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接受模式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4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科技接受模式

一、 理性行為(TRA)理論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是科技接受模式的基礎。理性行 為理論認為人類經常是相當理性並且有系統地使用合適的資訊。TRA理論最主要是用 來解釋人類「態度」(attitude)與「行為」(behavior)之間的關係。TRA理論主張使用者 的信念(beliefs)會影響其態度(attitude),而形成一種行為意圖,影響到最後的結果(莊 伯誠,2008)。根據TRA理論,一個人從事特定行為乃是取決於執行這種行為的行為 意圖(intention)。而行為意圖則被個人的態度(attitude)及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依照 相對的權重所共同決定。態度是指個人在行為表現時所擁有的喜好或厭惡的程度。行 為意圖是指個人在表現特定行為時,所展現出的意圖強度。主觀規範則是指某人針對 一特定行為時受社會認知壓力的強度。一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是取決於執行該行為的 後果之主要信念(belief)以及對於那些後果的評價。最後,一個人的主觀規範則取決於 規範性信念以及順從的動機。主觀規範代表著影響當事人之重要人士對該行為持贊同 或反對意見,並影響當事人之認知,態度則是指個人對於某一特定行為的正負面情

感,行為意圖反映了個人對於從事某項行為的意願 (Fishbein & Ajzen, 1975)。

茲將TRA理論之各變數解釋如下(吳俊毅,2000):

1. 行為的態度:個人對於某種行為正面或負面的感受與評價;一個人對某行為的態 度,會受到其所認知此行為的信念影響。

2. 主觀的行為規範:個人透過感受外界環境的行為標準、期望與規範(Normative beliefs)及個人順從此期望的行為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 with the expectations),

而形成的行為準則。

3. 行為意圖:個人表現某種行為的意願強度,此變數常用來預測或解釋實際行為的 表現。

圖 6 理性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高職學生電腦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某國立高商為例(頁 7),楊淑青,民92,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TRA理論從資訊系統的觀點提出一個概念:任何會影響到行為的因素都只會因為 態度及主觀規範而間接影響行為。這代表TRA理論是介於作用在使用者行為上不可控 制的環境變數和可控制中介變數之間,即外在的環境變數對行為的影響是受其使用者 內在的心理變數而影響,若是如此,TRA即可透過資訊系統研究中眾多的外在變數,

例如系統設計特性、使用者特徵、任務特性等來獲取影響使用者接受度的內在心理變 數(Fishbein & Ajzen, 1975)。

二、 計畫行為(TPB)理論

Fishbein and Ajzen (1975)所提出之理性行為理論雖然可用來解釋個體行為決策 過程,但是當有許多非個人意志所能控制的因素出現時,理性行為理論的解釋及預測 能力將大幅下降。因此,預測一個人是否會從事某項行為,必須了解他對該行為的意 圖(Fishbein & Ajzen, 1975)。意圖模式認為行為的執行決定於意圖,因此尋找影響意 圖的潛在因素就相當重要。過去曾經有許多學者提出意圖模式來建構行為意圖與態 度、信念、情感等個人心理因素之間的關係。這方面的理論以Ajzen (1985)根據理性

行為態度

行為意圖 使用行為

主觀規範

行為理論發展出來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最為著名(陳怡 辰,2007)。

陳怡辰(2007)在研究中提到行為並不只決定於態度與主觀規範,還會受到個人對 該行為的「自我意志力控制」(Volitional Control)之影響。許多行為可以經由意志力完 全控制。因此,若行為越無法由個人控制,意志力的控制就越弱,無法控制的因素就 會干擾一個人執行該行為的能力。若是如此,態度、主觀規範或意向就無法正確預測 行為。自我意志的重要性,導致理性行為理論的作者後來加入「認知的行為控制構面」

而發展出計畫行為理論。

計畫行為理論認為人的意向會受到三項因素的影響:1.對該行為所持的態度 (attitude)。2.主觀認知的規範(subjective norms)。3.認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花英德,2008)。根據計畫行為理論,一個人從事特定行為乃是取決於執行這 種 行為 的行為意 圖(intention)。而行為意圖 則被個人的態度 (attitude)及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依照相對的權重所共同決定。而TPB與TRA理論不同的地方在於除了 主張態度、主觀規範等因素,也受到認知行為控制的影響。TPB需要針對不同的情境,

