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設計

一、目的

透過問卷調查瞭解101 至 102 年職前訓練學員的訓練成效,以及影響成效的主要因素。

並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提出討論及政策建議。

二、評估架構

首先,透過描述性統計瞭解職前訓練學員的個人資料、參訓資料、訓後具體效益(如:就 業、轉職)、未就業評估及能力提升現況等。接著,透過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先 控制學員背景變項後,考驗學員的「訓練總時數」是否能調節「課程類型」對「訓後具體效 益」與「能力提升」間的關係(如圖 7)。如:學員參與課程類型,可能會因為訓練總時數的不 同,而影響訓後具體效益或能力提升的表現。最後,依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結果,檢查 參與課程類型與訓練總時數在訓後具體效益及能力提升上,是否有交互作用效果,若無交互 作用效果則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單純主要效果。

參與課程類型 訓後具體效益 能力提升

1.資格證明 1.就業成效 2.訓後三個月就業率 2.行為改變 3.留職率 3.訓練轉移 4.薪資

5.目前就業率

訓練總時數

圖7 職前訓練學員的訓練評估架構 三、調查工具

調查工具使用自編的「職前訓練學員訓後成效調查問卷」。問卷分為五個部份,(一)基 本資料:目的為瞭解職前訓練學員的背景資料,題項包含:參加訓練的區域、性別、身分別、教 育程度、年齡、參訓前的職位及過去的總工作年資等。(二)參訓資料:目的為了解學員參訓的 概況,題項包含:參與充電起飛計畫年份、參與課程類型、參與課程的總時數等。(三)訓後具 體效益: 目的為透過有形指標瞭解學員的訓後成效,題項包含:獲取多少資格證明、訓後三個 月是否找到工作、訓後服務的事業單位行業別、訓後到目前為止是否仍然任職於結訓後的第 一個就業單位、現在是否有工作、訓後第四至六個月的薪資總合、訓後第七至九個月的薪資 總合、及目前是否有工作等。(四)未就業之評估:目的為瞭解未就業者無法進入職場的主要原 因,題項包含:訓後三個月內您主動找工作/投履歷的頻率、訓後三個月內您找工作/投履歷獲 得幾次面談機會、您無法獲得面談機會的主要原因、面談後未獲取工作機會的主要原因為、

參訓的課程內容與求職(或就業)的相關程度等。(五)能力提升評估:目的為瞭解已就業者參訓 後的自我能力成長狀況,測量構面為就業成效、行為改變、訓後轉移等。

四、抽樣與樣本回收狀況

依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訓練發展組所提供的「101 年及 102 年充電起飛計畫職前訓練學 員資料」進行樣本群選取。考量樣本選取的有效性,本調查抽取訓練狀態為「結訓」者進行 抽樣(1982 位),排除在訓、退訓及離訓樣本。依比率原則進行網路問卷發送,由於職前訓練 學員問卷填答回覆率不高,須輔以電話催收方式進行問卷蒐集,總共回收327 份有效樣本(如 表38)。

表38 職前訓練學員的問卷回收狀況

轄區 職前訓練學員

比例 有效樣本數

北基宜花分署 中彰投分署 桃竹苗分署 雲嘉南分署 高屏澎東分署

22.9%

24.8%

16.8%

18.0%

17.4%

75 81 55 59 57

總合 100% 327

第二節 資料分析

一、基本描述統計

表39 為職前訓練學員的基本資料。(一)參加訓練的區域:桃竹苗分署 81 人(24.8%)、北基 宜花金馬分署75 人(22.9%)、雲嘉南分署 59 人(18.0%)、高屏澎東分署 57 人(17.4%)、及中彰 投分署55 人(16.8%)。(二)性別:男生為 201 人(61.5%)、女生為 126 人(38.5%),性別人數的結 構以男性居多。(三)身分別:以一般身分者居多占 209 人(63.9%),其次為中高齡者(年滿 45 歲 至65 歲)57 人(17.4%)、獨力負擔家計者 24 人(7.3%)、長期失業者(連續失業期間達 1 年以上) 13 人(4.0%)、身心障礙者(領有身心障礙手冊)9 人(2.8%)、原住民 7 人(2.1%)、生活扶助戶中 有工作能力者4 人(1.2%)、更生受保護人 2 人(0.6%)、尚未取得本國國籍之外籍配偶及大陸地 區配偶1 人(0.3%)、及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 1 人(0.3%)。(四)教育程度:以大學(專)程度者 居多為200 人(61.2%),其次依序為高中職 92 人(28.1%)、研究所(含以上)27 人(8.3%)、及國中 (含)以下人(2.4%)。(五)以 31 至 40 歲者居多有 103 人(31.5 %),其次依序為 21 至 30 歲 92 人 (28.1%)、41 至 50 歲 80 人(24.5%) 、51 歲以上 42 人(12.8%)、20 歲(含)以下 10 人(3.1%)。(六) 過去職位:以一般員工人數最多為 220 人(67.3%),其次為約聘人員 36 人(11.0 %)、基層主管 33 人(10.1 %)、中階主管 24 人(7.3 %)、及高階主管 14 人(4.3 %)。(七)總工作年資:以服務 5 年以 下者居多為95 人(29.1%),其次依序為 6 至 10 年 81 人(24.8%)、20 年以上 61 人(18.7%)、11 至15 年以下 60 人(18.3%)、及 16 至 20 年 30 人(9.2%)。

