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訪談大綱的擬訂

本研究為確保訪談時不不偏離離主題又保持受訪者回答時之彈性,採「半結構」式的訪 談大綱來來進行行訪談,但訪談內容可以不不受限於訪談大綱,同時也允許研究對象針對問題 提出多方意見見,用以了了解研究對象的內心感受及想法。訪談過程中會隨著研究對象工作 類類型的差異異,提出各種觀點、相關不不相關的資訊,也可能發覺更更深入的原因及觀點,此 種方式較能帶出使用者的經驗及真正的想法 (董壽山,2004) 。

為了了深入瞭解場地不不同活動參參與者對於主場館館的不不同需求,本研究以「時間順序」

的方法,讓使用者回顧在從事活動時的所作所為,依據當時所涉及的設施設備及實地環 境從事活動時所產生的問題提出意見見及想法,並且在訪談過程當中佐以現場實察時主場 館館內外所提供的設施設備進行行需求調查及使用問題回饋。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其工作性質 及在場館館中執行行之活動類類型差異異甚大,訪談架構設計以時間軸線基礎,依照林林伯修與李李 晶 (2003) 提出「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後」對研究對象提問,收集體育館館環境 行行為資料料,訪談架構整理理如下:

28

29

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將所有訪談資料料打成逐字稿,紀錄錄訪談過程的細節,包括時間、

地點、研究者的提問及說說說明和受訪者的回答等,且將逐字稿附於本研究的附錄錄中。

四、訪談內容的確認

將上述整理理的資料料,交由受訪者確認,期使研究者的資料料整理理與受訪者的原始語意 無誤差。

五、訪談期間

自民國101 年年 4 月至民國 101 年年 6 月間。

第六六節 資料料處理理及分析

本研究先將訪談所得到的資料料進行行編碼,然後再採用「編輯式分析法 (editing analysisstyle) 」分析解釋。使用編輯式分析法時,研究者可以用編輯的手法、剪裁、安 排及再安排文本,直到詮釋者探尋出有意義的類類別和關聯聯 (黃銘淳,2000,第六六章) 。 以下為個別進行行的方式:

圖3-3. 資料料分析及處理理流流程

茲將資料料分析的流流程敘述如下:

資料料整理理

資料料編碼

資料料分析

歸納結論論

30

一、資料料整理理

訪談資料料經過訪談者確認無誤之後,開始仔細的閱讀讀每位受訪者逐字稿的內容,並 根據本研究目的進行行資料料整理理,將每一位受訪者的職務領領域,以及訪談問題進行行分析,

將訪談的內容給予個別概念念化的分類類。並理理解和發掘受訪者回答的異異同及內容,對訪談 有更更深入的認識識。

二、資料料編碼

將各個受訪者的意見見予以分類類、編碼及製成編碼表,其內容為編號、具體內容、分 類類及備註。本研究內容的編碼依據, 9 位受訪者以 3 種不不同類類別進行行編號,分別為經 營管理理的承包商的 A1 、 A2 ,規劃執行行單位的 B1 至 B4 ,還有合作廠商 C1 至 C3 。受訪者 A1 回答第一題編碼為 A1-1 ,第二題則編碼為 A1-2 ;受訪者 B1 回答 第二題編碼為 B1-2 ,以此類類推。訪談的逐字稿內容經過編碼後,依據分類類資料料進行行研 究結果的比較與統整。

三、資料料分析

此步驟主要是彙整受訪者對於同一主題的意見見,使研究者可以從中進行行判讀讀,瞭解 受訪者對於某一主題的意見見為一致或是不不同。

四、歸納與結論論

完成以上資料料處理理與分析方法步驟後,使用「編輯式分析」的邏邏輯與方式,將受訪 專家的意見見重新排列列組合、歸納整理理,從中提出分析與討論論,並與文獻結合進行行解釋,

最後根據本研究目的,發掘使用後問題及尋求改善對策。

31

第肆章 工作使用者使用後評估

舉辦活動或賽事的工作人員就是要將活動及賽事順利利執行行完成,並將過程完整呈現 給所有民眾包括電視機前的觀眾。為了了解訪談對象在新竹縣體育館館主場館館工作發生的環 境行行為,研究者依據各賽事及活動之經驗及觀察,綜合工作內容與時間流流程,以及分析 訪談與觀察資料料的結果,以訪談對象環境行行為的描述和新竹縣體育館館主場館館的使用後評 估 (POE) 呈現研究結果。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其工作性質及在新竹縣體育館館主場館館中執行行之活動類類型差異異甚 大,本研究使用時間軸線作為基本架構,將研究對象依照「活動前」、「活動中」和「活 動後」的時間軸線描述他們工作中的環境行行為,然後以綜合整理理的方式表達其 POE 的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