以行為的信念、規範信念與控制信念來發展量測工具(花英德,2008)。

圖 7 計畫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以計畫行為理論與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知識分享(頁26),陳怡辰,民96,國 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三、 科技接受模式(TAM)理論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是 Davis 在 1989 年 修 正 Fishbien and Ajzen (1975)的理性行為模式(TRA)所提出來的。它的目的是在簡化理性 行為理論。

Davis認為在科技範疇中,有別於理性行動理論中認為,行為意向受到對行為的 對行為的態度

意圖 認知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

態度和主觀規範的影響,他認為態度比主觀規範更具有影響力(范敏珍,2006)。TAM 主要是希望能夠使用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和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這兩個因素來解釋、診斷與預測使用者面對新資訊時的態度與行 為。TAM以使用者意向來描述使用者對於新的資訊科技(IT)的使用行為。TAM主張使 用者對於新IT的「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會直接影響其對新IT的使用態度,

而此使用態度會再進而影響其對於新IT之使用意向。知覺有用性意指個人對科技是否 能幫助他們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種知覺,也就是當使用者在使用此一新的系統時,他 個人知覺此系統對現在或未來工作上能獲得的益處。當使用者對系統具有很高的知覺 有用性時,其使用該系統的意願會提高。知覺易用性意指個人認為科技是否容易使用 的一種知覺,也就是指當使用者知覺到要學習某一項新系統的容易程度。當個人認為 系統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力氣去學習操作,該系統即容易被個人所接受及使用。因此,

當使用者對系統的知覺易用性越高,就代表在使用系統時,不需要花太多的心力去學 習新的系統。

此模式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用以瞭解外部因子對使用者內部的信念(Belief)、態 度(Attitude)與意向(Intention)的影響,進而影響科技使用的情形(Davis, 1989)。根據科 技接受模式,使用態度是由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所決定的,努力是一種有限的資 源,一個人必須將其分配到自己所負責的各項活動上,因此當其他條件都一樣時,一 個被個人認知為較易使用的系統,也就是所需努力較少的系統,越可能被個人接受,

同時其使用態度將再進而影響使用意向(Davis, 1989)。

圖 8 科技接受模式

資料來源: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數位學習教材使用行為之研究:以英文檢定課程為例 (頁10),莊伯誠,民97,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外部 變數

知覺 有用性

知覺 易用性

使用態度 行為意向 實際使用

行為

科技接受模式的發展已十餘年,而且也受到相當的重視。發展至今,科技接受模 式已被大量應用在解釋使用者對新科技的接受度上(陳怡辰,2007)。Liu, et al. (2010) 在研究中指出,自從Davis提出TAM模式之後,許多研究使用者對科技接受度的方法 都是以TAM為理論基礎。洪新原、梁定澎與張嘉銘(2005)認為在學術研究上,許多研 究應用TAM來預測和解釋新資訊科技系統的開發是否為系統使用者所接受。在實務 界,TAM被建議為有潛力做為早期檢定使用者接受的診斷性衡量工具,用來檢視和 評估增進使用者接受的策略。Yi and Hwang (2003)認為科技接受模式在解釋及預測使 用意向及接受行為方面,是很有說服力的。莊柏誠(2008)認為由於科技接受模式具有 模型精簡,構念明確易懂且大量的實證支持等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在個人接受資訊 科技影響的研究上,為近年來探討使用者接受科技領域方面最為廣泛應用的理論之 一。

四、 科技接受模式的相關研究

科技接受模式主要是希望能夠使用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和知覺 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這兩個因素來解釋、診斷與預測使用者面對新資 訊時的態度與行為。科技接受模式主張使用者對於新IT的「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 用性」會直接影響其對新IT的使用態度,而此使用態度會再進而影響其對於新IT之使 用意向。科技接受模式是近年來探討使用者接受科技領域方面最為廣泛應用的理論之 一,它被用來解釋資訊系統的接受度,已經獲得許多的實證。以下茲將近年使用科技 接受模式探討學習相關議題之研究整理如下表:

表 3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表

研究者 研究主旨

吳俊毅(2000)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影響使用者對科技接受程度的個人認知因 素,並以TAM為基礎加入學習動機的觀念,建立科技學習的動機 模型,並進而探討兩模型在構念的相關性。本研究所欲探究的議題 如下列:(1)對新科技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會不 會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態度」,並進而影響「使用程度」。(2)五 大學習動機信念,會不會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態度」,並進而影響

