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樂曲分析

第二節 第二樂章

Allegretto,a 小調,2/4 拍子,大三段體:ABA Coda。

【表 3-2-1】:第二樂章樂曲分析表

(Marcia Funebre)之曲風,除此之外,兩首慢板樂章之間還有許多相似之處:

一、曲式結構相近,皆為大歌謠曲式。

二、A 段部份調性為小調,B 段部份調性為大調。

三、第二次的 A 段中間,接插入賦格(Fuga)樂句。

四、結尾部分有相似的配器用法,打破單一聲部之動機模式,並由各樂器承接演奏。

然而與《英雄》第二樂章相比,貝多芬將演奏速度從 Adagio assai 調整為 Allegretto,

更突顯貝多芬對於此樂章節奏與律動之重視。

貝多芬以建築式的寫法將樂器聲部循序演奏,像送葬行列般的由遠而近,搭配整 樂章之核心動機,代表沉重的腳步聲。樂曲以木管與法國號奏出 a 小調的六四和弦揭 開序幕(譜例 3-2-1)。

【譜例 3-2-1】

(一)A 段

貫串全曲之動機,分別是主題節奏動機與對題旋律動機兩者。mm. 3-18 由中提 琴、低音弦樂以 p 力度奏出固定節奏音型之主題節奏動機(譜例 3-2-2),由於結 構單純、變化不大,僅只強調彼此的和聲變化。mm. 19-26 重複樂段,音量方面由 p 轉為 pp,似有似無的聲響反而令人期待之後的變化。

【譜例 3-2-2】

mm. 27-50 加入了第二小提琴以 p 的力度拉奏主題動機,由中提琴與大提琴展開對 題旋律動機(譜例 3-2-3),低音提琴則是動機變奏,暗示之後變奏樂段的出現。

【譜例 3-2-3】

mm. 51-74 是第一段變奏。此時由第一小提琴接續主題動機,第二小提琴則接續對 題旋律的樂句,此時出現首次的強弱變化(譜例 3-2-4),隨著音域升高,力度也越來 越強。中提琴與大提琴以新的圓滑伴奏音型陪襯,低音提琴再次地拉奏動機變奏,持 續地穩住音樂的走向。為了有足夠的氣勢來接續第二段變奏,貝多芬在 m. 67 加入雙簧 管與低音管,而後長笛與法國號也加入吹奏,將整個醞釀已久的氣勢推至 ff。

【譜例 3-2-4】

mm. 75-98 為第二段變奏,是 A 段情緒最高潮的樂句。由管樂以 tenuto 承接主題 動機,第一小提琴拉出廣闊的對題旋律,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低音提琴行成 2 對 3 的節奏變化之模式,使在宏偉的旋律之下,夾雜著不安的情緒。而飽足的氣勢由 m. 91 開始逐漸轉弱回到只有 p 的力度。擷取 mm. 97-98 的素材以及減少聲部拉奏的手法進 入短小過門樂段 m. 99,並將第二小提琴的對題旋律升高半音連接至 B 段。

(二)B 段

m. 102 開始由豎笛和低音管奏出 A 大調優美的旋律線條。低音弦樂持續地主題動 機模式,第一小提琴以 3 連音的方式與第二小提琴、中提琴陪襯,沒有過多的力度記 號,僅在 p 的力度範圍裡演奏漸強與漸弱。mm. 117-138 豎笛-法國號-雙簧管-低音 管輪流以卡農方式演奏旋律,在 p 的範圍裡作力度變化。

m. 139 長笛和雙簧管再次吹奏 m. 117 音型,而後低音管加入。m. 143 力度由 p 漸 強至 f,突如其來之 sf 聲響效果有如心臟急速跳動的感覺,緊繃情緒從管樂銜接至弦 樂,並用 ff 來強調 mm. 148-149 的八分音符(譜例 3-2-5)。

【譜例 3-2-5】

(三)A’段

mm. 150-173 是第三段變奏。拋開前一小節的驚人力度,這裡由木管奏出對題旋 律,第一小提琴與中提琴輪流以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之變奏呈現,並與其他以撥奏 方式的弦樂器相抗衡,跳耀的音群為木管配襯著。

mm. 174-182 為插入句。採用 m. 173 木管的 A 音創作另一新的樂段,還加入小號以及 定音鼓演奏核心動機來改變整體氣氛,連接至下一變奏(譜例 3-2-6)。

【譜例 3-2-6】

mm. 183-213 第四段變奏以弦樂演奏賦格方式呈現。由第一、二部小提琴開始擴張 至全體弦樂,整個樂段力度皆維持在 pp。m. 209 管樂加入,力度變化以四個小節為一 單位,從 pp 漸強至 ff 並進入第五變奏(譜例 3-2-7)。

mm. 214-221 第五段變奏是全體演奏的樂段(譜例 3-2-8)。輝煌燦爛的主題與對 答,也將情緒推向此樂章最高峰。而 mm. 222-224 的三個小節過門樂段,藉由 mm. 99-101 過門轉折之作曲手法,將音樂帶入尾奏的部分。

【譜例 3-2-7】

【譜例 3-2-8】

(四)Coda

mm. 225-242 擷取 B 段樂句,再次由豎笛和低音管奏出柔美的旋律線條,管樂重 複 mm. 238-239 音樂漸弱至四個小節的 pp 樂段。木管與銅管輪流奏出主題動機,藉著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音域向下,貝多芬將調性從 A 大調轉為 a 小調。

m. 247 開始管樂 2 小節的 ff 力度,接給力度只有 p、tenuto 的弦樂器,再接 ff 力 度的管樂。貝多芬將主題動機分配在各聲部上,由長笛和雙簧管為首,其次是接給雙 簧管和豎笛,接著低音管以及法國號,最後是弦樂的撥弦,並以這樣的運作模式再重 複一次;因管樂力度皆只有 pp,使得這一段格外受到重視。mm. 271-278 管樂和弦樂 對唱,由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開始往高音域拉奏,並在最後將聲音拋向管樂,貝多芬再 以木管之六四和弦作前後呼應,並在此終止音樂(譜例 3-2-9)。

【譜例 3-2-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