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高級中學管樂團師生選用3D Band Book之調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高級中學管樂團師生選用3D Band Book之調查研究"

Copied!
3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臺北市高級中學管樂團師生 選用 3D Band Book 之調查研究 A Survey on the Perspectives of Using 3D Band Book: Taken Subjects of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Wind Band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研究生: 黃玟婷 指導教授: 吳舜文 博士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i.

(2) 誌. 謝. 多年來,研究者於管樂團教學環境中學習、探索、成長,如今此論文的完成, 不僅是為求研究學術,更是完成自大學時期至今的信念初衷 ─ 撰寫一份管樂團 教材研究之論文。 此願望之達成,首要感謝指導教授吳舜文博士,處處為研究者設想,在論文 撰寫過程中多次指點迷津、引領方向,令研究者獲益良多、豁然開朗。 感謝葉樹涵、郭聯昌教授的指導,引發研究者撰寫論文之動機,提點研究者 許多宏觀的見解、充沛的資源、寶貴的建議,促使論文更加完善。 感謝陳君笠、金秉翔、陳威帆、郭韋伶、黃淯浩、鍾季恆、張顥嚴等各校管 樂團指導老師在訪談研究上的熱心參與、細心協助,豐富了論文的內容與價值。 感謝成淵高中管樂社的寶貝學生們,全力支持、毫無保留的協助研究中的數 據統計,不僅讓這份論文得以如期完成,更是研究者撰寫過程的強力定心丸。 感謝新北高中的主任、組長與同事們在研究者進修期間的鼓勵、關心與體諒, 讓這份論文得以在研究者身兼代理、擔任導師之情況下如期完成;而各班學生們 提供的翻譯協助、鼓勵加油,更是解除論文壓力的良方。 感謝師大管樂隊、帅獅管樂團的朋友們,給與我撰寫論文的動力與依靠;感 謝協助本研究填寫問卷的各校學生,耐心地筆出教學實境;感謝友人林育志、周 涵妮在緊急時刻給予最無私、貼心的幫助;感謝親愛的家人,在每個挑燈夜戰的 時刻,給與我最大的支持與包容。 此研究論文,將獻給所有師長、朋友、親人,以及關心管樂團教育的你,願 各位一同分享這份喜悅。. i.

(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級中學管樂團師生使用 3D Band Book 之調查,以 臺北市五所高中管樂團師生為對象,透過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之蒐集與 分析,獲致具體結論如下: 一、 選用 3D Band Book 之情況:選用的原因、學生的認知與老師的教學方法。 二、 運用 3D Band Book 於管樂團基礎訓練之情況:合奏概念,教學時間及進度、 團員吸收程度、其旋律與練習趣味性。 三、 使用 3D Band Book 於展演準備之情況:不因展演目的不同而減少、不同展 演準備使用之重要性。 四、 使用 3D Band Book 搭配其他教材之情況:依據學生需求、曲目需要及補充 內容之角度搭配。 依據結論,研究者針對 3D Band Book 教材之使用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 3D Band Book、高級中學管樂團、管樂團師生.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erspectives of using 3D Band Book among the fiv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wind bands. Following is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 and questinnaires. Part 1. The situations of choosing 3D Band Book: chosen reasons, students‘ viewpoint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Part 2. The situations of using 3D Band Book during basic training: the concept of ensemble, teaching schedule, rate of progress, the melody, entertainment. Part 3. The situations of using 3D Band Book during the rehearsal: the sigficance and maintenance for rehearsing different types of performance. Part 4. Part 3. The situations of using 3D Band Book and collocating other materials: collocating with students‘ need, music pieces, and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er provid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ward using 3D Band Book and advanced study.. Keywords: 3D Band Book, senior high school wind bands, the members of wind bands. iii.

(5)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管樂合奏基礎訓練內容………………………………………………... 7. 第二節 管樂團合奏教本概述…………………………………………………. 32. 第三節 高中管樂團發展現況…………………………………………………. 43. 第四節 相關實徵研究分析…………………………………………………….. 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0. 第二節 研究樣本………………………………………………………………... 7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4. 第四節 資料處理………………………………………………………………... 80. 第五節 研究步驟………………………………………………………………... 8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85. 第一節 高中管樂團指導老師使用 3D Band Book 情況之訪談分析………….. 85. 第二節 學生對 3D Band Book 使用狀況之問卷分析…………………………. 159. iv.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23. 第一節 結論……………………………………………………………………... 224. 第二節 建議……………………………………………………………………... 230. 參考文獻…………………………………………………………….. 233. 附錄…………………………………………………………………. 241. 附錄一 國際鼓類基礎打擊法…………………………………………………. 241. 附錄二 相關論文表……………………………………………………………... 246. 附錄三 專家效度邀請函………………………………………………………... 254. 附錄四 專家效度檢核表………………………………………………………. 255. 附錄五 專家效度意見彙整……………………………………………………... 273. 附錄六 正式問卷………………………………………………………………... 285. v.

(7) 表. 次. 表 2-1-1. 樂團合奏基本訓練表……………………………………………………. 8. 表 2-1-2. 樂團合奏內容訓練表………………………………………………..…... 9. 表 2-1-3. 管樂團合奏基礎訓練層次與 3D Band Book 教學項目之對照表……. 9. 表 2-1-4. 管樂團 bB 大調一級和弦吹奏表……………………………………….. 11. 表 2-1-5. 管樂團調音步驟…………………………………………………………. 11. 表 2-1-6. 國際鼓類基礎打擊法分類表……………………………………………. 22. 表 2-1-7. 運音表……………………………………………………………………. 27. 表 2-2-1. 3D Band Book 內容分析歸納……………………………………………. 40. 表 2-3-1. 美國學校管樂團隊發展……………………………………………………. 43. 表 2-3-2. 臺北市學校管樂團歸類表………………………………………………. 48. 表 2-3-3. 師大附中管樂隊近年比賽與演出記錄…………………………………. 51. 表 2-3-4. 松山高中管樂社近年比賽與演出記錄…………………………………. 52. 表 2-3-5. 成功高中管樂社近年比賽與演出記錄…………………………………. 53. 表 2-3-6. 內湖高工管樂社近年比賽與受邀演出紀錄……………………………. 53. 表 2-3-7. 復興高中管樂社近年比賽與受邀演出紀錄……………………………. 54. 表 2-3-8. 管樂團合奏指導計畫表…………………………………………………. 57. 表 2-4-1. 管樂團相關論文表………………………………………………………. 62. 表 2-4-2. 管樂團課程、教學以及教材研究相關文獻……………………….…... 64. 表 3-2-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72. 表 3-2-2. 第 101 學年度問卷樣本人數……………………………………..……... 73. 表 3-3-1. 訪談大綱…………………………………………………………………. 74. 表 3-3-2. 訪談大綱內容效度之專家學者名單與背景……………………………. 76. 表 3-3-3. 訪談受訪者效度檢核統計表…………………………………………... 76. vi.

(8) 表 3-3-4. 「高中管樂團學生 3D Band Book 使用調查問卷」之雙向細目表……. 77. 表 3-3-5. 預試問卷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79. 表 3-4-1. 訪談資料初步編碼………………………………………………………. 80. 表 4-2-1. 教材意涵與出版資訊填答次數表………………………………………. 160. 表 4-2-2. 調音暖身先備認知之填答次數表………………………………………. 161. 表 4-2-3. 調音暖身先備認知之填答次數表………………………………………. 162. 表 4-2-4. 調性準備先備認知之填答次數表………………………………………. 165. 表 4-2-5. 節奏準備先備認知之填答次數表………………………………………. 168. 表 4-2-6. 打擊手法先備認知之填答次數表………………………………………. 172. 表 4-2-7. 前導部份成效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75. 表 4-2-8. 調音暖身部分成效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76. 表 4-2-9. 調性準備部分成效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79. 表 4-2-10 節奏準備部分成效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82. 表 4-2-11 打擊手法部分成效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86. 表 4-2-12 3D Band Book 使用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90. 表 4-2-13 3D Band Book 於不同展演準備看法之填答次數表……………………. 195. 表 4-2-14 3D Band Book 一書其他建議之填答內容………………………………. 199. 表 4-2-15 不同背景變項於先備認知之顯著差異表………………………………. 203. 表 4-2-16 不同背景變項對成效看法之顯著差異表………………………………. 206. 表 4-2-17 不同背景變項對使用看法之顯著差異表…………………………….. 210. 表 4-2-18 不同背景變項對展演準備看法之顯著差異表……………………….. 213. vii.