表39 職前訓練學員的基本資料

題項 選項 次數(n=327) 百分比 排序

參加訓 練的區 域

北基宜花金馬分署 桃竹苗分署

中彰投分署

75 81 55

22.9%

24.8%

16.8%

2 1 5

雲嘉南分署 高屏澎東分署

59

57 18.0%

17.4% 3 4

性別 男性

女性

201 126

61.5%

38.5%

1 2 身分別 一般身分者

獨力負擔家計者

中高齡者(年滿 45 歲至 65 歲) 原住民

身心障礙者(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生活扶助戶中有工作能力者

長期失業者(連續失業期間達 1 年以上) 更生受保護人

尚未取得本國國籍之外籍配偶及大陸地區配偶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

209 24 57 7 9 4 13

2 1 1

63.9%

7.3%

17.4%

2.1%

2.8%

1.2%

4.0%

0.6%

0.3%

0.3%

1 3 2 6 5 7 4 8 9 9 教育程

國中(含)以下 高中職 大學(專)

研究所(含以上)

8 92 200

27

2.4%

28.1%

61.2%

8.3%

4 2 1 3 年齡 20 歲(含)以下

21 至 30 歲 31 至 40 歲 41 至 50 歲 51 歲以上

10 92 103

80 42

3.1%

28.1%

31.5%

24.5%

12.8%

5 2 1 3 4 過去職

約聘人員 一般員工 基層主管 中階主管 高階主管

36 220

33 24 14

11.0%

67.3%

10.1%

7.3%

4.3%

2 1 3 4 5 總工作

年資

5 年以下 6 至 10 年 11 至 15 年 16 至 20 年 20 年以上

95 81 60 30 61

29.1%

24.8%

18.3%

9.2%

18.7%

1 2 4 5 3

表40 為職前訓練學員的參訓資料。(一)參加充電起飛計畫的訓練課程年份:101 年訓練課 程的填答人數為114 人(34.9%),102 年為 202 人(61.8%)。(二)參與充電起飛計畫的課程類型:

以工業類課程人數最多為149 人(45.6%),其次依序為商業類課程 93 人(28.4%)、藝術類課程 33 人(10.1%)、醫事護理及家事類課程 26 人(8.0%)、及農業類課程 15 人(4.6%)。(三)參與充電 起飛計畫課程的總時數:以參訓 201 至 300 小時人數最多為 84 人(25.7%),其次依序為 301 至 400 小時 69 人(21.1%)、200 小時(含)以下 63 人(19.3%)、401 至 500 小時 45 人(13.8%)、601 小 時以上41 人(12.5%)、及 501 至 600 小時 14 人(4.3%)。

表40 職前訓練學員的參訓資料

題項 選項 次數(n=316) 百分比 排序 參加充電起飛計畫的訓練課程

年份

101 年 102 年

114

202 34.9%

61.8% 2 1 參與充電起飛計畫的課程類型 工業類課程

商業類課程 農業類課程

醫事護理及家事類課程 藝術類課程

149 93 15 26 33

45.6%

28.4%

4.6%

8.0%

10.1%

1 2 5 4 3 參與充電起飛計畫課程的總時

200 小時(含)以下 201 至 300 小時 301 至 400 小時 401 至 500 小時 501 至 600 小時 601 小時以上

63 84 69 45 14 41

19.3%

25.7%

21.1%

13.8%

4.3%

12.5%

3 1 2 4 6 5

表41 為職前訓練學員訓後具體效益評估。(一)結訓後獲取哪些資格證明:以獲得證照的人 數最多為120 人(38%),其次依序為認證 81 人(25%)、資格檢定 55 人(17%)、及其他證明 51 人 (16%)。(二)結訓後三個月內是否已找到工作 :訓後有 180 人(55.0%)找到工作,有 131 人 (40.1%)未找到工作。(三)結訓後服務的事業單位行業別:以其他行業人數最多為 39 人(17%);

