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影響"

Copied!
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影響. 研究生:陳欣慧 指導教授:俞智贏.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二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影響 民國 99 年 2 月. 指導教授:俞智贏. 摘. 研究生:陳欣慧. 要. 本研究旨揭探討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之影 響,方法:由十二名大專女子公開組體操選手分為訓練組及控制組兩組進 行維持八週實驗,訓練組進行每週三次的增強式課表訓練,控制組進行一 般課表訓練。在訓練前、後分別進行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之動作表現、下 肢CMJ與SJ之垂直力量與高度的測驗,並以相依樣本t考驗與獨立樣本t考驗 分別進行考驗比較(α=.05)。結果:一、訓練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 翻動作表現、CMJ與SJ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皆達顯著差異;二、控制組訓練 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在空翻高度及落地身體角度的部份呈現明 顯退步,並達顯著差異,而下肢CMJ與SJ之垂直高度與力量則無顯著差異; 三、兩組受試者訓練後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皆無顯著差異,下肢CMJ 與SJ之垂直高度及下肢CMJ垂直力量亦無顯著差異,僅下肢SJ垂直力量達顯 著差異。結論:利用為期八週,每週三次的增強式訓練模式介入,對女子 大專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無顯著效果。. 關鍵字:競技體操、後空翻、增強式訓練 i.

(3) The Effect of Flexibility Plyometric Training on Women’s Collegiate Artistic Gymnastics Salto bwd tucked Performance.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lexibility Plyometric Training on Women’s Collegiate Artistic Gymnastics Salto bwd tucked Performance. The method: There are twelve college girls of open gymnas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aining unit and controlling unit, to proceed to continual eight-week experiment study. The training unit proceeds to plyometric timetable training three times a week and the controlling unit proceeds to ordinary timetable training. The researchers proceed individually to the test of evaluation of floor Salto bwd tucked performance, the vertical strength and height of lower limbs CMJ and SJ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Then the researchers proceed to the test and comparison (α=.05) on the basis of 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 (1) The training unit comes up to the distinguished difference with the test of Salto bwd tucked performance, CMJ and SJ of the vertical strength and height before and after plyometric training.(2) Before and after the plyometric training of the controlling unit, the researchers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Salto bwd tucked and the somersault height and the body angle to fall on the floor make distinctive difference and the obvious dedeneracy. Compared with the pre-test, it shows obvious regress. The lower limbs CMJ and SJ of the vertical height and strength make no distinctive difference.(3)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the two groups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Salto bwd tucked performance. The lower limbs CMJ and the vertical strength of lower CMJ make no apparent difference,and only the vertical height of SJ has obvious difference. The conclusion: There is not much effect on the women’s collegiate artistic gymnastics Salto bwd tucked performance by using eight-week plyometric training three times a week.. Key Words:Artistic Gymnastics, Salto Back tucked, Plyometric Training ii.

(4) 謝. 誌. 在臺灣師大體育研究所修業期間的學習過程,隨著論文的付梓,即將 劃上句點,這段時間以來的點點滴滴,有回憶,有不捨;回憶之情將在我 的懷中日漸晶瑩光耀,不捨之心將使我的人生成就勇氣。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承蒙指導教授 俞智贏博士的悉心指導與教誨,對 於研究的方向、觀念的啟迪、架構的匡正、資料的提供與求學的態度逐一 斧正與細細關懷,於此獻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論文口試期間,承蒙口試 委員林正常教授與張家豪教授的鼓勵與疏漏處之指正,使得本論文更臻完 備,在此謹深致謝忱。 再次感謝 俞智贏教授的提攜,賦予機會擔任臺灣師大女子體操隊教練 一職。轉眼已十年,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今所有的成就終 歸於您的細心栽培,使我獲益良多、永難忘懷。感謝論文研究期間,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教育大學及臺灣體育大學女子體操隊隊員,為本研究自願 受試者的全力支持與配合;永錫、心瑜、瓊恩在專業領域的討論及軟體之 教授使用的協助;學長俊成在課業知識及論文撰寫的傳授;同學偉義、摯 友玉菁、瀅如、璧璇的鼎力相助。對於所有幫助過我、關懷過我的人,致 上由衷感謝。 最後,特將本文獻給我最敬愛的父、母親,感謝無怨無悔的養育與無 時無刻的關懷照顧,精神上的支持,讓我能專注於課業研究中,願以此與 家人共享。. 陳欣慧 謹誌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體育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二月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II 目次………………………………………………………………………….…IV 表次…………………………………………………………………………...VII 圖次…………………………………………………………………………….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問題背景…………………………………………………………2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研究限制…………………………………………………………5 第七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性定義…………………………………………5 第貳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增強式訓練之相關研究…………………………………………7 第二節 增強式訓練效果之相關研究……………………………………11. iv.

(6) 第三節 增強式訓練對原地垂直跳的影響………………………………12 第四節 本章總結…………………………………………………………13 第參章 研究法方法與步驟…………………………………………………14 第一節 研究對象…………………………………………………………14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14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14 第四節 儀器架設…………………………………………………………15 第五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16 第六節 實驗流程…………………………………………………………18 第七節 資料處理…………………………………………………………19 第肆章 結果………………………………………………………………20 第一節 訓練組訓練前、後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 度與力量之比較分析……………………………………………20 第二節 控制組訓練前、後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運動表現、下肢垂直高 度與力量之比較分析……………………………………………24 第三節 兩組訓練後之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 力量之相互比較分析……………………………………………28 第伍章 討論…………………………………………………………………36 第一節 訓 練 組 訓 練 前 、 後 地 板 原 地 團 身 後 空 翻 動 作 表 現 、 下 肢. v.

(7) 垂直高度與力量之之相關討論…………………………………36 第二節 控制組訓練前、後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運動表現、下肢垂直高 度與力量之相關討論……………………………………………37 第三節 兩組訓練後之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 力量之比較討論…………………………………………………38 第四節 綜合討論…………………………………………………………4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41 第一節 結論……………………………………………………………...41 第二節 建議……………………………………………………………...41 參考文獻………………………………………………………………………42 中文部分…………………………………………………………………42 英文部分…………………………………………………………………45 附. 錄…………………………………………………………………………47 附錄一 受試者須知及參與實驗同意書………………………………47 附錄二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評分表…………………………………48 附錄三 訓練組訓練課表………………………………………………49 附錄四 控制組訓練課表………………………………………………50 附錄五 實驗原始資料…………………………………………………51. vi.

(8) 表 次 表 4-1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最後得分比較表……………………20 表 4-2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比較表……………………21 表 4-3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表………………21 表 4-4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表………………22 表 4-5 訓練組 CM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22 表 4-6 訓練組 S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23 表 4-7 訓練組 CM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23 表 4-8 訓練組 S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23 表 4-9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最後得分比較表………………………24 表 4-10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比較表……………………24 表 4-11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表………………25 表 4-12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表………………25 表 4-13 控制組 CM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26 表 4-14 控制組 S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26 表 4-15 控制組 CM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27 表 4-16 控制組 S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27 表 4-17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最後得分比較表……………………28 表 4-18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空翻高度比較表……………………29. vii.

(9) 表 4-19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表………………30 表 4-20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表………………31 表 4-21 兩組訓練後 CM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32 表 4-22 兩組訓練後 S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32 表 4-23 兩組訓練後 CM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34 表 4-24 兩組訓練後 S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34. 圖 次 viii.

