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對青少年網路資訊尋求表現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對青少年網路資訊尋求表現的影響"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資訊學院 數位圖書資訊學程

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對青少年

網路資訊尋求表現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eenagers’ Cognitive Style and Task

Type on Web Information Search Performance

研 究 生:蔡南強

指導教授:黃明居 教授

(2)

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對青少年網路資訊尋求表現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eenagers’ Cognitive Style and Task Type

on Web Information Search Performance

研 究 生:蔡南強 Student:Nan-chiang Tsai

指導教授:黃明居 Advisor:Ming-jiu Hw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資訊學院 數位圖書資訊學程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Digital Library September 2009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i

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對青少年網路資訊尋求表現的影響

研究生:蔡南強

指導教授:黃明居 博士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資 訊 學 院 數 位 圖 書 資 訊 學 程 碩 士 班

摘 要

本研究係探討不同的認知風格和問題類型對於 68 位九年級青少年之網路資訊尋求 表現與檢索策略的影響。搜尋表現是以受試者在搜尋任務上的有效性與搜尋效率二個依 變項的結果來衡量。並且以實際網路的檢索情形與受試者偏離搜尋目標的觀點,提出量 化計算網路資訊尋求者之迷失度的方法。 分析實驗的結果,發現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二個因子在受試者採取瀏覽策略的頻率 上有交互的影響—場域獨立者明顯地在結構不清的事實找尋任務中比其他二種問題類 型採取瀏覽策略的頻率較高;而且場域獨立型的受試者,對於搜尋結果的有效性明顯較 高,同時他們在搜尋過程的迷失程度則顯著的比場域依賴者低。另外,受試學生在事實 找尋問題的搜尋有效性明顯較高、迷失度較低,且結構清楚的問題之搜尋效率最好;而 問題類型對於資訊尋求者採取分析式檢索策略的影響亦達到顯著的水準。根據本研究的 結果,可增進目前台灣在國中階段青少年之資訊尋求與資訊問題解決之技能養成情況的 了解,並可供未來中、小學生資訊能力與資訊素養訓練課程的參考。

關鍵詞:

資訊尋求表現、認知風格、問題類型、網路經驗、迷失度、資訊尋求策略

(4)

ii

The Influence of Teenagers’ Cognitive Style and Task Type on Web

Information Search Performance

Student:Nan-chiang

Tsai

Advisor:Dr. Ming-jiu Hwang

Degree Program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68 nine-grade Teenagers’ cognitive style and task type on web information search performance and strategies. Search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in two dependent variables:search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t also attempted to propose the quantitive measure of disorientation according to web search behavior and the bias of search go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interaction effect on web browsing strategies between searchers’cognitive style and task type. Field independent searchers’ browsing strategies in ill-structure fact-finding task was significant more than the other two task type. And field independent searchers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effectiveness and lower disorientation than field dependent ones. Besides, in fact-finding tasks the subjects’ search effectiveness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and their web disorientation were also lower than open task. And there was the most high seach efficiency in well-structure problems. However, users’ frequency of using analysis search strategies in ill-structure fact-finding task and open task were also in significant level. Based on the findings, it could get for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teenagers’ information search and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be reference to possible changes of future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programs.

Keywords:

Information search performance; Cognitive style; Task type; Web experience; Disorientation; Information search strategy

(5)

iii

誌 謝

自從十六年前踏出大學校門之後,一直嚮往能夠再回到往昔的校園生活,感謝交大 資訊學院開設在職專班,以及數位圖書資訊組對於師資安排的用心,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與課程,讓我在工作之餘,能夠再次把握難得的進修機會。 然而,我今日能夠完成這整個研究,最首要感謝的人,就是我的指導老師黃明居教 授,感謝他能在圖書館百忙的行政與教學工作之中抽空指導我,並且給予我相當大的選 課空間與研究彈性,同時不斷地鼓勵我從工作的壓力中與研究的挫折中走出來,方能順 利完成這本碩士論文。另外,也要特別感謝洪瑞雲教授對於研究的建議以及精闢的課程 講授,讓我獲益良多。以及感謝我的口試委員柯皓仁教授與孫春在教授,他們除了細心 地審視整篇論文,同時在口試時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寶貴意見,使我的研究論文更臻完善。 此外,還要感謝我的太太—守玉,能夠在我進修的這三年期間,負擔起大部分照顧 家中二個寶貝的工作,使我無後顧之憂,專心於工作與研究之中;並且要感謝學校同事 對於本研究的協助與鼓勵,讓我化解了很多研究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 其他還有默默支持與協助我的親朋好友,每每在我想要放棄研究的時候,給我適當 的鞭策與鼓舞,讓我走完這段既艱辛又美好的生命旅程。隨著這個研究的結束,不只代 表我從此對於待人處事有了全新的視野,也同時開啟了我的人生中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 領域。衷心地感謝天,感謝每個協助過我的人!

(6)

iv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 謝 ... iii  目 錄 ... iv  表 目 錄 ... vii  圖 目 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動機與目的 ... 4  1.3 研究問題與假設 ... 6  1.4 變項定義 ... 7  1.5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1.6 研究流程 ... 8  1.7 論文架構 ...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1  2.1 資訊尋求行為 ... 12  2.1.1 網路資訊尋求行為... 13  2.1.2 青少年資訊尋求行為... 14  2.2 資訊尋求策略 ... 16  2.3 檢索問題的類型 ... 18  2.4 資訊尋求者的認知風格 ... 19  2.5 網路檢索的知識與技能 ... 24  2.5.1 領域專門知識 ... 24  2.5.2 網路搜尋經驗 ... 25  2.5.3 資訊素養 ... 26  2.6 迷失現象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30  3.1 研究架構 ... 30 

(7)

v 3.2 研究對象 ... 31  3.3 研究工具 ... 32  3.4 研究設計 ... 35  3.4.1 搜尋問題 ... 35  3.4.2 搜尋任務執行 ... 37  3.4.3 依變項的測量 ... 37  3.5 控制變項 ... 39  3.6 實驗流程與資料蒐集 ... 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2  4.1 資料分析方法 ... 42  4.2 資訊尋求表現 ... 44  4.2.1 得分 ... 44  4.2.2 搜尋效率 ... 46  4.3 迷失度 ... 48  4.4 資訊尋求策略 ... 50  4.4.1 關鍵字檢索次數 ... 50  4.4.2 第一檢索句的關鍵字數 ... 51  4.4.3 網頁捲動次數 ... 52  4.4.4 搜尋節點數 ... 54  4.5 小結 ... 57  4.6 相關與迴歸分析 ... 60  4.6.1 結構不清的問題 ... 60  4.6.2 結構清楚的問題 ... 61  4.6.3 開放式問題 ...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4  5.1 結論 ... 64  5.2 建議 ... 67  參考文獻 ... 69  附錄一  基本資料問卷 ... 76  附錄二  藏圖測驗 ... 77 

(8)

vi

附錄三  導覽過程分析表 ... 82  附錄四  導覽過程分析實例 ... 83  附錄五  搜尋過程節錄與實驗照片 ... 85 

(9)

vii

表 目 錄

表1:網路檢索熟手與生手在不同型態之任務下所採取的資訊尋求策略 ... 16 表2:認知風格相關理論的分類 ... 19 表3:不同認知風格者的資訊尋求行為特徵 ... 23 表4:研究對象家中連網狀況 ... 31 表5:研究對象的網路經驗統計 ... 31 表6:學生檢索電腦規格表 ... 33 表7:錄影檔儲存電腦規格表 ... 33 表8:研究變數關係表 ... 35 表9:學生常用搜尋引擎比例統計 ... 40 表10:三個檢索問題之得分統計表 ... 44 表11:問題類型影響得分之平均數差異的成對比較表 ... 45 表12:認知風格對得分之影響效果比較表 ... 45 表13:三個檢索問題之搜尋效率統計表 ... 46 表14:問題類型影響搜尋效率之平均數差異的成對比較表 ... 46 表15:認知風格對搜尋效率之影響效果比較表 ... 47 表16:受試者在三個問題檢索過程之迷失度統計表 ... 48 表17:問題類型影響迷失度之平均數差異的成對比較表 ... 48 表18:認知風格對迷失度之影響效果比較表 ... 49 表19:不同問題類型之關鍵字檢索次數統計表 ... 50 表20:不同問題類型之檢索次數的成對比較結果 ... 51 表21:不同認知風格之關鍵字檢索次數的比較結果 ... 51 表22:在不同問題中第一次檢索時使用的關鍵字數目 ... 51 表23:網頁捲動次數的描述統計結果 ... 52 表24:二種認知風格學生之捲動次數的描述統計表 ... 53 表25:FI 學生在不同問題類型之捲動次數的成對比較結果 ... 53 表26:三種問題類型中捲動網頁瀏覽的次數統計 ... 54 表27:特定問題類型下,認知風格對網頁捲動次數之影響的檢定結果 ... 54 表28:不同問題之搜尋節點數的描述統計表 ... 54 表29:二種認知風格學生的搜尋節點數之敘述統計表 ... 55 表30:FI 學生在不同問題類型之搜尋節點數的成對比較結果 ... 55 表31:三種問題類型中搜尋節點數的描述統計 ... 56 表32:特定問題類型下,認知風格對搜尋節點數之影響的檢定結果 ... 56 表33: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對檢索表現、迷失度、搜尋策略之影響的分析結果整理 . 59 表34:得分 1 與 4 個影響因子之積差相關 ... 60 表35:預測問題 1 之得分的迴歸模型 ... 61 表36:得分 2 與 4 個影響因子之積差相關 ... 61