其次依序為機械設備製造業21 人(9%)、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 18 人(8%)、食品製造業 15 人(7%)、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15 人(7%)、金屬製品製造業 14 人(6%)、塑膠製品製造業 11 人 (5%)、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製造業 10 人(4%)、電力設備製造業 10 人(4%)、紡織業 8 人 (3%)、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8 人(3%)、化學製品製造業 8 人(3%)、基本金屬製造業 8 人(3

%)、橡膠製品製造業 7 人(3 %)、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 6 人(3%)、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5 人(2%)、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5 人(2%)、木竹製品製造業 4 人(2%)、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 複製業4 人(2%)、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3 人(1%)、化學材料製造業 3 人(1%)、汽車及 其零件製造業3 人(1%)、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2 人(1%)、家具製造業 2 人(1%)、及石油 及媒製品製造業1 人(0%)。(四)是否仍然任職於結訓後的第一個就業單位:訓後三個月內就找 到工作的學員有91 人(52.9%)留在原事業單位內服務,另外有 81 人(47.1%)離開原事業單位。

(五)您現在有沒有工作:目前有 180 人(72.0%)已就業,有 70 人(28.0%)未就業。(六)結訓後第四 至六個月的平均月薪為26797 元;結訓後第七至九個月的平均月薪為 28645 元。

表41 職前訓練學員訓後具體效益評估

題項 選項 次數(n=320) 百分比 排序

結訓後獲取 哪些資格證 明

證照 認證 資格檢定 其他

120 81 55 51

38%

25%

17%

16%

1 2 3 4 結訓後三個

月內是否已 找到工作

是 否

180 131

55.0%

40.1%

1 2

結訓後服務 食品製造業 15 7% 4

的事業單位 行業別

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紡織業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木竹製品製造業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 石油及媒製品製造業

化學材料製造業 化學製品製造業

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製造業 橡膠製品製造業

塑膠製品製造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基本金屬製造業

金屬製品製造業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 電力設備製造業

機械設備製造業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 家具製造業

其他

5 8 8 3 4 2 4 1 3 8 10

7 11

5 8 14 15 18 10 21 3 6 2 39

2%

3%

3%

1%

2%

1%

2%

0%

1%

3%

4%

3%

5%

2%

3%

6%

7%

8%

4%

9%

1%

3%

1%

17%

16 10 10 20 16 20 16 -20 10 8 10

7 16 10 6 4 3 8 2 20 10 20 1

是否仍然任 職於結訓後 的第一個就 業單位

是 否

91 81

52.9%

47.1%

1 2

您現在有沒 有工作

有 無

180 70

72.0%

28.0%

1 2 結訓後第四至六個月的平均月薪

結訓後第七至九個月的平均月薪

69

72 每人每月平均薪資26797 元 每人每月平均薪資28645 元 表42 為職前訓練學員未就業評估。(一)結訓後三個月內,您主動找工作/投履歷的頻率:

以 10 次 以上 人數 最多 為 64 人(50%) ,其 次依 序為 4 至 6 次 28 人 (22%)、 1 至 3 次 17 人 (13%)、7 至 9 次 13 人(10%)、及 0 次 7 人(5%)。(二)結訓後三個月內,您找工作/投履歷獲得 幾次面談機會:以 4 至 6 次人數最多為 46 人(14.1%),其次依序為 1 至 3 次 45 人(13.8%)、0 次 33 人(10.1%)、7 至 9 次 3 人(0.9%)、及 10 次以上 2 人(0.6%)。(三)您認為您無法獲得面談機會 的主要原因為:以填答年齡限制的人數最多為 59 人(20%),其次依序為專業能力未達標準 47 人 (16%)、無相關工作經驗 45 人(16%)、專業測驗未達標準(如:英文測驗)30 人(10%)、無專業證 照23 人(8%)、競爭者過多 22 人(8%)、畢業科系限制 20 人(7%)、履歷撰寫不佳 14 人(5%)、其 他13 人(5%)、學歷未達標準 11 人(4%)、及皆能獲得面談機會 4 人(1%)。(四)面談後未獲取工 作機會的主要原因為:以填答專業知識/技術不足的人數最多為 44 人(17%),其次依序為無相關

