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第二節 科學對象

一、馬克思的科學對象

當代有些研究強調馬克思的科學對象是相當多元的。例如認為馬克思在《資 本論》第一卷裡,除了勞動價值理論之外,至少還做了八種科學實作17(Little, 1986)。

或者如 Farr(1991)就直接主張,在科學實作的層次上,馬克思可被視為一個「方 法論的多元主義者」,因為他建立了許多範圍與彈性都很大的實質理論(勞動價值 論、生產理論、意識形態理論等)。但這些詮釋,其實是基於當今學科極度分工 的狀況而進行的歸類,乃至套用。事實上,馬克思十分強調研究對象的統一性,

如前所述,人一方面生於自然環境之中,一方面也透過工業技術改造著自然,所 以對他而言沒有必要區分「人」與「自然」,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總是會設想那種 未經人改造的「純粹自然」,或是尚未處於社會關係中的孤立的人,這在馬克思 看來是毫無意義的,因為自然其實是透過人類社會的行動而產生的。《德意志意 識形態》中就有這樣的話:

人對自然的關係這個重要的問題,或者如布魯諾所說的,“自然和歷史 的對立”,好像這是兩種互不相干的“東西”似的,好像人們面前永遠不 會有一個「歷史的自然」和一個「自然的歷史」似的……在工業中老 早就已經有了那個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統一” 了,而且這種統一在每 一個時代都隨著工業或多或少的發展而不斷改變(《選集》,2015:121)

除了強調科學對象的統一性之外,在對象與研究主體之間的關係也是統一的。

前面提到過,韋伯由於把實在視為無限的雜多,因此研究者所創的「概念」與實 在之間在他眼中就有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Kocka, 1985; Oakes, 1988),韋伯在論 述「理念型」時,或者在批評 Knies、Roscher 和 Stammler 時,都提到他們沒有 掌握到「概念」與「概念所掌握到的東西」之間是有差別的(〈羅謝與肯尼士〉:

49;〈史坦樂〉:401)。這種明確區分主體與客體的要求,馬克思勢必不會同意。

如 Kocka(1985)所言,馬克思拒絕把實在理解為「對象」的形式,而會把它視為

「感性的人的活動」、視為實踐的成果。所以,馬克思的「科學」除了要是「實 際的」以外,還必須要把那些「實際」視作人的產物:

甚至這個“純粹的”自然科學,也只是經由商業和工業、經由人們的感

17 加上勞動價值理論的闡述,一共有九種,分別是:(1)描述資本主義之所有權體系;(2)描述資 本主義中的生產目的;(3)勞動價值理論之更為深入地處理;(4)建立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抽象模 型;(5)描述市場競爭之運作模式;(6)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特徵之經濟含意與社會含意;(7)對資本 主義之財產關係如何再生產提出社會學的看法;(8)對前資本主義的財產關係如何建立提出歷史 解釋;(9)描述工人階級的生活與勞動狀況。(Little, 1986: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性活動,才獲得它的目的和材料的。這種活動、這種持續的感性勞動 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它哪怕只中斷 一年,費爾巴哈就不只會看到自然世界的巨大改變,而且整個人類世 界和他自己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都會很快就消失了。……

先於人類歷史的自然,並不是費爾巴哈所生活其中的自然,這是今天 在任何地方(除去在澳洲新出現的一些珊瑚島以外) 都不復存在的(《德 意志意識形態》,《選集》,2015:121)

因此,馬克思的「對象」總是「人化的」對象,他也用這種方式,把對自然的研 究轉化為對人的研究。A. Das Gupta(1993)認為,對馬克思而言,經驗主義在認 識論的層次上並沒有顧及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事實與價值之間的互動,所以 才會將主體與客體區分開來。於是馬克思透過「實踐」的概念,打破了這三種層 次的二分法:在《費爾巴哈題綱》中他就試圖展現實踐乃是一切的基礎,主張客 觀實體並不是純粹的資料,而應該被理解為人的實踐產物(Das Gupta, 1993: 48)。

不過,人的實踐永遠不會是個人的實踐,既然不可能存在孤立於社會的人,科學 也就不會是孤立的活動,所以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說:「即使我獨自科學地 活動,儘管這種活動我很少能和其他人直接一起來從事,但這時我仍然是社會地 活動的,因為我是作為人而活動的。(《選集》:85)」因此,馬克思的科學對象 必定是人類實踐的產物,而人的實踐不能脫離出社會關係,所以對象就必然是人 類“社會地”活動的產物。

由於所有的對象都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所以對人類活動的研究就成為第一要 務。但是馬克思告訴我們,研究不能從人類活動本身開始,因為人往往是受其產 物──社會關係、經濟關係──所支配的。人的歷史雖然是一個「人的勞動與意識 持續地化為對象」的過程,但反過來,那些對象也同時是人的思考與行動的限制 條件(Kocka, 1985: 142)。所以馬克思不像韋伯一樣去理解每個行動的「動機」,