(10)

viii

表37:預測問題 2 之得分的迴歸模型 ... 62 表38:得分 3 與 4 個影響因子之積差相關 ... 62 表39:預測問題 3 之得分的迴歸模型 ... 63

(11)

ix

圖 目 錄

圖1:我國經常上網人口成長狀況 ... 2 圖2:有上網經驗民眾的上網地點 ... 2 圖3:最近一個月在家連網者的應用行為 ... 3 圖4:研究流程圖 ... 9 圖5:本研究重要文獻整理 ... 11 圖6:人類資訊行為模型 ... 12 圖7:資訊尋求行為的非線性模型 ... 13 圖8:研究架構圖 ... 30 圖9:CAMTASIA 5.0 螢幕擷取軟體開啟畫面 ... 34 圖10:本研究的實驗流程 ... 41 圖11:不同問題類型與認知風格的得分關係圖 ... 45 圖12:不同問題類型與認知風格的搜尋效率關係圖 ... 47 圖13:問題類型與認知風格影響迷失度差異的關係圖 ... 49

(12)

1

第一章

緒論

就使用網路的目的與動機而言,查詢(Searching)和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般最普 遍的二大因素,也因此網路上的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一直是圖書資訊學中網路使用研 究的重點;而網路使用者的特性及網路閱讀者的資訊需求則是圖書資訊學發展數位圖書 館,推廣資訊素養與數位學習,研究資訊行為等各領域所關心的核心議題(林珊如, 1997)。本章以下將分七小節,主要闡述本研究的背景、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 變項定義、研究範圍與限制,並說明本研究進行的流程與全篇論文的編寫架構。

1.1 研究背景

對於從事國中生(七、八、九年級)教學工作的教師(研究者本身)來說,當青少 年(一般指十二到二十歲,身心加速發育但尚未成熟的年輕人)碰上具有即時性、便 利性、互動性、多媒體的網際網路時,教師便經常會在教學現場遭遇到學生上網所 衍生的各種頭痛問題。根據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E-ICP)在民國 89 年底的調查中 發現,13 至 19 歲的青少年有六成四部分同意「網路、電腦遊戲與電視遊樂器是我打 發時間的休閒方式。」 (李玉瑾,2005);另一項「國中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研究」 中發現國中生使用網路的動機及沉迷網路的因素包括:無聊打發時間、能多結交朋 友、能與同儕相聚在一起、同儕嘲諷及刺激、耳濡目染(王秀燕,民 91)。但是青少 年在使用網路時,因尚未具備成熟的資訊評估能力,若接觸了大量且複雜的網路訊 息,倘佯在五光十色的網路娛樂中,極有可能迷失自己,造成資訊檢索未受其利, 反先受其害(李玉瑾,2005)。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98 年 2 月 17 日最新公布之「台灣寬頻網路使 用調查」報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09)指出,截至 98 年 1 月 3 日為止, 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突破1580 萬,12 歲以上之上網人口有 14,188,292 人,上網比 例為70.95%,男性 (73.03%) 與女性 (68.86%)之間存有些微差距;12 至 34 歲民眾 上網比例皆高於九成,其中以15 至 19 歲者上網的比例最高(99.45%),可見「上網」 是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最常從事的資訊活動。 而另一項由我國資策會FIND 於 98 年 6 月 26 日所公佈的調查報告也指出,2009 年第一季我國行動上網用戶數達1,617 萬戶,較 2008 年第四季成長 87 萬戶,主要 的成長來自於3G 數據用戶高速的增長。估算至 2009 年 3 月底止,我國經常上網人

(13)

2 口高達1,057 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 46%(圖 1)。 圖1:我國經常上網人口成長狀況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 然而,絕大部分曾經上網的民眾是在家中或居住處(89.7%)連網,其次是在 工作地點或辦公場所(34.2%)連網,再其次是在學校及研究機關(26.9%)上網; 而在親戚或朋友家上網比例也有 17.8%,在網路咖啡店等店家上網的比例為 17.2%,在公共場所上網比例為 14.9%,如圖 2。 圖2:有上網經驗民眾的上網地點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 (2008/11) 該調查也發現在97 年 11 月最近一個月內曾在家上網的民眾最常從事的網路活

(14)

3 動以「瀏覽資訊」最多(83.3%),「收發 EMAIL」(67.2%)、「傳送即時短訊」 (47.5%)則分列第二、第三項(圖 3),且「傳送即時短訊」者在年齡上以 15-24 歲 的族群使用比例最高(資策會 FIND,2009)。足見青少年在學校或家中上網的機會最 多,同時在網路上最常從事的活動應該就是「瀏覽資訊」與「傳送即時短訊」。 圖3:最近一個月在家連網者的應用行為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 (2008/11) 綜上所述,既然上網是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所最常從事的資訊活動,而且在學 校或家中連網的機會最多,其最普遍的行為是「瀏覽資訊」與「傳送即時短訊」,並 因此形成其獨特的網路文化。如若網路豐富的資訊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是知識取得 方式的改變,得以享受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便利性;反之,假如青少年沒有養成 正確使用網路的觀念,以及正確判斷資訊的能力,而迷失於錯縱複雜的資訊海當 中,將可能對其身心健康、溝通及人際互動的建立產生不良的影響,並容易造成青 少年偏差的次級文化。而且,隨著大量驚人的知識能夠透過網路被取得,找尋與評 估適當資訊的能力已經變成我們在數位社會中成功的關鍵需求。資訊消費者必須學 習有別於傳統教室目標的專長,儘管網際網路有著豐富的資料與強力的連結,但是 網路本身並沒有辦法協助使用者學習。因為其最大的挑戰在於「將網路轉變為認知 的工具(Cognitive Tool)」(Lajoie, 2000)。也就是意味著網路與超媒體(Hypermedia)不 僅是資訊的來源,更要設法協助學習者從事各種認知的工作—思考、推理、問題解 決等。因此,藉由對於青少年資訊尋求行為的相關研究,將有助於協助提升我國基 礎資訊教育的水平,並為培養青少年學子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紮根。

(15)

4

1.2 動機與目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如何前往一個未曾去 過的地方?如何解決與朋友之間的誤會?如何完成老師課堂上交代回家撰寫的主 題報告?如何製作一道可口的甜點?這些問題對於網際網路的使用者而言,都可以 透過網路找到所需要的資訊,但是更重要的是分析與判斷哪些才是可以用來解決問 題的資訊。

Ingwersen 在 1992 年的研究指出有效用的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必須奠 基在檢索者對其檢索任務或問題有充分的了解上。當我們需要排除障礙以回答問題 或達到目標時,我們就得從事問題解決。假如我們可以很快從記憶中提取答案,我 們便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無法立即提取答案,我們就有問題需要解決。然而, 一般的問題解決週期(Problem-solving cycle)包括認定問題、定義問題、形成策略、 組織訊息、分配資源、監控與評估(史坦柏格(Sternberg),民 95,頁 456);而 Eisenberg 也在1990 年提出的資訊問題解決的 Big-6 模式: 1. 定義問題(Task definition) (1) 定義問題的方向 (2) 確定問題所需的資訊

2. 搜尋資訊的策略(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1) 決定所有可能的資訊來源

(2) 選擇最好的資訊來源

3. 查找與取得資訊(Location and access) (1) 確定資源所在 (2) 從找到的資源中取得資訊 4. 使用資訊(Use of information) (1) 閱讀資訊 (2) 萃取與問題相關的資訊 5. 統整資訊(Synthesis) (1) 整合各類資訊 (2) 決定資訊呈現的方式 6. 評估(Evaluation)

(16)

5

(1) 評估問題解決的程度 (2) 評估問題解決的過程

此外,過去許多研究發現使用者的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對於他們在 超媒體系統中的學習有顯著的影響,包含性別(Ford & Miller,1996)、智力、使用經 驗(Holscherl & Strubel, 2000; Reed & Oughton, 1997)和認知風格(Kozhevnikov, 2007; Sherry & Chen, 2002)。其中又以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在超媒體學習的發 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認知風格與學習者資訊處理的習慣,表徵學習者在理 解、思考、記憶與問題解決的典型方式(Messick, 1976)有關。然而,根據國內外相 關的研究指出,認知風格的場域獨立性亦與受試者之智力(Intelligence)的關係匪淺 (吳靜吉,民 68;吳裕益,民 74;Riding & Cheema, 1991)。

