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鑑於去(2015)年網路調查的母體不明確,即使以傾向分數加權(propensity score weighting)方 法進行加權,加權後的資料仍可能受到調路調查召募管道的影響而在人口特徵上有所偏頗,在今

(2016)年的計畫中,主要採用電訪調查作為資料蒐集方法。以下分別說明電話調查的規劃與執行方 式、問卷設計、調查結果與加權,以及本計畫研究流程。

第一節 資料蒐集方法

下述將說明電話調查的母體與抽樣設計、電訪執行方式及資料檢誤過程。

一、 電話調查的母體與抽樣設計

電話調查是以年滿十五歲以上、且家中有電話之民眾為調查母體;調查訪問地區涵蓋臺灣本島、

澎湖縣、福建省連江縣與金門縣。

本計畫採分層多階段RDD-PPS隨機暨戶中抽樣法(random digit dialing using stratified multi-stage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PPS), within household sampling),進行電話調查抽樣。樣本抽取方式 如下:第一階段抽樣時,先以臺灣二十二個縣市作為二十二個分層,根據行政院內政部提供的 2015 年 6 月人口統計資料計算臺灣二十二個縣市人口數,以等比例原則計算出各縣市所需抽取之人數(見 表一);接著,將各縣市電話局碼個別依使用量排序累加後,以等距抽樣原則於各縣市分別抽出中選 局碼。第二階段抽樣則是於中選局碼內抽選千位碼(電話號碼後面起算第四碼),抽樣方式也是依上 述方式先將各局碼內有使用的千位碼依照使用量排序累加後,再抽出中選之千位碼。第三階段則於結 合前述中選電話局碼與千位碼後,採末三碼隨機的方式抽出中選樣本電話。最後的第四階段抽樣,則 利用洪氏戶中抽樣法,以戶中合格人數搭配合格男性人數及電話號碼末 2 碼1,抽出應訪問的受訪對 象。

[表一置於此]

17

二、 電話調查的執行

資料蒐集是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以下簡稱調研中心)的調查 訪問組負責,採用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CATI)系統,在督導 的管理與監控下,由調研中心聘用的電訪員以一對一的方式與受訪者進行電話訪談及資料蒐集的工 作。實際的調查執行,是於 2016 年 4 月 14 日開始進行正式訪問。當天晚上,先由研究團隊、調查訪 問組共同進行訪員訓練,課程內容包含問卷說明與提問、唸台語問卷、訪問記錄方式說明等,於訪員 訓練結束後即開始進行訪問。為增加與受訪對象的接觸機會,除一般上班日外,亦增加週日夜間訪問 時段,至 2016 年 5 月 19 日結束為止,共計執行 27 天的訪問工作。在抽樣案數方面,原始抽樣電話 號碼為一套 2,500 案,該套使用完畢後再加掛一套,在計畫執行期間加掛 13 套,共計使用 14 套樣本,

累計抽樣電話號碼數為 35,000 案。

三、 電話調查的資料檢誤

本計畫使用 R 統計軟體撰寫檢誤程式,於電訪後次一工作日完成當日從 CATI 系統所轉出之調查 資料檢誤作業。對所進行的資料檢誤項目,說明如下:

1. 不合理值檢誤:針對不應出現的數字代碼進行查核。

2. 邏輯檢誤:就題目和答案間的邏輯關係加以檢驗,包括:

(1) 跳答題的檢誤:包含「不該答而答」及「該答而未答」。

(2) 開放題的檢誤:包含「選項有勾選者,應鍵入開放題答案」及「開放題答案有鍵入者,選項亦 應勾選」。

(3) 開放題資料內容的檢誤:包含「可歸入選項中,應歸入」及「數值不應超過合理範圍」。

(4) 其他邏輯檢誤:未於電訪系統設定跳答,但前後題項可能存在的邏輯關係。

需要檢誤的項目,是由調研中心調查訪問組檢誤人員依問卷內容初擬清單,其後再與研究計畫人 員議定最終清單內容。對每次檢誤發現的問題,是交由研究計畫人員判斷處理的方式(例如,請電訪 員補問、重新歸類等)。

第二節 問卷結構及量表來源

為能與去年蒐集的資料進行比較,本次計畫的問卷題組與去年大致相同。除個人基本資料外,包 含社會聯繫(社會網絡支持、社會接觸頻率、對他人信任程度)、參與政治活動、對政府機構及社會 保障制度的信任程度、對民主生活與言論自由的滿意度、對於整體與特定生活領域的滿意度評量,以

及情緒感受。相較去年題組,這些題組僅有若干題目的文字做了微幅修改,以讓題意更清楚。以下將 針對本調查主觀幸福感的測量題組及其來源加以說明,並針對今年所新增的政治效能感題組說明其測 量概念及題組來源。首先就主觀幸福感的測量來看,主觀幸福感為一種態度,包含「認知」與「情感」

