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社會比較理論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最早是由 Festinger(1954)提出,在日 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跟其他人比較我們的想法、感受或是行為,藉由彼此之間的 差異,來了解自己能力的高低或意見的好壞。這種比較的過程,通常是一種無意 識、自然而然、不費力的行為(Gilbert et al. 1995),且與人們當下所處的環境有極 大的相關性。當人們處在高不確定的環境時,會開始對與社會上其他人的比較產 生興趣,這種環境可能是:充滿競爭、強調比較、或者是充滿變化(Tesser and Paulhus 1983; Mussweiler and Strack 2000)。

2.2.1 比較的動機

過去研究指出,人們在進行社會比較的行為,通常是為了消除環境不確定性 所帶來的不安,缺乏自信、神經質等情緒(Wayment and Taylor 1995)。因此,人 們寄望與社會上其他人的比較,來提高對自我的正向看法。社會比較的產生,常 基於三樣動機:自我評估(self-evaluation)、自我提升(self-improvement)以及自我 加強(self-enhancement) (Taylor, Wayment and Carllio 1996)。首先,透過自我評估,

人們可以了解自己與其他人的差異;其次,透過自我提升,人們會產生想要變得 更好的企圖;最後,透過自我加強,則是人們藉著與較差的群體相比,來降低自 己的負面情緒,以下是三樣動機的介紹:

¾ 自我評估

Festinger (1954)當初在討論社會比較理論時,將動機主要聚焦在自我評估 上。人們需要自我評估的動機,往往來自於人們在做一項決定時,需要一套客觀 的標準來衡量自我的表現。但是,當缺乏一套實際且客觀的參考標準可以自我評 估時,人們會開始與社會上其他的人進行比較。Festinger 進一步提出,人們在進 行社會比較時,主要著重在意見與能力上的比較。

然而,Gibbons and Buunk (1999)在進行社會比較理論的相關研究發現,不只 是意見與能力上的比較,人們在進行社會比較時,個人的成就、特徵、財產、感

覺、與自己相關的人等,皆能成為進行自我評估時比較的元素。雖然同樣是進行 自我評估,但利用不同的比較元素,其過程與結果可能也會不盡相同。比如:若 是著重在能力上的比較,我們可能會問自己:「我的表現夠好嗎?會不會落後其 他人太多?」在這個情況下,人們會比較著重可比較的資訊。

(1) 自我提升

想要自我提升也是人們進行社會比較的動機之一,在這個前提下,人們通常 會選擇去跟表現比自己好的群體進行比較。這個動機在當時Festinger(1954)提出 社會比較理論時,雖未直接提及,但卻與其所提的自我評估中的,向上比較的概 念類似。在進行自我提升的比較過程中,人們多會著重在能力上的比較,希望自 己藉此增長見識、能夠學到更多,進而達到進步的目的(Taylor and Lobel 1989)。

(2) 自我加強

過去Festinger(1954)所提出的理論主要強調在人們在進行社會比較的時候,

除了希望了解自己,並有向上提升的企圖。但人們為了保持自我正向的看法,除 了前述的向上比較之外,也有學者提出了向下比較的方式。自我加強最主要的目 的,是要保持正向的自我感覺,尤其是自尊與自我概念。自我加強並非是社會比 較的必然動機,通常與情境極大的關聯,尤其是當人們身處在感到威脅、或是不 確定性高的情境下,所會採取的防衛措施(Gibbons and Buunk 1999)。後續研究也 進一步指出,當人們欲透過社會比較來進行自我意識的加強時,通常會與表現不 如自己的群體相比,來提高自信心(Wills 1981)。

2.2.2 社會比較的過程

社會比較會造成人們不同的心情結果(Lyubomirsky and Ross 1997),這項原 因,之後有學者提出可能與人們進行比較的方向有關(Stapel and Koomen 2001)。

學者提出的方向概念包括了:向上比較與向下比較兩種。比如:與名人比較,可 能會激發人們的羨慕之情(I may become like her),但某方面也可能令人沮喪或自 悲(I’m worse);相反的,與不如自己的人比較,雖有可能感到優越(I’m better),

但也可能連帶產生負面的情緒(I’m similar to her)。而影響人們比較方向的因素,

又包含了:比較對象的重要性(Tesser 1988)、比較對象與我的熟悉程度(Brewer and Weber 1994)、比較對象與我共有的特性(Brown et al. 1992)、與比較對象的心理靠 近程度(Pelham and Wachsmuth 1995)、比較對象與我的可及程度(Lockwood and Kunda 1997)。這些都會影響到社會比較的過程。以下將討論人們在進行向上社 會比較與向下社會比較的過程。

(1) 向上比較

一般來說,人在進行向上比較的時候,通常會感到沒有自信。而人修補自信 的方式,過去學者提到,人們可能會降低他們的可信度或是詆毀他們的成就,並 質疑任務效度,或是降低他們的重要性(Wills 1981)。然而,這必須建立在我們的 詆毀是在有可信度的情況下,亦即我們必須要能夠相信自己的防衛措施是合理 的、可信的。但是,若是某些人實在高出我們一截,比如:愛因斯坦之於物理、

麥可喬丹之於籃球,我們實在沒有有力證據與說服力,去詆毀這些人的重要性與 成就。因此Alicke et al. (1997)認為在向上的社會比較中,應有「天才效果」(genius effect)的出現,亦即有些人會採用與傳統保護自尊完全相反的方式,反而去更為 誇飾那些人的成就,來激發自己嚮往的渴望。

誇飾那些人的成就,除了可以激發自己嚮往的心境,另一方面來說,其實也 是一種保護自己的行為。誇飾那些人的能力,進一步來說,就是將那些人的境界 與自己遠遠拉開,使得他們與我們的相關性大幅下降(Alicke et al. 1997)。與自己 遠不及的人相比,自然所感受的威脅也被稀釋掉。

在排除掉對自尊產生的威脅之後,向上比較可能會帶給人一種學習的心態,

讓自己往上提升至那些比自己好的人的程度(Buunk et al. 1990)。而這些研究指 出,這種向上學習通常發生在比自己優秀的人是自己親近的人,或是在我們覺得 不重要的屬性上優於自己的人。但Alicke et al. (1997)也提出不同的看法,只要「天 才效果」的出現,不管那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或是優秀的屬性是否與自己緊密相 關,人們都有可能會產生想要往上並駕齊驅的心態。

(2) 向下比較

自我加強是社會比較的動機之一,是一種較為保守的做法。當人們向上比較 的時候,可能會使得幸福與自信有受到威脅的可能,於是,為了修復自己對自己 的感知,有些人會進而採取向下比較的方式,來加強對自我的感知,或是進行再 次確認(Wheeler and Miyake 1992)。

在有壓力、追求新奇、變化的情況下,很容易會有比較的行為出現(Buunk et al. 1990)。但是,比較還是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不知是否會帶來負面 的情緒(Brickman and Bulman 1977)。因此,學者指出,社會比較雖然是一種無意 識的行為,但在某些情緒下,人們為了維持某種情緒,在聯想比較的對象時,可 能會有選擇性的行為。比如,開心愉悅的人,會較容易往下比較,刻意避開會帶 來負面情緒的對象,選擇自己可以接受,並維持好心情的比較對象(Lyubomirsky and Ross 199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