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莫那.魯道遺骸還原與歸葬

第四節 祭祖的主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發現,該紀錄片所拍攝到的岩窟,同為莫那.魯道自殺的岩窟,而非馬赫坡岩窟。

據文獻記載,馬赫坡岩窟,位於莫那.魯道自殺岩窟的下游,相距約 2 至 3 公里 處(郭明正,2011,頁 245)。筆者亦在此將馬赫坡岩窟、莫那.魯道自殺岩窟、

給定工寮、巴佑耕地、馬赫坡社、一文字高地及松井高地之相對位置用 Google map 呈現出來(如圖 4-3-14),希望能協助讀者對空間性的架構,暫時有初步的認識。

圖 4-3-14 馬赫坡岩窟、莫那.魯道自殺岩窟、給定工寮、巴佑耕地、馬赫坡社、一文字高地及 松井高地之相對位置。由本研究者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德路固的族人,在這馬赫坡山區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莫 那.魯道自殺的岩窟?那是因為我族人被迫離開霧社地區之後,廬山部落及廬山 溫泉這兩區域,在當時已由日人賞賜給德路固群的族人。據說那邊的斷崖峭壁下,

岩窟甚多,而這些岩窟,早已成為德路固群族人打獵時的休息區,對他們而言,

尋訪岩窟早已並非難事。

第四節 祭祖的主體

一、 霧社事件紀念碑位置的適當性

霧社事件紀念碑位置的適當性,至今仍是影響仁愛鄉賽德克族三群矛盾與衝突 最重要的因素。即便三群都曾辦理了原住民傳統和解儀式,至今似乎仍然無法平

馬赫坡社

巴佑耕地 一文字高地

莫那.魯道自殺岩窟 給定工寮

松井高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9

息在日治時期稱之為「味蕃方而國府時期轉稱為「親日方」的賽德克族人,使得 霧社事件無法成為賽德克三群和平的共同記憶。我們可以由姑目.荅芭絲《部落 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一書記載得知,認為霧社事件紀念日舞臺不應該只 是成為抗日餘生展演的舞臺,也更不應該一味標榜莫那.魯道的英雄形像(姑目.

荅芭絲,2004a,頁 309),以及霧社事件紀念日的舞臺已經成為政黨、政客,以 及一些學者自我展現的舞臺,並沒有還原歷史的真相和促進族群的關係(姑目.

荅芭絲,2004a,頁 316)等等。在研究過去時,我們不能忽略不同群體站在自 己角度描述或解釋過去時的不同方式。如果要考慮到這些,便不能不探討時間是 如何被不同的群體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再現、建構、概念化和符號化(克斯汀.海 斯翠普編;賈士蘅譯,1998,頁 207)。時至今日,霧社事件已經發生 87 年

(1930-2017),「霧社事件紀念公園」的建立,也隨著時間的推進,訴諸於不同 群體以不同的方式詮譯。

自 1931 年 5 月 6 日,抗日 6 社劫後餘生 298 人全數由霧社地帶被迫遷於川中 島(今仁愛鄉清流部落)始,其原屬 6 部落的土地於 1932 年 8 月 19 日即獎賞給 當時的「味蕃方」,即都達及德路固兩群。當 1973 年 10 月 27 日,莫那.魯道之 遺骸歸葬地,在本章第二節已討論,最終協議歸葬於霧社「抗日起義紀念碑」, 現今稱之為「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其官方的原因為葬於霧社事發地,莫那.魯 道的「靈魂」永遠不死。我們檢視「霧社事件紀念公園」的地理位置與周遭部落 族群的環境分佈(如圖 4-4-1),即能理解為何國府時期後,所謂的二元對立「親 日方」對「抗日方」,每年 10 月 27 日從清流部落千里迢迢來到霧社參加由縣府 層級主辦,仁愛鄉公所協辦的歷行性的霧社事件追思活動行為,「親日方」感到 不以為然,顯而易見這道歷史傷痕從日治時期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4-1 霧社事件紀念公園位置與週邊族群分佈示意圖。張世康繪製。

