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課 孟子選

疏十四卷,東漢趙岐注,現存於十三經注疏中)

◎.生卒年:有關孟子生卒年,史記和趙岐孟子題辭,均未記載。後代的學者推測,若孟子遊梁時,梁惠 王稱其為「叟」,遊梁之後,復至齊國,故可推知孟子約生於西元前三八五年前後,卒於齊宣王八年,

西元前三一二年以後(此年孟子去齊),年約七十五歲。

◎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孟子雖繼承並發展孔子學說,亦有加以推衍之處。如孔子只言「性相近,

習相遠」,孟子就直言「人性本善」;孔子只說「仁」,孟子則兼言「仁、義」等。

◎可以成聖王:孟子以為每個人若能依循人性本質去發展,必可為善,因為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

是非之心,而這「四心」就是「仁、義、禮、智」四個善端。若能將這四個美好的善端推廣充實,則可 以事父母,可以保四海。所以「人人皆能為堯舜」,「國君可以為聖王」。

◎.其成書時代,約在孟子卒前,或卒後不久:由文章風格的一致性來看,當出於孟子的潤飾。孟子一書 在孟子生前就已著手編纂,是孟子與公孫丑、萬章師生合力編撰而成的。

◎.韓愈的大力表彰:韓愈原道:「堯以是(道)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

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十三經簡介

書名 簡述 注

周易 最初為卜筮之書,後經闡釋,乃成哲理之書。 魏王弼注(繫辭晉韓康伯注),唐孔 穎達正義。

尚書 (1)最早史書。(2)散文之祖。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毛詩 (1)最早的詩歌總集。(2)韻文之祖。(3)純文學之祖。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 達正義。

周禮 (1)原名周官,西漢劉歆改稱周 禮(2)記周代理想的官制

內容以治國要務為主。 東漢鄭玄箋、唐賈公彥疏。

儀禮 漢只稱「禮」,又稱「士禮」。 內容以古代禮儀為主。 東漢鄭玄箋、唐賈公彥疏。

禮記 本附於儀禮之後。 言哲理、政治制度、禮樂 器物、生活儀禮等。

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左傳 以記事為主(多記史實),編年體,十三經中字數最多。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公 羊 傳 穀梁傳

以解經為主(多釋義例)。 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論語 以「仁」字為重心,語錄體,是孔子學說的代表文獻。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經 是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之書。曾子弟子記。十三經中字數最 少者。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 最早的字書。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 原屬子書,至南宋始正式收入十三經中,為最晚列入十三 經者。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孟子體例全仿論語,為語錄體。但因身處戰國時期,正是「天下方務於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史 記),孟子要拒楊、墨、反縱橫,不免滔滔雄辯,故書中頗多鋪排之長篇。例如梁惠王保民而王一章,

文長137 字,往復問答 17 次,又多設寓譬,翻騰議論,文采氣勢,與論語迥異。

◎.唐韓愈的古文運動即倡言恢復先秦、兩漢之散文;宋之蘇洵亦長於議論,其文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風。

◎.孟子「性善說」,肯定人性的本質與行善的能力,進一步肯定修養、教育是有意義的。在「政治方面」,

孟子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讓治國者了解到民心的向背才是政權存亡的關鍵因素。在「修養方面」,孟

子特別提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警世之語,所以理想的人格必須能夠抗拒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

約定。 《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ㄧㄠˋ 總而言之。 《史記》:「形勢雖強,要之以仁義為本」。

苟 ㄍㄡˇ 隨便:不苟言笑 如果: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得過且過;敷衍了事。 苟且偷生、苟且從事。

叟 ㄙㄡˇ 對年長者的尊稱,猶今之稱

「老先生」。

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童叟無欺。

廋 ㄙㄡ 隱藏。 人焉廋哉。

饜 ㄧㄢˋ 本義為飽,引申為滿足:1 不奪不饜。2 學不饜、教不倦。

魘 ㄧㄢˇ 惡夢。 夢魘。

靨 ㄧㄝˋ 臉頰上的小圓渦。 笑靨。

修辭菁華

(一)倒裝:1.何以利吾國→以何利吾國。 2.知皆擴而充之→皆知擴而充之。

(二)排比:1.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3.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三)譬喻: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即人的善端如同人有四肢。

(四)轉品:不遠‧

千里而來→形容詞轉動詞。

成語集錦《孟子》中的名句及成語

名句、成語 解釋

運之掌上 喻事情極容易處理。

五十步笑百步 諷刺那些譏笑別人不高明,其實自己也沒有多高明的人。(梁惠王)

力舉千鈞 形容一個人力大無窮。(梁惠王)

明察秋毫 形容一個人眼力極佳。(梁惠王)

君子遠庖廚 意指有仁心的人不忍見牲畜被宰殺。(梁惠王)

權衡輕重 衡量忖度事務之輕重緩急。(梁惠王)

緣木求魚 爬上樹去找魚,形容徒勞無功,不可能有收穫。(梁惠王)

出爾反爾 《孟子》中的原意是「你用怎樣的態度對人,別人一定也用同樣的態度回反 於你」;今意則是「形容那些言行前後不一,反覆無常的人」。

出類拔萃 指最優秀的人才。(公孫丑)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依循正道(正確的方法),才能將事情完成。(離婁)

自暴自棄 自我殘害、自我放棄的人。(離婁)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諷刺那些不知謙虛,賣弄逞能的人。(離婁)

盡信書,不如無書 強調客觀的認知,不能盲目崇尚而失去判斷力。(盡心)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即今日所言「自取其辱」。(離婁)

