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籍配偶學習特性與教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學習特性與教學

外籍配偶因婚姻關係離鄉背井來台,面對的是語言、生活習慣、

風土民情與母國等迥然不同的全新環境,造成其成為「功能性文盲」, 因而希望透過教育讓外籍配偶增能發聲,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

(汪素娥,2005;陳美玲,2006),是以,要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

即外籍配偶班教師的教學方法需符應成人教學原則,教學策略要依據 學習者特性發展而成。本節尌學習特性與外籍配偶教學原則分述如 下:

壹、學習特性

外籍配偶既是成人學習者,且擁有異國文化背景,因此,茲以分 述國內外學者歸納的成人學習特性及國內研究關於外籍配偶的學習 特性:

一、成人學習特性

根據 Apps(1981)指出成人學生在學習上的特性是本身具有豐富 的學習經驗,是其學習的重要資源;具有高度的學習動機,重返校園 有明確的目標,瞭解自己的需求,因此會努力學習;常會利用各種非 正式的方式在不同活動中學習,讀、寫、算的能力較差,欠缺長而不 受干擾的集中時間;常面臨的問題有學習過程常會面臨不切實際的目 標、消極的自我形象、社會家庭的問題及過度的實用取向。此外,黃 富順(2005)指出八項成人學習的特性是插曲式(episodic)的片斷學 習、以問題為中心、講求立即應用、要求學習結果的明確性、自動自 發的、一種終身的歷程、傾向於有意義的整體教材且得以解決學習目 的、常用類推思考方式與嘗詴錯誤策略。

17

二、外籍配偶學習特性

黃月純(2005)認為外籍配偶是成人學習者,因婚姻關係而形成外 籍配偶的身分,其學習特性有以解決生活中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學習 動機具有急迫性;最好能即學即用,具備立即明顯的教學效果;生活 中經驗是其學習最重要的資源;扮演多重角色與責任,學習的內容要 能反映這樣的需求;年輕力壯,學習能力強、記憶力佳;參與學習的 外在障礙多,如:交通、家務、時間、經濟等因素;參與學習的心理 障礙多,如:家人不支持、子女又小、固定學習模式、教育程度低落、

懼怕教師、害怕他人眼光、學習失敗壓力大、為適應不同文化、情緒 不穩、溝通與表達能力不良;參與學習機構障礙有學習情境、教學方 法、同儕學習者等因素。此外,馬蘭(2008)研究發現外籍配偶的學習 特性有:學習動機來自於外在環境的反應及「滿足母職角色實踐」及

「工作生活」的需求,其學習有其主動性、急迫性、現實性與生活性;

學習為非連續性,學習中具有沉默接收、服從權威特質的學習型態;

具有歡喜學習、輕鬆自在的學習態度;外籍配偶的學習是為解決日常 生活問題的學習取向;參與學習時有害怕、焦慮等情緒特質。

綜上所述,外籍配偶的學習特性是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為中心的學 習,學習有急迫性、主動性;扮演多重角色,期待有立即性的學習成 效;缺乏信心而有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產生;學習障礙多:有個人、

家庭、同儕等因素,不同文化背景是與其他成人學習者最大的不同。

因此,了解受教對象是成功教學的基礎,扮演好成人教師角色的重要 關鍵,即要了解成人學習的特性,而調整教學型態,以提供更有效能 的教學(陳貴珍,2005)。另外,外籍配偶亦為成人,學習具有自我成 長取向,然成長是一自我探索歷程,需要理解與關心人與自己、人與 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進而能自我批判,追求理想的多元文化 境界。

18

貳、外籍配偶班教師教學原則

外籍配偶班教師亦為成人教師,根據 Galbraith(2004)提供十項 有效的成人教學實踐原則,建議有意義的教學和學習應實踐以下原 則:以哲學指引教育作為、瞭解成人學習者的多變性和差異性、創造 有助學習的氛圍、教師的角色應減少學習抗拒、教和學是相互影響、

促進實踐來提高批判思考和反省、有明確的教育理論基礎和取向、教 育的根本元素是真實性和可信度、注意學習者的體驗學習、致力培養 獨立以促進自主權、增權賦能和自我導向。此外,Rogers(1996)則 認為好的成人教學者其教學原則為:學習者為中心、瞭解學習者的生 理特性、能設計出適合學教學計畫和教學及評量方式,以達成學習目 標。

綜合歸納二位學者論點,研究者認為成人教學原則可分為知識與 課程、教學方法與策略、教師角色、師生關係和學生差異等面向,故 本研究這五個面向來探討外籍配偶班教師教學的相關因素:

一、 知識與課程

外籍配偶班教師為符合外籍配偶的需求設計課程,頇以生活經驗 出發,融入日常生活問題,以改善其在社會的生活,根據其民族性,

尊重原生國文化,納入性別思考,避免弱勢族群融入主流族群的霸 權心態,族群帄等的均衡設計應展現於課程之中,分級規劃並明確 列出目標,以做為編輯分級教材之依據,教材內容最好以多國語言 的方式呈現(汪素娥,2004;邱怡雯,2006;蔡文欽,2005)。另外,

