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依據研究流程,就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的選擇及編製、個人相關背景資料、
K-means集群分析分群、判別分析檢測分群之適當性、集群命名、小數除法單元學習 成就測驗、統計分析了解各變項的內涵和學習成就的相互關係,說明如下。
1.樣本之選取
基於研究者能力、時間及研究所需,因此選擇研究者服務之彰化縣鹿港區某國小 六年級三個班103位學生為研究樣本,有效樣本為98位。
在預試方面,僅「數學學習態度量表」問卷需作預試。根據學者Gorsuch (1983) 之觀點:受試者與題項的比例最好是5:1,且樣本總數不得少於100人(吳明隆,2006)。
故研究者先選取彰化縣鹿港區4所學校六年級學生240位做預試,待預試完成後,再進 行正式施測。
2.問卷編製流程
採用他人問卷需先取得原作者同意書外,應做信效度分析,以刪修試題成為正式 施測之題目,將問卷編製流程繪製如圖6所示。
圖 6 問卷編製流程圖 問卷之選取及編修
預試
分析問卷之信效度
刪除、修訂試題
試題定稿
正式施測
3.個人相關背景資料
(1)學生性別:男生或女生。
(2)學生智力:係以受試學生在「瑞文士黑白補充圖型測驗」所答對的題數,轉換 成得分百分等級,結果作為受試者智力之指標。
(3)學生專心度:係以受試學生在「專心度量表家長問卷」所得的結果,得分作為 受試者專心度之指標。
(4)學生數學學習態度:係以受試學生在「數學態度量表」所得的總分,得分作 為受試者數學學習態度之指標。包含「學習積極度」、「學習過程」、「學 習方法」、「數學信念」四個部分。
(5)父親社經地位:係以受試學生父親「教育程度等級指數」乘以「4」,與「職 業類別等級指數」乘以「7」加總起來之總分。得分作為受試者父親社經地 位之指標。
(6)母親社經地位:係以受試學生母親「教育程度等級指數」乘以「4」,與「職 業類別等級指數」乘以「7」加總起來之總分。得分作為受試者母親社經地位 之指標。
4.K-means 集群分析
運用K-means 集群分析,以受試學生之智力、專心度、數學學習態度、父親社 經地位、母親社經地位五個變項當作分群之因子,分成適當之群數。
5.判別分析(discriminate analysis)
運用SPSS 統計工具之判別分析,檢測分群群數之適當性。
6.集群命名
研究者將觀察值分群後,分別就各群在五個變項上的平均得分情形,找出集群 成員相似之處,發現共同之特徵,將各集群予以命名。
7.數學學習成就測驗
受試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測驗有二次,為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康軒版小數除法 單元學後之測驗卷,所有學生均接受相同的試卷施測,以兩次測驗之平均分數當作 學生之數學學習成就。
8.統計分析
將資料作統計分析,探討決定分群之重要因素,並分析歸納各群學生小數除法 數學學習成就之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