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限制為採取實徵探究(Empirical inquiry),研究受限於,與訪談者訪談 時間、訪談者個人經驗及記憶、研究者觀察角度及觀察個案S 公司時間、本個案 S 公司的文件、檔案資料(機密等級)收集與彙整,亦會有誤差、偏差之處及疏漏 遺珠之憾。本個案產業特性及產業背景為臺灣電子製造代工業,在分析資料時,

難免會有主觀判定、主觀意識、個人認知不同,故若有其它產業欲引用時,務必 依其個別之產業特性自行調整。

本研究評估個案S 公司執行豐田管理準則之成效,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出以 下建議作為個案S 公司未來強化實踐豐田模式之參考,本研究者建議:(1)強化公 司在職培育在知識與經驗傳承並建構學習型企業。(2)深入了解並提升基層主管 解決問題的能力(3)建立跨部門人才培訓機制,培養公司未來的管理者(4)在人 (Man)、機(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環(Environments)持續改善。

研究建議方面,建議未來研究者,盡可能全面性透過訪談表 (Interview schedule)或問卷(Questionnaire),取得大數據樣本,以利於評估和推論個案公司執 行豐田模式的成效,關於評審團機制,本研究採取五人制評審團機制,分別為個 案 S 公司的高階主管兩位做為業界代表、精通豐田管理準則專家兩位做為專家 代表、研究者一位作為客觀的第三方代表,進行S 公司執行豐田管理準則成效評 分,考量到此研究限制,為避免評分結果過於主觀,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邀請多 位豐田模式專家參與評分,可讓執行成效評分結果更具客觀性與參考價值。

116

OJT Solutions 股份有限公司, (2018). TOYOTA 組織管理秘訣:實踐高效能,高價值 的強大現場 (鄭曉蘭, Trans.). 臺北市: 臺灣角川.

117

北市: 商周出版.

原田武彥. (2016). 流的傳承:大野耐一期待經營、管理者扮演的職責 (李朝森、李 清松、李兆華、盧璟玲, Trans.). 臺北市: 美商麥格羅希爾.

桑原晃彌. (2017). TOYOTA 的 PDCA+F 豐田模式獨步全球的致勝法則 (王美娟, Trans.). 臺北市: 臺灣東販.

堀切俊雄. (2017). TOYOTA 的成本控管術: 打造最強獲利模式 (呂郁青, Trans.).

臺北市: 臺灣東販.

豐田生產方式研究會. (2013). 圖解豐田生產方式 (周姚君, Trans.). 臺北市: 經濟 新潮社.

Liker, J. K. (2004). The Toyota Way: McGraw-Hill Education.

Wu, Y. C. (2003). Lean manufacturing: a perspective of lean suppli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Vol. 23 No.11, pp. 1349-1376.

118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項目 評鑑問題 訪談人:

一 以理念為基礎

1-1 長期理念(Long term philosophy)(原則 1) 二 正確的流程方能產生正確結果

2-1 無間斷的作業流程(Continuous process flow) (原則 2) 2-2 後拉式制度(Pull-systems) (原則 3)

2-3 平準化(Heijunka) (原則 4) 2-4 自働化(Jidoka) (原則 5) 2-5 標準化(Standardized) (原則 6) 2-6 視覺控管(Visual control) (原則 7)

2-7 可靠技術支援(Reliable technology) (原則 8) 三 發展員工與事業夥伴,為組織創造價值 3-1 培養領導者(Grow leaders) (原則 9)

3-2 培養人才及團隊(Develop people & team) (原則 10) 3-3 協助與挑戰事業夥伴及供應商(Stakeholders) (原則 11) 四 持續解決根本問題是組織學習的驅動力

4-1 現地現物(Genchi Genbutsu) (原則 12) 4-2 決策以共識為基礎(Consensus) (原則 13)

4-3 不斷反省(Hansei)與持續改善(Kaizen) (原則 14) 五 對公司未來的期望與回饋

5-1 未來期望 5-2 建議與回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