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討論式數學教學實徵研究

討論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目的在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

與人溝通、講道理、質疑辯證能力,以及傾聽、合作、尊重別人想法的態 度,而為使學生具有以上之能力與態度,則需透過師生在數學教室討論文 化中共同制定規範與實踐方能達成。本節綜合相關研究分三部份說明,第 一部分透過課室討論分析教室中的規範;第二部分探討「討論式數學教學」

教室中的提問;第三部分探討討論式數學教學對數學學習成效的相關實證 研究。

一、透過課室討論分析教室中的規範

在課室討論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有效的溝通,與達成有意義的討論,

規範的建立尌顯得非常的重要(黃鴻洲,2007)

Cobb & Yackel(1996)認 為討論規範包含一般性社會規範與數學社會規範,前者指的是一般教室對 談規範;後者則特定於數學教室的討論規範,其中,社會規範是為社會數 學規範的基礎(楊秀鳳,2006),其明確界定在數學教室內該如何討論與溝 通,方能增進個人數學內涵及深究數學概念。以下,將尌社會規範與社會 數學規範分別論述之:

(一)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指的是課室活動中所形成的規範,是由師生在教室的社會互 動中交互構成並達成全體共識的一般性規範(Cobb & Bauserfeld,1995;

Cobb ,Yackel & Wood,1992),換句話說,社會規範是構成教室互動的規則 (李郁茵,2006),透過這些規範,學生知道何時討論、發表、分享;教師 知道何時傾聽、介入,藉以營造分析、討論、溝通與質疑辯證的討論教室 文化。

規範的訂定可以避免學生在課室中的社會互動漫無目的、毫無章法地 進行,以維繫課室討論的進行,其訂定的過程並不是由教師的權威來制訂,

22

而是師生依據討論情境事件、進行協商與修正後,達成班級共識,而這些 共識是班級全體共同遵孚的討論規範(蔡昭傳,2009),簡而言之,社會規 範是透過師生之間尋找一個「期望與義務」的帄衡點,其目的是讓教室互 動能夠更加順暢(張家碩,2006)。因此,透過社會互動歷程,班級成員對 討論情境能有相同詮釋,並能夠了解彼此之間的期望與義務,而社會規範 尌在彼此之間的溝通中產生(劉如芳,2002)。

陳淑娟(1999)、何維國(2008)在研究中均提到,教師必頇協助學生訂 定明確的討論規範,並積極維持討論規範的運作,其提到的社會規範如下:

1.提問時,需舉手徵求台上同學或老師同意,方可發表;2.同學發表時,

要專心並有耐心的安靜聆聽;3.發表時要面對同學、音量要大,文字書寫 要清楚、整齊;4.要虛心接受別人的質疑;5.針對別人說明提出質疑,但 要敘明質疑的理由;6.不可嘲笑別人或不讓人發表的不理性動作出現。

McClain 與 Cobb(2001)在一個一年級教室進行研究中發現,教室的 社會規範會因師生不斷的互動、協商而出現。其對於教室中的規範做了四 個描述:1.學生被期待為自己的解題方法作解釋和辯護;2.在溝通過程中,

教師必頇透過介入與澄清讓學生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3.發表時要面對 同學且音量要大,聽講者要有耐心的聆聽及詴圖瞭解他人的解釋,並對發 表者的說明表示認同或不認同;4.教師對於學生精緻、有效或與人不同的 解題方法,需再複述一次,並寫出理由引導學生再行討論。

Kazemi與Stipek (2001)針對四、五年級的班級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 透過學生在教室社群中參與討論及對談,來促進學生數學概念的學習與發 展,並從研究分析出對學習有正面影響的四個社會常規:1.學生能夠完整 描述他們自己的思考;2.學生可以找出各種不同的解題方法,並且將這些 解題策略完整描述給教師及全班同學聽;3.允許學生不同的錯誤,並視錯 誤為良好的學習機會;4.學生可以透過共同合作去解決問題。

劉如芳(2002)探討國小二年級數學教室,在師生互動下,全班達成共

識,形成了五個社會常規:1.舉手發言,不插話打斷;2.看不懂或聽不懂 尌舉手發問;3.上課要安靜專心傾聽;4.面向大家說話,願意說給全班聽;

5.說話音量要大,讓全班聽得到。

葉瀛潔(2010) 探討在初任教師在國小三年級的課室中發展課室討論 文化之影響的研究中發現,形成社會規範是發展課室討論文化的策略之一

,而所形成的社會規範如下:1.舉手再發言;2.面對同學大聲、清楚的將 想法說出;3.安靜的獨自思考解決問題;4.解題紀錄清楚整齊;5.小組討論 和諧運作。

王芝澐(2011)、謝如玉(2012) 探討教師如何在班級課室中運用策略 發展數學課室討論文化之行動研究中發現,形成規範是促進課室討論文化 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而所形成之社會規範如下:1.發表時音量要大;2.

