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1 -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主要有下列幾項:

壹、選樣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質性方法進行研究,採用「立意抽樣」中的「標準抽樣」,請相關 社福機構的社工推薦與篩選,並且透過研究者本身的網絡請友人介紹,以符合抽 樣標準和有意願的受訪者為優先,本研究的受訪者大多數來自社福機構,在社經 地位上可能有所偏誤,加上願意接受訪談的家長本質上對於未婚懷孕的態度可能 較為開放,基於選樣上的限制,家庭背景資料與家長如何處理與面對青少女未婚 生子之方式僅能做初步的參考,研究結果無法概推至所有面臨青少女未婚生子之 家庭與家長。

貳、研究場域的限制

由於本研究考量時間與成本的限制,大部分是邀請北部地區的家庭進行訪 談,雖然中部、南部與東部各有一名受訪者,但是人數過少無法代表該區域的家 庭與家長樣態,在青少年懷孕的議題,不同的區域可能因為對未婚懷孕的解讀與 保守程度有所差異影響到家長如何處理事件,受限於地區選樣的關係,無法比較 各區域的狀況,研究結果稍嫌片面,無法推論至所有縣市的家長處理概況。

參、研究方法的限制

研究者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研究者的訪談能力影響受訪者的回應,

亦影響資料的完整性,主要以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討論,其可能無法完整呈 現。此外,研究者邀請受訪者以回溯的方式談論事件的處理過程與來龍去脈,但 是受訪者距離事件發生的時間均不相同,少則半年左,但也有長達四年左右,受 訪者所處的歷程不同,回溯時所提供的資料有時難以呈現受訪者當時所面臨的真 實狀況,僅能掌握片段的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2 -

後記

研究者於成長過程中有幾位因為未成年懷孕而進入婚姻的朋友,在當時朋友 對於家長有許多的不滿和控訴,無法諒解家長的所做所為,之後研究者因為進入 提供收出養服務的機構實習,而有機會與家長面對面,於實習場域中所接觸到 的家長與研究者過往的印象有些不同,雖然他們還是帶有指責,但是可以感受到 身為一個家長的關心,在處理青少女的未婚生子事件也會碰到兩難和無奈的狀 況,家長同時也是青少女懷孕事件中的重要角色,因而期待透過本研究更加貼近 家長的想法,對於女兒是否要生育、出養以及進入婚姻的考量為何,家長自己和 整個家庭因為女兒的未婚生子事件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以協助社會工作者在服務 懷孕青少女的過程中能夠提供更同理與完整的服務。

初進行研究時,研究者認為大多數家長應該會以文化做為最優先的考量,若 是女兒未婚生育且未進入婚姻,此種情況下生活於社區中,家長需長期背負鄰里 的眼光與指指點點,發現自己潛在認為即使家長有關心女兒的一面,但在怎麼樣 還是會以自己的面子為主。在訪談過程中,兩名受訪者提到:「一個做母親的怎 麼樣到最後都是為了女兒,尤其是我們這種單親的,怎麼樣都是希望她幸福快樂 而已,就這麼簡單,其實也沒什麼」、「我說妳們有結婚沒結婚都沒關係,就是這 個可以玩的期間你們要玩得快樂,我們跟她講說妳能夠讀書就讀高一點,阿不能 讀書就像我們兩個一樣做苦工而已」,家長對於女兒的愛遠遠超乎研究者的想像,

從閱覽先前的文獻當中,如何在家長的監護權與青少女的自主權之間找到平衡點 一直是個無解的議題,本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家長還是以「對女兒好」的出發點來 處理,雖然過程中難免出現強硬的態度和手段,也會忽略女兒的聲音和意願,何 嘗不是基於一顆愛女兒的心?站在研究者的立場,難以去論定家長處理事件的方 式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但是家長對於女兒的關心與擔心是不可否認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3 -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適逢發生「國三女生丟嬰案」,新聞以七個月身孕無 人知的標題帶給研究者和社會大眾很大的衝擊,家長、學校從頭到尾均未發現青 少女已經懷有身孕,許多人不免質疑家長和家庭的功能在哪裡,對於女兒的關心 在哪裡,造成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有許多的想法和價值觀的拉扯,重新檢視家庭 是否應該為青少年未婚生子的狀況負起責任,訪談之中家長感嘆社會、學校、同 儕對女而造成之影響,有時家庭即使用盡全力卻仍遠低於外在環境帶給女兒的影 響,研究者認為發生青少女未婚生子事件是在青少女與各系統間(家庭、同儕、

