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研究方法

3.1 研究設計

本研究共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為探討影片測驗的成效,因此本研究以傳統課堂上 教師常使用的紙筆測驗做為比較基準點,希望瞭解影片測驗是否與傳統紙筆測驗具有 相同的測量效果。第二部份則是探討用影片實施補救教學的成效,因此本研究將以無 影片教學為控制組,以影片教學為實驗組,並同時施以前測與後測。兩部份的研究都 將同時探討學生的態度,以及與認知風格的關聯性。

3.1.1「影片測驗與紙筆測驗」實驗

為探討影片測驗和紙筆測驗的差異與關聯性,採單組前測—後測設計實驗。自變 項為測驗的性質(影片測驗及紙筆測驗)、認知風格(視覺導向及語文導向),依變項為測 驗的得分、影片測驗及紙筆測驗意見調查問卷的得分。由於兩種測驗的施測順序可能 影響得分高低,所以在設計上分成兩種不同的施測順序。以八年級兩個班學生,分別 進行測驗,其中一個班先實施影片測驗,再實施紙筆測驗;另一個則先實施紙筆測驗,

再實施影片測驗。研究架構如圖2。

圖 2 「影片測驗與紙筆測驗的差異」實驗架構圖

實驗流程如下:

1.以研究者自編之比例單元診斷測驗,將測驗製成串流影片放到學習平台網站。

另設計紙本測驗,其題目架構和線上測驗相同,但調整題目中的數字,以避免學生產 生記憶答案的影響。

2. 對學生施以「視覺導向/語文導向」認知風格量表,以了解學生的認知風格 3.一個班(29 人)先實施影片測驗,再實施紙筆測驗,時間各為 15 分鐘,中間休息 10 分鐘。另一個班(30 人)則先實施紙筆測驗,再實施影片測驗。

4.施測後,填寫影片測驗使用的意見調查,以及紙筆測驗的意見調查,以了解學 生對於影片測驗及紙筆測驗的態度。

3.1.2「影片補救教學成效」實驗

為探討影片實施補救教學的成效,設計影片補救教學成效實驗,採不等組前後測 設計,以研究者任教之七年級4 個班級,隨機分派其中 2 個班為實驗組,2 個班為控

制組,兩組均接受影片前測及影片後測。實驗設計如圖3:

圖 3 影片補救教學實驗架構圖

實驗的自變項為補救教學方式及學生認知風格分數,依變項為學生在影片測驗 前、後測的得分,實驗組加做一份影片教學意見調查問卷,會有一個影片教學意見的 分數。控制變項為前、後測的時間,以及觀看影片或自行檢討的時間。各主要變項定 義如下:

1.自變項

(1)補救教學方式:實驗組在做完影片前測後,系統會呈現作答結果正確與否,並 自動依據學生作答情形給予適當的影片,由學生自行點選觀看,過程之中完全由學生 自行控制。教師僅巡視課堂維持秩序,禁止學生從事無關的活動,不作任何教學解說。

控制組做完影片前測,系統會呈現作答結果正確與否,由學生自行檢視答案並檢討,

教師同樣僅巡視課堂維持秩序,禁止學生從事無關的活動,不作任何教學解說。

(2)認知風格分數:本研究之認知風格乃指學生於實驗前填寫一份認知風格量表的 得分。

2.依變項

(1)影片測驗得分:指學生在影片測驗的答對題數。

(2)影片教學意見的分數:指學生填寫影片教學意見調查問卷的得分。

3.控制變項

(1)影片測驗的時間:前測及後測均為 15 分鐘

(2)觀看影片及自行檢討的時間:兩者均為 30 分鐘。

詳細實驗流程如下:

(1)實驗組學生填寫認知風格量表

(2)所有學生實施影片測驗(前測),時間 15 分鐘。

(3)實驗組觀看補救教學影片,控制組自行檢討錯誤題目,時間 30 分鐘。

(4)所有學生實施影片測驗(後測),時間 15 分鐘。

(5)實驗組學生填寫影片教學意見調查問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