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展因素(如2010年前兩季的高度經濟成長),與全球化因素(如ECFA的簽訂帶動 更多的對中國大陸投資與出口)可能會使得整體製造業的就業比例再度上升。

最後,在就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有結構性失業的出現,從傳統產

業移出的勞動力不見得能全部移往非傳統產業或服務業,再加上台灣經濟的長期 不景氣,即使「去工業化」已經停止,台灣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結構性失業或 許為「必要之惡」,為經濟轉型必經之陣痛,其解決之法應為透過政府輔導轉業 或財政補貼,減低其福利損失,而非排斥進一步的經貿自由化,為維護少部分人 而犧牲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乃因噎廢食之舉。由本文之分析可知,進一步的經貿 自由化,不但可以擴大出口,促進經濟成長,更可以擴大台灣製造業之勞動需求。

在經濟回溫、勞動需求擴大的情況下,失業率必能有效降低。因此,當經貿自由 化不再使製造業勞動市場萎縮之後,台灣更應該進一步的擁抱經貿自由化,而非 避之如洪水猛獸。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文之研究限制主要在資料取得方面。首先,同一名目的資料在不同的政府 統計出版品裡常常有不同的數據,造成資料選取方面有許多困擾,亦有可能對研 究結果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本文在總體經濟資料方面統一採用行政院主計處 公告之政府統計的相關數據,文中有關台灣對外投資的資料皆依照經濟部投審會 公佈之「核准僑外投資、陸資來臺投資、國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統計月報」, 而台灣對大陸貿易則依照財政部公佈之「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為基 準。

其次,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與貿易為本文的重要解釋變數,然而在1991 年以前的相關數據卻不見於政府統計出版品中,1991年之後的投資與貿易資料 之實際數額與經官方登記審核而公布之資料,或許有相當程度的出入,本文為解 決該項研究限制,將台灣對中國大陸與對香港之投資、貿易相關資料做合併,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求能得到較為貼近事實的數據。

此外,本文在計量模型上試圖以季資料而非年資料增加樣本個數,但由於 1990年以前的對外投資相關資料僅有年資料,更細目的資料始終無法獲得,因 此本文的研究期間始於1978年,但在計量模型上僅能使用1991年第一季至2010 年第二季的季資料作為分析。

最後,本文在第四章與第五章皆討論製造業就業與其對中國大陸與香港投資 與出口是否存在關聯性,但台灣製造業的對外投資是先東南亞後中國,而「去工 業化」開始的時間點與台灣開始對東南亞國協投資的時間點相近,理應在模型中 納入相關的變數,但由於對東南亞國協之投資與貿易,本文並未能獲得足夠詳細 的資料,因此探討的對象僅限於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投資與貿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參考文獻

吳惠林,1997,〈海外投資與產業空洞化〉。《輸出入金融雙月刊》73:2–6。

周玉珊,2002,〈對外投資對產業空洞化之影響—以台灣製造業為例〉。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周欣儀,2004,〈對外投資對「產業結構」與「勞動結構」調整之影響〉。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周添城、吳惠林,1990,〈台灣產業空洞化問題的省思與檢討〉。《經濟前瞻》20: 33–35。

周添城、吳惠林,1990,〈台灣產業結構轉變與產業空洞化〉。《自由中國之工業》

74 (4) :11–25。

林五郎,2003,〈台灣「產業空洞化」問題之再探討〉。《台灣經濟論衡》1 (10) : 19–41。

林怡君,2006,〈投資中國與產業空洞化間的思辨與拉鋸〉。《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29 (9) :82–90。

林照雄,2001,〈台灣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與產業空洞化〉。《銘傳學刊》11:81– 106。

高長,2001,〈製造業赴大陸投資經營當地化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經濟情 勢暨評論季刊》7 (1) :138–173。

高長,2009,《大陸經改與兩岸貿易》。台北:五南。

梁榮輝、廖振盛,2004,〈產業西進與產業空洞化〉。《企銀季刊》27 (1) :143– 1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旭昇,2009,《時間序列分析》。台北:台灣東華。

