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第三章個案描述可以得知,中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歷程可以 知曉英魁工作坊是自發性成立,係由一群英語教師組成之專業學習社群,為了提 昇自身專業知能,持續研發英語創意教學,改善學生學習。英魁工作坊初始起因 於教師感知自身學習需求而成立的讀書會,無專案經費的挹注,相對少了行政的 干擾,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社群成員依然供塑社群目標,匯聚學習動能,盡情發 揮教學創意,並且創造定期聚會、輪流擔任主席、共同研發創新教學活動、實踐 並觀摩檢討等集體活動。從過去相關研究可以得知,專業學習社群常受到高中學 校文化,教師個人主義的影響而難以凝聚,組織議題也往往被歸類為行政人員的 業務,導致專業學習社群之真正內涵難以落實(蔡進雄,2009)。因此,英魁工 作坊的推動實為不易,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成果更是難能可貴,其社群成員關係 不但緊密,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和支持,更建立了緊密交織的社會網絡結構,持續 進行創新教學之集體活動,留下豐富且深刻的社群發展軌跡。

因此,本章將先描繪個案英魁工作坊的發展歷程,對應 Huffman 與 Hipp 所 提出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分別為「初始階段」、「執行階段」、「維持階段」,

以此三階段作為分析架構,對應英魁工作坊的發展階段,呈現英魁工作坊之運作 歷程,描繪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中所呈現的樣貌。第二節進一步描繪專業學習 社群成員關係連結和社群網絡結點的形成,分析專業學習社群網絡之形構。第三 節分析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內涵,並且由社會網絡之關係形構,探索專業學習社 群成熟運作的關鍵因素;最後探討社群網絡之行動意義。

第一節 專業學習社群之發展歷程

本節主要依據Huffman 與 Hipp 所提出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分別為「初 始階段」、「執行階段」、「維持階段」,以此三階段作為敘寫架構,對應英魁工作 坊的發展階段,呈現英魁工作坊之運作歷程,描繪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中所呈 現的樣貌。

研究中所探討的專業學習社群係以中和高中的英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主 體,在2005 年以讀書會形式形成社群的雛形,經過五年多的對話與分享,蛻變 而成今日的面貌。就社群成員將其社群發展歷程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雛形 期」、「探索期」、「行動研究期」、「穩定成長期」和「快樂分享期」(文120430),

來對應Huffman 與 Hipp 所提出的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而研究者透過與社群 成員的訪談、觀察、和相關文件記錄分析,來探詢該社群在不同階段的演進,以 了解其在中和高中發展的歷程。

壹、初始階段

英魁工作坊之運作在初始階段共經歷「雛形期」與「探索期」,這兩個階段 奠定了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模式,社群召集人透過對話與討論方式來開展社群活 動,建構了清晰的學習模式,充分回應社群成員的期盼與需求,建立社群共識。

在此階段,英魁工作坊主要在創造「執行」模式,建立社群可以運作的方式,透 過專業對話與討論來串連社群中的每個成員,成為共識的基礎。

 雛形期

英魁工作坊起源於2007 年三位英語老師成立的讀書會。初期並非以專業學 習社群的名稱成立,亦非為任務性質的團隊。它建立於中和高中教師會英語會話 社團活動之中,由英語科老師組成。當時社群成立的目的是三位英語老師為了維 持英語會話能力,而形成英語會話型態的社群。

其中主要的核心人物是當時擔任教師會理事長的杏老師,杏老師畢業於台大 外文系,在私人企業服務多年以後才再修習教育學程,之後考進中和高中擔任英 文老師。杏老師在業界工作多年,為了應付多變環境和工作需求,定期召開業務 會議,也習於團隊合作,共同思考如何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品質」。當進入 學校任教後,杏老師對於學校教師單打獨鬥的文化感到相當驚訝,指出學校教師 如果不進行專業成長,便會落後於社會之必然性。於是杏老師於民國2007 年被 選為教師會理事長時,開始規劃將企業中全面品質管制會議之進行模式帶進學校 之中,利用教師會理事長身分,號召英文科教師一起成立讀書會。當時僅有石榴 老師和另一位代理教師百合老師,加上杏老師,討論彼此的想法和需求後,三人 讀書會便開始運作。

當時石榴老師是語文班的老師,學生程度佳,在這樣的情況下,石榴老師擔 心自身專業能力不足,無法勝任教學,因此欲透過參與讀書會和其他老師共同研 討英語教學,增進專業知能,以面對教學現場的挑戰。

