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目的與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目的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時代的變遷,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在過去 十幾年來成為全世界風行的話題,從 1999 年 1 月 31 日聯合國秘書長 Koffi Anan 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表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後全 世界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例如 2001 年開始經濟合作與發展 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就順應世 界潮流每年舉辦企業責任圓桌論壇並提出 OECD 國家對於跨國企業的企業責任 的指導原則(OECD 多國企業指導綱領),綜觀其內容就是針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內 涵,像是工作人權、工作環境的安全以及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環保議題等,種種內 容都說明了企業社會責任絕對是世界的潮流(Lougee and Wallace, 2008)。

而在這樣的風潮之下社會責任投資(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 SRI)自 然成為一個在資產管理公司及各大投資機構中熱門的話題,根據統計資產管理機 構在社會責任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已經從 2006 年不到 5 兆美金快速成長到 2011 年的 30 兆美金1,這可以歸功於 2005 年聯合國邀請全世界大型的資產管理機構 聯合參與制定並簽署責任投資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明確的希望將這企業社會責任中的三大議題: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nvironment,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放入各個資產管理的投資原 則及評估流程中,例如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在 2011 年就開始著手研 究如何將 ESG 議題更佳有效的整合在投資評估流程中2

1

資料來源:Annual Report of PRI Initiative 2011

2

資料來源:CalPERS 官方網站

http://www.calpers.ca.gov/index.jsp?bc=/about/press/pr-2011/aug/envrnmtl-wkshp.x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為了能夠滿足投資人的期待,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展企業社會責任,

例如全世界最知名的高科技公司蘋果公司(Apple, Inc.)就在 2012 年首度公佈供應 商企業社會責任進展報告(Apple Supplier Responsibility 2012 Progress Report),不 僅僅只是強調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更是帶動整個供應鏈的廠商一起追求企業社 會責任的實現。

二、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一:分析企業社會績效和企業價值的關聯

在這樣的時空環境背景下,研究企業投入企業社會責任的程度,也就是企業 社會績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CSP)和企業價值(Firm Value; FV)兩者之 間的關聯性自然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過去在學術界主要研究的方向是 CSP 和 CFP 的關聯性分析。但若回到企業經營的觀點,企業社會績效和企業價值的 之關聯才是關鍵,而連接兩者間的橋梁之一就是企業財務績效。而過去的學術研 究對於 CSP 和 CFP 的關聯性分析所產生出來的實證結果都缺乏一致性的結果(張 元、沈中華與王宗政,2010) ,有許多的研究結果支持好的 CSP 會帶來更佳的 CFP (Bragdon and Marlin, 1972; Bowman and Haire,1975; Cochran and Wood, 1984;

Preston and O’Bannon, 1997; Cheung et al., 2010),但也有一部分的實證結果認為 較好的 CSP 會帶來較差的 CFP (Vance, 1975; Brammer, Brooks and Pavelin, 2005;

Lopez, Garcia and Rodriguez, 2007),甚至有實證研究的結論是認為兩者之間的關 係是模糊不確定的(Fogler and Nutt, 1975; Freedman and Jaggi, 1982; Aupperle, Carroll and Hatfield, 1985)。

研究目的二:進一步分析企業社會績效是透過怎樣的管道來影響企業價值 最後,過去的文獻中針對CSP和CFP的關聯性中,都未嘗試深入了解若CSR 活動讓企業的價值提升,那麼主要來自於哪種原因,是因為企業的形象變佳進而 差異化企業本身進而創造價值,還是企業的資金成本下降(Cost of Capital),或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是代表降低利害關係人的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Stakeholders)而提升 企業價值。

研究目的三:同時分析企業社會績效、企業財務績效和企業價值三者關聯 在過去的研究中,會產生實證結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選用的CFP指 標不洽當(沈翔麟、林怡君, 2007)。文獻上所使用的CFP指標大致分為兩類(郭 方昇,2001),第一種是會計基礎的財務績效衡量指標(Accounting-Based),利用 歷史的財務報表去衡量公司的財務績效,例如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 和每股盈餘(Earning Per Share; EPS),但此種會計基礎的衡量指標僅能衡量過去 企業的財務績效且容易受到管理者操控(McGuire, Sundgren and Schneeweis, 1988);而第二種衡量指標則是市場基礎(Market-Based),也就是利用股票市場的 價格資訊來衡量公司的財務績效,因為股票市場是反映公司未來的財務經營績 效,但此種指標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Griffin and Mahon , 1997)。本研究則 同時使用兩種指標,並把市場基礎的CFP指標定義為企業價值(FV)的指標,因為 投資人在意的是未來的財務績效,然後轉變為投資人的財富創造,也就是企業價 值的增加,而市場基礎的指標就是從投資人財富創造的角度出發,衡量企業的價 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