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第五章、科技與敘事的多元想像

一、研究成果

本論文分析台灣2000 年後的戰爭、都市、科幻小說中的科技,欲觀察科技 在當代台灣文學中如何與敘事交纏,並在不同類別各異的科技敘事中組構出對 於時間的豐富想象。科技的物質設計帶出不同於人類敘事的嶄新視角,小說藉 由科技與使用者兩相對話、衝突、協商的敘事設計下,展現殊異於上世紀同類 別小說的美學風格與觀點。因此科技已是文學再現的一部分,本論文則是釐清 科技所帶來的敘事可能性,尤其經由科技透顯出來對於時間的多元想像,更有 助於在2000 年後的台灣社會打破「美好未來」與「懷想過往」的線性想像,並 從文學探詢更多理解的可能性。前述各自從戰爭、都市、科幻小說中主要出現 的科技為觀察對象,佐以現代性與後現代論述、媒介理論、後人類理論等研究 方法,挖掘科技在小說所發揮的敘事效果。

第二章觀察戰爭敘事中的科技在文本中怎麼樣發揮作用。科技從戰爭的動 員、破壞到戰後的回憶都與現代性論述下的戰爭敘事息息相關。科技是人物展 現性格的地方、揭露戰爭殘酷的工具,也是對戰爭反省的媒介。火車、輪船、

工廠的嶄新速度、高效率成為帝國展現國力的武器,讓人民投射出對於未來的 美好想像。但在小說進行中,卻也讓科技與角色的相互作用下乘載著對於戰爭 的思辨。戰爭期間的飛機與槍砲讓熱愛飛行的飛機駕駛員陷於飛機與戰績之間 的矛盾,平民也因為不定時、不定期的空襲,從此留下對於戰爭的殘酷記憶。

戰前、戰爭時期科技所烙印的傷痕,在戰後也經由不同的科技得已舒展開來:

廣播讓親歷戰爭的角色透過解碼過程,對於當時的戰爭有新的體會;而照片則 讓未經戰爭的世代開啟了重新理解戰爭的通道,並且開始展望不一樣的未來。

而台灣2000 年後都市文學中的科技敘事則是緊連著都市女性在日常生活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因為科技而面臨到的複雜環境與幽微情緒。網際網路和電話的連結性質讓女性 恣意地在不同身分穿梭,嘗試自我的各種面貌,但也藉由通訊科技的自由連結 特性對比出自我的深層欲望以及追求他人認可的需求。而監視科技建築起的權 力機制進一步使得個人思考個體/社群的界線劃分,讓科技成為小說角色思索 個人自由的桎梏。但小說敘事卻也從科技中介女性情慾所蘊含的解放力量,反 制看似無孔不入的權力機制。筆電與小說角色相互結盟,筆電的獨立性與書寫 能力除了讓女性具有想像未來的能力,也以自己的書寫能力意圖顛覆。都市文 學中的科技打破原本對城/鄉的敘事想像,城市對於女性來說並非掙脫拘束、

奔向美好未來的終點,科技顯露出隱匿在都市裡的危險,卻也與女性時而有所 合作。科技在都市文學中的呈現,使得當代的日常生活不再是安逸的生存環 境,而是經由科技的相關敘述看見社會中的各種限制、突破甚至逃脫的可能 性,並使文本延伸出對於現在生活以及未來的思索。

最後瞄準科幻小說中的假想科技與記憶的交纏關係。小說設定將記憶轉換 成資訊,並依循資訊科技的特性而運作時,從中不僅只是描繪出後人類的記憶 圖像,更打開對於時間的多重想像。就如博依姆引述柏格森的「虛擬現實」概 念,回想過去並非只是單純的回憶,還激發意識的創造性以脫離線性時間的限 制。科幻小說中的科技運作與文本設計相互交織而型塑後人類記憶,讓科技反 思人類為何及觸發突變的可能性;檔案庫的設定則依循海爾斯所提資訊科技發 展的三波自動控制論特點與敘事者有所互動,在多樣的互動方式下刺激敘事者 對於過往時光的懷想。因而2000 年後台灣科幻小說中的科技設定並不單向指向 未來,而是經由科技打開接觸過去的想像,塑造出更多元的時間想像。

因此從上述對於科技與敘事的分析中,我將三章論述的科技所支撐的敘事 空間以及其所觸及的時間性繪製成圖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圖一:研究總結

圖表縱軸為小說所觸及的時間軸線,橫軸則是小說經由科技所架構起來的 敘事空間。我將三個小說設定的時空背景分別對應台灣歷史時間的過去、現 在、未來:戰爭文本從戰前動員的火車、輪船、工廠和戰爭時期的飛機、槍砲 構築出位處於過去時間點的戰爭現場並投射未來,而廣播與照片則是立足於現 在回首過去,重新理解戰爭。都市小說則經由網路、電話、監視系統架構角色 身處的當代都市環境,並藉由筆記型電腦開啟對於未來的憧憬。科幻小說則設 定於未來,以記憶科技與檔案庫讓小說角色以後人類記憶的方式回憶過去,亦 即都市文本背景的「現在」,也流露出對於未來的無限可能。不同科技的文本呈 現也如同上述分析各有所異,文本的繁複敘事設計亦有難以包含圖表之處。我 以此圖來總結本論文的研究工作,經由科技來串連起2000 年後台灣文本所呈現 的不同時間性。科技物質性與敘事時間的交纏作用擺脫單一線性時間的思考,