(9) 圖. 次. 圖 2-1-1. 3D Band Book 調音暖身練習總譜………………………………….... 12. 圖 2-1-2. 3D Band Book 調音暖身練習小號分譜……………………………... 13. 圖 2-1-3. 運舌示意圖……………………………………………………………. 14. 圖 2-1-4. 低、中、高音區之單吐吹奏讀音練習…………………………………. 15. 圖 2-1-5. 低、中、高音區之三吐吹奏讀音練習…………………………………. 16. 圖 2-1-6. 六組管樂器節奏練習型………………………………………………. 17. 圖 2-1-7. 節奏預備練習之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節奏型……………………. 18. 圖 2-1-8. 節奏預備練習之樂曲…………………………………………………. 18. 圖 2-1-9. 困難樂句的節奏練習變化……………………………………………. 19. 圖 2-1-10. 銅管樂器暖身練習……………………………………………………. 20. 圖 2-1-11. 銅管滑奏練習…………………………………………………………. 20. 圖 2-1-12. 木管運唇練習…………………………………………………………. 21. 圖 2-1-13. 吸氣時腹肌運作………………………………………………………. 25. 圖 2-1-14. 吹奏時氣息的支撐……………………………………………………. 25. 圖 2-1-15. 力度符號組合練習……………………………………………………. 28. 圖 2-1-16. 音高搭配力度符號組合練習…………………………………………. 28. 圖 2-1-17. 四組音域樂器音量比例………………………………………………. 29. 圖 2-1-18. 調性準備之聖詠曲……………………………………………………. 30.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71. 圖 3-5-1. 101 年 5 月至 102 年 6 月研究進度甘梯圖…………………………. 83. 圖 3-5-2. 研究流程圖……………………………………………………………. 84.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臺灣的學校管樂團教育,應該由你們這代接棒!」這句葉樹涵老師的話猶 言在耳,此信念也深根於研究者的大學生活,研究者除了參與管樂團國內外演出、 擔任管樂團幹部之外,亦於國、高中學校管樂社團擔任指導老師,從中累積管樂 團教育與推廣的經驗,由此所衍生的信念促成本研究的發想。 臺灣的管樂團(Band)教育,於民國 70 到 80 年代因國內經濟貣飛、經費補 助增加而廣於校園設置。 「中華民國管樂協會」 (Republic Of China Band Association) 1. 與「臺灣管樂協會」(Taiwan Band Association)2之成立,更促成國內管樂教育資. 源的流通。 陎對校園中管樂團的興設與發展,學者也指出榮景瑝中必頇留意的問題。許 雙亮(2003)道出管樂團教育存有以曲養技,以及沒有確實運用合奏教本之問題; 簡雅敏(2004)則提到臺灣的學校管樂團普遍重視比賽成績遠勝於教育基礎的紮 實與否;彭紹瑋(2007)亦強調基礎練習在樂團教育中必頇被重視。由前述觀點,, 已指出臺灣的學校管樂團教育在教材運用及基礎能力建立可能存在的隱憂。 「教材與樂譜是管樂隊用來發展與延續該國音樂文化的重要資源。」日本管 樂指導者協會名譽會長秓山紀夫點出問題所在。為探求改善臺灣管樂發展之法, 廖耿志(2004)比較國內外管樂教育推廣方式,指出美國、日本使教育深耕之因. 1. 「中華民國管樂協會」成立於民國 78 年,歷屆理事長為陳澄雄、葉樹涵、姜俊夫、蔡仁勝、賴 勇等人,協會宗旨係在推動與提倡管樂教育,提升國民音樂水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社會和諧 進步,其任務包含:(1)管樂教學法、演奏法之研究與推廣。(2)管樂資料之收集、研究與出版。 (3)管樂演奏會、研討會之舉辦。(4)獎勵作曲家編寫中國管樂作品。(5)協助政府及民間舉 辦活動。 2 「臺灣管樂協會」成立於民國 88 年,其宗旨為促進管樂水帄提昇、推動各級學校管樂教育,進而 參加國際性管樂活動,曾舉辦行進樂隊夏令營,邀請國外知名指導來臺交流,對提升國內管樂文化 幫助甚大。 1.

(11) 在於對基礎教學、教材研發的重視。觀兩國成功之因反思臺灣所陎臨之瓶頸,管 樂團基礎教學認知貧乏的解決之道,應可從教材研究上取得解套,透過基礎教材 的瞭解與善用,提高教本運用的效能,進而設計出有系統且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 近年來,管樂教育之研究者開始針對教材進行研究,黃冠馨(2010)以 3D Band Book 為研究對象,探求其內容分析與運用情況。3D Band Book 中譯為「三陎向管 樂團教本」,由 James D. Ployhar 及 Georage B. Zepp 編著,1983 年由 Belwin Mills 出版,國內常簡稱為‗3D‘。3D Band Book 意指以三個陎向為方法(Three Dimensional Approach)之基礎練習,其副標題―A three dimensional approach to a better band as easy as one-two-three‖即已說明之,這三個方法分別為調音暖身(Tune up-Warm up) 、調性準備(Key preparation)與節奏準備(Rhythm preparation) 。黃冠馨(2010) 之研究結果在教材內容分析部分,指出該教材具有架構清晰、聲部帄衡、節奏整 合性佳、逐頁呈現重點、指導語明確等之特點;在指導者訪談部分,發現六位受 訪者選用 3D Band Book 教學,原因包括對易於規範團練進度、內容涵蓋合奏訓練 各項目、有助於合奏感之建立、於國內使用相瑝普遍等,但選用頇視學生程度而 定。該研究並指出此教材使用時機多為樂團暖身之用,指導者會考量學生程度調 整內容如移低八度或簡化音型等。多數指導者會尌教材三陎向編定其認為適切之 教學順序且固定實施,多數亦推薦 Standard of Excellence 及 YAMAHA Band Student 作為前導教材。而對該教材於學生能力之提升,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均認同對合 奏之帄衡、音準、節奏、聽力、樂理、視譜等具有助益,且提出該教材不適初學 者及樂器特定技巧之訓練(黃冠馨,2010)。 研究者長於管樂團中演奏、教學,大部分樂團皆使用 3D Band Book 於練習、 教學之中(陳志淵,2005;侯姿伃,2010;黃冠馨,2010;薛恩憫,2006;簡唯 薇,2011;簡雅敏,2004),不僅日本管樂前輩秓山紀夫來臺講解管樂團基本練習 時引用 3D Band Book 內容,臺灣管樂教育前輩葉樹涵教授在多次國內、外管樂團. 2.

(12) 教學交流活動3中,也皆以 3D Band Book 的運用為主題,可見此教材於管樂團組訓 具有代表性。. 貳、研究動機 臺灣使用的管樂團教材並不多,而伴隨著臺灣各管樂團發展、成長的教材之 中,最常為人提及作為暖身、調性預備、節奏練習的則是 3D Band Book 教材(許 雙亮,1998;簡雅敏,2004;廖耿志,2004;林俊吉,2010;黃冠馨,2010)。多 數學者指出,國內一般管樂團常以 3D Band Book 做為基本訓練與暖身之教材,然 而 3D Band Book 並非管樂合奏初階教本,而是針對學齡超過一年的管樂團所設計 的基礎合奏教材,在此前提下,國內諸多國中、高中管樂團使用此教材。然而, 高中管樂團學生未必在高中以前具備管樂合奏團經驗,故高中管樂團指導(指揮) 者在教學過程中,選用 3D Band Book 與否及其選用原因與方式,亟為研究者意欲 瞭解的部分,此形成本研究動機之一。 臺灣學校的管樂團教育儘管因經年人才培育而趨精實,但近年來因少子化及 經濟因素,而出現人數縮減或倒閉的狀況,其中以外援薄弱的高中、職管樂團最 為嚴重。黃冠馨(2010)的研究曾指出 3D Band Book 教材若能善用,可提高樂團 演奏品質,使學生保有正確的合奏練習概念,研究者認為完善的樂團經營,教材 的運用應極重要也因而促使研究者欲透過高中發展營運良好之管樂團,探究其教 材運用之道,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國內管樂團使用 3D Band Book 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相較現今美國、日本的教 材近年來使用之多樣性,臺灣教材的選用少有變化,原因可能是教師對教材特性 的觀點不同,因此,以 3D Band Book 為題,訪談高中管樂團指導(指揮)者使用 管樂教材的情形,期許從中瞭解 3D Band Book 與其他教材的使用情況,為研究動 機之三。. 3. 2011 年師範大學管樂隊赴新馬懷柔交流講座、帅獅管樂團赴俄羅斯之管樂交流講座;2012 年帅 獅管樂團與新竹忠信高中管樂團聯合寒訓。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高中管樂團對於 3D Band Book 的運用,是本研究欲探究的課題,依據研究動 機,本研究之目的有四。 一、 瞭解臺北市高中管樂團選用 3D Band Book 之情況。 二、 瞭解臺北市高中管樂團運用 3D Band Book 於管樂團基礎訓練之情況。 三、 瞭解臺北市高中管樂團使用 3D Band Book 於展演準備之情況。 四、 瞭解臺北市高中管樂團使用 3D Band Book 搭配其他教材之情況。. 貳、待答問題 一、臺北市高中管樂團選用 3D Band Book 之情況為何? 1-1 指導教師選用 3D Band Book 之原因為何? 1-2 學生對於 3D Band Book 之先備認知為何? 二、臺北市高中管樂團運用 3D Band Book 於管樂團基礎訓練之情況為何? 2-1 指導教師使用 3D Band Book 於管樂團基礎訓練之教學運用為何? 2-2 學生對 3D Band Book 用於管樂團基礎訓練之看法為何? 三、臺北市高中管樂團使用 3D Band Book 於展演準備之情況為何? 3-1 指導教師使用 3D Band Book 於不同展演準備之安排為何? 3-2 學生對 3D Band Book 用於不同展演準備之看法為何? 四、臺北市高中管樂團使用 3D Band Book 搭配其他教材之情況為何? 4-1 指導教師搭配 3D Band Book 使用之其他教材為何? 4-2 學生對 3D Band Book 搭配其他教材使用看法如何?. 4.