(10) 圖 3-1 實驗場地佈置圖………………………………………………………15 圖 3-2 實驗場地佈置圖………………………………………………………15 圖 3-3 實驗流程圖……………………………………………………………18 圖 4-1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最後得分比較圖………………28 圖 4-2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比較圖………………29 圖 4-3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圖…………30 圖 4-4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圖…………31 圖 4-5 兩組訓練後 CMJ 下肢垂直高度比較圖……………………………33 圖 4-6 兩組訓練後 SJ 下肢垂直高度比較圖……………………………33 圖 4-7 兩組訓練後 CMJ 下肢垂直力量比較圖……………………………35 圖 4-8 兩組訓練後 SJ 下肢垂直力量比較圖……………………………35. ix.

(11) -1-.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前言 競技體操是奧運會的重要比賽項目之一,世界性和洲際性體操錦標賽 定期舉辦,而國際賽不僅可以加快訊息的傳播,並且可以促使創新的動作 不斷發展。體操技術動作的發展演進,難度成為一套動作的主幹,從中反 映出選手技術動作水準的重要標準(劉智麗,2002)。隨著體操動作發展 的日新月異,現在體操訓練已強調利用運動科學的方法,進行高強度及大 運動量的訓練,使運動員透過更高強度的刺激進而提升運動成績(俞智贏, 2001)。 目前體操發展趨勢新規則實施後從各大國際體操賽事顯現出未來體操 運動發展趨勢,隨著規則變化難度不斷提升,體操國際趨勢已走向難度高, 體勢美,具創意性的動作發展結構(博云霄、邵斌,2000),只有在訓練 實踐基礎上奠定基礎才能不斷提升高水準的體操技術。體操規則改變的一 大内容是取消十分起評之,換言之就是說難度越深起評分越高的意思,因 此,在比賽中若要得到高分,整套編配中就必需設計難度更高的動作。 黃孝瑛(1998)在調查歷年獲得冠軍的國家發現,創新動作常出現於 蘇聯、日本、中國大陸、羅馬尼亞,而創新動作往往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基本動作要熟練而後才能掌握更高難度的動作。蔡惠凰(2006)女子體操 跳馬、高低槓、平衡木、地板四個項目中,除了高低槓以外其它三個項目.

(12) -2-. 皆要求下肢力量的加強訓練。成功及金牌的歸屬有時取決於落地是否站的 穩,落地穩定性的訓練必須於比賽中貫徹才算成功的完成目標,也就是說 女子體操下肢力量的體能訓練,此基礎對於體操訓練相當重要。. 第二節 問題背景. 俞智贏(2007)從博奕論談體操訓練思維中提到體操致勝關鍵除了難、 新、穩、美、力外還必須重視平常訓練提高型態、機能、素質、技術等, 在高度競爭的壓力下特別是新國際體操規則(2006版) ,取消難度起評分的 上限,在單項決賽中穩、美已是致勝基本要求,但是重要的是整套動作難 度要大(提升起評分)且創新,才是最重要的致勝關鍵。鄭黎暉(2003) 提到基本動作的基礎技術學習,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為以後動作難度之 發展,奠定了技術的基礎。倪慕賢(2000)指出,技巧動作是地板動作內 容主體部分,也是難度價值的主要表現,而地板技巧騰翻動作、依結構和 技術特點分為:滾翻類、手翻類及空翻類。體操基本動作,前、後滾翻、 倒立、側翻、前手翻、後空翻等,都是體操最基本的動作,後空翻在體操 各項技術動作中更是相當重要的基本動作之ㄧ,因此,若要提升技術難度 動作必須先將後空翻基本動作訓練扎實。 陳全壽(1993)指出運動技術就是要將自己的體力,做最合理最有效 的發揮。運動技術包含要素有力量大小的要素、速度快慢的要素、方向及.

(13) -3-. 角度的問題等。田麥久等(2000)指出,技術的合理性必須依賴參加動作 肌群的協調能力,其動作要素包括身體姿勢、動作軌跡、時間、速度、速 率、力量、節奏等。如何讓選手瞭解技術控制的步驟及要領,是技術訓練 的先決條件,而唯有提高選手專項基本動作能力,運動技術才得以有效學 習及運用展現。林正常(1989)指出在正確的肌力訓練計畫下,能夠有效 提升肌肉的神經傳導不僅不會限制身體柔軟度與速度的發展,還能夠提升 身體機能的有效發揮,進而提昇身體的運動能力。早在1970年代,增強式 訓練已被美國田徑教練Fred Wilt提出(Chu,1992),重視的是訓練質量而非土 法煉鋼的訓練量,練得越多效果越好的觀念已慢慢被修正(陳奐杰,2008)。 也有學者提出1970年代的初期東歐選手即採用此訓練法,並在世界級的田 徑、體操和舉重等各項賽事中有優異表現,而受到世人的重視(林政東, 2005)。增強式訓練是肌肉在快速、動性負荷或伸展後的一種瞬發性收縮 運動,也是一種發展瞬發力(動力)的肌肉鍛鍊法 (林正常,1993)。 綜上所述,下肢動力可說是高難度動作實施及穩定的基礎。我國競技 體操運動方可與國際競技體操發展趨勢接軌。現今國際體操發展趨勢女子 選手整套動作編配內容以高難度高質量多變化優美及藝術行的方向發展, 難度編配甚至超越男子選手,對選手的基本能力部分更是須要加強,尤其 是下肢動力部分。因此,除了在基本基礎動作技術訓練上必須扎實外,增 強體能肌力更是重點之一。由於目前國內針對女子競技體操的增強式訓練.

(14) -4-. 之相關研究較少,且女子選手實施原地團身後空翻基本動作又比男子選手 來的吃力,顯現出增強式訓練對國內女子競技體操選手在原地團身後空翻 動作的影響成效是需要更進一步研究探討。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公開女子競技體操選手地板原地 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之影響,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訓練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 度、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 、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之差異。 二、探討控制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 度、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之差異。 三、比較兩組訓練後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 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 、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之差異。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訓練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 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 、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無顯著差異。 二、控制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 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無顯著差異。 三、兩組訓練後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空翻 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 、下肢垂直力量與高度無顯著差異。.

(15)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受試者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教育大學及國立體育大 學(桃園)共 12 名體操專長選手,皆參加過大專運動會公開組以上之 選手為研究對象,利用動作表現評分表、高速攝影機及測力板儀器對受 試者實施原地團身後空翻及直立蹲踞跳(CMJ)及垂直蹲跳(SJ)之動 作表現等資料進行分析。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受試期間避免影響實驗結果,要求所有受試者在課餘後避免接受較高 強度的活動且盡量休息,以降低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二、 本研究僅針對部分大專女子體操選手進行研究,其結果應用於其他須 謹慎。.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 增強式訓練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是一些肌肉在快速、動性負荷或伸展後 的一種瞬發性收縮的運動,此動作表現是肌力與瞬發力的結合,也是發展 瞬發力肌肉鍛鍊法之一(林正常1993; Baechle & Earle,2000; Wilson等 1996)。.