未來

現在

過去

火車、輪船、工廠 飛機、槍砲 廣播、照片

記憶科技與後人類技術 檔案庫

網路、電話 監視系統

筆記型電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科技經由敘事的無窮想像後鬆綁了對於全球化時代下的瞬時現象。文本內的時 間不僅是隨著情節排列而一閃而過的事物,而是經由科技舒展出更多對於時間 的想像,自文本中散發出更多的可能性。過去、現在、未來在此也非階段的線 性描述,科技於文本想像中提供肆意連結的可能。近年學者對於台灣當代文學 的研究亦開始關注當代小說中的時間性,而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剖析。如學者 蘇偉貞以「懷舊」分析童偉格《西北雨》與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愁》1,學 者劉乃慈則從平路《東方之東》、《婆娑之島》的敘事設計所開展的「抒情裝 置」探究其生成未來的可能性2,青年學者鍾秩維則援引海德格闡述重提時間性 的重要。然多數未能較為整體地論及台灣當代小說中的科技與時間的關係3。因 此我除了從科技與時間的關聯來描述2000 年台灣戰爭、都市、科幻小說中的整 體圖像之外,我也希望藉此對後續研究21 世紀台灣當代文學有所助益。

二、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一)研究限制

本論文以科技的文本再現為主軸,探索2000 年台灣當代小說中的科技敘 事。但我聚焦在單一議題而產生的論述在研究對象挑選以及研究方法上,忽略 掉個別文本的美學風格差異,或者是理論流派背後不同的社會脈絡。另外,本 文主要著力分析仍是在於「時間性」的詮釋,並未觸及另一個重要的「空間 性」的討論。一來是因為對於台灣文學中空間的相關論述已有相當多的著作討 論,二來則是科技與空間的關係需更加詳述。

由於本篇是以議題取向選取研究對象,因此不同作者、題材之間的風格差

1 蘇偉貞,〈另類時間:童偉格《西北雨》、林俊頴《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的(不)返鄉路徑〉,

《台灣文學學報》第35 期,2019 年 12 月,頁 1-33。

2 劉乃慈,〈生成未來-論《東方之東》與《婆娑之島》的抒情裝置〉,《台灣文學學報》第 33 期,2018 年 12 月,頁 1-28。

3 鍾秩維,〈抒情與本土-「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及其時空關係〉,《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 30 期,頁189-2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

異並未詳加分辨。但一方面我認為相同的科技物在不同文本設計中具有相似的 功能,另一方面我也亦非以單一作家或單一文本類別為研究題目,故未多加著 墨解釋文本彼此之間的差異。但科幻小說的挑選確可以多加商榷,因為不同文 本對於文本內部的科技設定亦有差異,然我則盡力以不同科技設定中的共性來 加以論述。另外本論文所挑選的小說文本大多是以青壯世代作家為主,除了青 壯世代作家作品對於科技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及運用之外,五年級作家因為早在 八、九○年代便已開始創作,因此未及另開篇幅討論在2000 年前後作品中對於 科技態度及運用的差異。

而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因為科技的相關論述頗豐,因此我以文本特性配 合適切的相關理論加以運用。然而我並未詳細詮釋這些理論的背後關懷與產生 脈絡如何與台灣當代文學與社會環境相互扣合,期間又有哪些相符與相異。所 以我希望依此研究作為台灣當代文學研究的一支,打開更多的論述可能,讓後 續的研究者能補充缺漏,詳實地討論相關議題。

(二)未來研究發展

科技在台灣文學中與敘事的交互作用並非僅在當代文學中出現,不同科技 環境與社會背景的對話關係應作用在不同時期的台灣文學之中。因此我認為若 進一步將本論文所提及的科技的技術史與文學史並重來看,可以挖掘科技與文 學更深層的研究潛力。例如:第三章所出現的筆記型電腦在台灣產業史中具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筆記型電腦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作家的工作夥伴,以往如鍾 理和、林海音等伏案寫作的作家形象,又如何在筆記型電腦出現後有怎麼樣的 轉變。除了對台灣社會內部的科技轉變深入探究之外,若將研究視角跨大至東 亞或華語語系文學中的科技物,亦可觀察單一科技不同地域的比較視角,觀察

科技在台灣文學中與敘事的交互作用並非僅在當代文學中出現,不同科技 環境與社會背景的對話關係應作用在不同時期的台灣文學之中。因此我認為若 進一步將本論文所提及的科技的技術史與文學史並重來看,可以挖掘科技與文 學更深層的研究潛力。例如:第三章所出現的筆記型電腦在台灣產業史中具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筆記型電腦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作家的工作夥伴,以往如鍾 理和、林海音等伏案寫作的作家形象,又如何在筆記型電腦出現後有怎麼樣的 轉變。除了對台灣社會內部的科技轉變深入探究之外,若將研究視角跨大至東 亞或華語語系文學中的科技物,亦可觀察單一科技不同地域的比較視角,觀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