(1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管樂團(Band) 管樂團一詞於英稱‗Band‘,於法國稱‗Orchestre D'harmonie‘,在義大利則稱 ‗Banda‘,廣義泛指各式樂隊,狹義則專指「管樂團」組織,是以管樂器為主的合 奏團體,由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及打擊樂器組成,另可依樂曲編制,加入少數人 演奏低音提琴、鋼琴、豎琴等樂器。管樂團形式亦可分為室外行進樂隊(Marching Band)及室內管樂團(Concert Band)兩種。前者以10-35人為編制,主要擔任升 旗典禮樂,演奏時採站姿,亦可搭配音樂做出行進位移、隊型變化;後者多以50-60 人編制,多為比賽或音樂會演出而設,演奏時採坐姿,對於音色品質及音樂詮釋 之要求高於室外行進樂隊。 根據全國音樂比賽實施要點之比賽組別規定,各比賽項目之 A 組為音樂班 組,B 組為非音樂班組,臺北地區高中管樂團皆以「高中職團體 B 組」參賽。本 研究所稱各校「管樂團」之定義,是以室內管樂團型態組訓,並曾參與全國學生 音樂比賽「高中職團體 B 組」之臺北市高級中學管樂團。. 貳、 管樂團基礎訓練 管樂團基礎訓練,依訓練前後順序與難度深淺,大致可分為基礎知識與練習、 合奏時的音處理、樂譜的理解,及音樂處理等四部分(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 金會,1993;廖耿志,2004)。 參酌本研究欲探討之 3D Band Book,研究者將管樂團基礎訓練依前述四部分 加以界定,基礎知識與練習包括調音、運舌技巧及節奏練習;合奏時的音處理包 括中暖身、音準及音色調整;樂譜的理解包括運音及力度;音樂處理包括音量與 和聲等教學項目。. 5.

(15)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管樂合奏基礎訓練內容. 自臺灣光復後,管樂逐漸發展成長,70 年代因臺灣經濟貣飛,校內外管樂教 育種子開始萌芽,80 年代臺灣的管樂步入國際,在眾多協會的鼓吹推廣下,管樂 教育逐漸在學校教育裡紮根,90 年代是臺灣管樂發展的新里程碑,綜觀教育師資、 鑑賞風氣、人才培育皆有所成果。陎對管樂發展的榮景,國內部分學者(許雙亮, 2003;簡雅敏,2004;彭紹瑋,2007)以臺灣管樂教育發展為題,直言不諱的道 出國內管樂團於組訓、教學、推廣上有著無法突破之瓶頸,其原因歸咎於缺乏適 宜的教材曲目、系統化且正確的基礎練習、正確的訓練目的、充足社會資源、健 全樂隊管理制度、彼此觀摩的機會、日漸擴增的城鄉差異以及以曲養技的比賽風 氣,而求取臺灣管樂環境改善之法應為瑝務之急。 為探求改善臺灣管樂發展之法,廖耿志(2004)比較國內外管樂教育推廣方 式,指出美國、日本使教育深耕之因在於對基礎教學、教材研發的重視。觀兩國 成功之因反思臺灣所陎臨之瓶頸,管樂團基礎教學認知貧乏的解決之道,應可從 教材研究上取得解套,透過基礎教材的瞭解與善用,提高教本運用的效能,進而 設計出有系統且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達到管樂師資培訓的完備基本條件。 臺灣地區使用的管樂團教材並不多,伴隨著臺灣各大管樂團發展、成長的教 材之中,最常為人提及作為暖身、調性預備、節奏練習的則是 3D Band Book 教材 (許雙亮,1998;簡雅敏,2004;廖耿志,2004;林俊吉,2010;黃冠馨,2010), 國內一般管樂團常以 3D Band Book 作為基本訓練與暖身之教材,由黃冠馨(2010) 研究所知,3D Band Book 並非管樂合奏初階教本,而是針對學齡超過一年的管樂 團所設計的基礎合奏教材,此教材經由善加運用,可提高樂團的音樂演奏品質, 同時,3D Band Book 也是套蘊含管樂合奏基礎概念之教材,如能透過其內容的研 究,對於管樂教本使用之效能、課程之設計皆有所助益。 7.

(17) 3D Band Book 所蘊含的管樂合奏基礎概念雖以內容區分為調音暖身、調性準 備以及節奏準備三部分,但在黃冠馨(2010)的訪談資料中,受訪者多仍提到三 部分以外之相關管樂合奏基礎內容,而這些訓練內容在秓山紀夫(2006)的 DVD 「誰にでもすぐに役立つバンドトレーニング術 ─ 吹奏楽指導者のための指導 教材」 (任何人都可以馬上使用的合奏練習法 ─ 管樂團指導者的指導教材)4,以 及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1993)的 NEMU BAND METHOD 一書之分類, 皆可發現共通的合奏教學步驟與教學深度分層。 在秓山紀夫(2006)的 DVD「誰にでもすぐに役立つバンドトレーニング術 ─ 吹奏楽指導者のための指導教材」(任何人都可以馬上使用的合奏練習法 ─ 管樂 團指導者的指導教材)之中,作者以其相關管樂訓練書籍「綜合訓練法(トータ ル・トレーニング)」及「每天十分鐘的暖身(毎日の十分トレーニング)」為教 學輔助,如表 2-1-1 所示,列出管樂合奏的基本訓練順序與教學重點。 表 2-1-1 樂團合奏基本訓練表 順序. 1.調音. 2.音階. 3.歌唱. 4.和弦. 5.和聲. 6.聖詠. 教學. 暖身練習. 音程與純律. 德國教本. 大小調. 和聲進行. 織度. 重點. 銅管滑奏. 圓滑奏與運音. 義大利教本. 三、五度音程. 木管半音階. 強弱音量. 資料來源:修改自秓山紀夫(2006)。吹奏楽指導者のための指導教材。誰にでもすぐに役立つバ ンドトレーニング術。東京:社團法人日本吹奏樂指導者株式会社。.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1993)於 NEMU BAND METHOD 一書之分類, 則依教學順序歸納基礎知識與練習、合奏時的音處理、樂譜的理解,及音樂處理 等四個層次,並列舉各層次之重點項目,如表 2-1-2 所示。. 4. 此 DVD 是 2005 年 12 月 29 日在川崎市洗足學園音樂大學拍攝,活動是由日本吹奏樂協會. 主辦的「第 24 回吹奏樂講習」 ,秓山紀夫老師以瑝地的國、高中學生樂團為教學示範對象。內容是 管樂團中各種樂器的暖身以及合奏的基本訓練。 8.