而是去探究集體的人類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產物,例如《德意志意識形態》去探討 社會形式、或者《資本論》去探討商品。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 展》明確地表達了以人的產物為對象的理由:

唯物主義歷史觀從下述原理出發: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 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在每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 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 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所以,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

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 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 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馬 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1995:7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而要對人類從古至今的時代之經濟情況進行研究,馬克思又強調我們必須先 從對資本主義的研究開始,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上生產力最發達的社會形式,

要先了解它,才能對過去社會的生產關係提供說明;而要研究資本主義社會,馬 克思選擇了英國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選擇策略,馬克思都參考了自然科學的 途徑:

人的解剖是猿猴解剖的一把鑰匙。低等物種身上表露出的高等物種的 徵兆(Andeutungen),反而只有在高等物種本身已被認識了(bekannt)之 後,才能理解。資產階級經濟[學]也是這樣為古代等等的經濟[學]提供 了鑰匙。(《[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論》,《選集》,2015:310)

物理學家之觀察自然過程,要嘛是在自然過程以最明白、最少受干擾 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地方,不然,如果可能,他就會在「保證過程純粹」

的條件下做實驗。我在本書中所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 與之相適應的生產與交換關係。到目前為止,這種生產方式的典型地 點是英國。此何以我在理論闡述上以英國作為主要例證。(《資本》,

2015:2)

資產階級社會是歷史上最發達的和最雜多的生產組織。因此,那些表 達出「它的各種關係」的範疇,以及對於它的構造(Gliederung)的理解 (Verständnis),也就同時能提供我們一種洞見(Einsicht),可以看穿所有

「已經覆滅的社會形式」的「構造和生產關係」。資產階級社會是用這 些「已經覆滅的社會形式」的殘磚敗瓦和元素打造起來的(《[政治經 濟學批判]導論》,《選集》,2015:310)

之所以要先從資本主義社會開始研究,因為要先理解複雜的現象,才能把握住簡 單的現象的意義;而之所以主要以英國為觀察對象,是因為必須先有一個相對而 言最純粹的材料當作「對照組」,其他的變化才容易觀察。以上兩段文字可以做 如下解讀:馬克思進行的是資本主義的「解剖學」,並且他盡可能尋找近似於「實 驗室環境」的資本主義社會,以進行最精確的分析。綜上所述,馬克思把對象視 為一個整體,而要對該整體進行研究,必須從位於此整體最後端的、發展的最完 整的事物開始,他先強調不能把自然孤立來看,而必須把它視作與人類活動互動 的東西,再強調要研究人類活動,不能從人開始,而要從其產物如社會結構、生 產關係開始,進而又說要對所有那些產物進行研究,必須先從資本主義社會下的 產物開始,如此才能看透過往的社會形式,進而看透人類活動,最後了解整個「人 的自然」。馬克思不僅對自己的研究對象的選擇給出了明確的理由,也對科學研 究的對象選擇做出了規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二、韋伯的科學對象

若從韋伯的「對實在所作的思想上的安排」這個科學的定義看來,「科學」

的對象當然就是「實在」,但這樣顯然過於空泛,韋伯畢竟對科學作出了區分,

因此就必須依據其區分檢視其科學對象。但這個問題,對許多韋伯詮釋者(甚或 韋伯本人)而言,可能根本是個不必要的問題,正如上一節所提到的,韋伯同意 Rickert 的看法,認為法則科學與實在科學的區別,不在研究對象之上,而在於 知識目標之不同。當韋伯把「文化意義」視作兩種科學之主要區別時,他的立場 也是如此。我們再回顧一次以下段落:

「文化」這個概念,乃是一個價值概念。經驗性的實在對我們而言之 所以是“文化”,乃是因為、並且只是因為我們將它和種種價值觀念關 聯了起來。(〈客觀性〉:201)

末句所說的把實在與價值觀念關聯起來的“我們”,顯然指的是研究者。也就是說,

現象本身是中性的,是無限的雜多,唯有當研究者把價值觀念與現象關聯在一起,

才能自該雜多中,把一個對他而言具有文化意義的部分挑選出來。如張旺山(1998) 所言,韋伯的科學對象乃是「實在」,但這些對象並非直接地給定的,我們還必 須預設研究者的「認識能力」與「思想範疇」,更要預設研究者有主觀的「需要」

與「意願」去認識對象。尤其「文化實在」這種對象更需預設「價值觀點」,因 為若沒有「價值關聯」就不可能有「文化實在」(張旺山,1998:283)。

但在韋伯進一步的舉例說明中,似乎事情並非如此。我們可以檢視一下韋伯 說的研究貨幣經濟中的「交換」這個現象的說法:

但在韋伯進一步的舉例說明中,似乎事情並非如此。我們可以檢視一下韋伯 說的研究貨幣經濟中的「交換」這個現象的說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