同時,為了幫助使用者能夠順利而且有效率地在網路上搜尋到正確而且符合個 人資訊需求的資訊,很多專家學者在使用者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中提出各種觀點, 其中對於如何增進資訊尋求的效率與有效性,發表了很多搜尋的步驟與技巧(Barker, 2004; Hill, 1999; Kuhlthau, 1988; 謝寶煖,民 89)。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 討國內九年級的青少年學生,在使用網路解決資訊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資訊尋求 策略、搜尋表現及搜尋過程的迷失程度,茲詳述如下: 1. 藉由觀察九年級(國三)學生的資訊搜尋過程,分析他們因為認知風格 的個別差異,在不同的問題類型中,對其搜尋資訊的表現(Performance) 的影響。 2. 提出衡量受試者之網路資訊尋求表現與迷失程度的方法。 3. 結合智力、網路經驗等因素,建立一個解釋資訊尋求有效性的多因子 迴歸模型。 4. 了解目前台灣在國中階段的青少年,歷經了資訊教育相關之課程後, 其資訊尋求與資訊問題解決技能養成的情況。

(17)

6

1.3 研究問題與假設

資訊尋求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能力。然而,非常 多的人在使用網路找尋資訊時,最常使用的就是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而使用 者的偏好,可能是任何科技成功或失敗的決定因素。究竟一般人在使用搜尋引擎 時,是否有特殊的習慣或策略(Strategies)?進而影響其對於資訊尋求的表現,甚至 造成挫折,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基於前述的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中主要探討的 問題如下: 問題一:在不同類型的資訊尋求問題中,認知風格不同的學生在搜尋表現、檢 索策略及搜尋過程的迷失度是否不同? 問題二:搜尋問題的類型與資訊尋求者的認知風格兩個因素之間,對於搜尋者 的搜尋表現、檢索策略及搜尋過程之迷失度的影響是否有交互作用? 問題三:在許多影響受試者的網路資訊尋求行為之因素中,哪些因素是影響檢 索表現的重要因子?能否建立一個模型來解釋資訊尋求的有效性 (Effectiveness)? 針對以上的問題,本研究所提出相對應的假設有四個: 1. 在結構良好的事實找尋問題中,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其資訊尋求表現、 尋求策略與迷失程度有顯著的差異。 2. 在結構不良的事實找尋問題中,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其資訊尋求表現、 尋求策略與迷失程度有顯著的差異。 3. 在開放式的主題探究問題中,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其資訊尋求表現、尋 求策略與迷失程度有顯著的差異。 4. 搜尋問題的類型與資訊尋求者的認知風格兩個因素之間,對於搜尋者的搜 尋表現、檢索策略及搜尋過程之迷失度的影響有交互作用的存在。

(18)

7

1.4 變項定義

本研究的問題中含有兩個自變項,分別是:搜尋問題的類型與資訊尋求者的認 知風格。測量變項為資訊搜尋者的檢索表現、檢索策略與迷失程度。它們的定義如 下所述: 1. 自變項 (1) 問題的類型:本研究將搜尋任務的問題類型分為三類—結構良好的事 實找尋問題、結構不良的事實找尋問題、開放式的主題探究問題。 (2) 認知風格的形式:依 Witkin(1977)所提出的場域獨立性理論,將個體 的認知風格分為場域獨立型(FI)與場域依賴型(FD),用來區別人類在 知覺、思考、問題解決、與記憶等認知活動時所表現出來之個人的典 型風格。 2. 依變項 (1) 資訊尋求的表現:以搜尋者在整個問題搜尋任務的得分與執行期間所 花費的時間來做衡量。 (2) 資訊尋求的策略:資訊搜尋者在搜尋任務中欲達成檢索目標所採行的 方法—分析式、瀏覽式策略。每個策略在搜尋者和網路互動的過程 中,均包含了一連串相關的搜尋動作,如:輸入關鍵詞檢索、點選網 頁連結、捲動網頁瀏覽、…。 (3) 迷失度:根據 Smith(1996)所提出之測量迷失(Lostness)的設計,以使 用者在網際網路中找尋資訊的效益和偏離個人最短路徑的情況為基 礎,來衡量搜尋者在資訊尋求過程的迷失程度。

(19)

8

1.5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僅以桃園縣立某中學九年級(國中三年級)應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由於 考量學校資源、受試者意願、時間與人力,造成樣本的侷限情況,因此可能無法完 全代表目前九年級學生的資訊尋求表現與行為策略,僅可作為台灣北部郊區學校國 中七、八、九年級青少年之資訊尋求行為與資訊教育部分—有關網路資訊尋求能力 的參考,不宜做其他地區或其他年齡層等的過度推論。 同時為了避免學生不知從何開始搜尋任務,以及搜尋引擎的介面對檢索成果的 影 響 , 本 研 究 從 受 試 者 的 背 景 調 查 中 發 現 多 數 學 生 均 偏 好 以 Yahoo ! 奇 摩 (http://tw.yahoo.com)作為搜尋引擎。因此本研究均以 Yahoo!奇摩首頁作為搜尋任 務的起始頁面,至於搜尋介面對資訊尋求的效應,則不在本研究討論的範圍之中。

1.6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探討不同認知風格之青少年在不同類型的檢索問題當中,其資訊尋求 行為的差異為觀察重點,希冀增進對於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課程的實施與資訊檢 索技能的養成情況的了解。並以桃園縣某縣立完全中學國中部之國三學生為研究對 象,分析他們在資訊尋求過程中的各種表現,以驗證本研究所提模式的可行性,最 後並提出衡量受試者之資訊尋求表現與網路迷失程度的方法。詳細的研究流程如圖 4:

(20)

9 圖4:研究流程圖 確立研究 動機與目的 文獻蒐集 與整理 實施 前測 確定實驗流程 與觀察要點 實驗結果比較 與迴歸分析 研究結論 與 未來建議 徵集 受試者 擬定 資訊尋求問題 受試者 背景資料 調查 執行資訊 尋求任務 依照 受試者 認知風格 分組 藏圖測驗 提出研究問題 研究結果與討論 進行資訊尋求實驗 建立實驗流程

(21)

10

1.7 論文架構

本論文共分五章,依次由緒論開始,闡述本研究之背景、動機、目的與研究問 題;接著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介紹何謂資訊尋求行為、兒童與青少年網路資訊尋求行 為等相關的研究,然後說明各個影響資訊尋求表現與檢索策略的主要因素之定義與 若干研究成果,以及搜尋表現、迷失度的定義和量測方式,作為第三章本研究的方 法與實驗設計的基礎;第四章則為實驗結果的數據分析、質性描述與相關討論;最 後在第五章為本研究的結果做總結和相關建議,以及未來可繼續研究的方向。

(22)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美國資訊專家Chen 與 Hernon 認為資訊(Information)是可藉由任何之正式與非正式 溝通的所有知識、概念、事實、資料以及虛構的心智作品,而資訊需求發生於人們需要 某些形式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時的處境(Virginia, 1994)。換句話說,「資訊需求」是人類的 基本需求之一,Dervin 將資訊需求比喻為一件妨礙個人前進的障礙物,必須藉由詢問、 產生概念、獲得資訊來做為跨越溝渠的橋樑(Krikelas, 1983)。而 Goggin 則將人類的資訊 需求分為(Mendrinos, 1994): 1. 解決日常生活的疑難問題, 2. 保持新知, 3. 免除意外傷害及危機, 4. 個人文化、宗教與家庭生活所需, 5. 個人興趣、嗜好及休閒活動, 6. 其他個人特殊狀況等六大情況所需要的資訊。 當個人為了滿足認知的需求,而採取行動來確認某項訊息時,便會產生資訊尋求行 為。因此,本研究將網路資訊尋求行為相關之文獻分為六小節闡述如後,其中所回顧的 最主要文獻整理如圖5 所示: 主題 1980 1990 2000 年代 圖5:本研究重要文獻整理 資訊尋求經驗與表現 認知風格與迷失現象 問題類型與檢索策略 資訊尋求行為 Smith,1996 Wang et al.,2000 Hsieh-Yee,1993&2001

Aula & Nordhausen,2006 Palmquist & Kim,2000

Rayner & Riding,1998

Witkin,1981 Kozhevnikov,2007

Hirsh,1998

Hsieh-Yee,2001 White & Iivonen,2001 Wilson, 1999

Navarro-Prieto et al.,1999 Schacter,1998

Liebscher & Marchionini,1988

(23)

12

2.1 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尋求行為是個人為滿足資訊需求而採取的解決途徑,資訊尋求行為主要涵 蓋了—(1)尋求資訊的目的、(2)資訊來源的選擇、(3)查尋資料的途徑(Bilal, 1998)。 人類因遭遇問題而出現資訊需求時,即開始一連串資訊搜尋行為以解決資訊問 題(Information Problem Solving)。Wilson 並且於 1999 年提出他對人類的滿足資訊需 求的行為運作模式,如圖6。 圖6:人類資訊行為模型 (Wilson, 1999) Allen Foster 認為資訊尋求行為是受到人類當下的內、外在情境與其認知方式的 影響,而且資訊尋求行為是訂定決策、解決問題或蒐集資源等過程中的一部分;資 訊尋求行為是一種有變動性的過程,亦即尋求資訊的方法與選擇資訊的標準會因時 間、尋求者的特質、資訊環境等條件的不同而改變;資訊尋求行為中所尋求的資訊 必須是有價值的資訊,他也在 2004 年提出其解釋資訊尋求行為的非線性模型(圖 7)(Foster, 2004)。 Brown(1991)提出的模式對於資訊需求產生的過程有更完整的描述,他認為資 訊尋求行為的發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 感官不斷消極地接受外在的刺激,部分的刺激到達大腦,引起認知上 的注意,則在記憶中以思想的方式呈現。 2. 經大腦判斷,部分思想立即派上用場,部分則被儲存,端視個人特質 及其所處情境而可能發展成尋求資訊的行為。

