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參章、結構影響勞動:醫師媒體形象歷時演變與不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參章、結構影響勞動:醫師媒體形象歷時演變與不變

本研究以標題或內容為檢視標準,共蒐集 637 則新聞、社論、民意投書27。 可將這些論述分成三大類:醫師與醫院形象,醫師與醫院勞動、健保體制下的醫 院與醫師,此些類目中均包含醫藥新聞以及非醫藥新聞中的醫師醫院形象。再以 年代區分 1985(32 則)、1990(65 則)兩個年代為前期(共 97 則),1995 年為 中期(137 則),2000(81 則)、2005(143 則)、2010(179 則)三個年代為後期

(共 403 則)(表十四),這三期分別表現出不同的醫師形象。故以此得交叉分析 架構。先看各年代區間中三大類新聞呈現的形象,於本章小結中再跨年代比較這 三類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以固定時間進行抽樣,有其客觀性,但不免遇到當週熱門、

特殊話題事件,一再重複見報,會影響新聞筆數的計算、以及分析中所呈現內容 的多寡。在分析過程中發現,新聞會特別強調、持續再現特定事情,如此的個案 可能會影響歷時性分析結果。

在本文的時間段落中,有七個個案佔據相當大的版面,稱之個案是因其為當 週的熱門、特殊事件,此篩選標準是平均一天有一則相關新聞,換言之一週七天 有七篇以上的新聞量、社論、民意投書,亦即算是當週個殊事件。以一週內發生 的新聞為主,若同一主題之新聞在他月尚有零星數則,則不列入個案。全版、半 版、專題(無論是否在報紙第一二落)之新聞總和若超過七則亦去除。

27 新聞總數量是以標題計,若一個大標下有兩小則相關新聞延伸則合併僅算一則;若一大標下 兩小則新聞主旨互不相關,則分開計;若兩小則中另一小則完全無關(無醫字),則不計該則字 數與篇幅;但若是民意投書一個大標下有數篇稿件,則分開算、以作者計。其中,2010 年 3 月 13 日於 A9(話題/專輯版面)介紹台北醫學大學疑置入性行銷而未列入,該專輯版面在他日也 有介紹其他學校或公司行號,故判定為行銷報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個個案是 1995 年 3 月 11 日至 14 日,共 13 篇的「國民黨捐黨產助潤泰 集團建醫院」(高社經地位 12 則、正面醫德 1 則);其二為 1995 年 6 月 15 日至 21 日的「台大一百周年院慶」,含 5 篇新聞、5 則專題共 10 則(健保體制下醫師 勞動 3 則、專業化 2 則、高社經地位 3 篇、醫病關係 1 篇,正面醫德 1 則);其 三是 1995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仁愛醫院輸錯血」事件(13 則醫療疏失、1 則專 業化),共 14 則;其四為 2000 年 12 月 2 日至 5 日的「RU486 上市」新聞,共 8 則(7 篇專業化、1 篇負面醫德);第五是 2005 年 9 月 27 日至 28 日「精神科名 醫陳國華自殺」事件,共 14 則(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 10 則、專業化 2 則、負面 醫德 1 則,其他 1 則);其六為 2005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公布胡志強病歷」事 件共 27 篇(27 篇負面醫德);第七是 2010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連勝文槍擊」

事件共 10 則新聞(10 則專業化)。是以,共有個案樣本 96 則新聞自總數 637 則 中刪除,剩餘 541 篇歷時性分析樣本。

因此,以年代區分後,剩餘樣本為 1985(32 則)、1990(65 則)兩個年代 為前期(共 97 則),1995 年為中期(100 則),2000(73 則)、2005(102 則)、

2010(169 則)三個年代為後期(共 344 則)(表十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聲望、薪資、工時、平均壽命、醫療糾紛、健保、情緒勞動七大項。因此在 17 個類目中主要留下的分析樣本為高社經地位、專業化(此二部分變化少會以較少 篇幅帶過)之外,尤以醫病關係與醫療糾紛、去專業化與醫療極限、醫德、健保 體制、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農勞保體制下醫師醫院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健保 體制下醫師醫院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等共九個類目為主。

