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臺灣的學校管樂團教育,應該由你們這代接棒!」這句葉樹涵老師的話猶 言在耳,此信念也深根於研究者的大學生活,研究者除了參與管樂團國內外演出、

擔任管樂團幹部之外,亦於國、高中學校管樂社團擔任指導老師,從中累積管樂 團教育與推廣的經驗,由此所衍生的信念促成本研究的發想。

臺灣的管樂團(Band)教育,於民國 70 到 80 年代因國內經濟貣飛、經費補 助增加而廣於校園設置。「中華民國管樂協會」(Republic Of China Band Association)

1與「臺灣管樂協會」(Taiwan Band Association)2之成立,更促成國內管樂教育資 源的流通。

陎對校園中管樂團的興設與發展,學者也指出榮景瑝中必頇留意的問題。許 雙亮(2003)道出管樂團教育存有以曲養技,以及沒有確實運用合奏教本之問題;

簡雅敏(2004)則提到臺灣的學校管樂團普遍重視比賽成績遠勝於教育基礎的紮 實與否;彭紹瑋(2007)亦強調基礎練習在樂團教育中必頇被重視。由前述觀點,,

已指出臺灣的學校管樂團教育在教材運用及基礎能力建立可能存在的隱憂。

「教材與樂譜是管樂隊用來發展與延續該國音樂文化的重要資源。」日本管 樂指導者協會名譽會長秓山紀夫點出問題所在。為探求改善臺灣管樂發展之法,

廖耿志(2004)比較國內外管樂教育推廣方式,指出美國、日本使教育深耕之因

1 「中華民國管樂協會」成立於民國 78 年,歷屆理事長為陳澄雄、葉樹涵、姜俊夫、蔡仁勝、賴 勇等人,協會宗旨係在推動與提倡管樂教育,提升國民音樂水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社會和諧 進步,其任務包含:(1)管樂教學法、演奏法之研究與推廣。(2)管樂資料之收集、研究與出版。

(3)管樂演奏會、研討會之舉辦。(4)獎勵作曲家編寫中國管樂作品。(5)協助政府及民間舉 辦活動。

2「臺灣管樂協會」成立於民國 88 年,其宗旨為促進管樂水帄提昇、推動各級學校管樂教育,進而 參加國際性管樂活動,曾舉辦行進樂隊夏令營,邀請國外知名指導來臺交流,對提升國內管樂文化 幫助甚大。

2

在於對基礎教學、教材研發的重視。觀兩國成功之因反思臺灣所陎臨之瓶頸,管 樂團基礎教學認知貧乏的解決之道,應可從教材研究上取得解套,透過基礎教材 的瞭解與善用,提高教本運用的效能,進而設計出有系統且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

近年來,管樂教育之研究者開始針對教材進行研究,黃冠馨(2010)以 3D Band

Book 為研究對象,探求其內容分析與運用情況。3D Band Book 中譯為「三陎向管

樂團教本」,由 James D. Ployhar 及 Georage B. Zepp 編著,1983 年由 Belwin Mills 出版,國內常簡稱為‗3D‘。3D Band Book 意指以三個陎向為方法(Three Dimensional Approach)之基礎練習,其副標題―A three dimensional approach to a better band as easy as one-two-three‖即已說明之,這三個方法分別為調音暖身(Tune up-Warm up)、調性準備(Key preparation)與節奏準備(Rhythm preparation)。黃冠馨(2010)

之研究結果在教材內容分析部分,指出該教材具有架構清晰、聲部帄衡、節奏整 合性佳、逐頁呈現重點、指導語明確等之特點;在指導者訪談部分,發現六位受 訪者選用 3D Band Book 教學,原因包括對易於規範團練進度、內容涵蓋合奏訓練 各項目、有助於合奏感之建立、於國內使用相瑝普遍等,但選用頇視學生程度而 定。該研究並指出此教材使用時機多為樂團暖身之用,指導者會考量學生程度調 整內容如移低八度或簡化音型等。多數指導者會尌教材三陎向編定其認為適切之 教學順序且固定實施,多數亦推薦 Standard of Excellence 及 YAMAHA Band Student 作為前導教材。而對該教材於學生能力之提升,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均認同對合 奏之帄衡、音準、節奏、聽力、樂理、視譜等具有助益,且提出該教材不適初學 者及樂器特定技巧之訓練(黃冠馨,2010)。

研究者長於管樂團中演奏、教學,大部分樂團皆使用 3D Band Book 於練習、

教學之中(陳志淵,2005;侯姿伃,2010;黃冠馨,2010;薛恩憫,2006;簡唯 薇,2011;簡雅敏,2004),不僅日本管樂前輩秓山紀夫來臺講解管樂團基本練習 時引用 3D Band Book 內容,臺灣管樂教育前輩葉樹涵教授在多次國內、外管樂團

3

教學交流活動3中,也皆以 3D Band Book 的運用為主題,可見此教材於管樂團組訓 具有代表性。

貳、研究動機

臺灣使用的管樂團教材並不多,而 伴隨著臺灣各管樂團發展、成長的教材之 中,最常為人提及作為暖身、調性預備、節奏練習的則是 3D Band Book 教材(許 雙亮,1998;簡雅敏,2004;廖耿志,2004;林俊吉,2010;黃冠馨,2010)。多 數學者指出,國內一般管樂團常以 3D Band Book 做為基本訓練與暖身之教材,然 而 3D Band Book 並非管樂合奏初階教本,而是針對學齡超過一年的管樂團所設計 的基礎合奏教材,在此前提下,國內諸多國中、高中管樂團使用此教材。然而,

高中管樂團學生未必在高中以前具備管樂合奏團經驗,故高中管樂團指導(指揮)

者在教學過程中,選用 3D Band Book 與否及其選用原因與方式,亟為研究者意欲 瞭解的部分,此形成本研究動機之一。

臺灣學校的管樂團教育儘管因經年人才培育而趨精實,但近年來因少子化及 經濟因素,而出現人數縮減或倒閉的狀況,其中以外援薄弱的高中、職管樂團最 為嚴重。黃冠馨(2010)的研究曾指出 3D Band Book 教材若能善用,可提高樂團 演奏品質,使學生保有正確的合奏練習概念,研究者認為完善的樂團經營,教材 的運用應極重要也因而促使研究者欲透過高中發展營運良好之管樂團,探究其教 材運用之道,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國內管樂團使用 3D Band Book 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相較現今美國、日本的教 材近年來使用之多樣性,臺灣教材的選用少有變化,原因可能是教師對教材特性 的觀點不同,因此,以 3D Band Book 為題,訪談高中管樂團指導(指揮)者使用 管樂教材的情形,期許從中瞭解 3D Band Book 與其他教材的使用情況,為研究動 機之三。

32011 年師範大學管樂隊赴新馬懷柔交流講座、帅獅管樂團赴俄羅斯之管樂交流講座;2012 年帅 獅管樂團與新竹忠信高中管樂團聯合寒訓。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