最初,英文讀書會之運作僅是三位老師以英語交談,目的在於加強英文能力,

「就想練一下英文會話,因為平常在學校好像也比較沒有機會啦。(訪

120907TF3)」三位教師的討論方向廣泛,內容的選定是根據老師自己有興趣的 英文時事與議題。因為三位老師的生活環境相同,生活焦點都在學校裡,討論焦 點就專注在學生與教學相關事務上,因而除了讀書心得分享外,更多部分是進行 英文教學的討論。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就是都是很自由自在的講自己想要講的東西,那時候的 主題比較偏向於就是我們都會選一個主題,或是自己有興趣的東西,然後大 家用那個英文去聊那個東西,有些並沒有跟教學太有關係,純粹是對語言上 的一個提升(訪120907TF3)。

因此,中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之雛形期運作之目的係為三位英文教師 為了分享教學生活苦樂、解決教室現場問題、加強英文專業能力而形成的英文教 學討論團隊。

 探索期

由杏老師籌組之英語教學討論團隊運作一年之後,吸引了另外四位老師的加 入,分別是牡丹老師、丁香老師、桃老師和梅老師,四位老師於2008 年加入討 論。團隊的擴張,係因成員希望能夠集結更多校內更多教師,共同解決教室現場 問題,增進專業能力,因而其他老師受到三位教師對於教育熱忱的感染而加入。

那我是很偶然在他們一個讀書會裡面,受到他們的邀請,因為我比較資深,

我到今年為止我教書已經是第三十三年了,所以我在學校算資深的老師,那 年輕的老師就會找我說,那你有沒有機會來參加一下我們讀書會,我就說好 哇,我很有興趣跟年輕人在一起。那我就在偶然的機會跟他們對談了之後,

我發現說,哇,年輕人的熱情感動了我,我發現說我已經離開學校好久了,

我已經好久沒有讀書了,我已經好久沒有去思考很多在教學現場所產生的問 題,也就是說我一直教一直教我就理所當然嘛,那麼他們所碰到的問題我都 覺得理所當然,可是他們提出來之後我就才重新反思(訪121024TF1)。

其中梅老師的加入,對於英魁工作坊往後的發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進入「探索期」,資深教師梅老師嘗試提出舉行例行會議討論的建議,每週進行 固定時間與地點的討論會議,讓教師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在輕鬆的環境下提出自身 的教學問題,進一步針對教學議題進行深入的探究,「這一年一直去摸索,那當 然摸索的結果就會形成很多的想法,那因為你要摸索,就要探討,就要對話。所 以我們就密集的聊天談話(文121017)。」梅老師更進一步著手記錄例行討論會 議之內容,組織團隊工作內容,將原本非正式組織性質之讀書會組織為例行英語 專業討論團體,舉行例行討論會議,將討論內容文字化,累積專業討論之成果,

英語讀書會的運作方式進入英語教學專業成長團隊。

第二年在探索期的時候是五、六個老師,那這幾個老師就開始會想說我們這 個團隊,從三人讀書會要變成多人小組,到底要做些什麼,一個團隊裡就開 始要思考你的目標在什麼地方。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摸索,也不知道要幹什 麼嘛,那有一些人就想說那我們來看英文的聽說讀寫要怎麼教,或者是說英 文如果要訓練學生去參加演講比賽作文比賽,我們應該要怎麼訓練。就是不 斷的去探索(文121017)。

梅老師的加入,專業學習社群隨之萌芽,使英魁工作坊從社團性質的讀書會 轉向為專業成長的社群模式。由於梅老師教學年資與經驗豐碩,具備十足號召力,

梅老師加入後,帶領團隊五位成員以探索研討的方式,共同思索組織運作的目標。

團隊越來越多的討論後,漸漸確立團隊的努力方向,決定成立「創意工作坊」,

以師生共同成長為目標,團隊成員稱此階段為「探索期」。這段時間多半著重理 論的研討,在確立方向後,展開落實教室現場的各種實驗,此階段的教學實驗包 括:(一)拼字比賽;(二)歌唱教學。教學實驗的進行係由社群成員在各自任 教班級進行教學活動,並以錄影方式進行教學觀課,並回到工作坊會議中深入討 論與檢討,社群學習模式因而建立。而團隊初期概念的形成與事務工作的統籌是

由梅老師策劃發想,對於往後社群的永續運作有深遠的影響。

貳、執行階段

進入執行階段,英魁工作坊經歷「行動研究期」。在執行階段,英魁工作坊 社群成員建立高度的共同願景和價值,透過大量對談與深度對話中建立學習模式,

進入執行階段,英魁工作坊經歷「行動研究期」。在執行階段,英魁工作坊 社群成員建立高度的共同願景和價值,透過大量對談與深度對話中建立學習模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