是故,再合併簡化為三個分析項目分別為「醫師與醫院形象」(含職業聲望 社經地位,正負面醫德),「醫師與醫院勞動」(含醫師勞動、醫病關係與醫療糾 紛、去專業化與醫療極限,對應文獻中醫療體制下的醫院與醫師薪資、工時、平 均壽命、情緒勞動等),以及「健康政策與健保體制」等。藉由分析這三個類目,

可以幫助理解媒體在醫師勞動與醫療議題上,是否惡化或扭曲醫師形象與醫病關 係,以及忽視現實勞動條件變遷的問題。

不過最後,也考量到三個特殊個案:1995 年 6 月 15 日至 21 日的「台大一 百周年院慶」,以及 1995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仁愛醫院輸錯血」事件、2005 年 9 月 27 日至 28 日「精神科名醫陳國華自殺」事件,分別提及醫病關係與健保體 制下醫師勞動,醫療糾紛,以及情緒勞動,這些也與其生成時代相關,故在本章 會有一小節分析三個個案的再現方式。至於 1995 年 3 月 11 日至 14 日的「國民 黨捐黨產助潤泰集團建醫院」、2000 年 12 月 2 日至 5 日的「RU486 上市」新聞、

2005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公布胡志強病歷」事件、2010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連 勝文槍擊」事件等四個個案,因新聞多分屬於高社經地位、專業化、特殊政治事 件的負面醫德、專業化,在此,醫師的高社經地位與專業化不言而喻,後兩者為 個殊政治事件牽扯層面廣泛,故均不列入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師多想移民〉(聯合報,1990.3.12: 6)、〈黑道勒索 醫師的「最怕」〉(聯合報,

1990.6.18: 11),〈全民健保開辦前 治安如果未改善 近半數醫師可能移民〉(聯合 報,1990.9.25: 16),甚至到 2000 年還有〈醫院集體投保綁架險〉(聯合報,2000.12.6:

8)的新聞。從如此數月皆有報導的情況,不難看出彼時媒體形塑的醫師高薪形 象。這也呼應前所列舉,1990 年前一年,蔡淑鈴、瞿海源(1989)的調查研究 所顯示之醫師收入、職業聲望,綜合分析後的社經地位為第一。

醫師的高社經地位實並無疑慮,從此三個年代的新聞可以發現,每一年代平 均 7.33 則、或一年中有 3.6 篇報導描述醫師的良好聲望,新聞呈現也與文獻、社 會現實或大眾想像相符。三個年代共有 22 篇新聞,前期 97 則新聞中有 10 則

(10.31%)、中期 137 篇中有 3 篇(2.19%)、後期 179 則中有 9 則新聞(5.03%)。

但須得注意的是,高社經地位的報導,其實並沒有因為報紙新聞增加,而佔有更 多比例,顯見如 M. A. Elston.於 1991 年評估醫療的社會與文化權威下降的論述

(Seale, 2003),至於醫療專業仍挾有原本的政經文化資源,來維護其權力位置

(胡幼慧,2001),雖然有其依歸,但在新聞媒體的報導上卻反映了醫師高社經 地位的說法越見薄弱。

此外,新聞中再現醫學知識進入門檻高,除了造就不可侵犯、懷疑的神聖地 位,也塑造出醫師與醫院的專業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專業化部分同高社經地位 一般,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為媒體論述的不變之處,甚至還因報紙張數變多,而 有越來越多則新聞再現醫師的專業形象。並且,在 541 篇新聞樣本中,就有 208 則新聞主要在描述醫師專業化、醫學知識權威化、醫院神聖化的象徵,足足佔了 38.38%的比例。例如〈九歲女病童移植肝臟,榮總手術成功創首例〉(聯合報,