(16) -6-. 二、原地團身後空翻 預備姿勢雙腿併攏直立於地面,雙手下擺至身體後方雙腳微蹲後雙手 用力由後方至上方帶動拉手;同時腿部也用力後上方蹬離地面身體以團身 姿勢向後翻轉一圈落地。 三、直立蹲踞跳(Counter Movement Jump:CMJ) 於測力板上由站立開始位置向下屈膝後擺手往上垂直彈跳。 四、垂直蹲跳(Squat Jump:SJ) 於測力板上直接由屈膝動作開始往上垂直彈跳。 五、空翻高度 自地面垂直量起擷取受試者空翻最高點的髖關節位置,此直線為空翻 最高點高度。 六、空翻一周時間 以腳蹬離地面起至空翻一周著地,此階段為空翻一周時間。 七、落地身體角度 地面與肩關節位置構成的夾角,稱落地身體角度。.

(17)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體操比賽致勝關鍵除了掌握難、新、穩、美、力外其中結束動作的穩 定是更是成敗的關鍵。宋雯(2001)認為穩是體操致勝基礎,難、新依賴 於穩來體現,而穩則是新的基本要求。楊冰(1999)研究探討體操落地技 術及訓練問題,提及體操落地的穩定性在體操比賽中是極重要的。體操專 項技術與能力中的專項力量是指體操運動動員借助肌肉的收縮克服自身重 量的相對力量能力,因此評定體操運動員專項力量可得知選手對此專項能 力有多少,針對問題進而擬定加強計畫。研究指出(蘇福仁,1995;王冷、 李鴻棋,2003 等)利用肌群離心收縮,然後再瞬發性的向心收縮動作的增強 式訓練可有效提升速度、爆發力及下肢跳躍能力。利用增強式的訓練方法 加強體操運動員下肢的訓練進而提升技術能力,原地團身後空翻基本要領 最直接關係,下肢動力是關鍵。本章主要分成三個部分進行探討,其內容 分別為:第一節、增強式訓練之理論;第二節、增強式訓練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後空翻動作之相關研究;第四節、本章結語。 第一節. 增強式訓練之理論. Plyometric 一詞最早是由蘇聯田徑教練在 Yuri Verohoshanski 於 1968 年提出,源自於希臘文(Pleytrenl),是指增強或加大之意(張慶豐,2007)。 此名詞之翻譯出自於林正常(1993)之著作,稱為增強式運動,按林正常 之註解,意指肌肉在動性負荷或快速伸展後,產生瞬發性收縮的運動,是.

(18) -8-. 一種肌肉鍛鍊法的總稱,他能夠觸發肌肉伸張反射(myotaic),成為一種 培養優異的訓練方式。也就是說增強式訓練是指肌肉透過預先伸展的離心 收縮方式,隨後藉由彈性能力釋放,立即產生快而有力的向心收縮的運動 表現(Baechle 等,2000)。人體運動時,肌肉收縮的方式有向心、離心與 等長三種基本收縮型態,而增強式訓練主要是藉由肌肉牽張縮短循環 (stretch-shortening-cycle,SSC)的原理。SSC 主要包含離心收縮時期、過渡 時期、向心收縮時期等三個動作階段。離心動作階段作用在於彈性能的儲 存與肌梭受刺激;過渡時期作用在於,神經衝動由 Ia 纖維傳導至 α 運動神 經元,在經 α 運動神經元傳導至作用肌;向心收縮時期主要作用在於彈性 能的釋放和 α 運動神經元的神經衝動刺激作用肌。緩衝期愈短,則彈性能 的償還能力愈好,才能有效地利用離心階段所儲存的彈性能,所能發揮的 爆發力也愈大。. 一、增強式訓練之適應機制. 刺激神經肌肉-克服肌力負荷的肌肉收縮知動態效果和速度反應,提高 神經肌肉的刺激頻率,使肌肉在收縮期間沒有短暫的放鬆與休息,所以從 事增強式訓練能進一步增加神經肌肉的刺激效果,則肌肉產生的力量將會 增大。徵召運動單位-由於在面對需要爆發力的動作情境時,即需要越多的.

(19) -9-. 運動單位、使用更多的肌纖維,來做同步的收縮以產生最大爆發力,而從 事增強式訓練能喚起更多的運動單位。. 二、增強式訓練成效 重量訓練配合增強式肌力訓練的訓練方式,是最容易提高彈跳力。為 了適應大多數動態的運動表現,並使訓練更逼近競賽狀態,後來又發展出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 ,PT)以做為提升動作速度與爆發力的手 段。增強式訓練是一種預先牽拉肌肉(肌肉被動拉長),迫使最終的向心 收縮階段能產生更強而有力收縮的一種肌力訓練方式。其訓練目的在於連 結動作力量與動作速度,以產生瞬發性反應(explosive reaction)的動作型 態,它經常被用來指深跳訓練(depth jump),也可涵蓋任何利用肌肉牽張 反射特性,以產生瞬發性反射動作的訓練(Chu and Plummer ,1984)。此種 訓練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產生最大的力量總和在訓練效果上 結合速度、力量,產生瞬間爆發反應,強度是最重要的因素(Jendin ,1979 ; Radcliffe,1985 ; Lundin,1985 ; Hoeger et al,1994)。. 三、增強式訓練內容 吳顥照與王順正(2003)將「彈跳能力」定義為:代表人體單一次或多 次跳躍的能力好壞;也是指人體在靜止或移動狀態下,所能跳躍的高度(垂 直跳)或遠度(立定跳遠),屬於非乳酸性的無氧動力能力。因此,具備優異.

(20) - 10 -. 的腿部肌力、收縮能力與統合能力,將使人體能呈現出絕佳的「彈跳能力」。 增強式訓練增進肌力與收縮速度,一般來說,各種單腳跳動、各種雙腳跳 動、由數十公分的平台下跳等,都是增強式肌力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 增強式肌力訓練形成的肌肉力量增進效果,主要是因為肌肉神經機能的增 進所至,因此,肌肉通常會有較佳的收縮速度。多方訓練增進肌肉統合協 調能力,利用不同方式的「彈跳」訓練,不僅可以訓練肌肉本身的肌力與 收縮 速度,還可以增進不同肌肉的統合協調,讓你的「跳躍」動作更為協 調,「彈跳」的效率更高。結合體操項目之基本專項技術。楊冰(1999) 提到加強腿部力量及落地感覺一、負重雙膝半蹲跳:訓練膝關節及股四頭 肌力量。二、原地縱跳:訓練膝關節及踝關節力量。維持 1~2 分鐘每天兩 組練習,以上兩種方法結合訓練,可有效提高下肢力量訓練素質。落地技 術訓練的有效方法是原地後空翻或台子往下做後空翻來進行基本動作技術 訓練;另增強式訓練適當的休息時間,Chu (1992)建議實施增強式訓練後, 每次訓練後至少休息 48 小時至 72 小時,每週的訓練至少 1 至 3 次。Von Duvillard (1990) 建議初期每週訓練一次,逐漸增加到兩次,組間休息(set)1 至 4 分鐘,次數間休息 5 至 10 秒。Baechle 等 (2000)建議增強式訓練計畫 需持續 6 至 10 週,其中組間休息為 2 至 3 分鐘。實施增強式訓練,每次應 包括 3 至 5 種訓練動作,每種動作 3 至 10 組(set),每組 4 至 10 反覆次數(reps) (劉志華、洪偉欽,2008)。.

