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達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極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專業學習社群之網絡 形構、運作及其演變」,透過持續且大量的田野觀察和質性資料,以了解一個專 業學習社群鑲嵌於脈絡中的發展,及其社會網絡運作之關連。量化研究取徑比較 難以捕捉專業學習社群的脈絡發展或是社會網絡演變歷程。因此,研究者選擇重 視脈絡、重視人文關懷的質性研究取徑,以訪談、文件蒐集、觀察的方法來了解 個案的複雜性與獨特性,並且謹遵研究倫理。

本章在說明本研究計畫將採取個案研究取徑的研究設計與實施過程。分為研 究取徑、研究參與者、資料蒐集與處理、研究信實度、以及研究倫理五個部分。

用以說明研究者在本研究中將採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中將做的各種考量與 決定。

第一節 研究取徑

壹、採用個案研究取徑的原因

個案研究在於探討一個個案在特定情境脈絡下的活動性質,希望去瞭解其中 的獨特性與複雜性。研究者的興趣通常在於瞭解過程而非結果,因而研究者會著 重整體觀點,瞭解現象或事件的情境脈絡而不只是特殊的變項(林佩璇,2000)。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目的在於探討一個有界線的系統(bounded system)如何在特定的情境脈絡下運作,研究者可以藉由個案的行為型態或活動 性質來了解系統的複雜性和脈絡過程的特性(潘淑滿,2003;林佩璇,2000)。

Yin(1994)從研究問題發生的緣由、研究者情境控制的程度、社會脈絡的 關注等三方面提出使用個案研究的適當時機:

(一)研究者關注問題發生過程(how)及原因(why)的探究時。

(二)研究者對情境的控制不大時。

(三)當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是當時真實的生活脈絡現象時。

因此,個案研究是一種適合針對一個集中固定且人數不多的團體進行探究的 研究方法,其關注的問題鎖定在真實情境中事件發生的過程和原因,主要的特點

在能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質性的詮釋與分析,獲得獨特的研究啟發。

本研究個案是一個十多名英語科老師組成的專業學習社群(以下稱為英魁工 作坊),針對教師們本身關注的教學實務問題為主題,運用討論、分享的方式,

探索創新的教學方式,經過教學實驗後,進一步加以修正調整教師的教學作為。

且在運作的過程中可視社群成員的實際需求,調整運作的方式和討論的主題。

此外,由於(一)本研究的專業學習社群發展鑲嵌於個案高中學校和學科組 織脈絡,社群網絡的組成和運作受到學校組織脈絡之影響;(二)本研究關注的 是在真實的關係網絡中,其中成員間關係所形成的互動網絡,彼此的信任與行為 規範,以及網絡中的成員,視其所處的關係網絡為個人所能取得的資源;(三)

研究目的在透過觀察、訪談等方式,了解專業學習社群中成員間的互動情形,並 進一步深入了解成員在互動的過程之中,如何建構出緊密的社會關係網絡及網絡 形成的原因。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取徑,以了解專業學習社群中網 絡運作之情形,進行深入的詮釋與分析。

貳、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下,首先研究者主要依據研究動機,蒐集並閱讀與主題 相關之文獻,以聚焦研究主題與範圍,進而確立本研究之主題;確認研究主題後 蒐集「專業學習社群」、「社會網絡」等相關文獻,經詳細閱讀、歸納、統整與分 析後,釐清理論概念,形成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並且在此階段參加專業學習社群 的相關研習、演講,使自己對實務上的專業學習社群推動有一定的認識,藉以尋 求合適的研究個案;依據研究目的與理論基礎,尋找適合的研究場域及研究參與 者,選定之後,先與個案學校教務主任與英魁工作坊的召集人預先聯絡,取得進 行研究的同意,並徵詢英魁工作坊所有成員接受研究訪談、觀察的意願;進入研 究現場之後,研究者嘗試更推進一步,探知在研究場域情境脈絡下的背景、人物 與事件等特殊經驗,並理解與詮釋其所呈現的真實意義,在儘量以不影響個案運 作下進行資料蒐集;其後,根據相關人員訪談、觀察與文件資料,研究者予以彙 整、轉譯,進行資料分析,進而歸納研究結果。其中,研究者於資料蒐集與分析 階段,嘗試使理論與實踐交互辯證,兩者之間形成動態循環關係,以獲得更為有 效的研究結論,最後撰寫為完整的研究論文。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壹 選取個案學校

本研究採取質性個案研究之取徑,主要目的在了解專業學習社群網絡運作之 情形,以提供個案學校本身或其他專業學習社群之參考,因此本研究理想的個案 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第一,推動「專業學習社群」的成效顯著;第二,由於本研 究擬採在社會網絡的分析上,擬採「綜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因此,「專業學習 社群」之研究個案必須是一個明顯的社會關係網絡。