(24)

13 圖7:資訊尋求行為的非線性模型 (Foster, 2004) 因此,Brown 認為尋求資訊必須先認知到有資訊需求,而後個人才面臨到去那 裡找資訊、以及如何找的問題。也就是說,資訊需求並不必然存在,雖有認知上的 漏洞也不一定會有資訊方面的尋求。 另外Grover 於 1993 年提出的資訊尋求模式,乃是將資訊尋求過程分為八個階 段:(1)覺知需求、(2)決定行動、(3)搜尋策略、(4)搜尋行為、(5)評鑑結果、(6)整合 資訊、(7)記憶資訊、(8)利用所得的資訊。Guthrie 及 Mosenthal 則認為「找尋資訊 (Locating Information)」是一種策略性的閱讀,而 Wade 及 Armbruster 則提出具策略 性閱讀的讀者具備下列特點: 1. 有目標性的閱讀, 2. 分析閱讀工作及所有相關影響因素, 3. 有策略性的讀者會從對閱讀工作、閱讀文件、個人的認知及有影響的資源 分析中,審慎地選擇適合的方法以達成其目標, 4. 監控自己的理解、思考及學習, 5. 富有彈性,視需要調整策略以完成目標 (曾淑賢,2001)。 此外,Armbruster 及 Armstrong 在探討影響小學生完成資訊檢索之因素的研究 中,也將資訊尋求模式分為四個部分:(1)形成目標、(2)選擇文件、(3)萃取與整合 資訊、(4)評估資訊 (Armbruster & Armstrong, 1993)。

2.1.1 網路資訊尋求行為

(25)

14

閉式的系統,網路資訊的可得性是變動的、相互關聯的、非控制的、擴張的、 即時的,再也沒有一個時代有如此多的各種不同品質的資訊存在如此一個易得 且變動的環境中,其典型的特性便是資訊獲得量超出使用者的負荷(曾淑賢, 2001)。因此網路資訊尋求行為的相關研究中也找出了許多合理且一致的行為現 象 (White & Iivonen, 2001)—

1. 已知的網站(Known-sites)對使用者找尋資訊很重要:許多使用者從他 們已知的網站開始檢索,而且搜尋這些他們已知的網站很多次;使用 者經常瀏覽(Browse)網站:瀏覽或導覽(Navigating)是典型的網路搜尋 策略,而且網路也支持並鼓勵使用者跟隨超連結瀏覽的架構; 2. 使用者經常使用搜尋引擎檢索(Search engine searching):很多網路檢

索者依賴搜尋引擎做為他們主要的資訊問題解決策略,並且有一些使 用者忠於使用某一個特定的搜尋引擎; 3. 使用者偏好相當簡單的搜尋敘述句而且不是有計畫的搜尋:網路廣泛 的使用並不等同於精緻的使用,因為網路的互動性可能會讓使用者相 信他們不需要在檢索前做好計畫;將網路檢索者的檢索句和傳統線上 資料庫的檢索相比較,他們使用更少的檢索詞(Search terms),不常使 用布林運算符,也沒有好好利用系統的相關性回饋,並且很容易將關 鍵詞以舊換新的的方式修改他們的檢索敘述; 4. 網路搜尋的成功率差異很大:因為網路資訊搜尋過程當中存在許多潛 在的變數,像是系統的功能特性,使用者的認知風格、網路經驗、搜 尋問題的類型…; 5. 容易相信網路上的訊息:網路使用者對於在網路上所搜尋到的資訊, 經常無法正確地評估其相關性,所以常直覺地採信即使是不正確的資 料。

2.1.2 青少年資訊尋求行為

Hsieh-Yee 在 2001 年在整理與兒童的網路資訊尋求行為相關的三篇研究後 指出: 1. 兒童能夠與網路互動; 2. 兒童無法有系統地搜尋資訊;

(26)

15

3. 兒童偏好瀏覽的策略;

4. 兒童對於關鍵詞的使用、形成檢索敘述以及判斷尋得的資訊相關性有 困難;但是,

5. 所有的兒童對於網路資訊尋求的結果普遍感到滿意(Kafai & Bates, 1997; Large et al., 1999; Schacter et al., 1998)。

在面對網路資訊獲得量如此龐大的狀況,成人或許能夠修正其檢索策略與 檢索辭彙,以進一步解決找到的資訊量過多的問題,並且提高檢索結果的相關 度,但兒童受限於知能與經驗不足,因而產生網路資訊檢索上的障礙,從有關 搜尋引擎執行成效上的表現來看,顯示兒童在布林邏輯、修正查詢句、檢索相 關文件和過濾多餘資料時,其技能並不足夠(Bilal, 1998)。而且兒童有不同的資 訊需求及資訊尋求途徑,在兒童的資訊需求中,有很多與學校的指定作業有關, 也有部分資訊需求來自其他的強迫性問題;而根據(Hirsh, 1998)的研究結果顯 示,兒童檢索失敗的主因有二個方面: 1. 兒童的資訊尋求行為的問題:(1)以自然語言進行查詢,而未在 Yahooligans 中採用檢索策略;(2)在查詢敘述中,使用非常廣泛或非 常特定的概念,結果毫無所獲或得到很多無關的資料;(3)拼字錯誤, 而重新以新的字彙進行檢索,而非修正錯字;(4)向下捲動清單,忽略 下一個連結,結果錯失好的連結;(5)瀏覽清單時,集中在清單上的頭 幾筆;(6)略過連結及所檢索文件的敘述。 2. Yahooligans 的系統結構與資料內容的問題:(1)缺乏錯字檢查及更正 的回饋;(2)缺乏讓兒童可以發現其檢索問題概念的辭彙索引典;(3) 缺乏自然語言的介面;(4)不佳的索引方法;(5)資料庫涵蓋較少的 7-12 歲兒童有興趣的資料。

(27)

16

2.2 資訊尋求策略

Navarro-Prieto et al. (1999)根據搜尋任務所需之網路資訊是屬於集中或分散的 情形,設計了一個包含四種類型的資訊尋求任務:

1. 集中類別(Category structure)的事實找尋任務(Fact-finding task)—例 如:找尋一個詞彙的定義; 2. 集中類別的探索式任務(Exploratory task)—例如:找出 1997 年獲得諾 貝爾獎的所有文獻; 3. 分散型(Dispersed structure)的事實找尋任務—例如:找出某一種心理 疾病的評判準則; 4. 分散型的探索式任務—例如:找出某一種職業的所有可能的工作。 用來探討有經驗的熟手與檢索生手的資訊尋求策略,結果歸納出三種檢索策略(表 1): 表1:網路檢索熟手與生手在不同型態之任務下所採取的資訊尋求策略 網路資訊 分佈型態 受試者的資訊尋求策略 熟手 生手 分散式資訊 特定事實找尋任務: z Bottom-up z 先Mixed

然後Bottom-up z 先最後Top-down Bottom-up z 不 知 為 何 地 不 斷 輸 入 檢索詞 探索任務: z Top-down 集中類別的資訊 z 先Mixed 然後Top-down z Top-down z 以 瀏 覽 器 顯 示 的 類 別 進行Top-down 策略 z 以Bottom-up 開始再換 成Top-down 策略 1. 由上而下的策略(Top-down strategy):以系統查詢回應為依據,而採行 由上而下逐步縮小查詢範圍的策略; 2. 由下而上的策略(Bottom-up strategy):先以特定關鍵詞查詢開始,然 後開始掃描(Scan)搜尋引擎傳回的搜尋結果之;

(28)

17 3. 混合式的搜尋策略(Mixed strategy):上述二種搜尋策略的交互運用型。 並且發現有經驗的搜尋者與資訊尋求生手所採行的檢索策略有所差異。其中, 檢索任務的類型(事實找尋/探索)對有經驗者的檢索策略似乎有較大的影響,代表在 搜尋者能夠區分任務類型的差異之前,某些有關網路搜尋的知識或經驗是需要的; 另一方面,經驗似乎也可以幫助資訊尋求者有關如何開始搜尋,以及如何在各種情 況下選擇最適當的資訊檢索策略。 另外,查詢問題的結構也會影響兒童在網路上的資訊尋求過程(Borgman et al., 1995; Spavold, 1990) — 1. 對定義清楚的檢索問題而言,搜尋者多數採用分析式的檢索策略 (Analystic search strategy),也就是使用關鍵詞進行檢索;

