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文至此,本研究雖以ANT為主要分析視野,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遭遇一 些挑戰,因此,本研究將在下文針對ANT這套研究方法進行省思。ANT學者Latour 與Callon皆在研究中指出網絡建構乃是行動者吸引潛在行動者的注意力,進一步 協商彼此利益的過程,其中人與非人具有同等的行動能力,如此論調固然提醒我

76

們留意技術物的影響力,例如Callon(1986)筆下的扇貝以拒絕附著於收集器的 方式回絕復育網絡的召募造成網絡崩解,然而Woods(1998)在分析英國獵鹿與 反獵鹿組織的網絡建構過程時指出,鹿─非人行動者─比較像是被兩陣營徵召的 對象,其非人特質在網絡建構過程中並沒有發揮影響力。此外,洪榮志、蔡志豪

(2011)為突顯非人的行動力,他們試圖以安平劍獅為敘事主體來描述劍獅文創 商品的在地轉譯過程,但在分析中卻只見地方文創者、台南市政府、安平當地居 民三者間的算計與協商,劍獅的身分反而類似Woods研究中的鹿。經由閱讀以上 案例,我們發現非人的行動能力其實是不穩定的,ANT聲稱非人與人類擁有同等 的行動能力,但從過往研究的比較中發現,研究者無法每一次都觀察到非人的行 動能力,與之相比,人類卻從來沒有缺席過。

續上述,若非人並非完全擁有行動能力,那麼ANT將人與非人拉抬至同等高 度的對稱說明思路便有檢驗的必要。為避開以自然或社會為解釋基礎造成說明不 對等,ANT基進地將技術拉抬至與人同等的位置、拒絕任何解釋基礎,Callon &

Latour(1992)表示,由於科技與社會都是組成事實的套件,且它們同樣也被科 技與社會所形塑,因此不應該預設任何解釋爭議的基準點。ANT固然希望透過提 升非人的地位彰顯事實構成的複雜性,但是刻意去強調非人行動力的結果,卻使 得ANT的論述容易因情境不同而遭人質疑。回顧台大新聞E論壇的網絡建構案例,

我們看見台大新聞E論壇由人與諸多技術物組成,技術物雖有加入或背離(例如

「佔領行政院」當晚4G訊號短暫故障)網絡的行動,並且因此修改網絡的發展 路徑。但是,同樣以ANT為研究視野的研究中,為何有些非人擁有明顯的行動能 力,有些則否?對此,ANT似乎還未提供明確的回答。簡言之,ANT認定非人 擁有行動能力的論述尚有待釐清,與非人行動者相比,人類仍擁有相對多的行動 空間,ANT應清楚劃定非人行動者行動力之範疇。

伴隨對稱說明而來的是同時審視技術與社會的社會行動,批評者認為,ANT 單純描述人與非人的相互構成是種不具批判力、向保守思惟靠攏的作為,由於 ANT拓展了SSK的對稱說明原則,將人與非人列為同樣必須解釋的對象,但ANT

77

並不具備對非人行動者的相關知識,因此在說明非人行動者時必然會帶入科學家、

技術人員的說法,對比SSK嘗試梳理科學知識背後的諸多社會協商來瓦解專家霸 權─視知識為人們集體支持(collectively endorsed)的過程─ANT無疑是將解釋 權再度還給科技專家(Collins & Yearley,1992)。

Collins與Yearley對於ANT的批評其實立基於社會建構論立場,他們不滿ANT 忽視科學知識乃是諸多社會因素如政治、經濟、宗教多方協商的結果,進一步來 說,Collins(1994)甚至認為ANT將非人帶入討論只是混淆視聽,因為非人無法 自我社會化,一切仍然是人所造成的結果。但從文獻回顧提及的蕃茄收割機與美 國身心障礙組織對公共設施的指控(Winner, 1986)兩案例來看,在某些情境下,

事實的構成並不一定是人類抱持特定意圖進行協商的結果,而在台大新聞E論壇

法扣連回它們所處的社會脈絡找尋解決方案與政治歸因對象時,ANT終將只是對 既存事實進行再描述並維護既有結構,而非批判它,Murdoch的研究其實回應了 Collins與Yearley對ANT的批評。

綜合以上討論,本研究認為ANT終究難以迴避不穩定的非人行動力與缺乏解 釋基礎造成保守效果等批評,不過,從本研究的研究過程來看,ANT對技術與社 會同等說明的寫作手法仍揭示了技術對於事實構成的主動影響力,這代表政治、

經濟脈絡以及人類的社會行動固然是問責的對象,但是Collins等人的社會建構論 立場卻也可能有過度化約的疑慮,持此論者可能無法解釋非意圖作為,也可能使 問責的空間過於狹隘。因此,ANT的價值在於提供較廣泛的視野分析事實建構,

它在描述社會因素之餘同時呈現了技術因素,但是,突顯技術的手法不能只為了 證明其行動能力,更深層的目的應是提醒研究者意識技術的行動能力造成何種社 會結果,並將其扣連回人們所處社會脈絡找尋解決方案,這也是為何本研究在描 寫技術影響力時仍要在結論強調人類行動的原因。

四、研究限制

本研究於第三章提到,在執行訪談工作時,台大新聞E論壇已轉譯為新聞e 論壇,而該組織最終婉拒所有訪談邀約,基於以上原因,本研究之受訪者皆為在 不同階段離開台大新聞E論壇/新聞e論壇的學生。另一方面,在時間與研究資源 有限的情況下,本研究並未針訪問其他組織的公民記者以及短暫參與的友情支援 人士,因此,本研究並不具全面性,而是從網絡核心盡量呈現台大新聞E論壇的 運作樣態。

