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絡萌生、斷裂與變異 ─校內平台到後太陽花運動….42

Callon(1986)在「扇貝復育」網絡的研究中稱各行動者利益交會點為「強 制通行點」(OPP),行動者是圍繞強制通行點組織起來,協商彼此利益,並重新 定義彼此;若協商順利,則網絡穩固,反之,行動者可能因此叛離網絡,甚至造 成網絡崩解。在此章節中,為求更細緻地描繪台大新聞E論壇的轉譯歷程,本研 究將擴大運用Callon的概念,將台大新聞E論壇依不同的運作階段劃分為三個行 動者網絡:前太陽花運動、運動期間、後太陽花運動,以便觀察各階段的網絡構 成及人與非人行動者的互動,並且依時序串接三個行動者網絡,還原台大新聞E 論壇由校內平台轉譯為公民新聞媒體的歷史故事。26

一、前太陽花運動

台大新聞E論壇的出現雖源於歷史的偶然,此偶然的瞬間卻有其歷史軌跡可 追溯。誠如受訪者A所言:

我們開始報導之後,發現我們沒有平台可以貼,然後又不好用個人平 台發,所以就想說我們有一個平台,而且是台大,因為那時候剛開始 都是台大新聞(所),所以就想說用這個平台吧。(受訪者A,訪談,

2014.12.29)。

26為求清楚呈現轉譯的各個面向,本研究在寫作時仍將以 Callon 的四個轉譯階段為寫作架構,但 實際上,各轉譯階段在時序方面可能有所交疊或同時發生。

42

受訪者A提到的平台,名稱即是「台大新聞E論壇」,從他的言論可看出,學生們 在第一時間選用「台大新聞E論壇」為現場消息發布平台,這個舉動並非長期規 劃的結果,而是偶然地轉化與挪用原先的校內平台。做為具公民新聞媒體功能的

「台大新聞E論壇」的前身,本研究將先行回顧這段歷史,並描繪此期的網絡運 作情況。

「台大新聞E論壇」源於2009年台大新聞所架設的一個網站,內含傳播相關 研究、師生採訪、影像作品等資源,27在台大新聞所的課程設計中,有一堂必修 課名為「當前新聞議題講座課程」,學生必須在課堂期間完成新聞採訪與寫作,

並且將作品上傳至「台大新聞E論壇」網站;此外,「台大新聞E論壇」另有一同 名Facebook粉絲專頁,其內容與網站同步,使用成員只限台大新聞所師生(受訪 者A,訪談,2014.12.29;受訪者F,訪談,2015.1.19;新聞e論壇,2014:21)。

分析此時期網絡運作,首先,上一節的歷史背景分析已指出,Facebook在台 滲透率高居全球之冠,雖然此期台大新聞E論壇的本體仍是網站,但該所師生其 實是經由Facebook宣傳課程進度與交流(受訪者A,訪談,2014.11.11)。此外,

受「必修」制度影響,只要是台大新聞所學生皆必須修習該門課程,亦即,「使 必修課得以順利進行」就是此階段各行動者的強制通行點。然而,此期的網絡具 有強制性,行動者不易產生背離網絡的現象,因此網絡並不存有明顯的「利害關 係化」行動。所謂「利害關係化」指的是網絡中的主要行動者必須讓潛在的行動 者產生「切身相關」的感覺,並杜絕其他網絡的拉攏。換句話說,「當前新聞議 題講座課程」不必與其他潛在的網絡(如其他課程)競逐學生,「台大新聞E論 壇」亦不存在「召募」階段的各種穩定結盟關係之行為。

為使必修課程順利進行,修課制度、教師、學生、網站、Facebook等行動者 們齊聚一堂,如此穩定狀態,卻在2014年3月20日,即台大新聞所學生發表第一 則太陽花運動現場新聞時有了轉變。

27 資料取自《新聞 e 論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NewseForum/info?tab=page_info 43

二、運動期間

318太陽花運動起,台大新聞E論壇由一個800多人按讚的校內平台,轉變為 擁有13萬粉絲、在運動期間具指標性的公民新聞媒體(新聞e論壇,2014:8-12),

針對如此「爆紅」現象,即便Latour不斷強調歷史乃人與非人「交引纏繞」的構 成,部分評論仍以「公民自主發聲」、「追求真實報導」、「傳播科系學生之使命」

等社會面向解釋之(賴宛琳,2014.8.5;吳中傑,2014.4.3;林紜甄,2014.3.26)。

在此,我們可以發現技術的力量是被忽略的。進一步提問,前一節提及的科技與 社會背景,它們提供的潛在行動者是如何「促動」台大新聞E論壇進入社會場域,

由一個校內平台轉譯為公民新聞媒體?為釐清這些疑問,我們再一次把目光置於 太陽花運動之初。

(一)從學校走入現場

2014年3月19日,台大新聞所學生在LINE群組內成立採訪團隊,並於隔日攜 帶手持攝影機、照相機、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前往現場報導;為使現場傳稿 順利,學生租借「全球一動」的4G分享器,同時,原先用以聯繫大家安危的LINE 群組轉變為採訪工作用群組(新聞e論壇,2014:29-31)。以上文字其實揭示了 一個初期的公民新聞媒體網絡,學生們為奪回運動現場的詮釋權,除了採訪人員 之外,現場採訪、後台討論、訊息傳遞等需求皆有相對應的技術物支援,彼此的 任務也因為新的結盟關係而有轉變,如LINE群組轉化為採訪工作用群組即是一 例。由上可知,經由設立新的強制通行點,此舉宣告一個新網絡即將誕生。然而,