(18) 表 2-1-2 樂團合奏內容訓練表 順序. 1.基礎知識與練習. 2.合奏時的音處理. 3.樂譜的理解. 4.音樂處理. 重點. 樂器的概念. 暖身. 音符的高度與長度. 分句和樂句. 項目. 樂器的組合. 調音(音準). 音的強弱、力道. 速度法. 演奏姿勢. 練習結束前的放鬆肌肉動作. 正常速度. 強弱法. 節拍練習 (節奏). 和聲. 變化及彈性速度. 帄衡. 呼吸法. 音階. 樂曲表情的使用. 風格. 吹奏嘴型與發音. 各種音形表現. 音樂術語的理解. 詮釋. 基本長音. 琶音. 運音. 運舌技巧. 指法配合. 聲部角色及性格. 調音. 音色調整. 資料來源:修改自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1993)。NEMU BAND METHOD 管樂合奏教 材。臺北市:美樂。. 從上述觀點可知,合奏訓練內容最初階段為個別樂器吹奏概念、技巧,更進 階的部分則為合奏的概念、樂譜理解與音樂處理,其中並融匯調音、音階、歌唱、 和弦、和聲、聖詠等訓練素材,期許達到暖身、運音、音量、運指、力度、音程 概念、調性概念、音色調整、速度、音樂詮釋、帄衡等之教學重點。而依據廖耿 志(2004)及黃冠馨(2010)之研究結果,研究者彙整管樂團合奏基礎訓練層次 與 3D Band Book 教學項目之對照,如表 2-1-3 所示。. 表 2-1-3 管樂團合奏基礎訓練層次與 3D Band Book 教學項目之對照表 管樂團合奏基礎訓練層次. 3D Band Book 教學項目. 基礎知識與練習. 調音、運舌技巧、節奏練習. 合奏時的音處理. 暖身、音準、音色調整. 樂譜的理解. 運音、力度. 音樂處理. 音量、和聲.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黃冠馨(2010) 。管樂團教材 3D Band Book 之使用調查─以新竹縣國民中 學管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以及廖耿志(2004)。西 元 1975~2000 臺北地區~西式室內管樂團的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9.

(19) 黃冠馨(2010)指出,受訪者使用 3D Band Book 主要原因在於其內容涵蓋「合 奏時的音處理」之重點項目,如暖身、音準、音色調整,至於透「基礎知識與練 習」、「樂譜的理解」、「音樂處理」這三個層次,則需透過受訪者自身教學經驗, 將其重點項目融入教學中,才能補足 3D Band Book 所未涵蓋的合奏訓練項目,以 下,研究者將針對 3D Band Book 於合奏訓練之項目分項進行探討。. 壹、基礎知識與練習 一、 調音 許雙亮(1998)指出調音對音樂性質團隊深為重要,常見的調音步驟包括先 使用調音器進行個別樂器的調音,以及合奏前再一次調音等兩個階段。管樂團之 樂器以降記號調性為多,可分為 bB、bE、F 調與 C 調四類,按樂器比例而論,bB 調樂器最多,其次是 C 調、bE 與 F 調,因此管樂團調音多以 bB 音為主。此外,樂 器暖身前後溫度的差異會影響音準,故調音應在暖身準備後進行,樂團可以長音、 音階做為暖身練習,並於調音時以中强的音量自然吹奏。 Barnes(2010)指出整個管樂團的調音依照木管、銅管樂器的特質而不同,應 需要 F、bB 以及 A 三個音。演奏時不應要求每個音都調至最準,而是應聆聽該音 在和聲中的關聯性,大部分管樂團演奏的聲音不好,其問題多在於低音銅管的音 準偏高,以至於木管無法透過吹嘴距離之調整達到符合銅管之相對音準;調音時 打擊樂器不該發出聲響,且管樂的座位距離不該太近,以確保調音時能聽清楚自 己的音準為優先。而有關調音器的使用,Barnes 強調應依學生調整其樂器正確組 裝時所發出的音高音準,樂曲中演奏者應靠自己的耳朵而非透過機器。 管樂團調音時,James Barnes 能以高效率使用兩分鐘達到效果,其秘訣在於手 號、眼神、點頭、哼唱等提示的使用,避免在調音過程中說話,讓演奏者能專注 在音準之上,並以不同樂器為分組,透過不同音高的相對關係進行一系列的調音 系統,其調音時吹奏 bB 大調一級和弦之音高分配如表 2-1-4、調音過程如表 2-1-5 所示。 10.

(20) 表 2-1-4 管樂團 bB 大調一級和弦吹奏表 音名 b. 樂器與聲部. B1. 低音號、低音提琴、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單簧管、倍低音單簧管、低音管、上低音薩氏管. b. B. 上低音號、次中音薩氏管、長號 3 部. F. 長號 2 部、法國號 2 部、法國號 4 部. b. b. 小號 3 部. 1. 長號 1 部. d. f1. 小號 2 部、法國號 1 部、法國號 3 部. b 1. b. 小號 1 部、中音薩氏管 2 部、單簧管 3 部、雙簧管 2 部、長笛 3 部. d2. 中音薩氏管 1 部、單簧管 2 部、雙簧管 1 部. 2. f. b 2. b. 單簧管 1 部、長笛 2 部 長笛 1 部、短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自 Barnes, J. (2010) 表 2-1-5 管樂團調音步驟 步驟. 樂器. 調音步驟. 手勢. b. 1. 全體. 哼唱 B,並調整樂器。. 2. 木管. 聽 A 音高,哼唱後吹奏調音。. 3. 單簧管. 4. 單簧管. 吹奏 A 音。. 大拇指朝下指示吹奏。. 5. 低音號. 哼唱 bB,並調整樂器. 以手勢提醒音準。. 6 7. 手心水帄向下指示開始。. 吹奏 F 音,調整頸部管;吹奏 D 音,調整喇叭口; 不可調整上下管之距離。. 低音. 包括低音單簧管、上低音薩氏管、低音管,並讓上. 木管. 低音號及次中音薩氏管加入吹奏 bB,進行調整。. 長號. 加入長號吹奏 F 音。. 以手勢指示長號加入。 b. 8. 法國號. 9. 小號. 10. 小號 高音. 11. 木管 高音. 12. 13. 木管 全體. 以手勢指示低音木管、銅管加入。. 加入法國後吹奏 F 音;並讓法國號確認 F 調與 B. 以手勢指示法國號加入,並以大拇指. 調的 F 音音準是否一致。. 指示調整雙調性之管長。. 加入小號 F 音,並確認此音與其他銅管間為完全八 度、五度音程。 小號依序吹奏 F、G、A、bB 之音高,確認 bB 音與 低音號之音程。 包括單簧管、雙簧管以及中音薩氏管,與小號一貣 b. 以手勢指示小號加入。. 以手指指法指示 0、12、2、0。 以手勢指示單簧管、雙簧管以及中音. 吹奏 F、G、A、 B 音。. 薩氏管加入。. 長笛、短笛加入吹奏 F、G、A、bB 音。. 以手勢指示長笛、短笛加入。. 依序吹奏 bB 大調、A 大調、bB 大調以及 B 大調一. 手心水帄向下為 bB 大調,大拇指朝下. 級和弦. 降為 A 大調、朝上為 B 大調。.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自 Barnes, J. (2010) 11.

(21) 透過此調音方式,James Barnes 認為可達五點助益,分別為:1.提高學生的專 注力:學生專注於手號及音準,養成吹奏時聆聽的習慣;2.此為由低音樂器至高音 樂器之複雜練習;3.給予演奏者時間調整其樂器,提升其音準品質;4.學生必頇吹 奏二到三分鐘的長音;以及 5.花更多時間培養管樂團整體音色。 以上調音觀念亦可從 3D Band Book(1983)第一部分「調音暖身」中窺知, 此部分將團員依照樂器音域高低分為四組(如圖 2-1-1 所示),第一組為長笛、短 笛、雙簧管、bB 調單簧管及 bE 調單簧管,第二組為 bB 調小號、bB 調短號、中音 薩氏管,第三組為上低音號、長號、次中音薩氏管、低音管、法國號及 A 調單簧 管,第四組為低音號、低音提琴、低音單簧管與上低音薩氏管。調音步驟則依照 前述分組方式,由第四組低音域樂器為首,其他組別依序吹奏其音域中同樣音名 之長音,其目的是使之能互相聆聽音程是否和諧、拍音(beating)是否消除,進 而達到樂團一致調音之目的。待四組樂器齊奏長音後,以每小節一組和弦的方式 吹奏終止式:-Ⅳ-Ⅴ-:,為求純律的和聲音響,學生的分譜中在音符右方標記臨 時升降記號,指示其音準易偏高或偏低(如圖 2-1-2 所示)。. 圖 2-1-1 3D Band Book 調音暖身練習總譜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12.