(21) - 11 -. 第二節 增強式訓練之相關研究 研究結果皆提出每週進行2至3次,經過6至9週增強式訓練後可以改善 選手的垂直跳能力、彈跳能力、蹲踞跳肌力、下蹲跳肌力及蹲跳爆發力有 顯著差異(蘇福仁,1995;王冷、李鴻棋,2003;Radcliffe,1985 ; Morrow,1986 ; Blakey et al,1987 ; Delecluse et al,1995 ;),大多數有關增強式訓練文獻皆 指出,增強式跳躍訓練訓練對速度與爆發力有很相當重要的訓練價值。因 此,具備優異的腿部肌力、收縮能力與統合能力,將使人體能呈現出絕佳 的「彈跳能力」 。洪彰岑、莊榮仁、劉宇(1997)研究發現透過肌肉本身的 牽張反射作用 及彈性能的儲存,使得直立蹲踞跳(CMJ)能夠獲得一個比垂 直蹲跳(SJ)更大的衡量,使其跳得更高。如何讓下肢以最有效的動作產 生最大能量的釋放便是增進跳躍表現的重要關鍵。研究均顯示充分的蹬伸 可提昇跳躍表現使人體上升高度越高,增強式訓練垂直跳能力後,垂直跳 能力有顯著提升(洪彰岑、莊榮仁、劉宇,1997;Hubley & Wells,1983 ; Adams & O’Shea & Climstein,1992 ; Bobbert & Van Ingen Schenau,1988)。垂直跳過 程中,擺臂的效果提昇垂直跳離地速度,進而造成高度的增加,研究均顯 示擺臂動作對於垂直跳表現可帶來力學效益(陳重佑,2004; 段明宏、江 勁彥,2008;Feltner et al ,2004) 。 但也有部分研究(Morrissey & Harman & Johnson ,1990)結果顯示增強 式訓練對跳躍能力並沒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增強式訓練對垂直跳能力以及.

(22) - 12 -. 對原地團聲後空翻的影響效果仍值得研究。 第三節 後空翻動作之相關研究 高健(2002)為幫助廣大體操教練更進一步鑽研業務,加深對技術的正 確理解引導,在基本動作中原地空翻的正確要領提到擺臂、拉手、蹬地、 繃臀等重要關鍵要領。注意動作要領外更重要的是加強下肢的訓練。可使 動作高度增加、速度加快,翻轉時間減少同時可提早準備落地。可實施原 地彈跳或由跳箱或踏板上跳起,等輔助訓練加以練習。培養運動員正確的 技術要領,增强運動員落地的控制能力,提高運動員的落地意識。總之, 落地訓練十分重要,是運動員奪金因素之一。宋雯(2001)指出穩是體操 致勝基礎,難、新依賴於穩來體現,而穩則是新的基本要求。楊冰(1999) 指出落地中心位置高低,直接引響到人體對於支點的轉動慣量的大小,因 此,髖、膝、踝各關節在每一瞬間屈伸角度的大小,要視重心在該瞬間的 位置、速度、落地角及轉速的大小等條件來定。落地穩定除了技術要求外, 落地的訓練也相當重要,其中提到訓練主要要有輔助練習和實踐訓練兩方 面,輔助練習主要是加強腿部力量和基本的落地感覺,可利用原地縱跳也 就是原地垂直跳的方式訓練主要目的是加強膝關節及踝關節的力量並提升 下肢力量的素質,另外有效的實踐訓練方法是實施原地後空翻來進行基本 的落地的技術訓練。因此,原地團身後空翻技術需下肢肌力蹬地後高度越 高及空中停留時間越長對動作表現越有利,此外更須配合動作要領擺臂、.

(23) - 13 -. 拉手、蹬地、繃臀等去完成。提升立定垂直跳動作的目標是期望身體能產 生最多的能量且有效的運用在垂直方向的堆膯,讓跳躍高度達最高。 第四節 本章總結 透過相關文獻可了解,在任何運動的動作中,利用主要作用肌群離心 收縮,然後再瞬發性的向心收縮動作,即是增強式的訓練。運用增強式訓 練原理再配合體操專項動作所需之下肢力量體能訓練,在下肢的增強式訓 練對大部分的運動項目都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如何正確有效的達到訓 練效果,是目前各項研究探討課題。鄭黎暉等(2002)體能是重要的基礎 體能不行就談不上戰術,在競技體操中常見的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方式,通 常是以該單項的基本動作,來作為強化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內容。訓練計 劃的實施次數、負荷重量、動作正確性都將影響訓練成效及未來發展。楊 冰(1999)提到無緩衝的落動作是相當危險的,落地瞬間重心即具有一定 的下落垂直角度,因此要克服來自地面的強大反作用力,並特別加強對深 蹲肌群即關節韌帶的力量訓練。另外落地最後能站穩的運動員,其髖、膝、 踝各髖節角度的屈伸角度值都比站立不穩的運動員大。落地緩衝主要依靠 髖、膝、踝各關節的屈伸來調節重心相對於支撐面的位置高低,達到維持 和恢復平衡的目的。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增強式的下肢肌力訓練是否可提 昇大專女子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的技術動作表現加以探討,盼研究結 果可幫助國內體操教練與選手了解增強式練的效果。.

(24) - 14 -.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2 名大專體操女子公開組選手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19.7±1 歲,平均身高:157.8±4 公分,平均體重:48.5±4.7 公斤,平均訓練年齡: 13±1.1),分為訓練組及控制組進行維持八週實驗研究。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實驗時間:98 年 2 月 2 日~3 月 30 日,共八週。 二、實驗地點:(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操房 (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一、臺師大體操房 (一)AAI 廠牌比賽用落地墊 (二)HP2133 筆記型電腦一台。 (三)Silicon Coach pro 分析軟體。 (四)Sony DCR-SR62 攝影機 (五)原地團身後空翻評分表 二、臺師大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一)Kister 測力板 9281 型。 (二)電源線與傳輸線。.

(25) - 15 -. 第四節 儀器架設 (一)臺師大體操館房. 攝影機. 受試者動作區. 裁判評分區. 圖 3-1 實驗場地佈置圖. (二)臺師大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電 腦. Kistler 9281. 圖 3-2 實驗場地佈置圖.

(26) - 16 -. 第五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一、 本研究進行為期八週,每週三次的下肢肌力增強式訓練。以 12 名競 技體操大專公開女子組選手為受試對象,並分派為兩組各 6 位,一組 為訓練組,另一組為控制組。 二、 兩組經同質性考驗,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在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 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均無顯著差異,進行訓練組及控制組的分 組。 三、 實驗前每一位受試者均填寫受試者同意書(如附錄一),並向受試者 說明有關研究目的、過程及回答相關問題,同時要求受試者在同意書 上簽名,表示願意參與配合本實驗。測驗當天再次詳述測驗流程及相 關細節,實驗期間隨時回答受試者任何疑問。 四、 兩組受試者於實驗前先接受動作表現測驗,受試者每次實施五次原地 團身後空翻,選取最佳表現為該次成績(如附錄二),依據原地團身 後空翻評分表由專業體操裁判評分方式給分,四位裁判去除最高與最 低分數後得分之平均為該受試者之最後得分。動作過程攝影後用 Silicon Coach 分析軟體進行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及落地身體角度 的結果進行分析。 五、 訓練組進行增強式課表訓練(如附錄三),控制組實施一般原地團身後 空翻落訓練(附錄四) 。.

