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方式來進行,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現場所發生 的問題,藉由前導實驗了解行動學習融入高中生物實驗活動之情境分析,接著 藉由課程設計之研擬,再進行修正,最後才實施。而本節會對於研究細節加以 說明,使本研究更加清楚明瞭。

一、 研究架構

在本研究中,主要教學者先透過對於前一學期校園生態相關課程之觀察分 析,再加上研究者對於相關文獻的探討,規劃以翰林版基礎生物(一)跟選修生 物(上) (下)的顯微鏡觀察為主要教材,發展出適合使用 Uhandy 行動顯微鏡進 行行動學習融入高二的選修課-生物實驗的教學,並在教學活動中與研究合作夥 伴持續觀察行動學習之行動方案對屏北高中二年級學生的情形與省思,最後經 由研究對象的學習檔案、學習心得回饋、學生的訪談紀錄分析,配合課堂觀察 記錄、課後檢討會議記錄、教師訪談紀錄、課程回饋相關問卷加以歸納分析,

最後提出研究實施成效。

二、 研究流程

行動研究的歷程,主要參考蔡清田(2011)對於行動研究程序分為六個階段,

包括指出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領域焦點,規劃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尋求合 作、採取行動實施監控與蒐集資料證據,並進行評鑑與回饋。而本研究會整合 成四大部分。

(一)研究準備階段

28

包括陳述所關注的研究問題、進行相關文獻探討、尋求可能的合作對象、

規劃與設計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首先搜尋行動學習相關文獻,再與指導教授 討論修正,同時配合教育部高中職行動學習輔導計畫目標,與所觀察班級之生 物老師討論行動學習融入高中生物實驗活動之教案以及修正。

(二)研究實施階段

採取並實施行動研究課程、蒐集資料與反思。開始行動學習融入高中生物 實驗活動之教學,同時蒐集各種相關資訊,如觀察記錄與錄影、課後檢討會議 記錄、訪談資料、課程回饋相關問卷、學生成績資料;在課程中觀察學生反 應、在下課時間進行訪談,於課後與研究夥伴進行課後檢討會議與討論,以反 思課程中所遇到問題與解決方案,以便於下次課程進行。

(三)研究分析階段

經由不斷的蒐集記錄與分析,得以成為修正與評鑑的參考資料。分析教學 過程中所蒐集到的資料,撰寫出研究結果、回答研究問題,進行討論,最後完 成研究報告,並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而整個研究流程圖如下圖 3-1。

29

圖 3-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三、 課程規劃

本研究課程主要是以高二年級學期選修自然課程「植物體內物質的運 輸」、「動物的循環」中的探討活動進行教學活動規劃,詳細教案請參閱 附錄八、uhandy 行動載具融入生物實驗課程教案。

(一)活動設計的學習目標則為:

1.能分辨蕨類與真菌類的外型構造及孢子囊堆型狀。

2.以豬心代替人心,藉由觀察豬心內外部,了解我們身體的構造。

3.能操作 Uhandy行動顯微鏡、複式顯微鏡、解剖顯微鏡進行細微構造 觀察。

4.能利用行動學習課程增進 5C 的能力:與隊員之間的溝通協調能 力、團隊合作能力、實驗時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學習單上題目獨立思辨 能力、發表實驗發現所需的創造力。

(二)整個實驗流程分為:

1.實驗前 15 分鐘告知學生本次實驗所要觀察之食用材料部位、如何獲 得實驗材料地點、如何解剖之詳細影片、學習單上要完成事項、以及上傳 檔案之格式。如下圖 3-2 告知學生本次實驗目標

圖 3-2 告知學生本次實驗目標

30

2.給學生 15 分鐘進行校園採集,或是處理本次研究觀察之器官。如下 圖 3-3

圖 3-3校園採集

3.以行動載具進行輔助,進行小組解剖,進而使用 Uhandy行動顯微 鏡、解剖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操作,並拍下實驗流程與成果,整個行動 學習的實驗約 50~70 分鐘。如下圖 3-4

圖 3-4 實驗流程

4.利用 20 分鐘上傳今天所觀察成果至臉書、完成學習單、整理實驗室,

最後上台進行解說,並請同儕自評、上傳。如下圖 3-5 上台解說

圖 3-5 上台解說

31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本節將要對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做說明,在此包含下列:1.研究者之背 景,2. 研究進行之場域,3. 研究之樣本

一、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在整個教學課程中作為協同教學者、與學校行政人員 A 校長、教導 主任 B、該班級生物老師為協同研究合作夥伴,共同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觀察教師,協助研究者執行方案與分析解釋資料;研究者就讀碩士專班的教授 們作為專業諮詢人員。

研究者自 103 年開始進入補教業,一直持續教到現在,而在 5 年的補教生 涯中,對於自己無法把專業素養轉換成學生覺得有趣的內容、少子化對傳統教 學模式的影響,需要有別於以往的教學法,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性,讓學生的學 習動機上升,進而想要來補習;因此,於民國 105 年 9 月進入屏東大學教育科 技研究所進修。

研究者平日在教書時,有時會採取以資訊融入教學的策略,因行動載具有 移動性、隨身性及個別化之特色,學生可以隨時儲存個人所需資訊,以便隨時 查閱,受到許多學生家長喜愛及合作夥伴的支持;對於行動科技融入於教學方 式,可說是十分熟悉,但對於教學的理論基礎仍不夠熟悉,因此致力於教育科 技領域相關知識的習得,也因高中 107 新課綱的變革,翻轉教育的聲浪興起,

更應該增進自己的教學,以學生中心,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二、研究進行之場域

屏東某公立高中位於丘陵地,農產種類及數量皆很豐富,居民主要靠農業 維生;以『因應免試入學政策,紓解高中入學困境,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利於 推展終身教育,提升地方文化水準』等教育目標,所籌設成立。

為國內「綠建築」示範學校,從永續校園理念的導入,經由綠建築技術,

建立一個注重生態與環境共存的校園,進而發展永續校園網路,營造台灣生生

32

不息的生命力。在學園空間組織結合生態環境,在建築物與開放空間之間植入 生態林與生態池,作為空間中生動的軟性界面,使校園猶如記憶中的田園;游 泳池連結了生態池,使人猶如置身湖岸悠遊地戲水。因此擁有最自然的生態環 境,可提供農村體驗與生態教學的最佳場所。再加上完善的教學設備,全校架 設光纖及無線寬頻網路,每班皆有電腦及網路系統,語言教學廣播系統,視聽 設備,提供研究者一個良善進行行動學習的教學環境。

三、研究之樣本

本研究之樣本班級共有學生 18 人,其中男生 3 人,女生 15 人。由於屏東 某公立高中校園及課程規劃融入生態教育、田調解說及永續生存的理念,並充 實學習設備,增加資訊授課節數,強化學生電腦及網路能力,因此學生對於行 動學習融入相關課程都較能接受、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