工 作經 驗41 人(16%)、相關的工作 機會少 40 人(16%)、薪資福利未符合個人標準 38 人 (15%)、無法配合企業的制度 33 人(13%)、工作地點不佳 21 人(8%)、其他 19 人(7%)、面談技 巧不佳14 人(5%)、及皆能獲得工作機會 6 人(2%)。(五)參訓的課程內容與求職(或就業)的相 關程度:以中度相關人數最多為 126 人(38.5%),其次為低度相關 74 人(22.6%)、高度相關 65 人 (19.9%)、及無相關 36 人(11.0%)。

表42 職前訓練學員未就業評估

題項 選項 次數(n=129) 百分比 排序

結訓後三個月內,您主 動找工作/投履歷的頻率

0 次 1 至 3 次 4 至 6 次 7 至 9 次 10 次以上

7 17 28 13 64

5%

13%

22%

10%

50%

5 3 2 4 1 結訓後三個月內,您找

工作/投履歷獲得幾次面 談機會

0 次 1 至 3 次 4 至 6 次 7 至 9 次 10 次以上

33 45 46 3 2

26%

35%

36%

2%

2%

3 2 1 4 5 您認為您無法獲得面談

機會的主要原因為

皆能獲得面談機會 專業能力未達標準 履歷撰寫不佳 專業測驗未達標準 年齡限制

畢業科系限制 無相關工作經驗 無專業證照 學歷未達標準 競爭者過多 其他

4 47 14 30 59 20 45 23 11 22 13

1%

16%

5%

10%

20%

7%

16%

8%

4%

8%

5%

11 2 8 4 1 7 2 5 10

5 8 面談後未獲取工作機會

的主要原因為

皆能獲得工作機會 相關的工作機會少 專業知識/技術不足 無相關工作經驗

薪資福利未符合個人標準 無法配合企業的制度 工作地點不佳

面談技巧不佳 其他

6 40 44 41 38 33 21 14 19

2%

16%

17%

16%

15%

13%

8%

5%

7%

9 2 1 2 4 5 6 8 7 參訓的課程內容與求職

(或就業)的相關程度

高度相關 中度相關 低度相關 無相關

65 126

74 36

19.9%

38.5%

22.6%

11.0%

3 1 2 4

表43 為職前訓練學員訓後能力提升各題項的描述性統計。統計結果發現職前訓練學員參 訓後認為「行為改變」的效果最佳(M=3.73),構面中各題項的平均得分落在 3.60 至 3.89 之間;

另外職前訓練學員也同意參訓後會產生就業成效(M=3.67,各題項的平均得分落在 3.64 至 3.71 之間)及訓練轉移(M=3.67,各題項的平均得分落在 3.63 至 3.70 之間)等的訓練效果。

表43 職前訓練學員的訓後能力提升

構面 題項 平均數 標準差 整體 排序

就業成效

訓練後,能提高面談的機會 訓練後,能提高就業的機會 訓練後,能提高職場的競爭力 訓練後,能增進職場資歷

3.69 3.66 3.71 3.64

.96 .99 .95 .99

3.67

2 3 1 4

行為改變

訓練後,能提升相關專業知識 訓練後,能減少工作挫折感 訓練後,能增加敬業精神 訓練後,能提高工作熱忱 訓練後,能增進工作能力

訓練後,能增進工作實務之熟練度 訓練後,能改變工作態度

訓練後,能增進思考能力

3.89 3.60 3.65 3.69 3.79 3.73 3.68 3.79

.88 .99 .97 .96 .91 .94 .93 .90

3.73

1 8 7 5 2 4 6 2

訓練轉移

訓練後,更能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訓練後,能減少工作上的錯誤

訓練後,能在工作中運用所學的新知 訓練後,能提昇工作效率

訓練後,能增進工作品質

3.70 3.67 3.66 3.63 3.66

.82 .88 .93 .92 .89

3.67

1 2 3 5 3

二、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對於訓後具體效益及能力提升的影響 (一)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對於訓後具體效益的影響

統計考驗結果發現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在訓後具體效益的各項指標中皆未達顯著(p