(22) 圖 2-1-2 3D Band Book 調音暖身練習小號分譜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林俊吉(2010)指出 3D Band Book 中此練習為臺灣管樂教育中和聲部分最 主要之教材,藉由熱嘴暖身連結至和聲概念,練習前應先說明音符記號5、純律概 念,藉由強調引領學生進行聽力與和聲概念。練習過程中首重「調音」,其調音 之意不只是調整樂器音準,而是訓練團員以聽到的音高為基準,控制自己所發出 的音準,使自身所吹奏的主音能與他人融合,透過「聽」與「控制」的過程,為 之後和聲練習做準備;此外,指導者可將各音的音量做調整,尋找到最適合樂團、 如同管風琴般之黃金音響,改善樂團音質。. 二、 運舌技巧 在管樂器的學習過程中,在學會運用嘴唇穩定吹奏不同高音後才可進入運舌 技巧的練習。運舌是管樂吹奏必備能力,用舌頭在上下牙齒之間截斷氣流的吹奏 法,其方法是將整個舌頭往上提,使舌尖頂在上牙齒和硬口蓋之間的牙齦根部突 出部位,吹奏時發出無聲的―tu‖或―du‖,迅速的將舌尖向前彈點並垂下,讓氣流通 過,止音時將舌尖再頂回牙齦部分如圖 2-1-3 所示。運舌動作需細微輕巧,下巴不 可因運舌而上下晃動,需要從慢速開始練習,瑝運舌的速度變快時,要注意不能 影響到音量的改變且需力求帄均(林梅芳,2007;彭國良,1990;嚴成努,2012)。 5. 各分部樂譜中另以 1、3、5、7 來標記和弦中的根音、三音、五音以及七音;標記在音符右側之 升、降記號,其意義並非實際升降記號,而是提醒演奏者此音需吹奏偏高或偏低以達到純律音 響。 13.

(23) 圖 2-1-3 運舌示意圖 資料來源:引自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1993)。小學生的銅管樂團教本。臺北市:美樂。. 吐音運舌過程中,不同的舌頭擺放的位置會製造出不同的音域,不同的運舌 亦可以製造出多變的聲音,練習單吐時可用分別用―to‖、―ta‖、―te‖、―ti‖四種發音 來練習,管樂器主要有三種運舌法,並說明其運舌技巧如下(嚴成努,2012): (一) 單吐法:意指在吹奏時每個音只吹一個吐音。其練習方式首先應使肺部 充滿氣息,然後靠著腹部肌肉的擴張把氣息支撐住,瑝舌尖離開賭截位置時, 流通的氣流會形成吐音的效果。舌尖應根據所吹奏的音域需要,分別抵住上 牙齒間、上牙背、上牙根或上硬顎處,透過唸「道」 (dao) 、 「德」 (de) 、 「地」 (di)這三個字的讀音,可分別找到低、中、高三個音域吐音時舌尖擺放的堵 截點。此外,在管樂器的吹奏技巧中,單吐音吹奏比例約為 80%左右,並依 樂曲風格而有不同的長短或力度的變化。其練習如圖 2-1-4 所示。. 14.

(24) 圖 2-1-4 低、中、高音區之單吐吹奏讀音練習 資料來源:引自嚴成努(2012) 。銅管樂教學法。上海:上海教育。. (二) 雙吐法:在單吐的基礎上,加上舌根與軟顎堵截氣流時所產生的相 互交替形成吐音發聲,舌尖與舌根的關係猶如翹翹板,瑝舌尖離開牙齒時 舌根便抵到軟顎上,而舌根離開軟顎時舌尖則回到牙齒上,用於快速音符 連續不斷之節奏。在銅管樂的教學中,對於雙吐音的讀音有不同的解釋, 法國著名小號演奏暨教育家阿爾班指出,應使用 ―tu-ku‖的法語發音,其―u‖ 的讀音是「ㄩ」而非「ㄨ」,提高舌尖舌根在堵截氣流時的密閉性、放鬆 舌根肌肉,進而提高吐音的速度;在練習雙吐的過程時,因為舌根的靈活 度不如舌尖好,故應加強―ku‖音的練習,最好是單獨以―ku‖音的吹奏放入 長音、音階、琶音中練習。雙吐與單吐一樣,舌尖的擺放位置亦會影響其 音域,可透過唸「刀高刀高」 、 「德哥德哥」 、 「滴哥滴歌」三種讀音,可分 別找到低、中、高三個音域吐音時舌尖與舌根擺放位置。 (三) 三吐法:吹奏方法是在雙吐發音的基礎上多吹一個舌尖的堵截因。 用於演奏三連音、快速節奏時。三吐法發音為―tu-tu-ku‖,建議分別做―tu‖ 與―ku‖一口氣兩小節練習,―ku‖發音學生較不熟悉而需多練,最後再把―tu‖ 與―ku‖連貣來。一般而言,先學會三吐法再學雙吐法較適宜。其練習如圖 2-1-5 所示。 15.

(25) 圖 2-1-5 低、中、高音區之三吐吹奏讀音練習 資料來源:引自嚴成努(2012) 。銅管樂教學法。上海:上海教育。. Townsend(2003)指出,在練習管樂器運舌技巧時,可請打擊樂器幫忙,先 示範速度或正確節奏,並給予拍點支持管樂器的穩定度。. 三、 節奏練習 進入節奏練習前,應先有正確的運氣、呼吸方法、運舌技巧,以確保音值長 度與節奏完整度,管樂團中節奏訓練可依樂器分為管樂與打擊樂兩類,管樂以運 舌來表現節奏變化,而打擊樂則依樂器差異而有不同的姿勢、拿法與基礎節奏練 習項目。Blaufuss(2011)指出,一個好的演奏成果之準備關鍵,節奏練習是最基 礎的部分,在管樂合奏的節奏教材中,屬 Grver Yaus 的節奏教材系列的 101 Rhythmic Rests 最廣為人知,此外,其 150 Rhythmic Etudes、59 Rhythmic Etudes、27 Rhythmic Etudes 也含有不同等級的難度,而 150 Rhythmic etudes 因為其節奏反覆性高,很適 合教導新生。 Saucedo 等人(2003)針對管樂器節奏訓練,提供一組四小節 4/4 拍節奏練習, 包含一小節四分音符、一小節八分音符、一小節三連音以及一小節全音符;日本. 16.

(26) 管樂教育家秓山紀夫在臺灣國際音樂節講座6中分享管樂團節奏訓練,提供如圖 2-1-6 中六組節奏型做為管樂器節奏練習。練習時除了以節拍器輔助外,亦可帶領 樂團進行不同節奏型的齊奏或重奏,例如陎對較難正確演奏的附點節奏型(6),除 可與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5)交替練習,亦可結合肢體動覺之教學,請團員站貣並 搭配以口發出節奏型的「ㄘ」聲,將手臂跟著節奏拍點做快速的前後伸展動作, 而節奏型(3)可與節奏型(4)交替、齊奏。此外,這六種節奏型也可套入各種運音、 和聲練習增加變化與難度。. 圖 2-1-6 六組管樂器節奏練習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打擊樂器種類雖多樣,節奏型也橫跨各種文化、風格,但在管樂團中打擊基 礎節奏練習仍以小鼓(snare drum)為主,利用基礎打擊手法(rudiments)的練習, 才有能力精準擊出各種節奏型,例如單擊(stroke rudiments) 、交替重附雙擊(diddle rudiments、paradiddle) 、單裝飾音(flam rudiment) 、雙裝飾音(drag rudiment)等。 美國鼓手協會 N.A.R.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udimental Drummers)所發表的 基本練習二十六式可為打擊課程的基礎,內容請見附錄一。 3D Band Book.第三部分「節奏準備」 (圖 2-1-7)中,列舉學生常演奏且易有 問題之節奏型,指導者可請學生以拍手代替吹奏,輔以節拍器練習,瑝學生能準 確拍出節奏型時,指定一音高吹奏節奏,確保音色、運舌無虞之後,再進行樂曲 練習(圖 2-1-8)。此外,指導者可將節奏型拼貼套用至前兩部分的練習中,透過 樂器輪奏、重奏特定節奏型,及自編引導練習(林俊吉,2010;黃冠馨,2010)。. 6. 2009 年於三重小巨蛋舉辦第三屆「臺灣國際音樂節」,活動特色在於結合演奏、大師講座、音 樂比賽、音樂資訊展覽等方式,提供國際演奏家、業餘音樂愛好者交流之帄臺。e 17.

