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面臨產業快速變遷,企業的全球化、就業型態的多樣化等工作環境的變 動,資訊化及自動化的生活,使得人們身體上的活動愈來愈少,然而取而代之的是 坐式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職場健康的面向亦需大家重視。世界衛生組織 於 2003 年 ”Heal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 報告中提 到,全世界有超過 60%成人未達到「益於健康的動態生活標準」;年輕人及中年的 體脂肪 BMI 過高(肥胖/過胖)的比率持續增加中(陳郁雯,2003)。

世界衛生組織於 1998 年「21 世紀全民健康計畫」中提到「健康公平性」,將性 別及種族、貧窮等議題並列,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及疾 病預防行為在性別、種族、貧窮、身心障礙有不同的因素及模式。婦女或弱勢族群 因特殊健康需求及社經地位不平等,導致的特殊健康問題。諸如婦女健康相關的乳 癌、子宮頸癌、更年期相關的荷爾蒙療法、骨質疏鬆、尿失禁等;所以如何運用健 康保護、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三大概念,採取不同策略、計畫、方法和介入手段,

以消弭健康上的不平等相對顯得重要(國民健康局年報,2006)。

重視婦女健康己經是一種世界的趨勢。另外,女性的營養與健康問題在近年來 也成為各國所關注的焦點。婦女健康現況分析結果,2006 年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為 80.8 歲,比男性多 6.2 歲,台灣女性之人口數為 11,284,820 人,占總人口的 49%。

男性與女性的死亡原因順序不盡相同。95 年女性十大死因,主要以惡性腫瘤居首 位,其次為腦血管疾病、再次糖尿病、心臟疾病、腎炎腎症候群及腎病變等;女性 主要癌症死亡原因順序如下:肺癌 17.2%、肝癌 15.0%、結腸直腸癌 13.3%、女性乳 癌 10.6%、胃癌 6.1%、子宮頸癌 5.8%(國民健康局,2006)。在這些數據的背後,

隱含著缺乏運動所導致的健康問題。

正確均衡的飲食也是維持健康的根本與基礎,根據最新的全國營養健康調查初 步結果顯示,國人罹患糖尿病、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均大幅攀升,這些疾病都與營 養攝入情形相關,94-97 年全國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肥胖與過重之盛行率,成年

女性己超過三分之一。建立正確健康的飲食觀念、養成適當健康的飲食習慣、均衡 攝取各類有益健康的食物(行政院衛生署,2009)。我國均衡飲食的操作型定義,可 於我國行政院衛生署所設立之食品資訊網中取得。食品資訊網中明確地提供人生從 嬰兒至成人和各生命期所應攝取之六大類食物份量之每日飲食指南,是一個蠻實用 又簡易之指標,可以達到足夠的熱量以及六大類食物攝取之均衡性。另外有許多相 關文獻指出女性較男性有關飲食失常方面有高危險性(林嘉甄,2002;Bruch, 1973;

Wardle & Beinart, 1981)。因此應將飲食狀況也視為積極的婦女健康促進的方式。

根據國內近幾年運動行為之研究,國人有高達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沒有規律運 動(丁志音、江東亮,1996;張彩秀、姜逸群,1995;黃婉茹,2003;黃雅文、姜 逸群、藍忠孚、方進隆、劉貴雲,1991)。尤其是女性規律運動人口,相較於男性,

比率更低(吳賢全,1996;黃婉茹,2003;黃雅文等,1991),有些研究甚至低於 10%(陳真美,2001;黃婉茹,2003;鍾志強,2000),從這些資訊看來,女性有著 非常顯著的運動不足情形。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7)的統計調查,2007 年我國勞動人口 1,071 萬人,勞 動參與率為58.3%,較上(2006)年續升 0.4 個百分點,自 2002 年起均呈逐年緩步 上升之勢,進一步的探察女性投入職場的現況,結果發現主要為近年來女性勞動參 與率日漸提升,自 1978 年的 39.13%,提升至 2007 年的 49.59%,由此可知愈來愈 多的女性投入職場,是提昇國家生產力的重要來源。

在職場工作的女性從業人員常需扮演「母親」、「妻子」、「工作者」及「自我」

等多重角色,在這樣的多重壓力下,如何促進女性的健康,將是未來推動職場健康 促進刻不容緩且重要的課題。由於女性的生命過程中,包含了許多重要的生物事件 及重要轉變,女性的角色義務使得她對家庭成員的健康較為注意並負擔起較多責任

(黃婉茹,2003;Hibbard & Pope, 1987)。因此,若能瞭解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 之相關因素,作為未來促進女性健康體適能活動的規劃依據,將帶給女性本身及其 家庭相當正面的意義。

為了讓女性從業人員更重視自己的健康體能,政府於 2003 年 5 月公布施行「癌 症防治法」,依據該法本局訂定「國家癌症防治五年計畫」。針對婦癌防治,全民健 保提供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抺片檢查。國家健康局自 2002 年七月起,

試辦 50-69 歲二階段乳癌篩檢計畫,並自 2004 年七月起,全面提供 50-69 歲婦女每

二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以降低癌症對婦女健康的威脅。另外鼓勵婦女從事規律的 健康運動,推動「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加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等高危險群健康促進計畫(國民健康局年報,2006)。