>.05),表示不同課程類型、不同訓練時數對於資格證明、訓後三個月就業率、留職率、薪資 及目前就業率等,皆無組別均值的差異。

(二)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對於能力提升的影響

統計考驗結果發現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在就業成效及行為改變中達顯著(p<.05),但在 訓練轉移中未達顯著(p>.05)。以下分別說明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在就業成效及行為改變中 的影響效果。

表44 為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對於就業成效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將參訓學員的參訓區 域、性別、身分別、教育程度、年齡、參訓前職位、及總工作年資 等,當作控制變項(共變 項)。再將參訓課程類型及訓練總時數當作自變項,考驗兩自變項在就業成效中的效果。統計 結果發現,參訓課程類型及訓練總時數在就業成效中無交互作用效果(p>.05),但即便控制了

7 個背景變項後,農業類課程、及訓練總時數仍然對於就業成效有影響性(p<.05),需進一步 檢查單純主要效果。表45 為農業類課程對於就業成效的單純主要效果,統計結果顯示,有參 加農業課程者的就業成效上明顯高於未參加農業課程者,表示有參加農業課程者的就業成效 較為明顯。至於訓練總時數與就業成效再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後,顯示無顯著差異,表示 不同訓練總時數在就業成效上無均值差異。

表44 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對於就業成效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 就業成效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5

F 值 P 值 F 值 F

P 值 F 值 P 值 F 值 P 值 控制變項

1.參訓區 域 2.性別 3.身分別 4.教育程 度 5.年齡 6.參訓前 職位 7.總工作 年資

.11 .33 5.13*

.44 .78 .03 1.56

.75 .57 .02*

.51 .38 .87 .21

.20 .25 4.97*

.80 .43 .01 .53

.29 .23 4.9 0*

.00 .69 .31 1.4 7

.59 .64 .03*

.97 .41 .58 .23

.36 .95 4.33*

.25 1.11

.01 1.45

.55 .33 .04*

.62 .29 .93 .23

.18 .29 4.50

* .51 .56 .01 .91

.67 .59 .04*

.48 .46 .94 .34

自變項 1.工業類 課程 2.商業類 課程 3.農業類 課程 4.醫事護 理及家事 類課程 5.藝術類

.01

2.64*

1.14

.94

.02*

.34

.36

2.57*

1.32

4.4 5*

.93

1.2 0

.04*

.46

.31

.17 1.94

1.54

.68 .09

.19

.03 .28

.85

.86 .93

.52

課程 6.訓練總 時數 7.工業類

課程×訓

練總時數 8.商業類

課程×訓

練總時數 9.農業類

課程×訓

練總時數 10.醫事護 理及家事

類課程×

訓練總時 數

11.藝術類

課程×訓

練總時數

表45 農業類課程對於就業成效的單純主要效果

課程類型 就業成效

平均數(標準差) t 值 F 值 事後比較

農業類課程 未參與課程

有參與課程

3.71 (.83) a 4.15 (.64) a

-2.05* .04* 有參與課程>未參與課程

表46 為課程類型、訓練總時數對於行為改變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將參訓學員的參訓區 域、性別、身分別、教育程度、年齡、參訓前職位、及總工作年資 等,當作控制變項(共變 項)。再將參訓課程類型及訓練總時數當作自變項,考驗兩自變項在行為改變中的效果。統計 結果發現,醫事護理及家事類課程及訓練總時數在行為改變中有交互作用效果(p>.05)。進一 步將交互作用效果繪成圖,圖8 為醫事護理及家事類課程與訓練總時數在行為改變中的交互 作用效果(F=2.56; P<.05),發現參加醫事護理及家事類課程族群中,上課時數為 200 小時(含) 以下、201 至 300 小時及 401 至 500 小時者,訓後行為改變效果高於未參加該課程族群;但是 參加醫事護理及家事類課程族群,且上課時數為301 至 400 小時及 501 至 600 小時族群,訓後 行為改變低於未參加該課程者。

另外,即便控制了7 個背景變項後,農業類課程及訓練總時數仍然對於行為改變有影響 性(p<.05),需進一步檢查單純主要效果。表 47 為農業類課程對於行為改變的單純主要效果,

統計結果顯示,有參加農業課程者的行為改變上明顯高於未參加農業課程者,表示有參加農 業課程者的行為改變較為明顯。表48 為訓練總時數對於行為改變的單純主要效果,統計結果 顯示,上課時數401 至 500 小時者族群,訓後行為改變效果明顯高於參訓 200 小時(含)以下、

及201 至 300 小時族群(p<.0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