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就使用網路的目的與動機而言,查詢(Searching)和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般最普 遍的二大因素,也因此網路上的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一直是圖書資訊學中網路使用研 究的重點;而網路使用者的特性及網路閱讀者的資訊需求則是圖書資訊學發展數位圖書 館,推廣資訊素養與數位學習,研究資訊行為等各領域所關心的核心議題(林珊如,

1997)。本章以下將分七小節,主要闡述本研究的背景、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

變項定義、研究範圍與限制,並說明本研究進行的流程與全篇論文的編寫架構。

1.1 研究背景

對於從事國中生(七、八、九年級)教學工作的教師(研究者本身)來說,當青少 年(一般指十二到二十歲,身心加速發育但尚未成熟的年輕人)碰上具有即時性、便 利性、互動性、多媒體的網際網路時,教師便經常會在教學現場遭遇到學生上網所 衍生的各種頭痛問題。根據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E-ICP)在民國 89 年底的調查中 發現,13 至 19 歲的青少年有六成四部分同意「網路、電腦遊戲與電視遊樂器是我打 發時間的休閒方式。」 (李玉瑾,2005);另一項「國中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研究」

中發現國中生使用網路的動機及沉迷網路的因素包括:無聊打發時間、能多結交朋 友、能與同儕相聚在一起、同儕嘲諷及刺激、耳濡目染(王秀燕,民 91)。但是青少 年在使用網路時,因尚未具備成熟的資訊評估能力,若接觸了大量且複雜的網路訊 息,倘佯在五光十色的網路娛樂中,極有可能迷失自己,造成資訊檢索未受其利,

反先受其害(李玉瑾,2005)。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98 年 2 月 17 日最新公布之「台灣寬頻網路使 用調查」報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09)指出,截至 98 年 1 月 3 日為止,

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突破1580 萬,12 歲以上之上網人口有 14,188,292 人,上網比 例為70.95%,男性 (73.03%) 與女性 (68.86%)之間存有些微差距;12 至 34 歲民眾 上網比例皆高於九成,其中以15 至 19 歲者上網的比例最高(99.45%),可見「上網」

是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最常從事的資訊活動。

而另一項由我國資策會FIND 於 98 年 6 月 26 日所公佈的調查報告也指出,2009 年第一季我國行動上網用戶數達1,617 萬戶,較 2008 年第四季成長 87 萬戶,主要 的成長來自於3G 數據用戶高速的增長。估算至 2009 年 3 月底止,我國經常上網人

2

口高達1,057 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 46%(圖 1)。

1:我國經常上網人口成長狀況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

然而,絕大部分曾經上網的民眾是在家中或居住處(89.7%)連網,其次是在 工作地點或辦公場所(34.2%)連網,再其次是在學校及研究機關(26.9%)上網;

而在親戚或朋友家上網比例也有 17.8%,在網路咖啡店等店家上網的比例為 17.2%,在公共場所上網比例為 14.9%,如圖 2。

2:有上網經驗民眾的上網地點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 (2008/11)

該調查也發現在97 年 11 月最近一個月內曾在家上網的民眾最常從事的網路活

3

動以「瀏覽資訊」最多(83.3%),「收發 EMAIL」(67.2%)、「傳送即時短訊」

(47.5%)則分列第二、第三項(圖 3),且「傳送即時短訊」者在年齡上以 15-24 歲 的族群使用比例最高(資策會 FIND,2009)。足見青少年在學校或家中上網的機會最 多,同時在網路上最常從事的活動應該就是「瀏覽資訊」與「傳送即時短訊」。

3:最近一個月在家連網者的應用行為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 (2008/11)

綜上所述,既然上網是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所最常從事的資訊活動,而且在學 校或家中連網的機會最多,其最普遍的行為是「瀏覽資訊」與「傳送即時短訊」,並 因此形成其獨特的網路文化。如若網路豐富的資訊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是知識取得 方式的改變,得以享受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便利性;反之,假如青少年沒有養成 正確使用網路的觀念,以及正確判斷資訊的能力,而迷失於錯縱複雜的資訊海當 中,將可能對其身心健康、溝通及人際互動的建立產生不良的影響,並容易造成青 少年偏差的次級文化。而且,隨著大量驚人的知識能夠透過網路被取得,找尋與評 估適當資訊的能力已經變成我們在數位社會中成功的關鍵需求。資訊消費者必須學 習有別於傳統教室目標的專長,儘管網際網路有著豐富的資料與強力的連結,但是 網路本身並沒有辦法協助使用者學習。因為其最大的挑戰在於「將網路轉變為認知 的工具(Cognitive Tool)」(Lajoie, 2000)。也就是意味著網路與超媒體(Hypermedia)不 僅是資訊的來源,更要設法協助學習者從事各種認知的工作—思考、推理、問題解 決等。因此,藉由對於青少年資訊尋求行為的相關研究,將有助於協助提升我國基 礎資訊教育的水平,並為培養青少年學子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紮根。

4

Ingwersen 在 1992 年的研究指出有效用的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必須奠 基在檢索者對其檢索任務或問題有充分的了解上。當我們需要排除障礙以回答問題 或達到目標時,我們就得從事問題解決。假如我們可以很快從記憶中提取答案,我 們便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無法立即提取答案,我們就有問題需要解決。然而,

一般的問題解決週期(Problem-solving cycle)包括認定問題、定義問題、形成策略、

組織訊息、分配資源、監控與評估(史坦柏格(Sternberg),民 95,頁 456);而 Eisenberg 也在1990 年提出的資訊問題解決的 Big-6 模式:

1. 定義問題(Task definition)

(1) 定義問題的方向 (2) 確定問題所需的資訊

2. 搜尋資訊的策略(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1) 決定所有可能的資訊來源 (2) 選擇最好的資訊來源

3. 查找與取得資訊(Location and access)

(1) 確定資源所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