陳志坪,2009,〈日本の對外直接投資と產業空洞化〉。《高科大應用外語學報》

11:109–133。

陳忠榮、楊志海,1999,〈台灣對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 ––– 擴張型與防禦 型的比較〉。《經濟論文叢刊》27 (2) :215–240。

陳添枝,1988,〈台灣會發生產業空洞化嗎?〉。《中國論壇》26 (5) :78–80。

楊小凱,1994,〈「組織創新』的新經濟理論與台灣的「產業空洞化」〉。《經濟前 瞻》33:179–183。

劉碧珍、林惠玲,〈對外投資與回銷決策—台灣製造業之驗證〉。《經濟論文叢刊》

29 (4) :479–510。

蔡宏明,2006,〈1986年以來兩岸傳統產業的合作與發展〉。收錄於高希均、李 誠、林祖嘉主編,《兩岸經濟二十年:1986年以來兩岸經濟合作與發展》。台 北:天下。

蔡宏明、林美霞,1994,〈我國產業空洞化問題之研究〉。《今日經濟》16–22。

謝寬裕,1999,〈台灣產業外移與產業空洞化之檢驗〉。《台灣經濟金融月刊》35 (8) : 46–65。

蘇顯揚,1988,〈日本的海外投資與產業空洞化的隱憂〉。《經濟前瞻》10:115– 119。

Alderson, Arthur S., 1997, “ Globalization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Decline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in 17 OECD Nations”,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3: 1–34.

Baumol, William, Blackman, Sue, and Wolff, Edward, 1985, “Unbalanced Growt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Revisted: Asymptotic Stagnancy and New Evid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4) : 806–817.

Baumol, William, Blackman, Sue, and Wolff, Edward, 1989, Productivity and American Leadership, London, the MIT Press.

Bluestone, Barry, 1977, “Is De–industrialization a Myth? Capital Mobility versus Absorptive Capacity in the U.S. Econom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75: 39–51.

Boulhol, Herve' and Fontage', Lionel, 2006,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Fear of Relocations in the Industry”, CEPII Working Paper.

Brady, David and Denniston, Ryan, 2006,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in Affluent Democracies”, Social Forces 85: 297–330.

Colin, Clark, 1957,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London: Macmillan.

Dasgupta, Sukti and Singh, Ajit, 2006, “Manufacturing, Services and Premature De–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Kaldorian Empirical Analysis”, Center for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Western Asia, 2002, Annual Review of Development in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ESCWA Regio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Ietto–Gillies, Grazia, 1992,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Trends, Theories, Effe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ucera, David and Milberg, William, 2003,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Changes in Manufacturing Trade: Factor Content Calculations for 1978–1995”, Review of World Economy 139 (4) : 601–6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ichiewicz, T and Zalewska, A., 2005, “De–industrialization—Rowthorn and Wells’

Model Revisted”, Acta Oeconomica 56 (2) : 143–166.

Rowthorn, Robert and Coutts, Ken, 2004,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n Advanced Economi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8: 767– 790.

Rowthorn, Robert and Ramaswamy, Ramana, 1997, “De–industrialization: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IMF Working Paper.

Rowthorn, Robert and Ramaswamy, Ramana, 1999, “Growth, Trade, and De– industrialization”, IMF Staff Paper 46 (1) : 18–41.

Rowthorn, Robert and Wells, J.R., 1987,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Foreign Tra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eger, Steven S., 1997, “Globalization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Myth and Reality in the OECD”, Review of World Economy 133 (4) : 579–607.

Singh, Ajit, 1977, “UK Industry and the World Economy: a case of de– industrializ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 (2) : 113–136.

Stopher, J.M. and L. Turner, 1985, Britain and the Multinationals, Chichester: Wiley.

Thirlwall, A.P., 1982, “De–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UK”, Lloyds Bank Review 134:

22–37.

Wolf, Martin, 2005, Why Globalization Works,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olf, Martin, 2009, Fixing Global Finance: How to Curb Financial Crise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