2. 在定義不清的檢索問題中,例如跨學科的檢索問題或檢索目標物明確 的問題,搜尋者傾向使用瀏覽的策略(Browsing strategy);而且, 3. 兒童在開始進行資訊檢索工作時,他們採用瀏覽檢索的比例非常高。 Schacter 在 1998 年的研究也發現兒童開始進行資訊檢索時,很少做查詢前的規 劃,而且兒童在網路上的檢索不論是定義良好(Well-defined)或不良(Ill-defined)的問 題,均喜歡採取瀏覽的策略,以減輕他們的認知負荷,而且瀏覽的方式佔了兒童資 訊尋求行為的比率有80%。雖然他們比較擅長檢索定義不清與開放式的問題,但他 們在這二種類型的問題檢索結果都不夠理想。因為他們在定義不清的檢索任務中, 無法找出各種相關範圍以及較詳細、較有深度的資訊,即使是定義清楚的問題,兒 童依舊無法有效使用分析式的關鍵詞策略來做檢索,因為他們無法使用精確的關鍵 字進行檢索。

其次,Liebscher & Marchionini (1988)在有關全文光碟百科的資訊檢索策略之研 究中也指出,有兩種不同的策略在使用者檢索與閱讀超文件時提供協助—(1)分析式 檢索策略、(2)瀏覽策略。線上書目資料庫專家廣泛利用傳統的布林運算符形成檢索 句(Search query)的分析式搜尋策略,這是因為關鍵字檢索比較能正確表達他們的資 訊需求。但是,形成複雜問題的檢索句需要很高的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因為 檢索句需要打破主題,將相關概念結合其資訊需求清楚地表達成可搜尋的敘述 (Searchable statement),這種分析式的布林搜尋策略需要足夠的時間學習與練習,要 期待一般資訊檢索的生手採取這種策略去檢索線上系統是不太可能的。相對於需要 高認知負荷的分析式策略,一般使用者則偏好採取比較輕鬆的瀏覽策略。

(29)

18

2.3 檢索問題的類型

認知心理學家依照問題是否有清楚的解決途徑來分類問題。有清楚解決途徑的 問題有時候稱作結構清楚的問題(Well-structure problems),也稱作定義清楚的問題 (Well-defined problems);例如,「你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而沒有清楚解 決途徑的問題則為結構不明的問題(Ill-structure problems)或定義不清(Ill-defined problems)的問題(史坦柏格(Sternberg),民 95,頁 460)。 很 多 關 於 線 上 目 錄(Online catalogs) 使 用 者 的 行 為 與 資 訊 需 求 的 研 究 (Drabenstott, 1984; Matthews, Lawrence, & Ferguson, 1983),一再提到有兩種主要的 搜 尋 任 務 型 態— 「 已 知 項 目 搜 尋 」 (Known-item search) 和 「 主 題 搜 尋 」 (Subject search);而對於其他資訊系統,如:線上資料庫(Online database)、超文件系統 (Hypertext information systems)等的研究,也經常使用類似的概念來比較這兩類任務 對於使用者的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

另外,Marchionini(1989) 研究國小學生在全文線上系統的資訊尋求行為時則是 使用封閉型(Closed task)與開放型(Opened task)來代表搜尋已知項目與開放主題式 的任務類型。其他還有像是Bilal 在其 2002 年的研究中則將具有確定的答案的問題 稱 為 事 實 找 尋 任 務(Fact-finding task) , 類 似 事 實 檢 索 任 務 (Fact retrieval task) (Marchionini, 1989);然而,對於只有一般或抽象的概念或主題,目標資訊與搜尋邊 界都是未知的問題型態,很難形成檢索句(Query statement),而且關於該主題所需被 檢索的資訊數量也無法確定的搜尋任務則稱為開放式問題(Bilal, 2000, 2001)或研究 型(Research-baseed)問題(Kim & Allen, 2002)。

(30)

19

2.4 資訊尋求者的認知風格

網際網路獨特且迷人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一條線性路徑的串聯,而是可以任由 學習者想要的方式作多元分支路徑的探索,因而大大解放了學習者的閱讀順序受限 的情況。雖然並不是所有型態的使用者都有能力發展自我瀏覽的路徑,但在過去十 年中,許多研究(Kozhevnikov, 2007; Sherry & Chen, 2002)發現使用者的認知風格 (Cognitive style)在超媒體學習的發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認知風格與學習者 資訊處理的習慣,表徵學習者在理解、思考、記憶與問題解決的典型方式(Messick, 1976)有關。所以不同認知風格的使用者或學習者表現出不同的學習偏好,同時在 網路的超媒體系統中也需要有不同的導覽協助(Ford & Chen, 2000)。

認知風格被視為是一種人類個體在組織(Organising)和表徵(Representing)資訊 時所喜好或習慣的方式(Riding & Rayner, 1998)。在 1970 年代,認知風格被認為是 人類個體在認知活動中所表現在性格上的差異,通常是個體對於問題解決或是接受 外界資訊時的一種一致而特殊的方式,而且認為認知風格是人類在知覺、思考、問 題解決、與記憶等認知活動時所表現出來之個人的典型風格 (Witkin & Goodenough, 1981)。

Riding & Rayner (1998)將過去以認知功能為主所發展出來的認知風格理論整 理成為三大類: 1. 與認知的組織(Cognitive organisation)相關:整合為探討「整體-分析 (Wholist-analytic)型」認知風格理論, 2. 與心智的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相關:整合為探討「文字-圖像 (Verbal-imagery)型」認知風格理論, 3. 結合「整體-分析」型與「文字-圖像」型的整合型認知風格理論, 其相關對於認知風格的描述,整理如表2。 表2:認知風格相關理論的分類 「整體-分析」型 風格型態 描述 場地獨立與依賴型 (Field dependent-independent) 個體在分析場域中的部分架構時,其知覺對場 域的依賴程度 平整與銳化型 (Levelling-sharpening) 對新資訊的吸收同化傾向快速理解而忽略細 節或重視細節與變化

(31)

20 衝動與慎思型 (Impulsivity-reflectiveness) 對問題處理傾向快速反應或仔細思考後再回 應 聚斂與發散思考型 (Converging-diverging thinking) 以窄化、專聚、有邏輯的演繹思考方式或是以 寬廣、開放、同化吸收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 整體與序列思考型 (Holist-serialist thinging) 學習或問題解決時採取逐步處理或傾向以整 體考量與理解各項細節的作法 具體依序、整體隨機、抽象依序、 抽象隨機型 (Concrete sequential、Concrete random、Abstract sequential、 Abstract random ) 學習者透過具體或抽象的經驗,按照順序或以 隨機的方式學習 同化與探索型 (Assimilator-explorer) 在解題或創造的歷程中個體對於找尋熟悉或 新奇事物的偏好 適應與創新型 (Adaptors-innovators) 解題時,保守者偏好方便、既定的方法;創新 者則重新建構或採取更新的觀點 直覺與深思推理型 (Intuitive active-contemplative reasoning) 以 推 理 或 自 然 領 悟 的 方 式 增 進 對 事 物 的 了 解,抑或是用主動參與或被動回饋的方式從事 學習活動的偏好程度 「文字-圖像」型 風格型態 描述 抽象與具體思考者

(Abstract vs. concrete thinker) 喜愛的程度與抽象的能力 語文與視覺型 (Verbaliser-visualiser) 使用語文或視覺策略來表徵知識與思考的程 度 整合型 風格型態 描述 整體-分析型與文字-圖像型 (Wholist-analytic, verbal-imagery) 個體處理訊息以部分或整體和以文字或圖像 的偏好

資料來源:Riding & Rayner (1998: 20)

實際上,人類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外來資訊的組織與表徵方式,其個人獨特 的認知風格在資訊尋求的過程裡會不斷地產生影響,並且表現在實際的行為上。 (Wang et al., 2000;Chen, Magouias & Dimakopoulos, 2005)。

根據文獻(Fitzgerald & Semrau, 1998),場域獨立性(Field independence, FI)對於 學習者在非線性的超媒體環境中之學習表現有很深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學習者將資

(32)

21

訊結構化與再結構化的能力(The ability to structure and restructure),而且場域獨立與 否暗中決定學習者對於知識輪廓與整個認知結構的發展,並可區別學習者對於傳入 資訊的結構化與分析的傾向。因此,本研究採取Witkin et al. (1977)所提出的場域獨 立性理論,用來探討網路資訊尋求者在組織其找尋到的資訊之過程中,其尋求行為 的特殊取向。

場 域 依 賴 者(Field dependent, FD) 較 傾 向 採 取 完 整 性 的 學 習 策 略 (Global strategies)與接收較明確提示(Explicit cues)的網頁瀏覽需求,而場域獨立者則採取分 析方式擷取超媒體環境中相關的抽象訊息(Chen & Macredie, 2002; Antonietti, Ignazi & Perego, 2000)。也就是說,場域依賴者傾向被動接收外在訊息架構,而場域獨立 者則傾向利用自我內部引導(Inner directedness)的知識架構,組織資訊而達到學習的 目的(Ford et al., 2002)。因此,場域依賴者在非線性的資訊環境中導覽(Navigation) 將比場域獨立者易遭遇到迷失(Disoriented)的情形,他們需要較多將資訊組織化的 協助,例如階層化的超連結設計(Hierarchical hyperlink structure),可以幫助場域依 賴者能夠在類似線性的資訊環境中學習。