舉手發言;3.專心傾聽;4.字要怎麼寫才清楚;5.輪流上台發表的順序。

邱鴻英(2013)在探討四年級教師發展數學課室討論文化的研究中發 現,老師利用課堂中的教學事件與學生進行社會規範的磋商,建立起師生 之間的期望與義務,將有助於數學課室討論文化的發展,使學生成為智力 自主的學習者,而其所發展之相關社會規範如下:1.能願意主動與大家分 享想法;2.有義務和權利將想法和作法說清楚;3.有義務和權利瞭解別人 的說明;4.能獨立思考,解題記錄要清楚明白,並與解題相關;5.小組討 論能和諧、有效的運作。

從上述文獻中發現,雖然研究對象不同,但對於社會規範中的實務內 容,有許多是相似的,且可將之分為發表者、傾聽者、教學者及其他等四 個類型。因此,研究者依據上述學者針對教室社會規範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如表2-2-1:

24

McClain Cobb

(2001)

Kazemi Stipek (2001)

看不懂或

26

(3)教師對於學生精緻、有效或與人不同的解題方法,需再複述一次。

4.其他:(1) 小組討論能和諧、有效的運作。

以上十三項社會規範,在討論式數學教學中,對於發表者、傾聽者與 教學者參與討論之權利與義務,提供具體的說明,作為進入教學現場觀察 參考之依據。

(二)社會數學規範

一般社會規範提供學生發表及思考機會,促進學生在課室中討論的進 行,可以被用在不同的科目領域上;而社會數學規範則是特別關於數學學 習的社會常規,是專門使用在數學學習上(陳瑞蘭,2004)。社會數學規範 是透過教師的引導與澄清,慢慢形成的(Cobb &Yackel,1996),是一種動 態的歷程,是可以被演化的(蔡昭傳,2009),但其會因老師引導的差異性 演變出不同的討論社群文化而產生不同的社會數學規範(蔡文煥,2004)。

Cobb 與 Yackel(1996)認為教室中的社會數學規範,是可以增加學生 數學學習機會,其發展過程是師生參與數學討論活動中,透過教師的引導、

學生解釋、質疑與辨證,是經過不斷的協商、修正形成發展得來(黃鴻洲,

2007;蔡昭傳,2009)。而社會數學規範在形成與發展歷程中,有其解釋 與質疑辯證性、複雜性、不同性、有效性及精緻性等特點(游麗卿,2002;

蔡文煥,2004;Cobb & Yackel,1996;McClain&Cobb,2001),因而在建立社 會數壆規範時,教師必頇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詳述自己的解題策略,讓同 儕能夠瞭解接受,並透過比較或對照不同的解法,進一步引出具有重要數 學意義的討論,更進一步探討解題方式的異同,激盪出不同的解題方法,

並對同儕的解題方法提出各種具創造性的建議,使解題方法更有效、精緻、

完善。

陳淑娟(1999)、翁嘉聲(2001)、何維國(2008)認為社會數學規範

將使數學課室中的討論更具效益,而其所提出的社會數學規範如下:1.可

以有很多種的解題途徑;2.小組討論時,角色及工作分配頇明確;3.小組 討論時若有不同意見,需經由理性的溝通並達到共識後,記錄共同協商後 的想法;4.小組討論後,要向全班說明自己小組的解題經過和理由;5.可 以多利用圖表來表達想法和解題過程;6.台下提出質疑時要針對台上同學 發表的內容,並由台上發表人來回答,若回答不出來再由其他同學或老師 支援;7.要「說」出數學,而不是只「做」數學。

Kazemi 和 Stipek(2001)以探究式教學研究四、五年級數學教學,歸納 出四項促進數學思考的數學社會規範:1.數學論證構成解釋,並非只是單 純程序性的描述;2.數學思考包含著不同解題策略之關係;3.學童錯誤的 解題相對提供對問題概念的重新定義,以及探究解題的矛盾處並尋求替代 性解題策略的機會;4.同儕合作學習是透過數學討論來達到共識的。

McClain 和 Cobb(2001)研究一年級社會數學規範的發展中發現,在問 題解決時,學生必頇針對問題多舉出不同的解法並對解法提供說明,這時,

全班形成一個社會數學規範,而這個數學規範的發展在日後對班級的討論 活動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童除了對不同的解法提 供說明之外,也開始去比較什麼是有效的解法、什麼是複雜的解法,且在 班級的討論中形成判斷的準則,因而產生了複雜的數學解題、有效的數學 解題這兩個社會數學規範。也尌是,瑝學童形成一個說明不同解法的社會 數學規範時,同時也提供一個基礎,使學童有益於去產生下一個社會數學 規範。由此可知,社會數學規範的內涵包含了解釋性、有效性、複雜性、

精緻性、不同性,而這五種特性除了彼此相關之外,也有其發展順序。

劉如芳(2002)探討一個數學教室的微觀文化,進入教室做長期觀察,

探討教室中社會數學規範之協商發展情形。研究發現,在師生互動之下,

全班達成共識形成以下社會數學規範:1.把問題說清楚,讓大家聽得懂;

全班達成共識形成以下社會數學規範:1.把問題說清楚,讓大家聽得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