(27) - 17 -. 六、 兩組受試者於實驗後再接受動作表現測驗,受試者每次實施五次原地 團身後空翻,選取最佳表現為該次成績(如附錄二),依據原地團身 後空翻評分表由專業體操裁判評分方式給分,四位裁判去除最高與最 低分數後得分之平均為該受試者之最後得分。動作過程攝影後用 Silicon Coach 分析軟體進行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及落地身體角度 的結果進行分析。 七、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均於前、後測使用測力板檢測 CMJ 垂直蹲跳及 SJ 垂直蹲跳動作後,利用 BioWare 軟體擷取動作高度及力量進行結果分 析。.

(28) - 18 -. 第六節 實驗流程 受試者分組前進行同質性考驗 說明實驗流程並填寫個人資料表 儀器準備 受試者熱身 前測 原地團身後空翻 1.動作表現-(1)最後得分(2)空翻高度 (3)空翻一周速度(4)落地 身體角度 2.測力板-(1)直立蹲踞跳(CMJ) (2)垂直蹲跳(SJ) 訓練組. 控制組. 增強式課表訓練. 一般課表訓練 後測. 原地團身後空翻 1.動作表現-(1)最後得分(2)空翻高度 (3)空翻一周速度(4)落地 身體角度 2.測力板-(1)直立蹲踞跳(CMJ) (2)垂直蹲跳(SJ) 資料處理 圖 3-3 實驗流程圖.

(29) - 19 -. 第七節 資料處理 一、 本研究資料分析以 Spss15.0 統計及 Silicom Coach、BioWare 軟體分析。 二、 訓練前、後的變化,以百分比差異表示。 三、 訓練組與控制組前後測差異,以相關樣本 t 考驗(t-test)處理。 四、 組間以不同母群體獨立樣本 t-test 處理,以考驗兩組間之差異。 五、 本研究中之顯著水準定為 α=.05。.

(30) - 20 -. 第肆章 結果 本研究目的是透過下肢增強式訓練來探討其對運動員於地板實施原地 團身後空翻運動表現的影響,藉以找出日後大專公開女子組體操選手地板 動作訓練的參數依據。因此,本章將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加以闡述: 第一節 訓練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 之比較分析. 一、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落 地身體角度)之比較分析. 如表 4-1,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最後得分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前測與後測達到顯著性差異(p<.05)。. 表 4-1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最後得分比較表. 訓練組. ﹡p<.05. N. M±SD. t值. 前測. 6. 72.083±13.574. -5.11﹡. 後測. 6. 80.75±12.781 單位:分.

(31) - 21 -. 如表 4-2,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之空翻高度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前測與後測達到顯著性差異 (p<.05)。. 表 4-2. 訓練組.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1.207±0.081. -2.907﹡. 後測. 6. 1.253±0.063. ﹡p<.05. 單位:公尺. 如表 4-3,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前測與後測達到顯著性差異 (p<.05)。. 表 4-3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表. 訓練組. ﹡p<.05. N. M±SD. t值. 前測. 6. 0.448±0. 05. -5.5﹡. 後測. 6. 0.512±0.04 單位:秒.

(32) - 22 -. 如表 4-4,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前測與後測達到顯著性差異 (p<.05)。 表 4-4 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表. 訓練組. N. M±SD. t值. 前測. 6. 57±5.292. -6.835﹡. 後測. 6. 66±6.633. ﹡p<.05. 單位:度. 二、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之比較分析 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 CMJ(Counter Movement Jump)與 SJ(Squat Jump)之垂直高度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是否達到顯著性差異,根據統 計結果顯示 CMJ 垂直平均高度前、後測呈現顯著性差異,p<.05(如表 4-5) , 且 SJ 垂直平均高度前測與後測也達顯著性差異,p<.05(如表 4-6)。. 表 4-5. 訓練組. ﹡p<.05. 訓練組 CM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0.273±0.042. -5﹡. 後測. 6. 0.29±0.046 單位:公尺.

(33) - 23 -. 表 4-6 訓練組 S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 訓練組. N. M±SD. t值. 前測. 6. 0.205±0.028. -4.743﹡. 後測. 6. 0.235±0.039. ﹡p<.05. 單位:公尺. 以相同統計方法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 CMJ(Counter Movement Jump) 與 SJ(Squat Jump)之垂直力量前、後測之差異,統計結果 CMJ 垂直力量 呈現顯著性差異,p<.05(如表 4-7) ,且 SJ 垂直力量前、後測也達顯著性差 異,p<.05(如表 4-8)。 表 4-7 訓練組 CM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 訓練組. N. M±SD. t值. 前測. 6. 2.478±0.159. -6.782﹡. 後測. 6. 2.632±0.156. ﹡p<.05. 單位:BW. 表 4-8. 訓練組. ﹡p<.05. 訓練組 S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2.238±0.163. -6.127﹡. 後測. 6. 2.56±0.188 單位:BW.

(34) - 24 -. 第二節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之比較分析 一、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落 地身體角度)之比較分析 如表 4-9,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最後得分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前、後測未達顯著性效果(p=.22)。. 表 4-9. 控制組.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最後得分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70.5±8.601. 1.194. 後測. 6. 65.333±12.979 單位:分. 如表 4-10,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之空翻高度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前、後測達到顯著性差異(p<.05)。 表 4-10. 控制組. *p<.05.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1.235±0.075. 2.836﹡. 後測. 6. 1.19±0.088 單位:公尺.

(35) - 25 -. 如表 4-11,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發現前、後測沒有達顯著性差異, (p=.24)。. 表 4-11. 控制組.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0.573±0.036. 1.34. 後測. 6. 0.55±0.037 單位:秒. 如表 4-12,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發現前、後測達顯著差異,(p<.05)。. 表 4-12 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表. 控制組. *p<.05. N. M±SD. t值. 前測. 6. 67.666±5.354. 5.166﹡. 後測. 6. 61.167±6.911 單位:度.

(36) - 26 -. 二、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之比較分析 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控制組 CMJ(Counter Movement Jump)與 SJ (Squat Jump)之垂直高度經過八週訓練後,是否達到顯著性差異。統計結 果顯示 CMJ 垂直平均高度前、後測並無顯著性差異,p=.17(如表 4-13) , SJ 垂直平均高度前、後測也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p=.13(如表 4-14) 。. 表 4-13. 控制組. 控制組 CM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0.307±0.006. 1.618. 後測. 6. 0.27±0.003 單位:公尺. 表 4-14. 控制組. 控制組 S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 N. M±SD. t值. 前測. 6. 0.22±0.05. 1.8. 後測. 6. 0.18±0.04 單位:公尺.

(37) - 27 -. 以相同統計方法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驗 CMJ (Counter Movement Jump) 與 SJ(Squat Jump)之垂直力量控制組前、後測之差異,統計結果發現 CMJ 垂直力量沒有顯著性差異,p=.22(如表 4-15) ,而 SJ 垂直力量也沒有顯著 性差異,p=.93(如表 4-16) 。. 表 4-15 控制組 CM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 控制組. N. M±SD. t值. 前測. 6. 2.707±0.289. 1.39. 後測. 6. 2.412±0.373 單位:BW. 表 4-16 控制組 S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 控制組. N. M±SD. t值. 前測. 6. 2.635±0.336. 0.088. 後測. 6. 2.623±0.321 單位:BW.

