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學習融入高中生物實驗活動課程實施後省思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結果分析

第五節、 行動學習融入高中生物實驗活動課程實施後省思

本節將說明研究者透過行動研究,所得到教學歷程之心得與省思,並從研 究過程中發現運用行動學習融入高中生物實驗活動課程在教學中的益處與相關 限制。本節會由一、行動載具的使用與限制;二、課程設計;三、實驗活動,

四、行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這四個方向去描寫與說明。

一、行動載具的使用與限制

首先教學者要先了解所要用到教學設備的特性與使用方法,並確認教室內 無線網路的最大負荷量,確保在教學過程中網路能順暢,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 活動。另外教學者也需具備一定的相關資訊能力,可解決在課程進行時遇到的 突發狀況,如學生的行動載具設備出現問題,或是無線網路不負使用。

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應避免為了使用行動載具而使用,若只是將課程內容 上傳至雲端,再使用行動載具來呈現,其結果只是行動裝置取代上課的書本而 已,並無法發揮行動學習的優勢。因此研究者在原本的教學課程增加了許多 APP 來增加上課效率,例如:Photegrid 可一次進行文字編輯與圖片組圖,不但 節省學生們以前繁複操作,有了更多的課堂時間、更節省教學者在課後還要修 改的情況,可以把專注度放到下一次的課程當中;使用 Zuvio 進行同儕互評,

讓發表者知道自己成果發表還不足之處,同儕更可以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得知 同儕之間的想法,同時也讓老師更快得知結果,省下課後算成績的時間;學生 建議使用的 Kahoo 問題搶答模式,比起一般的搶答模式更為公平,更能讓學生 投入到課程當中,引起同儕之間正面且豐富的互動;若是有分小組,更可以培 養出互助合作的精神,帶動班上學習風氣,培養出互助合作的精神,進而增加 學習效果,可作為日後課程參考 APP,帶給學生新的刺激;教學者也能透過像 是 Facebook、Zuvio、Kahoo 的後台管理,立即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針 對學生不懂的部分進行教學。

55

二、課程設計

為了使教學活動進行順暢、避免學生的學習活動被打斷,教學者在課前須 了解所要用到教學設備的特性與使用方法、測試教室內無線網路的是否正常運 作、行動載具的軟硬體設定,將教學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排除。

由於研究者並非生物相關領域之專家,在整個課程中為教學協助者,因此 在此課程設計時必須花費更多時間來研讀高中生物實驗步驟,測試行動學習應 用到的軟體,並與生物領域老師參與討論,還須額外製作包括教學活動設計、

課程學習單、課程回饋問卷、課程中所用到的相關表單等,比起傳統式以教師 為主的學習,行動學習的前置作業需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是導致許多老師們 不願嘗試的原因,但如果有個資訊方面專業的教學協助者,可以幫忙老師們解 惑軟硬體上面的問題,並提供相關的資訊能力,解決既有的工作問題,以促進 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更多學生可以體會到行動學習的好處,不僅可以提升學習 者的學習成效與態度,更可以給予老師真正的及有系統的反饋,再由反饋提供 教學者自我提升的方向,讓教學成效更加提升。

三、實驗活動

實驗課程能夠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能加深學生對課 程內容的印象,向來都是學生所期待的課程之一;而從書本上的所學知識到親 手操做實驗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學習成就高的學生的表現有時也會比自己想像 的還差,因此藉由行動學習融入生物實驗課程,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與環境,由 老師先進行教學講解後,並請學生使用行動載具下載本次實驗影片過程,以便 學生親身實作時,可以隨時暫停和重複撥放,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也無須擔 心其他人的效率,建立個人化的實驗。

而生物實驗是有連續的且不可逆的,經常有意外發現,要學生一邊觀察一 邊記錄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最後改為由兩個學生自行配為一組,較能記錄完整 實驗過程,更可以發現實驗所要觀察的現象,就算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先跟同學

56

進行討論,再決定是否請求老師協助,對於往後的團隊合作與人際關係有極高 的幫助,老師也不用反覆解決一些小問題而耽誤到原定的課程目標,更可以適 時的介入調整或是引導該小組順利完成該實驗。

在成果發表過程中,須說明實驗過程及發現,可利用行動載具將影片或是 照片組圖將實驗過程重現,展示效果極佳,改變了原本只能利用實驗記錄和學 習單進行口頭報告,其他學生只能靠想像實驗操作過程。

四、教學設計模式

ADDIE 過程模式通常以流線性方式從一個步驟到下一個步驟,並不斷地重 複在整個方案中。即從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到評估,上一個階段蘊育對下 階段的結果,每一個步驟都缺一不可,但往往一個循環都需耗費數個月,對於 在進行行動教學十分不利,因所教的學生、科目不同,行動載具軟硬體更新 等,需要不斷的改進與評估,以適應當前的情況,因此可藉由行動研究的特 性,在每個階段進行循環式的行動、觀察、評估,加入 ADDIE 教學設計模式以 解決上述缺點,使其更靈活迅速,一兩週之內就可改進。其結果呈現如下圖 4-5。

圖 4-5 行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