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聖桑《為低音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作品 168》之樂曲分析

第一節 第一樂章的樂曲分析

第一樂章為中庸的稍快板(Allegretto moderato),G 大調,4/4 拍,奏鳴曲式

(Sonata Form),共 51 小節。

呈示部(Exposition)為第 1-15 小節,發展部(Development)為第 16-24 小節,

再現部(Recapitulation)為第 25-51 小節,第 44-51 小節為小尾奏(Codetta)。

呈示部包含了兩個主題【譜例 3-1-1】,第一主題的部分為第 1-9 小節,低音管 在第 2 小節第三拍奏出第一主題的旋律,調性為 G 大調,第 8-9 小節為過門樂段,

模仿第 6 小節第三拍以二分音符掛留銜接至八分音符的節奏,做兩次擴充連接到 第二主題;利用降半音模進的手法,將調性先轉至 b 小調,在第 9 小節又轉至 G# 大調。

呈示部的兩個主題在節奏或力度上並沒有明顯的對比,主要是以調性的變化 來做區分。第二主題的部分為第 10-15 小節,低音管在第 10 小節奏出第二主題的 旋律,調性為 G#大調,這個樂句以三小節為單位,到了第 13 小節時降半音模進,

轉至 F#大調擴展調性。第 15 小節為過門樂段,利用同音異名的手法轉調,銜接到 發展部。

【譜例 3‐1‐ 1】呈示部

呈示部第一主題:第一樂章第 1-7 小節 

呈示部第二主題:第一樂章第 10-15 小節

發展部為第 16-24 小節【譜例 3-1-2】,運用呈示部第一主題的素材加以變化,

利用第 3 小節第三拍八分音符加上兩個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素材,及第 6 小節第三

15 

拍出現二分音符掛留接至八分音符的節奏型態,結合兩種節奏作反向處理,並縮 小主題,使樂句在銜接上更加緊湊。低音管在第 16 小節奏出發展部的主要旋律,

樂句以四小節為單位,第 20-22 小節為第 16-18 小節的模進,發展部藉由多次的模 進來擴展調性:第 16 小節調性為 Eb大調,在第 18 小節利用模進轉至 c 小調,第

20 小節再轉至 Gb大調,使調性在這個段落顯得很不穩定。第 23 小節出現的附點 節奏取自呈示部鋼琴左手旋律的素材【譜例 3-1-3】,低音管旋律以半音級進向上延 伸,持續了兩個小節,將調性從 Gb大調轉至 Bb大調,最後再轉回 G 大調銜接至 再現部。

【譜例 3‐1‐ 2】發展部主要旋律:第一樂章第 16-23 小節

【譜例 3‐1‐ 3】鋼琴左手的附點節奏素材

再現部為第 25-44 小節,調性回到 G 大調,再現兩個主題【譜例 3-1-4】。第

25 小節為呈示部第一主題的旋律再現,到第 30 小節主題開始變形,加入快速三連 音及三十二分音符等裝飾音型,使主題產生變化。第 37 小節為呈示部第二主題的 旋律再現,不同的是再現部沒有轉調,調性持續在 G 大調上,到第 39 小節又加入 十六分音符,增加旋律的流動性。第 42-44 小節為過門樂段,低音管旋律出現 Bb 音與 Eb音等,將調性轉至平行調 g 小調,在第 43 小節最後一拍利用共同的屬和絃,

再將調性轉回至 G 大調上,銜接至小尾奏。

【譜例 3‐1‐ 4】再現部

再現第一主題:第一樂章第 25-29 小節 

再現第二主題:第一樂章第 37-43 小節

第 44-51 小節為小尾奏【譜例 3-1-5】,調性為 G 大調,第 45 小節主題旋律再 一次出現,彷彿是呈示部第一主題的影子。第 47 小節濃縮主題且降低八度,旋律 線條往下發展,最後低音管以琶音式上行的分解和絃,與開頭鋼琴 16 分音符分解 和絃的旋律線條相呼應,曲子在低音管奏出的主和絃三音上結束【譜例 3-1-6】。

17 

【譜例 3‐1‐ 5】小尾奏:第一樂章第 45-51 小節 

【譜例 3‐1‐ 6】開頭鋼琴 16 分音符分解和絃的旋律線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