(38) - 28 -. 第三節 兩組訓練後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之比 較分析 一、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落 地身體角度)之比較分析 如表 4-17,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考驗比較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最後得分 在兩組後測中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沒有達到顯著性效果(p=.91)。 表 4-17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最後得分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80.75±12.782. 2.073. 控制組. 65.333±12.979 單位:分. 由圖 4-1 發現訓練組經過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呈現進步,最後得分比控 制組要來的高。. 圖 4-1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最後得分比較圖.

(39) - 29 -. 如表 4-18,本研究使用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訓練後兩組原地團身後空 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是否達到顯著差異,統計數據顯示兩組檢測結果沒有顯 著性差異(p=. 35)。. 表 4-18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空翻高度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1.253±0.063. 1.431. 控制組. 1.19±0.088 單位:公尺. 由圖 4-2 發現訓練組經過八週的增強訓練後呈現進步,空翻高度比控制 組要來的高。. 圖 4-2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高度比較圖.

(40) - 30 -. 如表 4-19,本研究使用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訓練後兩組原地團身後空 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是否達到顯著差異,統計數據顯示兩組檢測結果沒 有顯著性差異(p=. 91)。. 表 4-19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0.512±0.04. -1.7. 控制組. 0.55±0.037. 由圖 4-3 訓練後仍然清楚呈現訓練組經過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平均 空翻時間是有進步的。. 秒 圖 4-3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空翻一周時間比較圖.

(41) - 31 -. 如表 4-20,利用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訓練後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 之落地身體角度是否有差異,統計後發現兩組呈現無顯著差異(p=.98)。. 表 4-20 兩組原地團身後空翻訓練後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66±6.633. 1.236. 控制組. 61.167±6.911 單位:度. 由圖 4-4 發現訓練組經過八週的增強訓式練後呈現明顯的進步,且落地 身體地角度也比控制組要來的高。. 圖 4-4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之落地身體角度比較圖.

(42) - 32 -. 二、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之比較分析 如表 4-21,以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檢驗訓練後兩組 CMJ (Counter Movement Jump)垂直高度之統計數據差異,發現並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p=.43)。. 表 4-21 兩組訓練後 CM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0.29±0.046. 0.762. 控制組. 0.273±0.027 單位:公尺. 表 4-22,本研究利用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訓練後兩組 SJ(Squat Jump) 之垂直高度,統計顯示兩組無達顯著差異(p=.62)。. 表 4-22 兩組訓練後 SJ 垂直高度平均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0.235±0.039. 2.37. 控制組. 0.18±0.04 單位:BW.

(43) - 33 -. 如表 4-21 及表 4-22 利用統計方法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訓練後兩組 CMJ(Counter Movement Jump)之垂直高度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發現並 無顯著性差異,但透過圖 4-4 與圖 4-5 明顯的發現兩組之間的差異,訓練組 經過八週的增強訓練後,平均騰空高度是有改善的,且平均騰空高度也比 控制組要來的高。. 圖 4-5 兩組訓練後 CMJ 下肢垂直高度比較圖. 圖 4-6 兩組訓練後 SJ 下肢垂直高度比較圖.

(44) - 34 -. 如表 4-23,利用統計方法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訓練後兩組 CMJ (Counter Movement Jump)之垂直力量是否有差異,經數據統計後發現沒 有顯著差異(P=.19)。. 表 4-23 兩組訓練後 CM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2.632±0.156. 1.332. 控制組. 2.411±0.373 單位:BW. 如表 4-24 以獨立樣本 t 考驗檢驗 SJ(Squat Jump)垂直力量訓練後兩 組中是否有達顯著效果,結果發現兩組達顯著差異(p<.05)。. 表 4-24 兩組訓練後 SJ 垂直力量平均比較表. ﹡p<.05. 組別. M±SD. t值. 訓練組. 2.56±0.188. -0.417*. 控制組. 2.623±0.321 單位:BW.

(45) - 35 -. 雖然根據表 4-23 統計結果發現訓練組與控制組的 CMJ 垂直力量並無顯 著差異,但表 4-24 SJ 垂直力量則是達顯著差異。透過圖 4-6 與圖 4-7 呈現, 訓練組經過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平均力量是皆有進步的。. 圖 4-7 兩組訓練後 CMJ 下肢垂直力量比較圖. 圖 4-8 兩組訓練後 SJ 下肢垂直力量比較圖.

(46) - 36 -. 第伍章 討論 本研究目的欲探討增強式訓練是否能有效的提升競技體操運動員地板 原地團身後空翻之運動表現,共分四節進行討論: 第一節 訓練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 之相關討論 本研究運用增強式訓練課表,訓練組在訓練後地板原地團身後空翻動 作表現上的差異。利用統計相依樣本 t 考驗來分析,統計結果發現原地團身 後空翻動作表現(最後得分、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 方面,在經過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有明顯的改善,最後得分在增強訓練後 平均進步 8.67 分,空翻高度平均增加 0.046 公尺。空翻一周時間為 0.064 秒, 而落地身體角度平均為 66°達顯著性的差異,並且最後平均度增加 9°與楊冰 (1999)落地角女子平均為 68.5°相近,一般落地時速度大者,關節屈曲的 角度也大而且也易站穩。由此可知,經過增強式訓練後,運動員其原地團 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有明顯的改善與進步。 而本研究進行的訓練組下肢 CMJ 與 SJ 之垂直高度與力量前、後測,統 計結果中也證實了,訓練組經過八週的增強式課表訓練,每週三天、每天 三個循環,訓練後下肢 CMJ 與 SJ 垂直高度平均顯著增加 0.017 公尺 與 0.03 公尺,進步幅度達 6 %與 14.6%。下肢 CMJ 與 SJ 垂直力量平均顯著增加 0.154BW 與 0.322BW 進步幅度達 6%與 7 %。與蔡惠凰(2006)研究相近,.

(47) - 37 -. 選手經過 6 週增強式訓練後在 CMJ 與 SJ 垂直高度進步幅度 7.9%與 13.7 %,CMJ 與 SJ 垂直力量進步幅度 5.4%與 2.9%,結果皆為明顯進步。由此 可知,經過增強式課表訓練後,對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有很大的進步。 第二節 控制組訓練前、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 之相關探討 本研究利用統計相依樣本 t 考驗來分析沒有實施增強式訓練,而僅實施 體操選手八週地板原地後空翻訓練課表的控制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 現,最後得分、空翻一周時間統計結果發現控制組前測與後測並無明顯進 步、尤其在空翻高度(如表 4-10)以及落地身體角度(如表 4-12)有明顯的退 步,也因空翻高度的不足導致落地身體角度過小無法穩定完成落地,整體 評分結果後退步 5.17 分。無實施增強式訓練控制組前測與後測並沒有達到 顯著性的差異而且呈現退步。 透過力學實驗室測力板分析數據,結果顯示控制組前測與後測經過八 週的無實施增強式訓練,僅實施地板原地後空翻訓練課表,統計結果皆發 現控制組下肢 CMJ 與 SJ 之垂直高度幾乎沒有進步,反而有退步的情形,且 下肢力量部份經過本實驗數據結果顯示 CMJ 與 SJ 的垂直力量也幾乎沒有提 升。所以,控制組經過八週一般課表訓練,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最 後得分、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度)及下肢垂直高度與力 量的所有檢測當中,前、後測皆未達到顯著性差異,而在空翻高度及落地.