研究者在研究所階段擔任指導教授的研究助理,期間蒐集整理不少專業學習 社群的相關資料,也走進研究現場了解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推動情形,此為研究 者對於專業學習社群的初步認識。某次和指導教授開會討論論文時,指導教授提 起正在編撰的專業學習社群專書,邀請了許多推動專業學習社群成果顯著的學校 共同撰寫,其中中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同為專書撰寫的夥伴,指導教授推 薦中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為研究者的研究個案。其後研究者在中和高中英 語科專業學習社群梅老師的演講中1,聽到其推動專業學習社群的經驗,發現中 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的推動經驗相當豐富且符合本研究的需求,因此,選 取中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為本研究的研究個案。選取的理由有二:第一,

中和高中英語科推動專業學習社群長達5 年的時間,其成果和經驗都相當豐富,

亦榮獲各項指標性的佳績,如該社群參加2010 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競賽獲得佳 績,並於2011 年參加教育部高中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源創意應用競賽,獲得英 文科全國特優;以及2012 年參加教育部「打造我的綠色校園」創意教案比賽,

獲得全國第二,2012 社群教師更代表中和高中獲選新北市雲端未來學校,顯見 推動成效顯著,第二,中和高中英語科專業學習社群為10 人左右的專業學習社 群,為一明顯的社會關係網絡,且成員之間的互動頻繁,符合本研究「綜觀」的 社會網絡之分析需求。基於以上理由,故選取此專業學習社群為本研究之個案學 校。

貳、個案之素描









1
 研究者於 100 年 11 月 10 日參加高中優質化研習工作坊中第一次聽到中和高中梅老師(化名)

分享英魁工作坊的推動經驗。


一、發展歷史沿革

姓名 性

則是鉅觀層次,探討內部社會資本,但若是以社群內的個人為中心,探討個人間 所形成的網絡結構,則探討外部社會資本;本研究同時結合鉅觀與微觀的分析層 次,欲了解社群內成員間關係所形成的互動網絡(鉅觀),和社群內成員在所處 社會網絡中,成員對外連帶(external ties)所能帶來的資源(微觀)。因此,本 社群的全體成員都為訪談的當然對象。

專業學習社群是本研究的主要焦點,因此對於成員的基本資料與在社群中所 擔任的角色有所認識,將有利於研究現場脈絡的掌握。本研究訪談對象共有9 位,為了蒐集完整資料,社群全數成員皆為訪談對象,因此8 位訪談對象為英魁 工作坊全數成員。另一位訪談對象是中和高中教務主任,此安排則是為了納入不 同觀點與立場之資料。基於研究倫理,對於受訪者身分應予隱匿處理,所有受訪 者均以化名呈現,其基本資料也模糊處理,若訪談內容涉及身分資料,將用模糊 化或替代性的方式處理,為了區別受訪者身分之差異,以利研究者後續資料處理 與分析之便利性,研究者依據受訪者身分之不同,給予不同的代碼以茲區別,詳 細受訪者代碼與訪談資料詳見下表3-2。其中梅老師於 101 年 12 月 25 日之訪談 是為了釐清先前訪談之不詳盡之處,並針對資料不足部分進行補充。英魁工作坊 成員強調社群的基本精神是分享,樂意將社群成果分享給所有教育人員,因此,

徵求學校和全數社群成員的同意,學校和社群的名字不採匿名,但為了保護個人 隱私,人物仍用化名。

表3-2 訪談資料表

受訪者 代碼 訪談時間 訪談長度 訪談地點 梅老師 TF1 2012/10/24 2.5 小時 旬彩餐廳

2012/12/25 1.5 小時 教師休息室 牡丹老師 TF2 2012/09/07 1.5 小時 會議室 石榴老師 TF3 2012/09/07 1.5 小時 會議室 桂老師 TF4 2012/10/05 1 小時 教師休息室 山茶老師 TF5 2012/10/17 1.5 小時 咖啡廳 桃老師 TM1 2012/10/12 1 小時 教師休息室 葵老師 TM2 2012/09/28 0.5 小時 教師休息室 杏老師 TM3 2012/09/28 1.5 小時 會議室 教務主任 AD1 2012/09/07 1.5 小時 會議室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本節旨在說明本研究資料蒐集與處理方法,分為資料蒐集、資料分析與資料 處理三部分,詳細情形說明如下。

壹、資料蒐集

選擇個案研究取徑作為研究方法,應該交代資料蒐集方式,以及採用三角檢 正的方法加以檢驗(Yin, 1994),以下說明本研究之資料蒐集方式:

一、訪談

訪談的目的主要是協助研究者捕捉只有透過口頭表達才能獲得的經驗和觀

訪談的目的主要是協助研究者捕捉只有透過口頭表達才能獲得的經驗和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