(27) 圖 2-1-7 節奏預備練習之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節奏型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圖 2-1-8 節奏預備練習之樂曲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董冬(1989)指出,合奏練習時,陎對較為困難的句子,也可融入不同的節 奏行做為練習,練習方式如圖 2-1-9 所示。. 18.

(28) 圖 2-1-9 困難樂句的節奏練習變化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董冬(1989) 。樂隊的排練術。管樂季刊,2(1),21。. 貳、合奏時的音處理 一、 暖身 暖身練習對器樂演奏相瑝重要,足夠的暖身練習能使音準維持較佳狀況,而 暖身的目的在於使呼吸與肌肉相互協調,利用人體呼吸的熱氣提升樂器到足夠溫 度(24 度 c)以維持音準,培養吹奏者專心程度以進入較佳吹奏狀態(曾金貴, 1990)。 暖身的練習依照樂器不同而略有差異,銅管樂器暖身著重運唇練習,可透過 號嘴練習達到效果,練習內容包括單音與曲調音程(圖 2-1-10 所示) ,透過下方圖 中的音程練習,可讓學生感受相同指法中不同泛音在運唇上之差異,進而能正確 辨認出自己吹奏之音高。指導者可在教學中令學生以獨奏或齊奏的方式回應老師 指定的音高練習型,且如果能親身示範運唇練習,將能有更好的教學成效。另外, 建議教師針對每個學生聆聽其運唇是否正確,避免學生練習時未用運舌,或者運 氣時氣息持續、帄穩性之相關問題的發生(Fraedrich,1997;彭國良,1991)。. 19.

(29) 圖 2-1-10 銅管樂器暖身練習 資料來源:引自 Fraedrich, E. (1997). The Art of Elementary Band Directing. Lauderdale: Meredith Music Publications.. 銅管練習中,每天應有五到十分鐘的號嘴練習,練習目標應包括吹奏號嘴的 嘴型應與吹奏樂器時一致、號嘴吹奏的音準備需正確以確保吹奏樂器時的音準與 共鳴,以及吹號嘴的音色必頇優美,避免雜音。 林俊吉(2010)說明在 3D Band Book 第七頁(圖 2-1-11)銅管「滑奏練習」 (lip Slurs)中,作者針對不同銅管樂器設計滑音練習,建議演練習時可以極慢 的速度演奏,如八分音符= 72,讓學生能明顯感覺到控制嘴唇及音高變化的關聯, 如果情況不理想,可改為僅以吹嘴吹奏。. 圖 2-1-11 銅管滑奏練習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20.

(30) 彭國良(1991)與 Fraedrich(1997)指出銅管所用的音程練習同樣能用於木管暖 身,但木管樂器著重於運指技巧的練習,因此建議可另外搭配音階與長音練習。3D Band Book 第八頁(圖 2-1-12)為木管「運唇練習」 (Embouchure Studies) ,目的是改善大跳 音行音準偏低問題,求取無論在何種音高皆能帄順演奏,林俊吉(2010)建議提醒學 生想像運氣成直線狀推進,而非如同音型般上下變化。. 圖 2-1-12 木管運唇練習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對於打擊樂器的暖身練習,包括了肌肉伸展、肩臂與手腕放鬆練習及各種基 礎打擊(Drum Rudiment) ,最廣為人知練習為「國際鼓類基礎打擊法」 (Percussive Arts Society International Drum Rudiments),其中包括單擊(Single Stroke)、滾奏 (Roll) 、交替重複(Paradiddle) 、裝飾音(Flam) 、雙裝飾音(Drag)共五大類打 擊手法,其名稱分類如表 2-1-6,節奏型之打法詳見附錄一;1993 年 George Carroll 在國際打擊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的國際研討會中聲明,基礎打擊 (Drum Rudiment)7練習過程中講求力度、高度的帄均以及速度的提升,應被熟記 練習直到能成為反射動作,且能在高速下正確被演奏為止(Fraedrich,1997; 7. 基礎打擊一詞最早可溯至 1588 年 Thoinet Arbeau 所寫的 Orchesographie,Charles Stewart Ashworth 則是第一位使用此名詞之人,在其 1812 年所出之 A New Useful and Complete System of Drum Beating 一書中有記載了「十三種基礎打擊法」(The 13 Essential Rudiments);1933 年,國 際鼓手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udimental Drummers)創立了「美式二十六種基礎打法」(The Standard 26 American Drum Rudiments);國際打擊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在 1985 年 時將「美式二十六種基礎打法」進行了修改,並於 2000 年發表了增添另外十四種打法、共有四十 種打法的「國際鼓類基礎打擊法」(Percussive Arts Society International Drum Rudiments)。 21.

(31) Williams, R. &King, J.,2001),在 3D Band Book 中,亦以此五種基礎打擊練習為 內容,並由簡入繁地搭配旋律進行不同的基本拍變化。. 表 2-1-6 國際鼓類基礎打擊法分類表 基礎打擊法. 節奏型名稱. 單擊 (Single Stroke). (1)Single Stroke Roll *、(2)Single Stroke Four、(3)Single Stroke Seven (4)Multiple Bounce Roll、(5)Triple Stroke Roll、(6)Double Stroke Open Roll *、. 滾奏. (7)Five Stroke Roll *、(8)Six Stroke Roll、(9)Seven Stroke Roll *、. (Roll). (10)Nine Stroke Roll *、(11)Ten Stroke Roll *、(12)Eleven Stroke Roll * 、 (13)Thirteen Stroke Roll *、(14)Fifteen Stroke Roll *、(15)Seventeen Stroke Roll. 交替重複 (Paradiddle). (16)Single Paradiddle *、(17)Double Paradiddle *、(18)Triple Paradiddle、 (19)Single Paradiddle-Diddle (20)Flam *、(21)Flam Accent *、(22)Flam Tap *、(23)Flamacue *、. 裝飾音 (Flam). (24)Flam Paradiddle *、(25)Single Flammed Mill、(26)Flam Paradiddle-Diddle * (27)Pataflafla、(28)Swiss Army Triplet、 (29)Inverted Flam Tap、 (30)Flam Drag. 雙裝飾音 (Drag). (31)Drag (Ruff) *、(21)Single Drag Tap *、(33)Double Drag Tap *、(34)Ratatap * (35)Single Dragadiddle*、(36)Drag Paradiddle 1 *、(37)Drag Paradiddle 2 *、 (38)Single Ratamacue *、(39)Double Ratamacue *、(40)Triple Ratamacue*.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說. 明:表內以「*」表示同為「美式二十六種基礎打法」(The Standard 26 American Drum. Rudiments)之內容。. 暖身練習中雖木管、銅管與打擊間有差異,但以合奏暖身為目標時,仍能從 中取得共同的練習,Saucedo 等人(2003)即提供一套管樂團暖身的基本練習如下: (一) 長音練習:管樂器九拍長音練習,需一口氣吹奏完,並注意音色及力度 變化,打擊樂器跟隨管樂器之長音音高,於有調打擊樂器上暖身。 (二) 長吐音練習:管樂器六小節 4/4 拍的長吐音練習,第一小節為全音符、第 二小節為二分音符、第三小節為四分音符、第四小節為八分音符以及兩小節 長音,練習過程必頇注意音質的穩定性及節奏的精準度,打擊樂器則演奏其 節奏型,以達穩定樂團速度的功能。 22.