Ayersman and Minden(1995)建議「超媒體有能力調和使用者在學習風格上的不 同」,但是非線性的學習方式與學生的認知風格最有關聯。FI 學生相對有能力設定 他自己在非線性系統中的學習路徑;相反地,FD 學生則比較喜歡追隨線性學習系 統的固定路徑。這可能是因為 FI 學生傾向解析式地將自己的架構超越情境,且他 們的行為相對積極。然而,FD 學生較喜歡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外在架構(Ford, Wood, & Walsh, 1994),因為他們傾向依賴外在刺激來完成任務,而且他們從整體資訊中 分離出單獨的細節部分有比較大的困難(Witkin et al., 1977)。 換句話說,非線性學習比較適合依賴內在線索的場域獨立者,他們也較喜歡以 探索的方式學習。然而,FD 學習者依賴外部所提供的參照並且偏好結構性呈現的 學習材料,適合線性格式的資訊表徵。此外,與FI 學習者相比較,FD 學習者對於 處理複雜、易混淆等常出現在超媒體系統中的的內容有較大的困難。所以,外部指 引對FD 學習者面對複雜結構系統的協助應該是有用的,也就是系統設計者應該考 慮不同認知風格者的需求。 今日大部分的超媒體系統提供了多種導覽工具讓使用者可用各種方法架構其 導覽策略。例如:網站地圖(Map)、索引(Index)、目錄選單(Menu)是最常用的三種。 使用者可以根據其喜好選擇任何工具發展其存取資訊的策略,而導覽工具的選擇,

(33)

22

非常有趣的是也和不同認知風格的特徵相符合,在Liu and Reed (1995)的研究中, 除了發現認知風格與學習者對媒體之使用者控制方式的選擇有關之外,也發現認知 風格與學習者的導覽策略有關—FI 學生喜歡利用索引工具自由地從一頁跳到其他 連結(非線性學習),而 FD 學生則傾向沿著順序從頭至尾的方式(線性學習)瀏覽。可 能的原因是 FI 學生對於以自由連結的方式於網頁之間跳躍追尋想要的資訊感到自 在,能夠賦予模糊資訊組織性並重建新資訊(Witkin & Goodenough, 1981)。但 FD 學 生則習慣接受系統所提供的資訊架構(Jonassen & Grabowski, 1993)。

而 Ford and Chen (2000) 的 研 究 除 了 發 現 認 知 風 格 對 於 主 題 目 錄 的 選 擇 (Selection of subject categories) 有影響之外,也發現 FD 與 FI 學生在導覽策略的使 用上有差異—FI 學生大量使用索引工具找到想要的資訊,這和 Liu and Reed (1995) 的研究發現相同,而且FI 學生選擇留意細節的分析式(Analytic)方式學習;但 FD 學 生則偏好使用網路地圖,以取得系統的架構全貌,用比較完整全面的(Global)方式 學習。 Kim(1997)研究有不同認知與問題解決風格的學生如何導覽網際網路來找尋資 訊。發現網路使用者的認知風格會影響他們的資訊尋求策略— 1. FI 使 用 者 傾 向 較 經 常 使 用 搜 尋 引 擎 去 找 到 選 擇(Options) 與 網 址 (URLs),以便找到他們想要的網站資訊。 2. FD 學生傾向比較經常使用回首頁(Home)、回上一頁(Back)和到下一 頁(Forward)的功能鍵。 暗示FI 學生傾向以較積極與分析式(Analytic)的策略找尋資訊。相反的,FD 學 生不喜歡在不同節點之間跳躍連結,而是以線性瀏覽的方式找尋資訊,這個結果與 Liu and Reed (1995)的發現相似。

此外,Palmquist and Kim(2000)探討認知風格與線上資料庫搜尋經驗對網路搜 尋表現的影響,顯示FD 生手比較常使用嵌入式連結(Embedded links),因為 FD 使 用者較偏好架構良好的刺激(Stimuli),不喜歡自己發展架構,所以傾向跟著網頁設 計者預先安排的連結瀏覽。因此他們建議沒有或很少線上資料庫經驗的 FD 使用 者,可能需要介面設計者提供一些醒目的設計協助。 根據上述研究建議,FI 使用超媒體學習系統時,需要索引(Index)、尋找(Find)、 或其他協助導覽的工具,這些導覽工具的模式反映了 FI 學習者學習操作的方式偏 好在程序性的細節(Procedural detail)(Pask, 1976, 1979)。但是 FD 學習者則傾向採取

(34)

23

被 動 的 方 式 , 且 需 要 較 具 結 構 性 的 資 訊 與 外 在 的 指 引(Witkin & Goodenough, 1981),同時系統應該提供可信賴的引導或能夠呈現良好架構脈絡(Well-structure context)像是網站地圖、選單之類的工具。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不同認知風格者之資訊尋求行為的特徵整理如下(表 3): 表3:不同認知風格者的資訊尋求行為特徵 FI FD 資訊尋求 行為特徵 分析資料細節並擷取抽象訊息 偏好完整、具體的資料擷取方式 主動以自我內在架構組織資訊 被動接收外在訊息架構 不易受到周圍環境刺激的吸引,較易從 複雜、易混淆的資訊中找到所需要的資 料 容 易 受 到 周 遭 環 境 線 索 的 刺 激 而 吸 引,因此不易從一大堆無關的資訊中找 出相關的資料 以自我組織架構探索資訊,較不易有迷 失的現象 容易在資訊環境中迷失,需要較多將資 訊組織化的協助 能適應非線性的資訊或教材環境 較偏好線性格式的資訊表徵方式 喜歡自己發展網路導覽架構,偏好程序 性的細節,因此需要索引、尋找等工具 協助導覽。 偏好架構良好的刺激,傾向跟著預先安 排的連結瀏覽,需要網站地圖、主題選 單等工具協助導覽。 偏好自由連結的導覽策略 偏好按照順序地瀏覽 偏愛自我理性的探索 喜歡與人互動學習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然而,認知風格檢測評估的方式或工具很多,衡量的面向也各有差異,其中最 常被資訊尋求行為研究者所使用的認知風格評估方法是「團體藏圖測驗」(Group Embedded Figure Test, GEFT),用來將個人的訊息知覺的偏好區分為場域依賴者(FD) 與場域獨立者(FI),以辨別資訊尋求者在週遭環境或脈絡的影響下,對於資訊理解 與感知的差別(Martzoukou, 2005;Chen & Marcredie, 2002;Kim, 2001)。

本研究以國內學者吳靜吉(民 63)依據 Messcik 編製,由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於 1962 年出版的藏圖測驗(Hidden Figure Test, HFT)所修訂而成的測驗,作為測量受試者認知風格類型的工具(附錄二)。此測驗要 求受試者在 32 個複雜圖形中,找出隱藏其中的五個簡單圖型當中的一個,並將這 個簡單圖形的編號圈起來。施測時間共20 分鐘,分為二階段,每一階段各有 16 題, 作答時間10 分鐘(吳裕益,民 74)。

(35)

24

2.5 網路檢索的知識與技能

Hölscher & Strube (2000)發表的實證研究中發現,跟網路資訊搜尋相關的知識 類型為—

1. 網路檢索專業知識(Technical web expertise)—如使用搜尋引擎所必須 具備有關檢索運算符(Operators)等工具的運用與想出適當陳述的檢索 式(Query formating),以及

2. 特定領域的背景知識(Domain–specific background knowledge)—如醫 學、心理學…。而有經驗的網路使用者因為不同的資訊需求而經常使 用網路找尋資訊,所以這些有經驗者合理地被認為應該具有許多使用 網路各種複雜服務的專門知識(Expert knowledge)。 該研究並且在搜尋任務的模擬實驗中發現— 1. 領域知識高的網路專家擅於運用各種檢索工具或運算符(如:AND、 OR、 NOT、…)形成檢索式,而且錯誤少; 2. 領域知識高的網路新手則使用很多的專業術語(Terminology),且盡量 避免形成檢索式; 3. 領域知識少的網路新手則不但較少用檢索工具形成檢索式,而且有很 多檢索錯誤的結果。

2.5.1 領域專門知識

許多人機介面與好用性測試的研究者發現,使用者關於電腦系統使用的績 效表現會大大地受到其先前的經驗與知識所影響,而這些經驗或知識一般被定 義為二部分: 1. 搜尋領域或主題的知識,或

2. 資訊系統使用的知識(Ruth & Kyung-Sun, 2000)。

雖然我們很容易就認定領域知識的專家一定比該領域生手的資訊尋求表現 優異,但是Egan(1988)發現領域專家必須具有一些資料庫系統使用的經驗後才會 有預期的好表現。而另一項線上資料庫搜尋表現的研究也指出,系統知識與電 腦經驗都是影響搜尋績效的關鍵因素(Jacob & Fusani, 1992)。

(36)