富 貴 不 能 淫 , 貧 賤 不 能

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大丈夫所應操持的理想及高貴的人格。(滕文公)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一、今日看待「義利之辨」,雖然也可以如古人──尤其是孟子──強調「義先於利」,但也可以不必一 定視二者為不可調和的兩個極端,而可以試著尋找結合的共通點,以創造更大的福利,造福更多的人。

古人強調一切以「公義」為先,要人摒除私利,如此要求,因不合人性,一般人實難以做到;如能要求 在追求私利的同時,也能兼顧義理,提高群體的利益,達到「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境界,則既能追求一 己的幸福,也能造就群體的進步,使人能超拔於追求私利的局限,為人生找到更崇高的目標與價值觀。

二、天災時一般民眾或慈善團體的善行,可以看出現代人的「惻隱之心」;有人犯錯時會覺得慚愧而羞 於見人,可見今人尚擁有「羞惡之心」;或看到有人胡作非為而憤怒批評,甚至挺身而出加以制止,即 可見其「是非之心」等。

三、宜觀察生活周遭發生的事物,引導其思考當今是否仍具有憐恤人,不忍人受苦的「仁心」,或當前 為政者是否仍具有憐恤百姓,不忍百姓受苦的「仁政」。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選》(D)1. (A)ㄕㄥˋ/ㄔㄥˊ(B)ㄓㄚˋ/ㄗㄜˊ(C)ㄙㄡˇ/ㄙㄡ,隱藏 (D)ㄨˋ(C)2. (A) 是楊朱利己之說(B)用政令來引導人民,用刑罰來整飭人民 (C)致力於縱橫捭闔的外交策略,以善於 攻戰侵略他國為賢能(D)端正義理不謀私利,闡明道理不計功勞。(A)3. (B)千取百焉:在一千輛兵車 的國家中,大夫擁有一百輛兵車(C)如果/姑且、暫且;隨便(D)捨棄/贈送(D)4. (D)孟子認為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C)5. (A)墨子(子部)、孟子(經部)、韓非子(子部)(B)論語(經部)、管子(子 部)、古文觀止(集部) (C)皆子部(D)老子(子部)、孟子(經部)、世說新語(子部)。 《多選》(CDE)

6. (甲)比喻自己和別人犯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些,可是卻譏笑別人 (乙)齊人有一妻一 妾,出門後必酒足飯飽而歸,並告訴妻妾是與富貴者飲食。後妻妾尾隨其後伺察,始知其夫乞食於墳 間祭祀者。後譏諷男子有妻又有妾。(ACDE)7.*(B)孟子曾游於齊、梁之間宣揚「仁義」之道,但並 未以富國強兵之道說齊宣王與梁惠王。(AC)8. (B)求 (D)「厭」:通「饜」,本義為「飽」,引申為滿 足 (E)與「癮」字無關。 《非選》1.L 2.K 3.E 4.G 5.J 6.A 7.F 8.D

歷屆試題彙整

(一)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題組:閱讀下列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兩則短文,回答1~2 題。

(甲)近日學者病在好高,讀論語,未問「學而時習」,便說「一貫」;孟子,未言「梁王問利」,便說「盡 心」。 (乙)或問:「孟子說『仁』字,義甚分明,孔子都不曾分曉說,是如何?」曰:「孔子未嘗不說,

只是公自不會看耳。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 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97 學測)

(B)1.下列閱讀論語、孟子的方法,與上引朱熹言論最相符的選項是(A)欲去好高之病,宜先求「一 貫」,再求「盡心」 (B)無論讀論語或孟子,皆應循序漸進,踏實研讀(C)論語說理平易,適合略讀;

孟子說理詳盡,適合精讀 (D)孟子較論語義理分明,宜先讀孟子,再讀論語。

(C)2.上文朱熹以「吃糖」為喻,目的是希望讀書人明白: (A)在教學方法上,孔子的身教優於孟 子的言教 (B)孔子說理直截了當,語重心長;孟子辯才無礙,得理不饒人 (C)孔子雖少講理論,實 教人透過生活實踐以體悟道理 (D)「仁」因孟子的解釋分曉,才得以確立為儒家學說的核心。 *(甲) 語譯:近日學者毛病在好高騖遠,讀論語,未學首章的「學而時習」,便說「融會貫通」;讀孟子,第 一章「梁王問利」都還沒讀透,便妄言末章的「盡心」內蘊道理。 (乙)語譯:有人問:「孟子說解『仁』

字,義理非常清楚,孔子都不曾清楚說明,這是什麼原因?」曰:「孔子不是未曾說明,只是您自己不 會體悟罷了。譬如現在這個沙糖,孟子只說糖味甜。孔子雖然不這樣明說,卻只拿那糖給人吃。人若

肯吃,則它的甜味,自然不必等待明說則就知道了。」

(A)3.先秦各家對於伯夷的看法,可以反映其學說立場。閱 讀下列甲、乙、丙三家的言論後,推斷他們分別屬於哪一家?

(A)甲是道家,乙是法家,丙是儒家 (B)甲是道家,乙是儒 家,丙是法家 (C)甲是法家,乙是道家,丙是儒家(D)甲是 法家,乙是儒家,丙是道家。(92 指考)

(甲)語出莊子駢拇。引文指出伯夷和盜跖都是殘生傷性,違背 道家「養生全性」的主張。故知為道家之言 (乙)語出韓非子 姦劫弒臣。引文指出伯夷、叔齊不聽使喚,國君對他們莫可 奈何,他們對國君毫無幫助。乃法家思想 (丙)語出孟子萬章 下,說明伯夷、叔齊的道德、人格和影響,屬於儒家主張。

(AD)4.下列關於儒家思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儒家認為個人的言談必受其內在修養所影響,故孔子說:「有

(AD)4.下列關於儒家思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儒家認為個人的言談必受其內在修養所影響,故孔子說:「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