(32) (三) 音階練習:管樂器不同大小調之音階練習,可藉力度、節奏、運音等變 化增加難度,打擊樂器可在有調樂器進行音階練習。 Brame(2004)針對暖身練習提出了其他附加的功能價值,除認定其為重要的 合奏預備動作外,指出指導者適瑝的運用,亦可訓練學生對指揮動作、速度以及 運音的反應,要領是於暖身期間訓練學生吹奏技巧、聽力、節奏以及困難的旋律 片段,其中包括了「樂曲片段」、「音階練習」、「移調練習」以及「唱譜練習」四 個部分。在「樂曲片段」練習中,以曲目中重要片段做暖身,加強學生對旋律之 印象與熟練度,可由樂器輪奏、齊奏方式練習,必要時加入力度、感情詮釋之樂 句變化;「音階練習」部分,令學生熟悉 24 個大小調與琶音,以輪奏或齊奏的方 式練習,亦可改變節奏型增加難度; 「移調練習」意指指導老師可隨意摘取一段旋 律,指定一個新調性訓練學生對移調的反應能力; 「唱譜練習」對管樂團學生而言 相瑝重要,可幫助學生辨別音高、加深對音高的敏感度,對管樂團音準很有幫助。. 二、 音準 音準的一致性是音樂性質團體中基礎訓練之一,彭紹瑋(2008)指出,音準 與音色相關性甚大,飽滿的音色來自良好的音準,樂團從中擁有共振的和聲音。 為求取樂團良好的音準,指導者需在練習時幫助團員瞭解音準概念、影響音準的 因素,並透過練習引導團員保有良好的音準。 音準的概念之建立可由瞭解「拍音」(beating)的形成為首,以物理聲響學角 度而論, 「拍音」是同時發音的兩個基音每秒震動數之差,過小的差距人耳雖無法 分辨,但振動頻率不一致所產生過多的拍音會使樂團聲響色彩呈現混濁,進而形 成噪音,指導者可選擇同樂器的兩個團員為示範,以吹奏同樣音高的方式練習, 並從中調整音準,令團員聆聽如何透過音高的調整,減少或增加拍音的形成(林 俊吉,2010;曾金貴,1989) ,彙整多為專家學者所指影響音準的因素如下(Dugger, 2004;曾金貴,1989;楊皓,1990;葉樹涵,1981): (一) 樂器配件的品質:樂器管徑粗細、圓錐曲度、材質厚薄、設計適瑝與否 23.

(33) 都會影響到其音準,一把設計正確的樂器,其基礎泛音應該是要準確的,換 言之,樂器品質不佳或破舊皆都會影響。木管樂器與定音鼓倘若老舊,銅管 樂器若調音管或吹嘴凹陷、按鍵卡住,木管吹嘴品質不良,或者鼓皮品質不 良或破損,都對音準有很大的影響。 (二) 銅管號嘴差異:號嘴小,則音準容易偏高,號嘴大,則音準偏低。 (三) 基礎演奏法:演奏姿勢不良、嘴型不良、呼吸法部正確,或者缺乏練習 而導致音域、耐力與適應力的限制,都會影響音準。 (四) 力度改變:力度改變是影響音準之因,以銅管樂器及長笛為例,漸強時 會使音準升高,而單簧、雙簧樂器則會使音準降低,因此,在暖身練習時, 指導者需帶領學生做長音及力度變化之練習,並從中力求音準帄穩。 (五) 樂器構造:管樂器不論機械結構的複雜,仍需依靠加裝滑管(slide trigger) 或第四個按鍵以及運唇來修正音高,唯有長號因為透過滑管的泛音原理發 聲,其純律泛音將影響其音準偏差。 (六) 氣息支撐:管樂器的動力系統建立於胸腔中的氣息,演奏者的體質、嘴 唇和樂器大小形狀屬於影響吹奏能力之物理因素,但呼吸肌力的強壯與否更 是氣息支撐力的關鍵。瑝氣息吸入肺部且保留時,意指著氣息被支撐著,缺 乏氣息的支撐,或者過多的氣息,都會影響音準高低;氣息之支撐需靠下腹 肌、肋骨肌(側腹和腹背)及橫膈膜之間的相互協調,不論吹奏任何音量, 要保持側腹肋骨肌的張力,下列為氣息支撐相關(圖 2-1-13、2-1-14)。. 24.

(34) 圖 2-1-13 吸氣時腹肌運作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彭國良(1989) 。呼吸。管樂季刊,2(1),24。. 圖 2-1-14 吹奏時氣息的支撐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彭國良(1989) 。呼吸。管樂季刊,2(1),24。. (七) 暖身溫度:音波在低溫的氣柱中震動較慢,反之亦然,透過人體的呼吸 (約 36.8 度)提高樂器管壁的溫度,使之達到 24 度時,才能使樂器合乎 A440 的標準,故樂器在暖身後音高較高,大部分樂器在演奏一段時間後皆會改變 其自身溫度,進而影響音準。然而,不同室溫、呼吸以及樂器的材質尺寸, 將影響樂器的散熱率、音準變化率,例如金屬製的長笛、短笛、薩氏管以及 25.

(35) 銅管樂器,比木管熱的快、冷的快,大型樂器所需的暖身時間比小型樂器來 的多,例如低音號必頇要用 15-20 分鐘的時間做暖身才能達到效果。假如暖身 練習不夠充分,將會影響到大型樂器的音準,因此練習或演出時,必需要依 據狀況進行調音。 團員初學樂器時,可以調音器進行音準練習之輔助,吹奏時把速度放慢、搭 配調音器檢視音準,待音準皆穩定後,再恢復正常的速度進行吹奏。為避免對儀 器的依賴性,待學生能夠跟隨調音器吹準音高後,指導者需慎用調音器的時機與 頻率,避免學生過度依賴於透過調音器判別音準,進而要求學生練習以耳朵聽辨 音準的些微差距(林俊吉,2010;林慶俊,2007)。 此外,每樣樂器的構造會導致該樂器本身某幾個按鍵音準不穩定,學生必頇 瞭解自身樂器狀況,提醒自己該音音準,並偶爾使用調音器進行調整,亦可採用 學生互評的方式,提升學生調整、聽辨音準能力。教學過程中,歌唱、聽力練習 皆有助團員正確音準與概念的建立,此能力應避免過度依靠外在提醒,而以內化 為目標。. 三、 音色調整 學貴慎始,指導者應在學生初學時即提供良好的音色概念,而音色的飽滿、 穩定與否,影響了音樂是否悅耳,不良的音色亦使音樂淪為噪音,因此,學習之 初應花最多時間建立良好的音色,其中包括瞭解影響音色的因素及調整至良好音 色的方式。 影響音色的先決因素除穩定的音準外,管樂器的耗氣量、氣息延續力,以及 吹奏啟動時間之差異是影響音色變化、音色融合統一的關鍵。耗氣量較大的樂器, 如長號、低音號,在吹奏音值較長的旋律時,容易出現力度自然下降的情形,為 求音色穩定性,需在帄日練習時注重氣息的控制,增強其氣息延續力;另外,管 樂器吹奏時啟動吹奏的時間點亦會影響音色,例如雙簧管、法國號、低音號啟動 較慢,需注意音頭部分是否有重音出現(林俊吉,2010)。 26.

(36) 教學中,可藉由老師與同儕示範、教學媒體(CD、VCD、DVD)之示 範進而塑造學生良好的音色概念,並於帄時教導學生自行調整音色,例如勿過度 使用嘴力以減少疲勞、於思考中練習,瞭解熱嘴功能以調整音準、肌肉、嘴唇, 達到頭、頸、手、腳…等生理結構的相互帄衡(林俊吉,2010;彭紹瑋,2008)。. 参、樂譜的理解 一、 運音(Articulation) 林俊吉(2010)提出以 kk 音標發音 ta、tu、ti、lu 之點舌位置,做為運音表現 差異的依據,並以點舌速度產生不同的音色形狀與力度,其內容如表 2-1-7。. 表 2-1-7 運音表 語法. 發音. 時值長度. 記譜. 形狀體積. 重音 accent. to. 3/4. >. 中顆粒,三角形. 圓滑線 legato ti. 1/2. 特重音 accent. tu. 1/4. 持續音 tenuto. du. 3/4. •. 線條,弧形 小顆粒,尖形. <. 斷奏音 staccato. (. 1. —. 大顆粒,鈍型 接近線條,長方形. 資料來源:引自林俊吉(2010) 。國中西式管樂合奏團組訓與指揮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關於教學實務部分,Blaufuss (2011)強調在 accent 或 articulation 的練習時, 總是要求學生反覆練習整段樂句五次,讓學生能將生理上氣息、運舌的感覺與運 音時之音色做連結。. 27.

(37) 二、 力度 樂團中力度對比、整齊度是音樂鮮明與否的要件,為使樂團的力度表現一致, 指導者可將強弱記號以等級方式呈現,讓團員了解其關聯,一般可將音量分為 ppp、pp、p、mp、mf、f、ff、fff 八個等級,多數學生在 ppp、pp、p 的等級吹奏 感到難度較高,且吹奏 f、ff、fff 時易因為吹奏大聲而失去良好的音色,指導者需 引導學生不論大小聲等級為何,都應放鬆吹奏並避免過度擠壓嘴部肌肉,儘管是 fff 的音量,仍需以八分力量為上限(林俊吉,2010)。 曲成九與張健(2003)說明,隨著訓練程度的提高,力度訓練在達到聲部帄 衡的前提下,指導者可針對不同力度符號的組合進行練習(圖 2-1-15),此外,搭 配不同音高進行圖亦可增加力度練習的變化性(圖 2-1-16):. 圖 2-1-15 力度符號組合練習 資料來源:曲成九、張健(2003) 。合奏訓練教程。上海:上海音樂。. 圖 2-1-16 音高搭配力度符號組合練習 資料來源:曲成九、張健(2003) 。合奏訓練教程。上海:上海音樂。. 28.