(48) - 38 -. 身體角度上更是有明顯退步的顯著性差異,因此,有無實施增強式訓練會 影響大專女子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的動作表現與下肢能力,值得教練 與選手重視。 第三節 兩組訓練後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之比 較討論 利用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來分析訓練組與控制組後測統計結果顯示,實 驗八週後,發現在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的最後得分,經過統計後結果 兩組的後測皆沒有顯著性差異,但透過圖 4-1 訓練組最後得分上是比控制組 分數高且呈現進步。空翻高度在兩組的後測分析皆無顯著差異,但透過圖 4-2 發現訓練組在平均空翻高度上進步 0.046 公尺,控制組則是退步 0.045 公尺,且訓練組後測高度比控制組高度高出 0.063 公尺。兩組空翻一周時間 後測統計無顯著差異,雖然訓練組於空中滯空間較控制組短,但訓練組明 顯在空翻高度提升後空翻一周時間為 0.512 秒比前測時間長 0.064 秒,控制 組則因空翻高度退步情形下空翻一周時間也縮短了 0.023 秒比前測時間 短。落地身體角度經過統計結果分析後,兩組後測沒有顯著性差異,但透 過圖 4-4 仍可看出訓練組的落地身體角度明顯比控制組要來的適當。訓練組 有充分高度完成翻轉落地以及適當的落地身體角度穩定站立,控制組則因 下肢肌力不足在空翻高度及空翻一周皆退步情形下,導致翻轉不足身體落 地角過小而無法穩定站立。利用統計交叉比較後也發現,未實施增強訓練.

(49) - 39 -. 前,訓練組比控制組受試者程度稍差,但經過增強式訓練實驗後,結果發 現訓練組程度上已出現明顯的落差。 在下肢垂直高度與力量部分,經統計結果顯示兩組下肢 CMJ 垂直高度 與力量後測,未達到顯著性差異,但透過圖 4-7,呈現訓練組垂直高度明顯 比控制組要來的高。兩組 SJ 垂直高度的後測統計結果未達顯著差異,但是 在兩組的 SJ 垂直力量後測統計結果呈現顯著性差異,透過圖 4-8 雖然控制 組平均力量比訓練組大,但是訓練組明顯比前測進步 0.322BW 而控制組則 是呈現退步 0.012BW。 由此可知,八週的訓練後,訓練組與控制組並不是所有檢測項目皆達 顯著性差異,但是從統計比較圖中亦可發現有經增強式訓練的訓練組,各 項檢測與控制組比較的確呈現進步。.

(50) - 40 -. 第四節. 綜合討論. 增強式訓練已經普遍的被應用於極需爆發力與下肢肌力的運動項目, 並做為輔助練習。而 Delecluse(1995)等也指出下肢增強式訓練可以提高 運動員的垂直跳能力、彈跳能力、蹲踞跳肌力及下蹲跳肌力,並提升運動 員的最大力量和爆發力,這些力量的增加則是運動員取得競技項目勝利的 關鍵。增強式訓練對下肢表現能有明顯的助益,且對於下肢需求量較大的 運動項目,似乎可以利用此種方式來進行有效的輔助訓練。 本研究經過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訓練組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在訓 練前、後已有改善與進步,而關於空翻高度、空翻一周時間、落地身體角 度必須有足夠的空翻高度、適當翻轉時間後準備展體落地,是動作成功穩 定的要素。楊冰(1999)指出落地緩衝主要依靠髖、膝、踝各關節的屈伸來 調節重心相對於支撐面的位置高低,達到維持和恢復平衡的目的。從本實 驗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的最後得分差異中就可以驗證這樣的結果。本 研究兩組後測實驗結果有進步但無差異,探究其原因可能是 1.受試者本身 已是公開組選手控制能力已達一定水準不易有明顯差異 2.實驗時間及課表 內容擬定,可再斟酌. 以上原因是本研究日後必須再深入探討的方向。.

(51) - 41 -.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出增強式訓練是否可以有效的增加競技體操運動員在 基本動作原地團身後空翻的動作表現,並提供國內競技體操教練與運動員 基本動作訓練以及提昇各項結束動作落地的穩定,在日後下肢訓練上的參 考。本研究訓練組在實施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具體研究結論如下: 利用為期八週,每週三次的增強式訓練模式介入,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無顯著效果。 第二節 建議 提昇國內體操選手重要關鍵是重視基礎訓練以及強化下肢訓練,競技 體操原地後空翻動作屬於重要基本動作之一,下肢肌力訓練更是女子體操 選手必要課程,如何針對下肢增強式訓練來提昇女子體操選手的地板、跳 馬、平衡木及落地穩定表現一直是國內外教練及選手極欲探討的重點。透 過本文可發現,增強式訓練對於大專女子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 現的能力有進步。因此,筆者希望本文能提供國內從事體操訓練工作的教 練一些啟示與幫助,藉由增強訓練來增加國內競技體操選手水平並與國際 水準接軌。.

(52) - 42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女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2009)。中華民國體操協會譯,四月版。 王冷、李鴻棋(2003) 。研究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籃球選手彈跳能力之影 響。大專體育學刊,6,231-237。 田麥久、劉建和、延 峰、胡亦海、徐本力、董國珍(2000)。運動訓練學。 北京市:人民體育。 肖光來(1993)維持彩練當空舞。中國體育科技,29(1),1-8。 宋. 雯(2001)。世界體操強國致勝探密。成都體育學報,27(3), 68-71。. 吳顥照(2002)。增強式訓練之理論基礎[電子版] ,運動生理學網, 取自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sporttrain/show.asp?repno=27&page=1 林正常(1989) 。運動科學與訓練-教練手冊(增訂二版) 。臺北縣永和市: 銀禾文化。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增訂二版) 。臺北縣永 和市:銀禾文化。 林政東(2005)。增強式訓練法[電子版],北縣體育,19。 取自http://esport.tpc.edu.tw/pc/asp/5.asp?key=20 洪彰岑、莊榮仁、劉宇(1997) :直膝與屈膝垂直跳的生物力學分析比較,.

