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範圍 (一)時間:

本研究時間為民國 100 年 8 月至民國 101 年 1 月。在這段期間研究者進入現場參與

觀察,並與研究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

(二)地點:

本研究之觀察場域為臺北市立某高級中學。

(三)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以臺北市某高中之體育實習輔導教師及體育實習生為研 究參與者,共 2 名。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觀察的範圍界定在教學實習部分,導師實習、行政實習與研習活動則不在此 範圍內。

(二)因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結果的呈現只能代表本個案之師生互動關係,無法將其結果 過度推論至其他的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體育實習輔導教師

依據《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第 11 條規定,師資培育之大學為實施教育實習課程,

應訂定其實習輔導教師之遴選原則,綜觀各師資培育之大學遴選原則,多由教育實習機 構遴選有能力輔導、有意願輔導實習學生且具有教學三年以上經驗的合格教師(教育 部,2003)。本研究所指的體育實習輔導教師為任教於臺北市某高級中學之體育教師,

主要擔任教學實習輔導教師,已有 10 年以上之輔導經驗。

二、體育實習學生

依據《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第 4 條第 1 項規定,實習學生係指修畢普通課程、專 門課程及教育專業課程等職前教育課程,參與半年教育實習課程的教育學程學生(教育 部,2003)。本研究所指的體育實習學生為某師範大學體育系已修畢 154 學分(包含教育 學程),且於 100 年 8 月進入教育實習現場之實習生。

三、師生互動關係

黃政傑(1977)指出互動是指產生於二人或二人以上接觸一段時間,透過語言、符 號、手勢及其他溝通方式,彼此影響而產生行為改變。而師生互動是一動態、連續、流 通的過程,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行為、態度等媒介,傳達認知與 情感,使彼此相互影響,產生行為、思想的改變(林桂香,2003;張育嫻,2003) 。本研 究中之師生互動關係係指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在教育實習階段,雙方經由語言、符 號、非口語等溝通方式,互相影響、改變之情形。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許多研究 (朱苑瑜、葉玉珠,1993;張德銳,1996a;陳玉枝,2003;蕭錫錡、梁 麗珍,1998;謝志森、黃淑玲,2004;Nettle, 1998) 皆指出,實習輔導教師是教育實習 階段,影響實習學生最重要的他人。而當研究者彙整與實習生(實習教師)、實習輔導教 師相關的研究議題後,發現在體育方面在有關實習輔導教師議題之研究探討是非常缺乏 的。然而,體育科並非只有術科教學,也包含了學科知識,其內涵包括了各運動項目的 專業知識、正確的動作示範、教學的設計、提昇學生身體基本的能力、動態練習甚至培 養團隊精神等元素,是須具有專業知識背景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才有辦法面面俱到,且 體育課程多元性的特質,是需要實際經驗的累積,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習得,故體育實習 輔導教師如何與體育實習生進行互動與傳承,是掌握未來體育師資的重要關鍵,研究者 也期待本研究能夠使更多研究者重視體育實習輔導教師輔導與實習生之相關研究,使體 育師資培育能夠更上一層樓。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旨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並加以整理,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以便 對研究主題有更深入的瞭解。本章將分為以下三節進行探討:第一節為實習輔導教師的 角色與職責;第二節為實習輔導教師的輔導策略;第三節為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的互 動關係。

第一節 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與職責

一、實習輔導教師扮演的角色

在教育實習上,所謂「Mentor」即良師,係指「能夠針對實習教師提供有系統、有 計劃的協助、支持或評量之實習學校資深優良教師」(張德銳,1996b)。實習輔導教師在 實習輔導制度中是擔負著「師傅」之重責,如何去扮演好這個角色以滿足實習教師的期 待,實在有必要對此角色及職責有相當的認知,方能勝任並真正發揮實輔功能(翁素雅,

2004)。

關於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說法相當多元,研究者將實習輔導教師角色定義之相關文 獻整理,如表 1:

表 1

表 1

Child & Merrill 2005

1.訓練者 5.保護人

從以上論述可知,無論實習輔導教師是由領導者抑或是指導者的角色出發,實習輔 導教師採用的輔導策略或與實習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皆會因處於不同實習狀況或是階 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二、實習輔導教師的職責

實習輔導教師是由教育實習機構所遴選,並且擔任實習輔導工作之合格教師,其資 格必須具有教學三年以上,有能力並有意願的輔導實習教師者。除規定條件外,周水珍 (1998)認為在慎選實習輔導教師方面,主要以具有高度教育熱忱和良好人際關係為優先 考量的要點,因為有「高度教育熱忱」,教學專業才能維持一定的水準,而具有「良好 人際關係」,才能與實習教師互動良好,因而有助於實習輔導的成效。藍唯甄(1996)對於 理想的實習輔導教師提出二點特質,一為人格特質,包含熱心(願意擔任輔導教師一職)、