此外,Callon(1986)指出網絡成型後將有機會化身為行動者參與其他網絡 的建構,在台大新聞E論壇的案例中,如此狀態體現於組織轉譯為新聞e論壇後的 運作,如學生曾供稿予風傳媒、蘋果日報等媒體,彼此共構為一個更大的傳播媒 體網絡,礙於欠缺相關研究資料,本研究並未對此深入描述。

79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Latour, B 著、雷祥麟譯(2004)。〈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科技渴望社會》,

頁 79-105。台北:群學。

Wenson(2014)。〈大幅左傾的新世代〉,《Wenson 的隨筆網站》。上網日期:2014 年 4 月 18 日,取自 http://wensonyeh.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30.html 王昭文(2010.12)。〈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新使者》,121:30-31。

王維菁、馬綺韓與陳釗偉(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 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

朱若柔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原書 Lawrence Neuman, W.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

吳中傑(2014.04.03)。〈史上最大學運推手:免費網路工具〉,《風傳媒》。

上網日期:2015 年 3 月 11 日,取自

http://www.storm.mg/article/38330/20140403/%E5%8F%B2%E4%B8%8A%E 6%9C%80%E5%A4%A7%E5%AD%B8%E9%81%8B%E6%8E%A8%E6%89

%8B%EF%BC%9A%E5%85%8D%E8%B2%BB%E7%B6%B2%E8%B7%AF

%E5%B7%A5%E5%85%B7

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 1895-1945 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39:1-30。

李芳齡譯(2011)。《Facebook 臉書效應:從 0 到 7 億的串連》。台北:天下 雜誌。(原書 Kirkpatrick, D. [2011]. 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

80

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林嘉娟、王婷玉與李承宇合譯(2004)。《社會科學研 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 Babbie, E.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e. Belmont: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

4:65-108。

林文源(2012)。〈導讀〉,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譯。《我們從未現代過》,

頁 25-56。台北:群學。(原書 Latour, B. [1991]. Nous n'avons jamais été

modernes: Essai d'anthropologie symétrique. Paris: La découverte.)

林宇玲(2004)。〈從性別角度探討社會弱勢者的電腦學習:以台北市職訓中心第 九期「電腦基礎班」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201-241。

林紜甄(2014.03.26)。〈318 學潮的學生新媒體,台大新聞 E 論壇:主流媒體 不做事實報導,我們自己做〉,《科技報橘》。上網日期:2015 年 3 月 11 日,取自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4/03/26/ntu-e-journalism-do-journalism-b y-themselves/

林崇熙(2004)。〈技術的權力秘密〉,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 望社會》,頁 123-125。台北:群學。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運網路經驗初探: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 社會學刊》,25:111- 156。

邱鈞彥(2014)。《台灣推動第四代行動通訊 WiMAX 的行動者網絡分析》。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惠萱、陳靖宜(2014.03.12)。〈何榮幸與《獨立評論@天下》〉,《生命力 新聞》。上網日期:2015 年 5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vita.tw/2014/03/blog-post_709.html#.VV0r5fmqo-A

洪貞玲(2013)。〈數位時代的弱勢傳播權─原住民公民新聞 WATTA 個案研究〉,

《傳播與社會學刊》,25:135-171。

81

洪榮志、蔡志豪(2011)。〈從行動者網絡理論看文創商品的展演:以安平劍獅的 在地轉譯為例〉,《創業管理研究》,6(4):105-122。

胡元輝(2010)。〈強公民、強民主─全球公民媒體的發展脈絡與時代意義〉,

胡元輝(編)《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新聞革命進行式》,頁 12-50。台北:

允晨文化。

胡元輝(2014)。〈更審議的公民,更開放的公共─公共新聞與公民新聞相互關 係的思考〉,《新聞學研究》,119:81-120。

孫曼蘋(2009)。〈公民新聞 2.0:台灣公民新聞與「新農業文化再造」形塑之 初探〉,《傳播與社會學刊》,9:153-180。

徐承群(2010)。〈小筆電網路直播作為聚眾活動的新工具─以 2008 年野草莓 學運為個案研究〉,《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10(2):51-69。

陳平軒(2011)。〈從網路到街頭:反國光石化的動員經驗、成效與反省〉,《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85:437-450。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1995)。《社會學》。台北:桂冠。(原書 Smelser, N. [1991]. Soci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台北:歐萊禮。(原書 Gillmor, D.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ebastopol: O'Reilly.)

陳偉婷(2014.03.17)。〈張慶忠:服貿協議視為已審查〉,《中央社》。上網日期:

2014 年 7 月 1 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175006-1.aspx

陳婉琪(2014)。〈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者的基本人口圖像〉,《巷仔口 社會學》。上網日期:2014 年 6 月 30 日,取自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

82

陳順孝(無日期)。〈阿孝上課:新聞學〉。上網日期:2014 年 7 月 20 日,取自 http://jour.ashaw.org/Home/xin-wen-gu-shi

陳瑞麟(2010)。《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台北:群學。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3.03.23)。《創市際 ARO 公佈台灣首份智慧型手 機 使 用 行 為 測 量 報 告 》。 上 網 日 期 : 2015 年 1 月 28 日 , 取 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3_23_13.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3.09.29)。《2014 台灣跨屏網路使用行為調查》。

上網日期:2015 年 1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29_14.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4.12.22)。《comScore 與創市際依據 comScore MMX™數據公佈 2014 年 10 月台灣網路活動分析報告》。上網日期:2015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4.12.22)。《comScore 與創市際依據 comScore MMX™數據公佈 2014 年 10 月台灣網路活動分析報告》。上網日期:20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