25

重要因素,在資訊搜尋生手與有經驗者相比較的研究中,使用者的搜尋經驗影 響了資訊尋求的表現(Ruth & Kyung-Sun, 2000)。而且,在 Marchionini, Lin, & Dwiggins (1990) 比較使用者的搜尋經驗(Search experience)和領域專長(Domain expertise)兩項因素對資訊搜尋結果的影響時發現,學科專家和搜尋專家的表現都 比生手來得出色,但是這兩類專家使用者之間的搜尋表現卻沒有顯著的差異。 而另一項比較學科專長和搜尋經驗的研究則指出在線上資料庫系統的使用上, 搜尋經驗對於資訊尋求策略的影響則比學科知識扮演更重要的角色(Hsieh-Yee, 1993)。

2.5.2 網路搜尋經驗

Hsieh-Yee 在其 2001 年發表的有關網路搜尋行為的文獻回顧中指出,就影 響資訊尋求結果的因素來看,很多研究均指出網路使用經驗(Web experiencce)是 一個重要的變數,這些研究結果發現: 1. 網路經驗與搜尋成功度(Search success)有顯著相關; 2. 有經驗的網路使用專家和生手在搜尋結果方面的差異不大,但專家在 排列搜尋任務的優先順序上,呈現出比較好的能力; 3. 比較網路專家與生手對於連結型態(Link styles)的偏好,發現生手喜好 有顏色的連結,專家則沒有特定好惡,這也與生手偏好認知負荷比較 低的搜尋策略相呼應; 4. 搜尋經驗豐富的專家傾向以他所偏好的搜尋引擎開始找尋資訊,而且 選擇特定文獻來參閱的可能性也比網路使用生手高; 5. 當找不到相關資訊時,搜尋專家也會使用比較複雜的搜尋方法,包含 改變檢索句、換用其它的搜尋引擎、檢視更多的網頁、重新檢查先前 檢索的結果與歷史紀錄; 6. 當檢索特定的事實性資訊時,有經驗的搜尋者會使用特定主題的關鍵 字,使用混合式的檢索策略,並且一直保持檢索詞的彈性;但是生手 則使用比較廣義的檢索詞,並採用搜尋結果所出現的關鍵字以逐漸縮 小查詢結果。 過去的研究對於網路經驗的定義分歧,例如以職業身分來認定,將教育科 技的博士研究生、電腦科學系的大學生、研究人機介面且有五年工作經驗的博

(37)

26

士班學生、網路工作者認為是有網路經驗的使用者;也有以網路使用頻率或資 歷來判斷有經驗與否,例如每周上網超過1 小時、超過 5 小時、上網經驗超過 1 年、2 年...;甚至是由受試者自我評定是否具有網路經驗,以及用其網路搜尋表 現來做認定等方式的差異非常大(Aula & Nordhausen, 2006)。所以,本研究亦採 取Aula & Nordhausen 所認為—使用者網路經驗的量測應該包含使用網路的頻率 (Frequence of use)與網路使用的年資(Length of use),來定義受試者的網路經驗。

在顧及台灣在國中(七~九年級)就學階段的學生必須面對基本學力測驗的升 學壓力,以及本研究所安排的搜尋任務為一般的學習問題,只需要基本的電腦 操作能力即可。因此,在現今台灣各家庭之電腦與網路普及的條件下,本研究 以使用網路之年資與每週上網時數的乘積作為衡量受試者網路經驗值的依據, 用於後續迴歸分析時影響資訊尋求表現之因素的背景資料。

2.5.3 資訊素養

進入二十一世紀,象徵著資訊時代的來臨,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與資訊使 用的能力,是現代國民必備的基本能力。因此,我國教育部在民國八十七年九 月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並於九十學年度國中一年級(七 年級)開始實施,九十三學年度全面實施(教育部,民 90)。 我國九年一貫的課程目標中,所強調培養的是國民十大基本能力。其中的「 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是以達到「正確、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蒐集、分 析、研判、整合與運用資訊,提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質」為目標;而九年一貫的 精神則在於將資訊科技運用於各個學習領域,成為各領域教學時的輔助學習工 具,同時藉由資訊能力的培養,拓展學生在各領域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解決問 題的能力(教育部,民 92)。 「資訊素養」這個名詞早在 1974 年即由 Zurkouski 提出,它不僅是為特定 需求而檢索及評估資訊的能力,而且是一種讓人以尋求、蒐集、檢索、辨識、 分析、評估及供應資訊來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資訊素養使個人能吸收資訊, 並供應資訊到發展中的認知結構,成為個人的知識,俾能解決未來的問題。所 以,資訊素養是一種終生的技能 (Bawden, 2001) 。 資訊素養範疇的界定是根據美國圖書館學會的定義—資訊素養是指一個人 具有覺知需要資訊,且能有效查尋、評估與使用所需資訊的能力。美國圖書館

(38)

27

與資訊科學國家委員會(U.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nnation Science,NCLIS)在 1989 年舉行的「二十一世紀實訊素養與教育:行動綱領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toward an Agenda for Action) 」中訂出四項目標, 其中第二項是將資訊素養納入幼稚園至十二年級的 課程,並提出具體建議與時程表。 美國學校圖書館員協會和教育傳播及技術協會曾在 1997 年共開研擬一份 「資訊素養:學生學習標準」的文件,對學生的資訊素養非常明確的列出各項知 能及其指標內容如下: 1. 能夠迅速有效的評估資訊,其指標如下: (1) 對資訊需求的認知 (2) 對正確且完整資訊是明智決策基礎的認知 (3) 針對資訊需求形成問題 (4) 確定各種潛在的資訊來源 (5) 發展及運用成功的資訊查尋策略 2. 準確且適當的評估資訊,其指標如下 (1) 決定正確性、相關性及完整性 (2) 辨別事實、觀點及意見 (3) 確認不正確及誤導性資訊 (4) 選擇與手邊問題相闊的適當資訊 3. 有效且有創造力的使用資訊,其指標如下: (1) 組織資訊,俾能實際應用 (2) 將新資訊與個人知識整合 (3) 運用資訊在嚴謹的思考及問題解決上 4. 以適當的形式產生及傳遞資訊

(39)

28

2.6 迷失現象

超媒體的優點之一便是能夠提供學習者導覽的自由,但是此優點也可能造成某 些 學 習 者 在 網 路 空 間 迷 失(Lost in hyperspace)的危險。缺乏清晰的指示(Clear signposts)使 FD 學生在超媒體系統中感到迷失(Disoriented)。例如 Wang, Hawk & Tenopir (2000)的研究中發現具有高 FD 的學生可能在網路導覽時比較困難,而且比 高 FI 的學生易產生混淆。此外,Chen and Ford (1998)利用一套以非線性格式 (Non-linear format)呈現的超媒體學習系統介紹人工智慧時發現,FI 學生思考超媒體 系統的架構時比較清晰,但是 FD 學生則較常遇到迷失的問題。這個結論與 Kim (1997)的研究結果相同—FD 使用者在網路上容易發生分心與迷失的情況。

FD 個體有較大的學習困難,當他們面臨需要被提供有組織的架構來幫助學習 時(Witkin et al., 1977),因為 FD 學習者依賴有明顯的線索提示的學習(Kent-Davis & Cochran, 1989);而 FI 學習者對於在網路空間自由地導覽感到較為舒適,是因為他 們採取較主動的方式,而且有比較好的將概念遷移至新情境之中的能力,然而 FD 學習者卻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指引(Chou & Lin, 1997)。同樣地,這些研究建議 需要提供FD 學習者教材指引,能夠幫助他們去發現相關的與有意義的資訊,而減 少迷失的現象。 Smith(1996)出版的研究提出迷失(Lostness)量化測量的方法,他主張網路迷失的 程度應該是以績效表現下降的觀點來看,而不是以使用者主觀的感受來衡量。他提 出一套以使用者在超媒體系統中找尋資訊的效率為觀點的衡量迷失程度的方法。他 認為專注在使用者偏離系統最佳路徑的情況比單純只計算錯誤數目的方式來說,是 一種較具彈性的作法,並且認為迷失者應該會存取比完成任務所需要瀏覽的節點數 (R),使用更多的節點數目(T)。其方法如下: 1. 如果在資訊尋求任務完成過程中以 T 作為存取的總節點數,D 為存取 的不同節點數,R 是完成任務所需節點數,S 是指搜尋時拜訪的總節 點數,而 N 則是搜尋時拜訪之不同的節點數,V 代表驗證時拜訪的 節點數,此最後三項路徑節點數的統計,是為了區分搜尋與驗證,因 為他認為使用者驗證資訊時並不是處於迷失的狀態。 2. 假設一個完美的搜尋任務是使用者存取的總節點數與完成資訊檢索 任務所需的節點數恰好相同,此時,T=D=R;S=T ;N/S=1;R/N=1。

(40)