兩面向。認知面向係指理性的、理智的;而情感則係指情緒部分,而情緒又可再細分為正向與負向兩 類。認知面向所建構的量表可稱之為「生活質量」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測量。該部分的測量又可再區 分為「整體」以及「特定」生活領域的測量題組;情感面向所建構的量表又可稱之為「心理健康」意 義上的主觀幸福感測量。晚近,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呼籲,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應包含認知與情感 兩部分的測量題組。一般將主觀幸福感界定為人們對自身生活滿意度的認知評價,其測量面向包括整 體生活滿意度以及具體生活領域滿意度。整體的主觀幸福感量表如 Diener et al.(1985)所提出的生 活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及 Lyubomirsky and Lepper(1999)的主觀幸福感 量表(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 SHS);而特定具體生活領域的主觀幸福感量表,OECD 曾整理 SSF、

BLI、ONS、NZGSS 以及 PWI 等量表,其中 SSF 量表被許多機構用作特定生活領域的主觀幸福感測 量題組。而 OECD 在整理歸納上述量表後,共歸結出十項具體生活領域面向,包括生活水準、健康 狀況、人生成就、人際關係、安全感受、歸屬社區、未來保障、自主程度、居住品質及目前工作等(OECD, 2013)。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意義層面的主觀幸福感測量,有一重要的基本假定:幸福的人首在於擁有心 理上的健康,而這種健康狀態主要反映在情緒方面。主要的測量量表包括 Bradburn(1969)的「情感 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該量表題組涵蓋正面與負面各五項陳述句,藉以詢問受訪者在 過去幾個禮拜的感受;Hill and Argyle(2002)的「牛津幸福感量表」(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共設計 29 道選項為同意與否的正負面陳述題組,以詢問受訪者在平時是否有題目所陳述的現象;

Watson et al.(1988)的「積極與消極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整理 了描述積極與消極的感受與情感用詞,要求受訪者評估在一般狀態下各項感受出現的情況。

為顧及認知(生活質量)與情感(心理健康)兩面向的主觀幸福感測量,本調查乃涵蓋生活質量 以及心理健康的主觀幸福感量表,前者包含整體及生活中各特定面向題組,而情感題組則涵蓋正面及 負面兩類。因此,本計畫的主觀幸福感量表主要包括整體的主觀幸福感、具體生活領域的主觀幸福感,

以及心理健康意義上(正向與負向情緒)的主觀幸福感量表,而上述三方面的量表主要取自 2013 年 OECD 量表。

而在政治效能感方面,該詞最早由 Campbell et al.(1954)所提出,Lane(1959)將此概念區分

19

為內在及外在兩個層面,而 Balch(1974)以實證資料支持 Lane 的觀點。對於政治效能感的測量,目 前多採行「美國全國選舉研究」(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NES)所提出的測量題目,不僅美國民意 測驗使用該問卷,若干歐洲國家也有沿用(吳重禮等,2000)。在近幾年的國外研究上,也多以此為 基礎,發展其測量題組(相關著作可參考 Anderson, 2010; Sulitzeanu-Kenan & Halperin, 2012; Vecchione et al., 2014)。而國內在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上,吳重禮等(2000)曾以「我國政治功效意識測量之初 探」為題,引進「美國全國選舉研究」對於政治效能感的測量題組,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國內政治效能 感測量的標準化問卷。後續研究則多沿用此題組。此問卷題組共計三題,分別為內在政治效能感 1 題,題目為:「有人說,政治有時候太複雜了,所以我們一般老百姓實在搞不懂。請問您同意還是不 同意這種說法」;外在政治效能感 2 題,分別為:「有人說,我們一般老百姓對政府的作為,沒有任 何影響力。請問您同意還是不同意這種說法」及「有人說,政府官員不會在乎我們一般老百姓的想法。

請問您同意還是不同意這種說法」。在這次調查中,主要欲測量民眾對於政府回應性的同意程度,因 應調查模式(電話訪問調查)對於題數的限制,而選擇其中測量回應性的題目。因此,本調查計畫中 政治效能感的測量題目為:「有人說:『政府官員會重視我們一般老百姓的想法』,請問您同不同意」。

而在上述問卷研擬過程中,除經參與研究人員開會討論、調查訪問組提供修訂意見外,也與主計 總處參與同仁反覆商榷,而後確定最終問卷版本。

第三節 調查結果與加權

本計畫預計完成 2,500 案,實際完成案數為 2,967 案。在 95% 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

±1.8%。依照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AAPOR, 2015)對完訪率(response rate)

的算法,RR1=16.40%、RR3=31.06%、RR5=46.75%;而拒訪率(refusal rate)為REF1=16.11%、

REF2=30.51%、REF3=45.91%。2最適訪問結果(final disposition)的分配如表二所示。3

在電話調查資料完成蒐集後,調研中心先檢查成功樣本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地區是否與母 體人口結構一致。其中,性別、年齡、各縣市人口的母體資料,是以內政部所提供臺灣本島、澎湖及 金馬地區之 2015 年 6 月人口統計資料為準,總人口數為 20,223,224。教育程度的母體參考資料,來 自 2015 年人力資源調查報告。表三結果顯示,成功樣本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地區一偏離母體

2完訪率與拒訪率的計算,依循 AAPOR(2015)所定義之 RR1、RR3、RR5 及 REF1、REF3、REF5。相關公式請參見附件。

2完訪率與拒訪率的計算,依循 AAPOR(2015)所定義之 RR1、RR3、RR5 及 REF1、REF3、REF5。相關公式請參見附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