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出增強式訓練是否可以有效的增加競技體操運動員在 基本動作原地團身後空翻的動作表現,並提供國內競技體操教練與運動員 基本動作訓練以及提昇各項結束動作落地的穩定,在日後下肢訓練上的參 考。本研究訓練組在實施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具體研究結論如下:

利用為期八週,每週三次的增強式訓練模式介入,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無顯著效果。

第二節 建議

提昇國內體操選手重要關鍵是重視基礎訓練以及強化下肢訓練,競技 體操原地後空翻動作屬於重要基本動作之一,下肢肌力訓練更是女子體操 選手必要課程,如何針對下肢增強式訓練來提昇女子體操選手的地板、跳 馬、平衡木及落地穩定表現一直是國內外教練及選手極欲探討的重點。透 過本文可發現,增強式訓練對於大專女子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 現的能力有進步。因此,筆者希望本文能提供國內從事體操訓練工作的教 練一些啟示與幫助,藉由增強訓練來增加國內競技體操選手水平並與國際 水準接軌。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女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2009)。中華民國體操協會譯,四月版。

王冷、李鴻棋(2003)。研究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籃球選手彈跳能力之影 響。

大專體育學刊

6

,231-237。

田麥久、劉建和、延 峰、胡亦海、徐本力、董國珍(2000)。運動訓練學。

北京市:人民體育。

肖光來(1993)維持彩練當空舞。中國體育科技,29(1),1-8。

宋 雯(2001)。世界體操強國致勝探密。

成都體育學報,27(3)

, 68-71。

吳顥照(2002)。增強式訓練之理論基礎[電子版] ,運動生理學網,

取自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sporttrain/show.asp?repno=27&page=1

林正常(1989)。運動科學與訓練-教練手冊(增訂二版)。臺北縣永和市:

銀禾文化。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增訂二版)。臺北縣永 和市:銀禾文化。

林政東(2005)。增強式訓練法[電子版],北縣體育,19。

取自http://esport.tpc.edu.tw/pc/asp/5.asp?key=20

洪彰岑、莊榮仁、劉宇(1997):直膝與屈膝垂直跳的生物力學分析比較,

大專體育,29。

俞智贏(2001)。

運動科學對競技體操跳馬項目訓練之應用-以東亞運銀 牌林永錫選手為例

。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口頭發表,

台中市。

俞智贏(2007)。從博奕論談體操思維:以2005年東亞運體操賽為例。

96 年大專體育

90

,121-127。

段明宏、江勁彥(2008)。擺臂動作對於垂直跳的效益。

97年大專體育學術 專刊

,625-629。

倪慕賢(2000)。

競技體操教程

。新華書店:人民體育出版社。

陳全壽(1993)。

速度肌力耐力的生理特質與訓練法

。1993年國際運動科 學研討會。台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陳重佑(2004)。以獲取運動速度的最大衡量原理探討垂直跳動作的擺臂 作用效果。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14

,1-15。

張慶豐(2007)。

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優秀橄欖球選手的速度及爆發力之影 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楊 冰(1999)。體操落地技術及其訓練問題初探。

楚雄師專學報,14(3)

, 120-124。

蔡惠凰(2006)。

增強式訓練介入對女子體操選手實施垂直分腿跳之影響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劉智麗(2002)。從2001年國際女子體操評分規則變化特點看是世界女子 體操技術發展趨勢。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6(1)

,72-73。

鄭黎暉(2003)。

國內二位女子體操優秀選手地板側翻內轉體後手翻接續不 同動作類型後空翻技術之運動學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 育學院。

劉志華、洪偉欽(2008)。增強式訓練效果之探討。

嘉義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7)2

,219-226。

蘇福仁(1995)。增強式跳躍訓練對橄欖球選手體能和膝關節屈伸等速肌力 的效果研究。台北: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Adams,K.,O’Shea,J.P., O’Shea,K.L.and Climstein,M.(1992).The effect of six weeks of squat,plyometrics and squat-plyometric training on pow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 Research,6

(1),36-41.

Balkey,J.B., & Southard,D.(1987).The combined effects of weight training and plyometrics on dynamic leg strength and leg power.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 Research,1

(1),pp.14-16.

Bobbert,M.F.,& Van Ingen Schenau,G.J.(1988).Coordination in vertical jumping.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1

(3),249-262.

Baechle,T.R. & Earle,R(2000).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2nd ed.427-470) 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Chu,D.(1992).Jumping Into Plyometrics.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Delecluse,C.,Coppenolle,H.V.,Willems,E.,Leemputte,M.V.,Dies,R. &

Goris,M.(1995).Influence of high-resistance and high-velocity training on sprint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7

(8),1203-1209.

Hubley,C.L.,& Wells,R.P.(1983).A work-energy approach to determine individual joint contributions to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50

,247-252.

Morrow,L.J.(1986).Single leg strength: It’s relationship to speed enhancement.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8

(5),64-65.

Morrissey,M.C.,Harman,E.A..& Johnson M.J.(1990).

Resistance training modes:specificity and effectivenes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