「使用程度」。(3)TAM中「認知易用性」與動機模型「控制信念」、

「自我效能」間的關係。(4)TAM中「認知有用性」與動機模型中

「任務程度」。(3)TAM中「認知易用性」與動機模型「控制信念」、

「自我效能」間的關係。(4)TAM中「認知有用性」與動機模型中

表3(續)

研究者 研究主旨

「任務價值」間的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1)TAM中各構面間的 關係,均符合當初模型之設計。(2)五大學習動機信念中有關價值 的成份(內部目標、外部目標、任務價值)會影響學習者對科技的使 用態度。(3)TAM中「認知易用性」與動機信念中的「自我效能」

的概念相似,但前者與「控制信念」相似程度不高。(4)TAM中「認 知有用性」與動機信念中的「任務價值」的概念相似。

張金鐘(2002) 教師與學生採用數位化教材是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的基礎,探討 哪些因素會影響教師和學生採用數位化教材的態度和傾向,將有助 於資訊融入教學的推動。科技接受模式(TAM)的相關研究指出科技 產品本身的有用性及易用性為使用者是否接受此產品之關鍵因 素。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初使用者,在三項外部變因(數位化教材特 性、教師或學生資訊背景、教師或學生互動)下,符合TAM模式;

教師已使用者在相同外部變因下,無法完全符合TAM模式。學生 在三項外部變因下,則符合TAM模式。

楊淑青(2003) 本研究主要針對高職學生,藉由科技接受模式來探討其本身學習型 態特性的知覺、電腦自我效能與電腦學習成效之間的相關研究,試 圖找出影響其電腦學習成效的因素。本研究結果發現電腦自我效能 會對科技接受模式帶來正面的影響,並同時影響學習成效。

洪新原、梁定澎 及張嘉銘(2005)

本研究針對過去TAM實證研究的結果,及各變數關係在不同研究 發現上的不一致現象做彙總分析,以便能夠更正確的驗證該理論中 各構面間的關係,供應用TAM時的參考。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原始 TAM的10組變數關係,有超過50%的研究均發現顯著的正相關。

但是擴充的TAM模式,在解釋力上並沒有比原始的TAM模式有明 顯的增加。

花英德(2008)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TAM為模式建構國小學童Moodle教學平台使 用用模式。本研究結果顯示:(1)個人背景變項中的性別在教材品 質、互動品質及認知有用性變項之差異達到顯著。(2)系統品質對 認知有用性及使用態度具有正向顯著影響,教材品質對認知有用性 具有正向顯著影響。(3)系統品質、互動品質對認知易用性具有正 向顯著影響。(4)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及使用態度具有正向的 顯著影響。 (5)認知有用性對使用態度及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顯著 影響。(6)使用態度對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顯著影響。

陳玉婷、蔡立元 (2009)

本研究以Davis et al.(1989)的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加入了學習動 機、系統特性與教材特性等外部變數,應用心智繪圖軟體於經濟學 教學課程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1)本研究所建構的研究模式與 觀察資料適配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2)影響學習成效最大的因素 為教材特性,其次依序為使用態度、認知有用、學習動機等,整體 解釋力達67%。(3)「教材特性」、「學習動機」與科技接受模式中 的「認知有用」均正向的直接影響學習者的「使用態度」與「學習 成效」,即教材內容與設計愈多元豐富化,且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愈 正向化,藉由其認知資訊科技-心智圖的有用性,進而產生正向的

表3(續)

研究者 研究主旨

使用態度,故能提升其在經濟學課程的學習成效。

Su-Chao Chang、

Feng-Cheng Tung (2008)

隨著網路的發展,線上學習產生了快速的成長,線上課程也更受重 視。本研究結合了創新融合理論及科技接受模式,並加入兩項變數 (知覺系統品質及電腦自我效能)來提出一項新的科技接受模式,以 探討學生使用線上課程網站的行為意圖。本研究結果顯示能力、知 覺易用性及知覺有用性、知覺系統品質、電腦自我效能皆為學生使 用線上課程網站的行為意圖的關鍵因素。

Liu, I. F., Chen, M. C., Sun, Y.

S., Wible, D., &

Kuo, C. H.

(2010)

線上學習社群可以讓學習者透過網路接觸到最新資訊,透過學習過 程學習者也可以和彼此互動。研究者想確定學習者在線上的互動是 否能產生同步學習。本研究使用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並延伸外部 變數(線上課程設計、使用者介面設計、先前的線上學習經驗)及知 覺變數,並提出幾項假設。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的假設皆成立,也 就是說外部變數可以有效的預測使用者是否會採用線上學習社群。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4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