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女性運動行為的現況

在台灣傳統父系社會中一直認為女人是屬於廚房和臥房二個地方的。古書中也 提出「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的觀念,但由於新世代的開始,女性意識抬頭,不再 受舊文化思緒所牽絆。女性不斷在社會及職場上發揮自己的所長,努力的爭取公平、

平等的權利與自由,更可從女性在各運動場上優異的成績表現獲得社會上的認同看 出。

以行政院主計處(2001a)統計調查結果,台灣目前職業婦女有日益增加的情況,

但有規律運動行為的婦女卻不多。另外體委會委託研究案中,有台灣地區休閒運動 參與人口之調查報告,發現有規律參與休閒運動的民眾只佔24.8%,另根據更多相 關研究顯示女性參與身體活動之比率又比男性低,且數據顯示大於 25%女性完全不 從事身體活動,並且有大於 60%成年女性未做到每天至少累計三十分鐘之適度強度 的身體活動之建議量(王秀華,2003)。此種現象的確值得重視,且須呼籲各公司與 政府機關提倡運動性社團,以增加婦女參與運動的機會,進而增進同仁們的情誼與 健康。

運動對女性有那麼多益處,而又有多少人持之以恆的規律運動呢?根據多項研 究顯示,國內婦女的規律運動情形並不佳,以下就近年來國內成年女性行為之研究 作綜合整理(參見表 2-5)。

表 2-5 國內成年女性運動行為現況表(續下頁)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規律運動情形 姜逸群等(1988) 女性 19.2%

黃雅文等(1991) 臺北縣 40 歲以上的居民 男性 39.46%

女性 30.30%

季瑋珠、符春美(1992) 社區民眾 男性 47.9%

女性 32.2%

陳滋茨(1992) 臺北市 35-50 歲國中女教師 女性 29.3%

吳慧玲(1996) 臨床護理人員 女性 14.0%

吳賢全(1996) 30-50 歲大同公司員工 男性 42.01%

女性 30.77%

蔡佳倫(1998) 台灣地區 30-59 歲成年人 男性 35.8%

女性 34.7%

郭曉文(2000) 學童母親 女性 25.9%

鍾東蓉(2000) 臺北市立高中導師 男性 45.9%

女性 33.7%

陳真美(2001) 北市某銀行女性行員 女性 8.6%

表 2-5 國內女性運動行為現況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規律運動情形 許妮茜(2007) 屏東縣國小女教師 女性 17.1%

王牡秀(2008) 有參加登山活動健走之民眾 男性 68.0%

女性 37.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5 得知,國內女性的運動行為均較低於男性,而規律運動由 4%至 34%

不等,是會隨著研究族群及對規律運動行為的定義不同而異,但整體而言,均顯示 國內女性大多都過著無規律運動的生活型態。

根據國內學者統計(林瑞雄,1991;姜逸群等,1988;張彩秀、姜逸群,1995),

臺灣地區運動情形最低族群是 25-49 歲的人,這群人多半在職場工作。而臺灣目前 職業婦女有日益增加的情形(行政院主計處,2001a、2001b),但相對的運動情況卻 相當不理想,所以有必要多瞭解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以促進女性的 健康。

若生理層面以運動保健之角度觀之,兩性所能獲得之效益相當,而對女性而言,

規律運動所帶旳效益中最重要的有兩種,一為骨質密度的增加與保留,二為對體脂 肪進行控制。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是四比一的比率,女性最大的骨質含 量比男性低,而停經後的骨質流失又比男性要多(謝秀芳、紀俊吉,2008)。除了透 過飲食食補外,運動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的重要關鍵。此外,女性體脂肪比 男性高出 40%,在正常的範圍內體脂肪有其重要之功用,然而女性在先天上基礎代 謝即低於男性,男性基礎代謝率約為每小時 38 大卡,女性約為每小時 35 大卡。顯 見脂肪對女性而言先天含量高而後天消耗少,相對的罹患因「肥胖」所引起之文明 病的機率即提高,而運動的介入乃為控制體重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從心理層面來探討,近代研究中可得知生、心理間會互有影響,女性由於 生理結構使然,在心理上有幾個重要的轉變造成負面的心理與情緒的產生,例如:

經期、懷孕期、更年期等幾個時期,均會造成生理上的大幅轉變。以經期為例,女 性在青春期後至更年期前,每個月都必須經歷此一生理歷程,有部份人因為不喜歡 經期間的生理狀態而出現經期前緊張症,出現的症狀包括煩躁、精神緊張、失眠、

頭痛、浮腫、訓練上的不協調、動作不正確等(許樹淵、崔凌震,2004),換言之,

部分女性每個月都會受經期來臨的影響而導致情緒不佳甚至成為一個壓力源。研究 證實,運動對於情緒的改變具有相當顯著之效果,對女性一些特有的生理現象所引 起的情緒反應具有相當良好的助益(謝秀芳、紀俊吉,2008)。

另外人類整個生命的歷程即不斷在進行社會化的適應,其中對於角色的學習是 其中重點之一,另有學者以日本女性為研究對象,發現可將其運動歷程分為六個階 段:第一階段 20-24 歲,為自我娛樂的運動參與期,第二階段 25-34 歲,為因孩子 而參與運動的時期,第三階段35-44 歲,為運動參與的充實期,第四階段 45-49 歲,

