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聖桑《為低音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作品 168》之作品背景

第一節 聖桑的生平

半已開始寫作鋼琴曲,七歲開始跟隨史塔馬替(Camille Stamaty, 1811-1870)1 學 習鋼琴,並和馬萊登(Pierre Maledon)學習和聲及作曲。1846 年,十一歲時即以 鋼琴家姿態登台演出,在普萊爾(Salle Pleyel)音樂廳舉辦個人首次鋼琴獨奏會,

演奏曲目包括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海頓(Joseph Haydn, 1732-1809)、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及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等人的作品,也因這場精采的演出而聲名大噪,擁有音樂 神童的稱號。

1848 年,十三歲的聖桑進入巴黎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就讀,師事管風琴大師伯努瓦(François Benoist, 1794-1848)2, 並跟隨阿萊維(Jacques Halévy, 1799-1862)3 學習作曲,1849 年獲得院中管風琴 比賽二等獎,1851 年更獲得最高榮譽獎。

       

1  史塔馬替,法國鋼琴家、作曲家及教育家。曾向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學習作曲技巧,並將巴哈、莫札特等人作品風格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其風格影響甚遠。 

1852 年,聖桑首次競爭羅馬大獎(Grand Prix de Rome)4 失利,但同年十二 月以一首「聖賽西里頌歌」(Ode à Sainte-Cécile)得到巴黎聖賽西里音樂協會

(Société musicale Sainte-Cécile de Paris)首獎。這一年聖桑認識了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兩人結為好友,李斯特的音樂對聖桑日後的創作影響很大。

1853 年從巴黎音樂院畢業,受聘到聖瑪麗(Eglise Saint-Merri)教堂擔任風琴 師。同年發表了第一號交響曲,令不少作曲家及評論家驚訝。1857 年,聖桑獲聘 為瑪德林大教堂(L'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風琴師,這是巴黎教堂風琴手 的最高地位,他在這個職位上工作長達二十年之久。1861 年在尼德麥爾(École

Niedermeyer)音樂學校擔任鋼琴老師,培育了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等 一些優秀的弟子。

1864 年第二度角逐羅馬大獎再次失敗,音樂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指出:「他懂得所有事物,卻缺乏經驗。」5 1865 年完成第一部歌劇,

6 之後又陸續寫了幾部歌劇,但初演時成績都不理想。不過因為聖桑在器樂作品方 面的出色表現,在 1868 年獲頒法國政府榮譽勳章(Legion d’ honneur),以表彰他 對法國樂壇的貢獻。

5 

於介紹正統的法國音樂,專門演奏法國作曲家的新作品,希望藉以振興法國新音 樂,對於十九世紀後半法國器樂音樂的發展功不可沒。

1875 年與瑪莉洛爾(Marie-Laure Truffot)結婚,8 同年到俄羅斯旅行,結識 了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 1829-1894)與柴可夫斯基(Piotr Ilitch Tchaïkovski,

1840-1893)。1877 年辭去瑪德林大教堂風琴師的職務,埋頭作曲的工作,積極從 事音樂活動,又以鋼琴家和指揮家身份到各國演出。

1881 年聖桑被選為法國國家藝術院院士,巴黎的各大歌劇院才開始主動表示 樂意演出他的歌劇作品。1883 年,歌劇《亨利八世》(Henry VIII, 1883)首先登場,

1892 年《參遜與達麗拉》(Samson et Dalilah, 1872)也終於在巴黎演出,9 且極為 音樂家:佛瑞(Gabriel Faure, 1845-1924)、法朗克(Cesar Franck, 1822-1890)、拉羅(Edouard Lalo, 1823-1892)等,他們努力闡揚法國音樂中明亮、清澄的特質,來對抗德國浪漫樂派的厚重濃鬱,

成功提昇了法國音樂的地位。

 8

婚後三年的某一天,長子不慎從窗台上落地身亡,幾個星期後次子也突然夭折。接連失去 兩個孩子,聖桑認為妻子疏於照顧,因此決意不再與妻子共同生活。

9 1877 年在威瑪宮庭劇院(Weimar Court Theatre)舉行歌劇《參遜與達麗拉》的首演,贏得熱 烈迴響,但巴黎的音樂經紀人認為此劇所採用的聖經題材太過嚴肅,直到 1892 年才在巴黎演出。

10 1886 年,聖桑應邀為法國大提琴家樂布客(Charles-Joseph Lebouc, 1822-1983)所舉辦的「狂 歡節音樂會」寫作《動物狂歡節》,並親自指揮演出。

也是音樂會上相當流行的曲目。

1893 年獲英國劍橋大學頒贈榮譽音樂博士學位,事實上除了音樂外,聖桑也 曾深入鑽研天文學和物理學,是位業餘科學家。此外他也寫詩、寫劇本、寫評論 文章,寫哲學著述,而且精通多種語言,所以聖桑在音樂家當中可算是最博學的 一位。

聖桑曾數度旅居北非,管絃樂曲《阿爾及利亞組曲》(Suite Algerienne)及《非 洲幻想曲》(Fantaisie Africa)就是描寫他對北非的印象,另外他也曾訪問中南半 島。1906 年聖桑首次造訪美國,並舉行了多場音樂會。1916 年應法國政府邀請, 發表過詩集和劇本等作品。雖然他生在受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影響 的時代,11 卻始終堅持遵照古典規範,承繼著浪漫時期以來的純粹性和抒情性,

強調精湛技藝和完整曲式的保守思想。

       

11  1859 年,華格納創作《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1859),當時屬歌劇發光發熱 的時代,各國的音樂創作皆以歌劇為主,以至於器樂作品的發展非常狹隘。 

7 

希臘的樂評家卡佛可瑞希(Calvocoressi)形容聖桑的作品:

「更勝於他那優異技巧的…是他那明朗、多才多藝、對均衡調和的判斷,以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