29 3. 所以 Smith 所提出計算迷失程度(Lostness)的公式為: L=√[(N/S-1)2+(R/N-1)2];其中,迷失程度如果增加,那麼 L 就會變 大,而最完美有效的資訊檢索是L=0,也就是檢索過程中完全沒有迷 失(Disorientation)的現象。 綜上所述,根據過去對於影響資訊尋求過程之各項因素的文獻回顧中,本研究 歸納出過去之研究仍有不足的部分如下: 1. 資訊尋求問題之類型的定義分歧, 2. 欠缺討論搜尋問題與認知風格交互影響的研究, 3. 許多研究對於資訊尋求策略與搜尋動作之定義混淆不清, 4. Smith 量化測量迷失度的方法無法適用在網際網路的開放系統與任務 未完成的情況下, 5. 國外研究多為兒童(幼稚園或小學)或成人(大學或研究生),較少對於 七至九年級(國中)青少年階段的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

(41)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九年級(國中三年級)學生的認知風格與資訊尋求問題的類 型,對他們的資訊尋求的表現、迷失程度與檢索策略所產生的影響。本章共分六節,依 序說明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設計、控制變項以及實驗流程與資料蒐集。

3.1 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主要架構(圖 8)是透過藏圖測驗,區分出具有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 觀察他們在執行三種不同類型的資訊尋求任務下之檢索過程與結果,再衡量受試者 的資訊尋求表現與迷失程度。然後分析認知風格與問題類型二個自變項對檢索表現 與迷失度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影響,並加入智力與網路經驗二個因子共同進行解釋 型的迴歸分析。以作為後續分析青少年資訊尋求行為的依據。 圖8:研究架構圖 資訊搜尋歷程 檢索策略 任務類型 1、2、3 搜尋表現 理想結果 迷失度 資訊尋求行為 其他因素(情緒、介面、…) 受試者 智力 認知風格 網路經驗

(42)

31

3.2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桃園縣立某一所中學九年級(國中三年級)已 完成台灣中、小學九年一貫義務教育之基礎知識與能力訓練的課程,且具有基本的 電腦操作與網路搜尋能力的15-16 歲即將畢業之青少年學生。先以叢集抽樣的方式 自全年級(19 班)當中隨機抽取 11 個班共 353 位學生實施藏圖測驗(滿分 32 分, Mean=10.57,SD=6.48),以測驗分數前 25%(得分>=15 分)的受試者為場域獨立型(FI) 學生,得分在後 25%(得分<=5 分)的學生為場域依賴型(FD)學生,扣除無意願參與 第二階段網路搜尋任務者後剩下 100 位(FI:49 人;FD:51 人),其中完成所有後 續相關問卷及搜尋任務者視為有效樣本,共有68 位(FI:34 位—男 21、女 13;FD: 34 位—男 17、女 17),平均年齡 15.3 歲。 此68 位受試學生的性別、家中連網情形統計結果(表 4)發現,68 位學生之中有 電腦可上網者的比例高達97.1%,顯示家中有電腦且連網的普及率非常高。 表4:研究對象家中連網狀況 性別 人數 有電腦可上網 無電腦 有電腦不可上網 38 37 (97.4%) 1 (2.6%) 0 (0%) 30 29 (96.7%) 0 (0%) 1 (3.3%) 合計 68 66 (97.1%) 1 (1.5%) 1 (1.5%) 另外,此68 位受試者的上網年資及每週上網時數情形統計如表 5,其中,取年 資與每周時數的乘積作為每位受試者的網路經驗值,結果顯示每周平均上網時數 4.72 小時,上網平均年資 5.01 年,網路平均經驗值(男:25.61;女:22.27)。 表5:研究對象的網路經驗統計 性別 人數 (人) 平均上網年資 (年) 每週平均上網時數 (小時) 平均網路經驗值 (年*小時) 38 4.92(SD=1.17) 5.11(SD=2.90) 25.61(SD=17.11) 30 5.13(SD=1.22) 4.23(SD=2.46) 22.27(SD=14.01) 總計 68 5.01(SD=1.19) 4.72(SD=2.73) 24.13(SD=15.82)

(43)

32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含基本資料問卷、藏圖測驗、國中學業性向測驗、個人 電腦、搜尋過程錄影軟體、SPSS 12 統計分析軟體。茲分述如下: 1. 基本資料問卷 本問卷分二階段(附錄一),前段調查學生個人基本資料,如性別、 出生年月日等,第二階段則調查日常生活中實際使用電腦上網的狀 況,統計受試者家中連網情況、上網的主要活動、上網年資與每週連 網時數、常用的搜尋引擎、最常找尋的資料類別、上網最感困擾的問 題;最後並調查其參與「上網實際找尋資料」實驗之意願,以確保第二 階段實機測驗的可靠性。 2. Messick 藏圖測驗 本研究是以國內學者吳靜吉(民 63)依據 Messcik,於 1962 年編製 出版的藏圖測驗(Hidden Figure Test, HFT)所修訂而成的測驗,作為 測量受試者認知風格類型的工具(附錄二)。 此測驗要求受試者在 32 個複雜圖形中,找出隱藏其中的五個簡單 圖型當中的一個,並將這個簡單圖形的編號圈起來。施測時間共 20 分 鐘,分為二階段,每一階段各有 16 題,作答時間 10 分鐘。計分方法 是答對1 題得 1 分,滿分 32 分,原測驗的計分為了校正猜測的機會, 而將答對的總題數減去答錯題數的四分之一。受試者得分越高則表示 其愈傾向「場域獨立型」;反之,得分愈低的受試者,則傾向「場域依賴 型」。本研究也考量到受試者答題時以猜題方式作答所造成之認知風格 測量上的偏差(吳裕益,民 74),因此不採用「倒扣」的方式計分,而是 將答題方式由「單一選擇」改為要求受試者「直接描出簡單幾何圖形」的 方式作答。且為了凸顯學習者在認知風格上的差異,以受試者得分在 前25%者為場域獨立型(FI),得分在後 25%者為場域依賴型(FD)。 3. 國中學業性向測驗 根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指出,場域獨立性與智力(Intelligence)的關 係匪淺(吳靜吉,民 68;吳裕益,民 74;Riding & Cheema, 1991)。因 此本研究除了在資訊尋求任務的設計上安排簡單、與生活相關的問

(44)

33 題,以減少智力高低可能對於資訊尋求表現之測量產生干擾之外,也 向受試學生的學校輔導室申請了他們於國中入學編班時所做之智力測 驗—國中學業性向測驗(路君約、吳武典、簡明建,民 90),作為本研 究後續分析時對於智力效應的分析資料;該測驗為路君約、吳武典、 簡明建三位學者參照「國民中學智力測驗」及「美國學術性向測驗」 (SAT),根據學生日常生活與學校環境,力求題目的新鮮與親切,自行 編製而成,作為協助國中編班作業,以及評量與篩選特殊學生之用。 該測驗常模於2001 年抽取台灣北、中、南、東四區共十所學校, 依年級、性別分別建立國一至國三學生常模,共2117 名;全測驗重測 信度為0.86,語文、數學分測驗分別為 0.75 及 0.79,內部一致性係數 介在0.75~0.88 之間;語文及數學分測驗和國文、數學學科成績有 0.53 以上的顯著相關。並以計分鑰計分,對照年級常模可得語文、數學和 全測驗的百分等級與標準分數(M=100/SD=15)。 4. 電腦軟硬體 本研究的資訊尋求任務,是借用研究者任教學校的同一個電腦教 室內分批進行,學生用來進行檢索任務的電腦規格如表 6;且為了整 個過程所蒐集的資料便於管理,故使用另一台電腦儲存檢索過程的錄 影檔,其相關規格見表7。 表6:學生檢索電腦規格表 硬體名稱 規格 中央處理器 P4 2.66GHz 記憶體 256MB 硬碟 40GB 表7:錄影檔儲存電腦規格表 硬體名稱 規格 中央處理器 P4 2.8GHz 記憶體 512MB 硬碟 40GB

(45)

34 本研究受試者之搜尋過程的錄影則是使用的 Camtasia 5.0 版的螢 幕擷取軟體,開啟介面如圖 9,用來將學生整個資訊尋求行為的操作 錄影下來,作為後續的分析資料。 圖9:Camtasia 5.0 螢幕擷取軟體開啟畫面 5. 導覽過程分析表 本研究設計了導覽過程分析表(附錄三),用來統計各項節點數以 及受試者在運用其資訊搜尋策略時,與網路系統互動時的各種動作 數。其中包含:檢索句數、捲動(Scroll)次數、點擊(Click)連結次數, 用來對應出受試者在導覽過程中所採取的策略是屬於分析式搜尋 (Analystic searching)或瀏覽(Browsing)策略以及資訊尋求表現和迷失 度的計算所需資料。

數據

圖 10:本研究的實驗流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onsumer choice behavior in online and traditional supermarkets: the effects of brand name, price, and other search attribu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Subsequently, the relationship study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culture, quality consciousness, service behavior and two type performances (subjective performance and relative

Narasimhan, Ram, and Anand Nair (2005), “The Antecedent Role of Quality,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upply Chain Proximity on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requency and lifting/lowering heights on the maximal acceptable weight of handling (MAWH) and perceived exertion when wearing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Shinar, &#34;Effects of an in-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system on short- and long-term driving performance,&#34; Human Factors, vol. Abdel-Aty Mohamed, “Investig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