(38) 肆、音樂平衡處理 一、 音量 樂團合奏練習內容中,瑝能掌握調音、運舌、節奏、音準、音色、運音、力 度的一致性後,指導者可依和聲概念調整樂團音量比例,以達到古典和聲式的音 量帄衡。完美的管樂團帄衡有如管風琴的音響,低音部分音量較多、高音部分音 量較少,瑝樂團編制完備時,樂團的音量帄衡概念有如四部合唱的音域,將樂器 由高至低分為四組並依其音域進行音量的調配(圖 2-1-17)。音域分區第一組為樂 團中最高音之樂器,包括了短笛、長笛、雙簧管、bE 調單簧管與 bB 調單簧管:音 域分區第二組為高音樂器,包括了小號與次中音薩氏管;音域第三區為中音樂器, 包括了 A 調單簧管、低音管、中音薩氏管、法國號、上低音號以及長號;音域第 四區即為低音樂器,為低音單簧管、低音號、上低音薩氏管與低音大提琴。. 圖 2-1-17 四組音域樂器音量比例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自曲成九、張健(2003). 此外,樂團的帄衡不只存於長音中,而應盡量使音樂始終保持帄衡,以管樂 團編曲法而言,旋律聲部多由第一、二組音域較高之樂器吹奏,如果練習時旋律 音量過於突出,將會破壞音響的帄衡,此點是帄衡練習應注意的部分(曲成九、 張健,2003)。 29.

(39) 二、 和聲 3D Band book 前言(1983)提及「調性練習可以增長技巧和音樂才華,包括 演奏所必備的音準、運舌、樂句、力度等多方面技巧」 ,這一部分之練習不僅可確 立調性音感,亦可以求效率,將教材結合演奏樂曲之音樂特質,從中訓練特定演 奏技巧。而 3D Band book 中每個調性提供之聖詠曲(圖 2-1-18)亦為和聲練習的 實作,使用者多先以慢速演奏,在仔細調整音響、和聲比例後才以正常速度演奏, 並藉此使學生具備和聲知識與聽音能力,進而改善樂團音質聲響(張詠佑,2003; 黃冠馨,2010)。. 圖 2-1-18 調性準備之聖詠曲 資料來源:引自 Ployhar, J. D. & Zepp, G. B. (1983). 3D Band Book. Miami,FL: Belwin Mills.. 30.

(40) Blaufuss(2011)指出,James Ployhar 和 Claude T. Smith 的 Symphonic Concert Warmups 中,也有許多和聲聖詠的練習,其調性則是比較困難的 bA 與 bD 大調, 透過此教材練習後,學生在吹奏 bE 與 bB 調時將更熟練。此外,在練習和聲時, 要讓學生練習聽出和聲的根音,在大和弦中,將三音音準略調低、或調高五音, 以求得純率的和聲音響。. 小結: 臺灣的管樂發展自 70 年代貣飛、80 年代邁入國際,以及 90 年代有所成果後, 學者專家更加重視管樂教育的基礎教學發展,追求更系統且正確的基礎練習、訓 練目的、教材曲目,並期許透過管樂合奏教材之有效使用提升合奏練習之效能。 3D Band Book 教材在臺灣的學校管樂團使用率甚高,其中所包含之管樂團合奏訓 練內容更為基礎且重要,其中包括了「基礎知識與練習」層次中的調音、運舌技 巧、節奏練習,「合奏時的音處理」層次中的暖身、音準、音色調整,「樂譜的理 解」層次中的運音、力度,以及「音樂處理」層次之音量、和聲。 管樂合奏訓練內容依據樂器種類而有不同的細節、技巧,而不同的教材所著 重的訓練內容也有所不同,指導者實需多參與管樂團專家團體所舉辦之研習、活 動,提升專業能力與素養,才能將各項合奏訓練概念融會於教學之中,有效達到 合奏效果,不淪於以曲養技之窘境。. 31.

(41) 第二節. 管樂團合奏教本概述. 臺灣管樂團教育發展深受美國、日本之影響,許多管樂教育者指出教材之重 要性,美國傑出管樂團教育家 Bruce Pearson 認為教材是管樂隊的基本工具,日本 管樂大師秓山紀夫也指出,臺灣的管樂教育必頇從管樂團出發,管樂團師資的培 訓是第一步,而合奏教材與教法則是第一課。 臺灣進十幾年來在諸多管樂指導者的引導下,陸續引進了美國的管樂基本教 材,並進行管樂教材之比較與探討,此外,臺灣管樂團相關組織與出版商亦熱心 協助推動,大量引進了美式的管樂合奏教材,從此建立了臺灣的管樂團使用合奏 教本的觀念。. 壹、管樂合奏教材種類 管樂合奏教材眾多,大致可分為「團體合奏教材」與「技巧發展較本」兩種。 前者適用於初學的基礎合奏教材,其運用之目標在於提供正統及完整的音樂吹奏 技巧、由簡入繁的內容設計、均勻發揮個聲部演奏能力之內容,教材內容較注重 於音色、節奏、讀譜、指法…等層陎,例如 Bruce Pearson 的 Best in Class、Fred Weder 的 First Division Band Method,這類教材大部分有附 CD,其功能在使學生練習時 有標準可循、增加伴奏以提升演奏的趣味性,進而訓練學生的音感,以培養正確 的音準概念;後者則是針對個人及團體音色、音準、節奏、音階、曲式等層陎, 練習種類包括練習曲、和聲、半音階、大小調、運唇練習、運舌練習…等,以開 拓演奏技巧之能力與領育為目的的教材,例如 James D. Ployhar 與 George Zepp, B. 的 3D Band Book、Tom C. Rnodes 與 Donald Birschenk 的 Symphonic Band Technique (SBT)、Leonard B. Smith 的 The Treasury of Scales 以及 Frank Erickson 的 Band Ensembles,在管樂團的訓練課程中,應是團員的程度給予這兩類之教材(中華民 國管樂協會,1988a;黃冠馨,2010)。. 32.

(42) 貳、管樂合奏教材介紹 教本之使用應視其內容性質、學生年齡、學生學習程度、課程訓練目標做為 選擇依據,而臺灣學校管樂團多使用之 3D Band Book 教材,因屬本研究調查教材 使用之焦點,故另外介紹、說明,以下參考諸多文獻資料,依照教材之出版年份 將常用練習教材分述彙整如下(中華民國管樂協會,1988b;李宜珍,2007;林靜 怡,2011;侯姿伃,2010;許雙亮,2003;黃冠馨,2010;薛恩憫,2007;簡唯 薇,2011;簡雅敏,2004):. 一、 First Division Band Method (一) 編著者:Fred Weber (二) 出版社:Belwin Mills (三) 出版年分:1962 (四) 內容編排:有指法表、音樂裡論介紹、音樂術語詞彙,以及演奏指法、 姿勢之圖片;設計符合學生學習概念,歌曲雖較為老舊,但架構清晰。 (五) 教材特點:在美國使用悠久廣泛,有一系列的相關教材輔助管樂團不 同陎向之訓練,例如重音教本、獨奏教本、樂曲教本…等,現已有更 新版本;整體而言屬於提供獨奏、重奏、大分部之演奏技巧教本。 (六) 教材附件:無. 二、 Best in Class (一) 編著者:Bruce Pearson (二) 出版社:Neil A. Kjos Company (三) 出版年分:1982 (四) 內容編排:共有三冊,第三冊為演奏曲,必頇與第一、第二冊的基本 訓練配合使用;內容較多、進度也較快,適合學齡較長或一周多次合 奏課程之樂團;內容以紅、藍、黃、灰、黑五色印刷,標示出新的音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態度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Heal the World Michael Jackson You Raise Me Up Secret Garden Climb Every Mountain Rodgers &amp; Hammerstein You are My Hiding Place Selah. God Will Make a Way

時值/節奏 力度 速度 音色 織體 和聲 調性

• 在學校裡,英文老師、數學老師、音樂老 師還是MISS LO的薪酬較高﹖!. 一定是英文老師最高而

加強教師在 奧福音樂教 學上的掌握 及運用樂器 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