為運動參與的下降期,第五階段 50-54 歲,運動參與的轉換期,第六階段 55 歲以上,

為維持自我健康的運動參與期。從此一分期中可發現女性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隨其 角色的轉變有不同的運動參與程度,而不同的生命階段均可從運動中建立不同的人 際結構與社會關係,並且從對運動的參與中瞭解運動的歷程,從而產生同理心,進 一步體會男性的文化與社會行為如企圖、競爭、團結合作、同儕支持等行為的產生 因素,有助於兩性間互動溝通。另一方面,盧俊宏(2005)指出運動對塑造品格的 影響,特別是競技運動強調公平競爭和運動員精神對於國民遵守規則的精神,和勝 不驕敗不餒的民主風範有很大的啟示作用(謝秀芳、紀俊吉,2008)。

綜合以上文獻,我們可得到一些結論,規律運動對女性而言,不但能增強體魄、

避免高血脂及高血壓外,同時還能預防骨質疏鬆症、結腸癌及乳癌等目前全球重視 且棘手的健康問題。

國內外有多項研究特別針對女性運動行為與健康關係做深入探討,整理如表 2-6:

表 2-6 女性運動行為與健康的關係表(續下頁)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Kulpa, white, &

Visscher(1987)

初次懷孕婦女 進行有氧性腳踏車與跑步運動,發 現從事規律運動組的分娩過程所 花的時間明顯短於非規律運動組

Vena et al.(1987) 死於癌症的職業婦女 身體活動較多之職業婦女,死於結 腸癌與乳癌的比率較低,而直腸癌 與身體活動無關

Rice & fort(1991) 初次懷孕婦女 從事規律運組的婦女認為自己生 產的努力辛苦程度比坐式生活型 態組低

Shimegi(1995) 文獻整理 規律運動對停經後的婦女骨質保 持有正面作用

李正美、許秀桃、

李寧遠(1992)

大學女性教職員工 經過五週的水中有氧運動訓練,可 以改善體適能

楊亮梅(1993) 中年女性 1.身體活動組受試者之高密度脂 蛋白濃度顯著高於身體活動量 低的人,血脂肪的測量無顯著差 異

2.有運動習慣之中年女性,其心肺 適能顯著高於無運動習慣者 3.心肺適能的維護促進,對中年女

性血脂肪有良好的影響

劉立宇(1996) 年輕女性 單一次步行運動可以短暫改善血 液中的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濃 度

表 2-6 女性運動行為與健康的關係表(續)

二、運動計畫介入對健康體能之影響

表 2-7 國內運動計畫介入女性運動行為對健康體能之影響研究表(續)

由表 2-7 得知,運動計畫介入女性運動行為對健康體能之影響是相當大的,但 大體而言,國內婦女大多是坐式的生活型態,她們的運動情形都是很不理想的,所 以有必要瞭解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以增進婦女的健康。女性大多會 比較喜歡休閒性高,較不需要體力的運動項目(鍾志強,2000),而國外有研究(Marcus, Pinto, Simkin, Audrain, & Taylor, 1994)指出,前一個星期所進行的運動項目與個人的 運動階段有顯著相關,職業婦女有規律運動者(行動期、維持期),其參與的項目多 半為跑步、游泳、騎腳踏車和跳舞;而沒有規律運動者(意圖期及準備期)其運動 項目多半以走路為主,所以本研究會依據上述文獻探討,以作為未來研究對象運動 計畫介入項目及活動設計之參考。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在運動行為上的運用

一、跨理論模式的基本概念

Sallis 等人(1992)整理過去學者專家探討身體活動有關的因素所套用的理論模 式,結果發現常用的理論模式有: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計 劃行動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以及生態學模式(Ecological Models)。而目前最引人矚目且最常被用來探討身體活動相關因素的理論,就是「跨 理論模式」。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由 Prochaska 與 DiClemente(1982)

所發展而成。此模式早期被用來探討戒菸行為之過程,後來被廣泛的應用於探討各 種健康行為,例如飲食異常、肥胖、高脂肪飲食,近年來則用於各種有關健康行為 領域,身體活動或運動行為也不例外。此模式強調健康運動行為的改變是一種動態 的過程,並非「全或無」的現象,一個新的行為的建立,需要經過不同的改變行階 段,在不同的改變階段運動不同的方法策略,以協助新行為的發展與建立。因此,

此模式(如表2-8)主要建構包含了理論四大部份:1.改變之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2.改變之過程(The process of Change),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4.

衡量作決定(Decisional Balance)(高毓秀,2002)。

表 2-8 跨理論模式建構表

整個跨理論模式的重心為「改變階段」,此改變階段呈現了個體當時的動機、態 度與行為 (Prochaska, Diclemete, & Norcross, 1992) ,且每個行為階段都各有不同的 身體活動意圖與行為特徵。行為的改變並非是全有或全無的現象,亦非成線性的關

整個跨理論模式的重心為「改變階段」,此改變階段呈現了個體當時的動機、態 度與行為 (Prochaska, Diclemete, & Norcross, 1992) ,且每個行為階段都各有不同的 身體活動意圖與行為特徵。行為的改變並非是全有或全無的現象,亦非成線性的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