學校、社會…等)互動後所產生後的結果,無法將所有責任歸咎於單一系統,部 分家庭疏於關心子女,放任子女不管的行為確實讓研究者感到難以認同,但是家 庭於事件發生後願意處理,陪伴青少女共同面對,發揮家庭(家長)應有的功能,

即應給予肯定。

此外,文化對於研究者來說一直是較為抽象的,在尋找受訪者的過程中卻真 真實實感受到文化帶給社會大眾的影響,許多友人認識符合受訪條件的家長,礙 於未婚懷孕往往是家庭中不能說的秘密,完全不敢代替研究者詢問潛在受訪者是 否願意接受訪問,即使潛在受訪者為自己最親密的家人或朋友也有難以啟齒的狀 況,研究者深刻瞭解長久以來存在於社會中的道德感與價值觀是內化於每個人心 中的。

訪談中更深入瞭解家長的想法和處理過程,多數家長初始無法接受事件,對 於發生此事件多少有無奈、有生氣,但也看到家長努力去接受和面對,願意去調 整和改變自己的那一面,更有家長回頭去省思自己對女兒的管教和互動,帶動整 個家庭的成長與凝聚,社工員如何藉由此次家庭的壓力與危機將其轉變成為改變 的動力是值得再深思的議題,每個家庭所處的背景脈絡不同,考量的層面也有所 差異,但研究結果發現的面向可做為參考的依據,感謝這些受訪者與我分享這段 過程,讓我看見家長對於子女的愛以及家庭中的能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4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8)。《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

牛憶先(1999)。〈影響未成年懷孕母親生育後復學之家庭、經濟與社會規範因 素〉,《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芬(2006)。〈從女性主義觀點看未成年懷孕女性性別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強(2003)。《遮蔽的文明:性觀念與古中國文化》。台北:文津。

史倩玲(2010)。〈未婚懷孕 東西部態度大不同〉,立報,02 月 08 日。立報網頁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8125)。 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台北。

任麗華(2003)。〈未成年未婚媽媽問題與福利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第 101 期,頁 135-146。

任麗華、傅凱祺(2006)。〈未婚懷孕少女生育之福利需求與政策內涵︰人文區位 的分析〉,《台大社工學刊》,第 13 期,頁 41-108。

江千代(1988)。〈二十歲以下生母社經特徵及其家庭計畫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 究〉,《人口學刊》,第 11 期,頁 163-196。

沈滿華(1997)。〈青少年未婚媽媽孕期生活經驗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呂育凱(1998)。〈低齡孕婦不良生育結果之研究-配合懷孕週數,探討低出生體 重與妊娠低出生體重〉,《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余琴芬(2004)。〈社會經濟指標與未成年生育率關係之生態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佳(2001)。〈未成年母親的小孩在國小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成就表 現〉,《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智(1998)。《青少女懷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愫平(1990)。〈青少年自尊與懷孕危機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家事職業學校 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5 -

李逢堅 、陳彥聿(2006)。〈青少女墮胎經驗之研究〉,《台灣性學學看》,第 12 期第 1 卷,頁 25-39。

李德芬(2001)。《探討中學階段未婚懷孕少女之學校因應措施》。台北:教育部。

李德芬、周才忠、林美珍、陳嘉鳳(2004)。〈青少女懷孕對其生理、心理社會之 衝擊〉,《台灣性學學刊》,第 10 期第 2 卷,頁 93-110。

李德芬、林美珍(2008)。〈探討懷孕青少女對懷孕事件之經驗感受〉,《家庭教育 與諮商學刊》,第 5 期,頁 31-59。

周月清譯,Boss P.原著(1994)。《家庭壓力管理》。台北:桂冠。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 : 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培萱(2001)。〈台北未婚媽媽之家青少女決定生育的經驗歷程〉,《國立陽明大 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欣玫(1997)。〈青少女對發生低出生體重及早產之危險性探討〉,《國立陽明大 學公共衛生學系》。

林惠生(2000)。〈未成年生育的趨勢、影響及對策〉,發表於「新世紀之婚姻、

生育與家庭問題與政策」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林惠生(2002)。《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學生性知識、性態度與危害健 康行為與網路之使用》,台中: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人口與健康調查研 究中心。

林雅雯(2004)。〈懷孕少女生育決定歷程之探討〉,《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慧萍(2004)。〈未婚青少女出養子女的經驗歷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2008)。《質性硏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台北:巨流。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心理。

莊慧秋(1996)。《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台北:張老師。

莊慧秋(1996)。《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台北:張老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