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中,分別訂出有機農業生產程序所應遵循 的規範條件。.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2016) 本研究整理。.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5: 本課有許多引號,除了對話 之外,是標示需要特別解釋,或

37 造園景觀 張浩穎 1 國立龍潭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林蔓妮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鄭雅玲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mind on the disputes between the mountain school(山家) and the branch (山外) of the T’ien-t’ai School” as a case study,

4.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之種苗 業登記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規定 之農民或農民團體證明文件、具備蘭花產 業經營事實之事業單位證明、具備食用蕈

Original plan and elevation of the Teatro Sabbioneta, Vincenzo Scamozzi.. 文藝復興時期劇場

為建立永續經營理念,宜以兼具三生一體之共識與做法,確實依據休閒農場

大公段木香菇農場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上,海拔 516 公尺,40 餘年來的環境保育之下,目前農場 裡林業資源

中三 中二+實用課程 中四 中二+實用課程 中五 中三+實用課程 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