1985.6.18: 3),〈結合精蟲注射冷凍胚胎 女娃兒降世 林口長庚醫院創下世界第一 例〉(聯合報,1990.12.3: 5),新聞使用像是「首次」、「第一次」來強調、神話醫 療效果的驚奇與醫師排除萬難救人救世的形象。Domagalski(2008)就指出,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師在 1960 年代擁有的主導地位之堡壘已有所削弱,不過,他們也極不可能完全 失去聲望,因為其仍將持續作為一種醫療進步和專業知識流的管道。

在醫藥新聞中的醫師解說病情、創造奇蹟並不令人意外。不過,在牽涉生活 方面的議題,醫師也可以成為新聞消息來源的要角,譬如〈抽驗嬰兒奶粉,媽媽 熱門話題,磷鈣比例如何,廠商緊張兮兮〉(聯合報,1985.6.21: 3②),除了呈 現出醫學的廣度與深度,再度加深閱聽人對於醫師擁有知識的高度專業印象。

Karpf(1988)即指出,在公共討論中,醫療意見在大部分事件裡無庸置疑擁有 無可匹敵的合法性,醫師被帶進電視節目中評論我們可能從未實際商討的生活領 域,即便是(生活風格)議題,觀眾也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能言。透過一些詞彙像

「研究顯示」、「醫師同意」、「科學家云」等,在短時間內進行有價值描述,廣播 電視者也暗示這個研究是不可辯駁的,醫療專業是無異議的。

在道德形象方面,自前期始,「醫德」就是一項熱門話題,醫師與醫院的人 格從以前就常被關注,甚至就六個年代、整體而言,報紙中的負面醫德形象還較 正面醫德形象為多(43>23 則,含健保體制下醫師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的負面形 象)。例如〈公布 AIDS 患者病情 醫政處認作法不當 決定處罰慶生醫院〉(聯合 報,1985.3.10: 5①)、〈醫院涉嫌偽造病歷 冒購管制麻醉藥品〉(聯合報,1985.6.15:

5)。

1990 年 12 月 7 日也有連三篇新聞陳述醫師販嬰案審判結果,同日還有五篇 大篇幅的不孕話題,除了一篇為試管嬰兒醫療方式,其餘新聞多討論醫界在施行 人工受孕需自律,不能因一己之私濫用與浪費醫療資源,或是因專業訓練與品質 不足、行對病人不合適的治療。

國內部分大型醫院為呈顯醫學「成績」,對於不孕症的治療往往捨棄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統醫療方式,不管對象是否條件適合,都使用「試管嬰兒」為不孕夫婦 製造嬰兒;…… 由於作「試管嬰兒」收費昂貴,也有開業醫師在利之 所趨下,根本不篩選適合的不孕對象,即大力鼓吹患者作「試管嬰兒」, 導致此一高科技生殖方式被嚴重誤用。(聯合報,1990.12.7: 3)

此外,還有其他負面醫德新聞使用的語句像是:

本是希望校方以另外一種方式來教育有志行醫的年輕人,使他們能不同 於當前社會上以利為前導的習醫者,能在畢業後下鄉服務。(聯合報,

1990.9.24: 3①)

按,鹽酸配稀酊注射液有麻醉、鎮痛之效,醫院需列表申購,並將使用 劑量、出處呈報衛生局,但有少數醫院為有毒癮的病人注射這種管制藥 品圖利。(聯合報,1985.6.15: 5)

醫師的道德形象自前期就廣泛受到新聞重視,再現的篇幅與負面詞彙,如「利 之所趨」、「以利為前導」、「圖利」、「誤用」等也讓醫師執業受到「利己不利他」

的考驗與檢視,醫師被呈現負面的形象常與利益扯上關係,其他也有因各種理由

的考驗與檢視,醫師被呈現負面的形象常與利益扯上關係,其他也有因各種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