然而,運動習慣之養成,從無到有,是一種行為改變的過程,從知覺運動的利 益、克服障礙到開始運動與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是一連串的變化並非全或無的反 應。尤其對女性從業人員,要如何促進坐式生活型態的女性們,走入動態生活、邁 向健康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

對於運動行為的健康促進,最近幾年國內外的學者專家試著透過多種理論架 構,來解釋或預測影響人們身體活動的因素或規律運動行為之理論驗證,目前己發 展出許多相關的理論並且進行實驗研究,如:健康信念模式、計畫行為理論、社會 行為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跨理論模式等,但大多採用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作為瞭解各個群體、機構的運動行為分佈。

跨理論模式乃是由 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1982) 所發展而來,源自於多樣不 同的行為改變理論,並由 Sonstroem (1988) 首先引用於探討運動行為。早期運用於 戒菸行為,近年來則廣泛被運用於健康行為研究,但多為橫斷式的調查(武靜蕙,

2007;Callaghan, Eves, Norman, Chang, & Lung, 2002; Carmack Taylor, Boudreaux, Jeffries, Scarinci, & Brantley, 2003; Cardinal, Tuominen, & Rintala, 2004; Marcus &

Owen, 1992; Marcus, Rakowski, & Rossi, 1992c; Marcus, Rossi, Selby, Niaura, &

Abrams, 1992; Marcus & Simkin, 1993; Nigg & Courneya, 1998; Reynolds et al., 1990;

Rhodes, Berry, Naylor, & Higgins, 2004; Rhodes & Plotnikoff, 2006; Wallace &

Buckworth, 2001)。應用於運動的介入研究不多(王蕙雯、張媚,2006;卓玉蓮,2002;

林貞嫺,2005;高毓秀,2002;蔡育佑,2003; Lubans & Sylva, 2006; Marcus et al., 1992b; Norman, Sallis, & Gaskins, 2005; Woods, Mutrie, & Scott, 2002)。針對女性從 業人員的介入研究也有限,所以值得更深入應用探討。跨理論模式發展迄今二十餘 年,因其認為特定的改變方法及處置策略能讓行為產生改變,且可以提高意向及能 力知覺,進而有效改善行為,應用在運動行為的研究,既具有理論基礎,又可實際 應用該模式(張志成、蔡守浦,2005);行為改變方法中的主要理論包含了四大部份:

改變的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改變的過程(The Processes of Change)、自我 效能(Self-efficacy)、及衡量作決定(Decisional Balance),這四大部份說明了行為

會在什麼時候(When)發生改變,如何(How)改變,以及影響行為改變的因素為 何(Which factors),為教育者提供了行為分析及介入策略之良好參考模式(呂昌明、

王淑芳,2000;林旭龍,2000;高毓秀,2002;Marcus & Forsyth, 2003)。

臨床心理學談健身運動行為塑造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有三大特點:一、

各階段有向上或向下轉移變化的可能性;二、各階段有其特定的成功行為改變目標

(例如國外研究以 6 個月的時間為行動期界標,而國內研究大多以 2 個月或 3 個月 的時間為行動期界標,培養規律性運動習慣);三、各階段間具有必要的順序及連續 性。根據改變階段理論,運動行為的改變,包括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 圖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以及持續期

(Maintenance)等五個改變階段,其中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為「認知階段」

(Cognition)此階段需強化對運動的認知,因為很多不常運動的人的想法是常運動 的人無法想像的。而行動期及持續期為「行動階段」(Action)需找出一個合理的理 由繼續維持運動(林旭龍,2000;胡巧欣,2004;Prochaska & Velicer, 1997)。

一般人選擇參與運動的過程和其他消費決策過程相似,由運動參與階梯

(Escalator of Sport Participation)模式架構,大致區分為對運動沒興趣者、由媒體 觀賞運動者、輕度參與運動者、中度參與運動者及高度參與運動者(胡巧欣,2004)。

一個人要參與運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是循序漸進需要時間培養的,而不是一蹴 可及的。任何一個階段的參與者有可能往下掉。就是減少參與甚至不再參與運動,

當然也可能恢復重新參與運動。

目前國內對於運動行為的研究有多篇,多以一般性探討運動現況及影響運動行 為的因素為主,其研究結果,所延伸之改善策略運行多年,仍未見卓越的成效,可 能導因於影響因素的分析不明確。欲改善此現象,國內外多位學者於研究中建議,

以理論為基礎的運動行為探討,可產生較為完整且有效用的介入措施,而達到較理 想之健康促進目標 (陳芮淇,2001)。

跨理論模式優於許多傳統介入模式的最主要關鍵,是在於其能夠區分受試者所 處的不同行為改變階段,而給予不同階段所需的介入方法。使用 TTM 不僅可以瞭 解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分佈,也可以了解到運動階段的行為影響因素,同時於運動 指導的介入、活動策略選擇以及時點選擇提供重要參考。

國內運用TTM 對於健康體能與運動行為之促進的相關研究,並未收納足夠的

女性樣本,而以女性從業人員為對象的研究也僅佔少數,況且時至今日,能夠落實 並套用理論於女性從業人員者,更是缺少,所以針對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相關因

女性樣本,而以女性從業人員為對象的研究也僅佔少數,況且時至今日,能夠落實 並套用理論於女性從業人員者,更是缺少,所以針對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相關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