開放(觀念開放,願意接受不同教學方法的輔導教師);二為專業能力,指的是輔導教師 要能創新教學:能與實習學生共同激盪新的教學方法,提昇專業成長。另外,在選擇實 習輔教師的條件中,著重在人格特質、專業知能外,許多學者也提出資歷的條件,以作 為選擇實習輔導教師的條件(王嬿惠,1998;谷瑞勉,1998;周水珍,1998;張德銳,

1996a;陳奎憙,1995;陳寧容,2000;蔡清華、黃俊斌,1998;蕭錫錡、梁麗珍,1998)。

擔任一位實習輔導教師,會直接影響到其輔導之實習生,故責任相當重大,而到底 身為實習輔導教師的職責有哪些,歐用生(1996)指出實習輔導教師的職責主要有五點:

(一)介紹教學資源與提供諮詢服務

(二)提供實習教師教學理念,示範各種教學技巧 (三)對實習教師的教學進行觀察與回饋

(四)和實習教師共同發展並試驗新課程

(五)利用參與觀察、訪問、個案等方式,實施教室本位行動導向的教學研究 張德銳(1996a)針對實習輔導教師應盡的職責提出以下幾點:

(一)提供有關學校概況的資料

(二)參與實習教師職前講習及研討座談等活動

(三)擔任實習教師各種諮詢的對象 (四)觀察實習教師教學

(五)協助實習教師解決課程和教學上的問題

(六)指導實習教師班級經營及教室管理技巧的運用 (七)協助實習教師處理學生問題的方法

此外,鄭淵全(1998)認為實習輔導教師的職責,應包括:

(一)與實習教師研商,訂定實習計畫

(二)就實習教師所遭遇的困難,提供必要的協助與輔導

(三)指導實習教師撰寫實習心得報告,協助進行專題研究

(四)增進本身之指導能力

(五)初評實習教師實習的心得報告、專題研究報告及評定實習教師的平時與學年實習 成績

綜合上述的論點,實習輔導教師的職責除了協助實習學生在教學上所面臨的問題 外,也需要做為實習學生的諮詢窗口,並且給予實習生適當的回饋與指導,故實習輔導 教師應該要不斷的提昇自我專業能力及輔導教學的能力,才能幫助實習教師成長及蛻 變。

第二節 實習輔導教師的輔導策略

實習輔導教師憑藉著其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為了引導實習教師進入實際情境,改進 實習教師的教學表現,必須運用適當的實習輔導策略,以達教育實習輔導目的,實習輔 導教師之輔導策略的運用有助於實習教師之專業成長(吳和堂,1991;林懿德,2001;

黃婉萍,1999),可見輔導策略之重要性。本節將探討有關實習輔導教師的實習輔導原 則及所採用的實習輔導策略。

一、實習輔導原則

鄧毓浩(1996)針對實習輔導教師的輔導內容層面,從生活教育、教學實習、班級經

營三方面提出以下幾點原則:

(一) 生活教育的輔導原則

1.首要掌握輔導教師的角色:輔導教師宜認清角色的特質,更應體認他的任何動 作,所做的每一個示範,都有可能影響實習教師日後的教學專業發展,因此輔導 教師須不斷地自我鞭策、反省與檢討。

2.瞭解實習教師的學習狀況:實習教師離開大學到基層中小學實習,有時會因角色 變換一時難以調適,輔導教師就要引領實習教師進入教育職場,適應學校生活,

另一方面也要瞭解實習教師的學習態度、生活習慣、興趣專長、如此才能掌握其 學習需求,針對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幫助。

3.多給予實習教師肯定的支持與鼓勵: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新手上路難免會遇到教 學經驗不足與人際相處的難題,輔導教師可以過來人的身分將心比心,運用同理 心給予關懷與扶持,一個小小的關懷卻可能是受輔者生命的轉折。

4.培養開放的對話空間:輔導教師應持一種「開放的對話氣氛」與實習教師相處,

讓實習教師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很自然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讓兩者之間 誠敬相待,溝通無障礙。

5.輔導策略要因人而異:由於每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興趣專長殊異,教學能力也 因學習背景呈現極大的差異,因此輔導教師的輔導策略應視實習者自主能力和成 熟程度做適當的調整,斟酌不同的個案做不同的處置。

(二) 教學實習的輔導原則

1.協助建立師生關係:輔導教師應設法安排一些活動來增加實習教師與受教學生的 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以增強實習教師的教學信心,並且應事先透露受教學生 的學習狀況、家庭背景、班級氣氛及班級經營方式,讓實習教師做好教學前的心 理準備工作。

2.主動分享學科教學經驗:輔導教師能有本事教學,主要憑藉純熟的教學實務經

2.主動分享學科教學經驗:輔導教師能有本事教學,主要憑藉純熟的教學實務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