此時的「台大新聞E論壇」仍是一個校內平台,尚未轉變為公民新聞媒體,換言 之,我們可將上述採訪團隊視為一個獨立運作的行動者網絡,而「台大新聞E論 壇」則是其潛在行動者。

學生們陸續完成採訪作品後,卻面臨沒有平台可供傳播的困境(同上註), 事實上,學生的首選平台並非是「台大新聞E論壇」,而是公視旗下的「PeoPo公

44

民新聞平台」,受訪者A提到這段歷史:

一開始本來想用PeoPo,但是PeoPo有點麻煩,因為我們不是個人名義,

是一個群體的,所以到最後覺得那還是不要好了,然後就想到有這個 Facebook(台大新聞E論壇)……我們不想要說主要是誰(能掌握)……

我們想要找一個比較大眾,就是可以一個team都可以po東西,Facebook 主要是因為它可以指定誰是管理者,大家都可以貼文,所以才選定 Facebook,而且又最多人用(受訪者A,訪談,2014.11.11)。

2007年創立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是台灣第一個擁有完善架構的影音新聞網,28 當學生期望以自體發聲方式傳達運動現場狀況時,PeoPo公民新聞平台成了他們 欲召募的潛在行動者。但是,PeoPo公民新聞平台只能透過個人名義申請帳號,

帳號擁有者才有發文權限,其效率與精神相對遠於學生們期望的具備開放性、扁 平化等特質之平台;一旦PeoPo公民新聞平台─此一非人行動者─無法與網絡中 其他行動者完成協商時,召募行動便宣告失敗。

基於前述原因,學生必須另尋可能的傳播管道,於是他們將注意力轉向台大 新聞E論壇Facebook粉絲專頁。一方面,Facebook粉絲專頁是師生平時用以線上 交流的管道,加上初期採訪團隊皆由該所學生組成,當PeoPo公民新聞平台無法 滿足採訪團隊的需求時,學生們便直覺地想到這個他們習以為常的Facebook粉絲 專頁(彭筱婷,講座,2015.1.16;新聞e論壇,2014:30),我們也能將此決策過 程理解為台大新聞所學生共同經驗使然。另一方面,Facebook使用者眾,而粉絲 專頁可指定使用者為管理員,管理員具有張貼文章的權力,29換言之,透過 Facebook的「管理員指定」設計,採訪團隊成員皆可以粉絲專頁名稱發表文章,

避免掉可能發生於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狀況,即特定人士獨佔發文權力,使團 體具備開放、扁平化特性,因此,學生們鎖定台大新聞E論壇Facebook粉絲專頁

28 見 PeoPo 開站發刊詞,網址 http://www.peopo.org/events/about/P1-1.htm

29 Facebook 粉絲專頁角色別與相應權力,參閱 https://www.facebook.com/help/289207354498410 45

之後,便立即聯繫管理該平台的所內同學,請他協助將採訪團隊成員指定為管理 員(彭筱婷,講座,2015.1.16)。隨後,第一則透過「台大新聞E論壇」發送的 現場消息在2014年3月20日誕生了。

至此,一個名為「台大新聞E論壇」的公民新聞媒體網絡已有初步樣貌,它 由台大新聞所學生組成,搭配技術物協助,經由「台大新聞E論壇」粉絲專頁傳 遞太陽花運動現場實況,一切為的是從主流媒體手中奪回詮釋權,這項目的同時 也是台大新聞E論壇網絡成員之強制通行點。「台大新聞E論壇」之所以成為學生 的傳播管道,事實上正是「採訪團隊」與「必修課」兩個網絡的互動、變異,以 及行動者叛離與重新結盟所造成的結果。當學生採訪團隊欲解決傳播平台困境,

他們便與原先隸屬的必修課網絡產生連結,共同競逐潛在行動者(Facebook粉絲 專頁),然而,此一競逐過程堪稱順利,在未招致反彈的情況下,採訪團隊成員 陸續成為粉絲專頁管理員,也就等於是把Facebook粉絲專頁從原先的必修課網絡 中抽離,加入至採訪團隊網絡,原先可一同使用粉絲專頁的教師,以及伴隨粉絲 專頁的網頁與修課制度等行動者則被排除在此召募過程之外;一消一長間,行動 者彼此間的關係改變了,促使必修課網絡已不再是原有樣貌,而學生的採訪團隊 網絡亦有了傳播平台,雙方網絡於是產生變異。

(二)各方行動者起身行動

經過初步整合,「台大新聞E論壇」由校內平台轉譯為屬於台大學生的現場 採訪團隊,但它與社會所認知、由多所學校學生聚合而成的太陽花運動現場媒體 仍有段距離,誠如台大新聞E論壇成員自述,台大新聞E論壇為「台大新聞所學 生自發前往現場採訪,隨後發展為台大、政大、臺師大、清大、交大、東華等近 90名各校學生和公民的報導團隊」(新聞e論壇,2014)。

在巴斯德克服炭疽病毒的案例中,巴斯德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田野實驗,向媒 體證實炭疽病與病毒有關,吸引了法國社會的注意,他最終拉攏了更多行動者加 入他的網絡建構過程,成功將實驗室的成果轉譯為公眾的興趣,Callon(1986)

在巴斯德克服炭疽病毒的案例中,巴斯德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田野實驗,向媒 體證實炭疽病與病毒有關,吸引了法國社會的注意,他最終拉攏了更多行動者加 入他的網絡建構過程,成功將實驗室的成果轉譯為公眾的興趣,Callon(198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