由圖 4-4-1 所示,清流部落的族人於 1931 年 5 月 6 日由南投縣仁愛鄉的東方 遷移至西北方後,其所屬土地由日人皆獎賞於當時的「味蕃方」,即都達群與德 路固群。而日治時期的督洛度呼社(今仁愛國中)、固屋社(今春陽部落)、度魯 灣社(今春陽溫泉)以及斯固社(今雲龍橋春陽端的山脊及平緩地)皆獎賞給都 達群,而馬赫坡社(今廬山溫泉)以及坡阿崙社(今廬山部落)獎賞給德路固群,

而德固達群的多岸及西坡 2 社,在霧社事件發生時,其 2 社採中立的態度,至今 仍分佈於今眉溪部落。

霧社至今仍是中央山脈東西向主要的樞紐,亦是仁愛鄉的行政中心,而「霧社 事件紀念公園」就位於霧社西南角的觀櫻臺上。週邊所環繞的卻是都達與德路固 兩群,以及當時採中立的德固達雅群的多岸與西坡兩社。

由於國府時期極力標榜抗日及樹立抗日領袖之象徵,莫那.魯道及葬於「霧社 事件紀念公園」的抗日無名英雄成為了極佳政治性取向的精神表象,國府每年在 此舉辦追思活動,而忽略了現今居住於霧社地帶族人的感受,畢竟他們的祖先也 因日人的控制利誘下無奈的犧牲。當國府入主,難道非抗日的者靈魂就不需要、

不值得去弔念嗎?無怪乎甚至他們以為國府在資源分配及讀書加分上唯獨厚愛 清流部落的族人。霧社事件的歷史記憶演變至今,不同世代、不同族群(女人)

以及不同部落有著不同的詮釋。然而「紀念碑」的位置,該不該遷移?該遷移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1

何處?在清流部落也有著不同的聲音。但若以祭拜祖先為前提,祭祖之主體及權 利義務應否歸還給家屬。

二、祭祖主體在家族

莫那.魯道遺骨至今仍葬於「霧社事件紀念公園」中央之正上方,國府該不該 將遺骨還給家屬,實應慎重考量「紀念碑」與「遺骨」的差異性。究竟紀念碑意 義為何?由文化人類學中的角度來說,紀念碑可當做圖騰來解釋(戴國煇、葉芸 芸,1992,頁 375),主要在安慰亡魂,紀念他們的犧牲受難,期望民族內部不 要再發生諸如此類不幸的衝突流血事件,以作為一種借鏡。而「遺骨」是指死者 的骨頭,若經由國家介入,頗有戰爭之意味,更何況臺灣為民主國家,安葬於何 地主導權應交由家屬全權處理。1973 年因為國家力量介入,莫那.魯道的遺骸 歸葬於霧社,劉忠仁及張呈妹每年固定於 4 月 5 日及 10 月 27 日自行至霧社祭拜 莫那.魯道:

「1973 年莫那〃魯道的遺骸要遷到霧社時,仁愛鄉公所有開會決定說:『每年 10 月 27 日會派車到清流載我們部落的族人至霧社追思,可是公所都沒有派車。』

因為 4 月 5 日是掃墓節,連續幾年我跟劉忠仁都自己搭公車去霧社掃墓,祭拜莫 那〃魯道,因為找到莫那〃魯道的遺骸是我媽媽瑪紅〃莫那一輩子的心願,無論 如何我跟劉忠仁都要去祭拜他。10 月 27 日我們也自己搭公車去,因為這天是霧 社事件紀念日。我跟劉忠仁每年會去霧社紀念碑 2 次。」(20160628 張呈妹口述 於清流自宅)

因為仁愛鄉所並未依會議決議行事,在 1986 年洪立言244當民意代表時,對仁 愛鄉公所適時提出意見,建請公所每年 10 月 27 日派車至清流部落載族人們至霧 社參加霧社事件追思典禮:

「我們開會的時候,上陎有講,要派車子每年來清流載我們,可是鄉公所都沒 有派車。我自己跟張呈妹除了每年的掃墓節會上去掃墓並祭拜莫那〃魯道外,10 月 27 日我們自己也坐公車上去。後來我有跟洪立言提,那時候他是鄉民代表,

他有跟鄉公所建議,從那個時候開始,每年都會有車來接我們了。剛開始是一部,

244洪立言 1959 出生,曾擔任仁愛鄉第 13 屆第 4 選區鄉民代表(1986 年至 1990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慢慢慢慢地後來變兩部。因為後來中原部落的族人也會去了。所以之後有車來接 的時候,我會在前一個禮拜去廣播叫清流部落的人要參函霧社事件紀念日。後來 我跟張呈妹 4 月 5 日尌不再上去了,因為有車來接,都會提早到現場,典禮還沒 開始時,我們會先去祭拜莫那〃魯道。」(20160628 劉忠仁口述於清流自宅)

時至今日,劉忠仁及張呈妹因年紀漸老,繼續祭拜莫那.魯道的為其第四代直 系家族,在本論文第二章有詳加論述。就如上述口述,在典禮尚未開始前,我們 家族會先進行祭祖儀式(如圖 4-4-2 及 4-4-3)。既然瑪紅.莫那的遺願、劉忠仁 以及張呈妹希望自己祖先的遺骨由自己家族來祭拜,國府應該停止繼續佔有莫那.

魯道的骨骸,將其還給家屬,使其安葬於清流部落,與自己的女兒瑪紅.莫那團 聚。霧社一帶對清流部落的族人來說早已人事已非,若國府希望在事發地作為日 治時期歷史的記憶圖像,應兼具賽德克三群共同的歷史、記憶、文化,考慮三群 所有祖先之亡靈,共同立碑於「霧社事件紀念公園」,並共同憑弔,讓賽德克三 群,同是誕生於 Bnuhun 山區 Pusu Qhuni 的賽德克族,真正達到「愛與和平」的 和解。

圖 4-4-2 2013 年 10 月 27 日霧社抗日事件 83 週年紀念暨追思活動。莫那.魯道第三代、

第四代及第五代直系家族合影於霧社紀念公園。本研究者提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3

圖 4-4-3 2017 年 10 月 27 日霧社抗日事件 87 週年紀念暨追思活動。張呈妹與筆者進行家祭。

本研究者提供。

筆者藉由田野調查的結果,即部落族人之口述以及文獻之記載,將莫那.魯道 大事記,包括其生平與家庭成員關乎於霧社事件之記事,暨自殺身亡後,遺骸被 發現、流轉過程與歸葬,彙整如表 4-4-1。

表 4-4-1 莫那.魯道大事記一覽表

時間 內容

1880 年 推測莫那.魯道出生。

1897 年 推測 17 歲,第一次馘首,聲名大噪。

1905 年至 1906 年 推測莫那.魯道 25 歲至 26 歲接任頭目一職。

1911 年 2 月 至南投觀光。

1911 年 8 月 至日本觀光。

1920 年底 曾策劃抗日未果。

1925 年 3 月前後 曾策劃抗日未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30 年 11 月 4 日

莫那.魯道帶其家族 20 餘人在自家耕地給定工寮縊 死並放火燒燼後,繼續率領勇士作戰。

1930 年 11 月 5 日

莫那.魯道次子巴索.莫那在卜托茲(Butuc)之戰

(一文字高地之役)壯烈犧牲。

推定 1930 年 11 月 26 日

至 1930 年 12 月 8 日間 莫那.魯道自殺身亡。

1930 年 12 月 8 日

莫那.魯道的長子達都.莫那,帶著 4 位馬赫坡的「最

莫那.魯道的長子達都.莫那,帶著 4 位馬赫坡的「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