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資料彙整與處理流程

本研究是以參與觀察、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取得資料,結束觀察及訪談後將取得資 料做整理並與訪談手札作參照,確認無誤後由研究者將資料撰寫成逐字稿,接著校對逐 字稿內容的連貫性與正確性,並將整理後的訪談逐字稿內容請研究參與者做確認,若有 誤解原意或是語意不明的部份則馬上逐一修正,以確保研究資料的精準與正確,修正後 與研究參與者做再確認的手續,確認無誤後進行資料的編碼、歸類以及分析,最後取得 結論,資料處理流程如圖 6 所示。

選定研究參與者

告知參與者本研究之內涵目的

約定訪談時間、地點

提供並說明訪談大綱

進行深度訪談

圖 6 資料處理流程圖

二、資料分析與編碼 (一)資料分析

本研究將訪談逐字稿(附錄四)、參與觀察日誌與手札,及相關文件(實習學生的實習 心得、反思日誌)等資料,以文件分析方式進行資料的相互比較、驗證。資料分析的步 驟為將觀察日誌、訪談逐字稿、相關文件的部分,以編碼方式進行分析,編碼的方式在 下段〝資料編碼〞中詳細描述。接著以手札及其他輔佐資料進行資料的驗證。

(二)資料編碼

本研究在資料編碼的部分,參考江吟梓、蘇文賢(2010)合譯的「教育質性研究指南」

中,提出質性編碼方式為三個 C,分別是編碼(cording)、範疇(categorizing)、概念 (concepts),如圖 7 所示。其分析步驟有六點:步驟 1:初始編碼。步驟 2:重新審視初 始編碼。步驟 3:發展出一份關於範疇或是核心想法的初始清單。步驟 4:根據再次審 視的結果,修正初始清單。步驟 5:重新審視範疇與次要範疇。步驟 6:由範疇進展到 概念(主題)。

整理筆記並撰寫逐字稿

校對訪談逐字稿

與研究參與者做確認

逐一修正校對

與研究參與者再確認

資料編碼歸類與分析

取得結論

圖 7 分析的三個 C:編碼、列入範疇、概念

資料來源:"教育質性研究指南"。江吟梓、蘇文賢,2010,臺北市:學富文化,P320-323。

本研究因顧及研究參與者的隱私,故受訪者代號分為實習輔導教師 T,實習學生 S,

並將所得之原始資料依序編入代碼後列入範疇,再來將研究主軸分為 A-C,其次將概念 帶入,並再次依序編碼,所得資料可分為 A1-A3、B1-B3、C1-C3;資料編碼範例如

〝A3-2-T1〞,其各自代表之意義如下:〝A3〞 -第 1 個研究主軸之第 3 個概念;〝2〞-

其概念之第 2 個範疇;〝T1〞-則是範疇內教師的第 1 個原始資料。

(三)資料信效度

在資料信效度的檢核中,信度是用來看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效度則是在確定研究的 正確性。胡幼慧(1996)提出確實性、可轉換性、可靠性三項原則作為提昇質性研究的信 效度。本研究為了確保研究結果及訪談內容的信效度,係利用三角檢定的方式來檢測之。

在資料的部分,藉由相關文件的資料來瞭解受訪者回答問題的真實性,並與受訪者 確認訪談逐字稿是否正確;在分析資料時,與受訪者確認研究者所詮釋的內容是否有誤 解之意,且研究者在研究進行期間,會常與指導教授討論,並與同儕彼此交流,交換意 見,希望能以此摒除個人偏見,能呈現更真實的研究結果。

概 念 範 疇

代 碼

原始資料 S 原始資料 T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依據訪談結過和蒐集資料文件所獲得之資料,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將資 料逐步分析與歸納後分為四節,第一節為體育實習輔導教師扮演的角色;第二節為體育 實習輔導教師所運用的輔導策略;第三節為體育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互動關係之發展 歷程;第四節為體育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互動關係之影響因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