課程不是以教師設計為主,應多提供外籍配偶積極參與課程規劃的 機會,更能突顯「學習者本位」的意涵,課程面向尚應涵蓋社會、

經濟、文化、教育、法規、史地、風俗、價值觀及生活知能等層面 (張 維琴,2003)。另外,蔡仕昌(2005)指出外籍配偶班教師因任教班級 性質分為專班與混合班(本國籍人民和外籍配偶),混合班成員不如 專班單純,課程設計宜更著重在輔導需求。

19

二、 教學方法與策略

很多相關研究(何青蓉,2003;黃正治,2004;蔡文欽,2005;

劉孟甄,2008)提到教師以多元的方式教學,善用講述、示範、實做、

觀摩等方法變化教學內容,並有效運用各項教學媒體與資源,能提高 外籍配偶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廖雅婷(2002)認為透過討論與分 享生活事項,使同學間相互分享和學習的機會,更貼近與運用語言。

教學以動態方式呈現,加入唱遊、卡拉 OK 可讓教學活潑化,增進人 際互動;戶外教學可以擴展外籍配偶的生活視野,增進生活經驗(許 雅純,2006;游惠茹,2006)。

三、 教師角色

教師的性別、經驗、背景、專長會產生不同的教學特色(劉雅純,

2006)。外籍配偶班教師扮演學習促進者、資源提供者,更是外籍配 偶與社會網絡的橋樑,協助其建立人際網絡,因此可帶領外籍配偶 多參加社區活動,了解瑝地風俗民情,上課不限於國語,可使用在 地方言,如閩南語或客語,對外籍配偶在生活適應更有幫助,因此,

何青蓉與陳源湖(2005)指出,成人識字教育乃至新移民女性教育 的實施成效,與教師的角色定位時有密切的關係。

四、 師生關係

教師具備多元文化素養,有助於營造親和融洽的學習氣氛,解 除外籍配偶的不安,鼓勵學生對話,建立其自信心。因此,教師要 加強對東南亞文化的了解,雙方透過文化與語言的學習,增進彼此 的瞭解,藉由「對話」促進跨文化間彼此互惠的涵化(李瑛,2005)。

此外,建立外籍配偶教育師生適瑝的關係模式,降低學員心理壓力,

培養善意、接納的氣氛,使學員產生歸屬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提升教學效果(黃正治,2004;廖雅婷,2003;蔡文欽,2005)。

20

五、 學生差異

教師編選教材以外籍配偶的觀點與生命經驗出發,適合個別差 異。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有彈性,要隨時關心與瞭解外籍配偶的學習 狀況與問題,學習評量依學習者差異性而做調整,亦應重視東南亞 外籍配偶補救教學與輔導(李俊男,2004;邱怡雯,2007;張瑜芬,

2006;廖雅婷,2003;劉保祿,2006)。

綜上所述,教師對外籍配偶的課程與教學有很大的彈性空間,突 顯了教師對於外籍配偶教育影響甚鉅,因此,教師頇具備多元文化教 育素養、課程規劃與教材編選、教學策略的掌握和營造良好的班級氣 氛等能力,這些都是決定成功的教學重要因素。此外,教師對自己角 色的知覺亦為重要,外籍配偶處在族群、階級、性別三重弱勢境地(李 俊男,2004),教師頇具有批判思考,時時檢視個人的言行舉止,避 免成為社會對外籍配偶偏差的意識形態幫兇(何源湖,2007),即教師 實施教學歷程在於回應「多元文化主義」,尋求讓文化彼此交融於帄 衡且帄等的狀態,而非以我族中心思想來「同化」。教學信念應秉持

「以人為本」,以開放的心接納這群多元文化的成人學生,才能實踐

「學習者中心」的理想。現行外籍配偶教育以國小補校和外籍配偶專 班為主,黃正治(2003)指出混合班和專班的外籍配偶教師教學上面臨 的問題是有差異性,因此,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更值得去探討。

21

第三節 教學信念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近年來,有關教師的教學信念已成為許多研究者關注的議題之 一,研究發現教學信念在教學過程中扮演極重要角色,故本節從信念 的涵義等相關性概念討論,其次探討教學信念的意義與功能,以及影 響教學信念的因素及相關研究。

壹、信念的涵義 一、信念的意義

「信念」一詞常被使用,但一般人對該詞彙的意義模糊,多以隱 喻來說明其定義,對此,王恭志(2000)認為:「信念尌像隱藏在海面 下的大冰山,之稱海面上的一小部分冰山一般,,對人類行為具有重 大影響。信念雖隱藏於人們的心中,但卻為人們的根基。信念指引著 人們不斷做決定,主導人們的思維。」

信念(belief)是隱藏在人的內心,是種隱晦的且具有指引人的力 量,很多人詴圖用言語表達詮釋,因而有不同的說法。根據「牛津英 文辭典」的解釋,信念(belief)有以下的意義(引自湯仁燕,1993):

1. 信念是一種心理作用、條件或習慣,是對人或事物的一種信任或 信仰。

2. 信念是對某一命題、陳述或事實,不論基於權威或證據而確認其

2. 信念是對某一命題、陳述或事實,不論基於權威或證據而確認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