(53) - 43 -. 大專體育,29。 俞智贏(2001)。運動科學對競技體操跳馬項目訓練之應用-以東亞運銀. 牌林永錫選手為例。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口頭發表, 台中市。 俞智贏(2007)。從博奕論談體操思維:以2005年東亞運體操賽為例。96. 年大專體育,90,121-127。 段明宏、江勁彥(2008) 。擺臂動作對於垂直跳的效益。97年大專體育學術. 專刊,625-629。 倪慕賢(2000)。競技體操教程。新華書店:人民體育出版社。 陳全壽(1993)。速度肌力耐力的生理特質與訓練法。1993年國際運動科 學研討會。台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陳重佑(2004)。以獲取運動速度的最大衡量原理探討垂直跳動作的擺臂 作用效果。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14,1-15。 張慶豐(2007)。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優秀橄欖球選手的速度及爆發力之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楊. 冰(1999) 。體操落地技術及其訓練問題初探。楚雄師專學報,14(3), 120-124。. 蔡惠凰(2006)。增強式訓練介入對女子體操選手實施垂直分腿跳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54) - 44 -. 劉智麗(2002)。從2001年國際女子體操評分規則變化特點看是世界女子 體操技術發展趨勢。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6(1),72-73。 鄭黎暉(2003) 。國內二位女子體操優秀選手地板側翻內轉體後手翻接續不. 同動作類型後空翻技術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 育學院。 劉志華、洪偉欽(2008)。增強式訓練效果之探討。嘉義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7)2,219-226。 蘇福仁(1995)。增強式跳躍訓練對橄欖球選手體能和膝關節屈伸等速肌力 的效果研究。台北: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5) - 45 -. 英文部分 Adams,K.,O’Shea,J.P., O’Shea,K.L.and Climstein,M.(1992).The effect of six weeks of squat,plyometrics and squat-plyometric training on. power. production.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 Research,6(1),36-41. Balkey,J.B., & Southard,D.(1987).The combined effects of weight training and plyometrics on dynamic leg strength and leg power.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 Research,1(1),pp.14-16. Bobbert,M.F.,&. Van. Ingen. Schenau,G.J.(1988).Coordination. in. vertical jumping.Journal of Biomechanics,21(3),249-262. Baechle,T.R. & Earle,R(2000).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2nd ed.427-470) 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Chu,D.(1992).Jumping Into Plyometrics.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Delecluse,C.,Coppenolle,H.V.,Willems,E.,Leemputte,M.V.,Dies,R. & Goris,M.(1995).Influence of high-resistance and high-velocity training on sprint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7(8),1203-1209. Hubley,C.L.,& Wells,R.P.(1983).A work-energy approach to determine individual joint contributions to vertical.

(56) - 46 -. jump performance.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50,247-252. Morrow,L.J.(1986).Single leg strength: It’s relationship to speed enhancement.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8(5),64-65. Morrissey,M.C.,Harman,E.A..& Johnson M.J.(1990). Resistance training modes:specificity and effectivenes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as and Exercise,9,7-22. Von Duvillard,S.(1990).Plyometrics for speed and explosiveness.School Coach,8,80-81 Wilson,G.J.,Murphy,A.J.,& Giorgi,A.(1996).Weight and Plyometric training: Effect on eccentric and concentric force production. Canada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1(4),301-315..

(57) - 47 -. 附錄一 【受試者須知及參與實驗同意書】 研究題目: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大專體操選手原地團身後空翻之影響。 本研究為碩士論文的實驗,為保護受試者的健康與權利,研究者有責 任將研究過程向受試者說明、隨時回答受試著所提出的問題,並應盡力保 護受試者的健康與權益,受試者如改變可以隨時退出,但請事先通知研究 者。 在實驗中你將進行以下測驗: 一、.98.2.2(一)、98.3.30(一)進行前測及後測。 二、測驗內容:直立蹲踞跳(CMJ)、垂直蹲跳(SJ)及原地團身後 空翻。 三、實驗期間依據各組課表進行體能訓練。 本人以詳細閱讀過受試者實驗須知,並且經過研究者解說後,對於研 究方法、步驟與目的均已瞭解,本人同意參與本項實驗。 研究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研究生. 陳欣慧. 因為你的參與使得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不但使運動科學領域進入體 操運動領域,並做出貢獻,再次誠摯的感謝你的參與及支持。 受試者: 聯絡電話:. 簽名: 日期:.

(58) - 48 -. 附錄二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評分計分表】. 12 名受試者皆實施五次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來檢視動作表現,五 次成績中取最佳成績作為本研究數據之一。 (一) 評分方式:由專業體操裁判(4 人)進行評分,去除最高及最低分 再平均其中兩人成績,為最後得分。 (二) 評分標準:翻轉速度、空中位置、動作協調與流暢性、動作完成度 等共五類目,每類目評分標準如下: 1. 技巧使用:評分類目分為、手的帶動、起跳、提臀、抱膝等共四部 分,依動作完成確實度給予 1~5 級分。受試者若有做出各類目表現, 即給分,惟若有做出,而未達標準,則斟酌給分。總和分數越高表 示受試者動作表現越佳,反之則越不佳。 2. 翻轉速度:動作動力性,評分類目為翻轉時間部分,受試者的翻轉 速度越快,分數越高,反之則越低分。依動作完成確實度給予 1~5 級分,總和分數越高表示學習者動作表現越佳,反之則越不佳。 3. 空中位置:評分類目動作的高度,過程身體位置以肩膀部位為基準, 依動作完成確實度給予 1~5 級分,總和分數越高表示學習者動作表 現越佳,反之則越不佳。 4. 動作協調與流暢性:評分類目分為動作協調與流暢性,團身身體姿 勢(腳/身體/軀幹的姿勢鬆懈或不正確)依動作完成確實度給予 1~5.

(59) - 49 -. 級分,總和分數越高表示學習者動作表現越佳,反之則越不佳。 5. 動作完成度:評分類目分為身體翻轉完成度、雙腳落地表現等,依 動作完成確實度給予 1~5 級分。總和分數越高表示學習者動作表現 越佳,反之則越不佳。. 【原地團身後空翻動作表現評分表】. 評分內容/次數 技巧運用(15%) 空中位置(動作高度)(15%) 翻轉速度(動作動力性)(15%) 動作協調與流暢性(團身身體姿勢)(15%) 動作完成度(落地完成度)(40%) 總分. 1. 2. 3. 4. 5.

(60) - 50 -. 附錄三 【訓練組課表】 一、專項課表 1.原地團身後空翻:每天訓練前實施原地團身後空翻且落地不可有多. 餘. 步伐十次。 二、增強式訓練課表 每週三次 於訓練結束後進行 1.連續立定跳:於體操訓練館地板場地(長度 12 公尺) ,深蹲連續跳五次 來回為一組,每次訓練皆實施三組。 2.V 字腹肌: 20 次一組,每次訓練皆實施三組。 3.負重深蹲:手持三公斤啞鈴至於胸前,連續原地垂直跳 10 次為一組,每 次訓練皆實施三組。 4.搖船背肌:20 次一組,每次訓練皆實施三組。 5.原地彈跳:於體操訓練館地板場地,實施原地一個團身跳一個分腿跳連 續 30 次為一組,每次訓練皆實施三組。 6.側面肌群:左、右各 20 次一組,每次訓練皆實施三組。 7.上下彈跳:於 30 公分保護墊前,上、下來回彈跳 30 次為一組,每次訓 練皆實施三組。.

(61) - 51 -. 附錄四. 【控制組課表】 一、專項課表 1. 原地團身後空翻:每天訓練前實施原地團身後空翻且落地不可 有多餘步伐,實施十次。.

(62) - 52 -. 附錄五 原始資料表一. 姓名. 原地 原地 團身 團身 後空翻 後空翻 動作 動作 評分 評分 前測 後測 (分) (分). 空翻 高度 前測 (M). 空翻 高度 後測 (M). 空翻 一周 時間 前測 (秒). 空翻 落地 落地 一周 身體 身體 時間 角度 角度 後測 前測 後測 (秒) (度) (度). 受試者 1. 80. 85.5. 1.2. 1.22. 0.45. 0.5. 60. 70. 受試者 2. 61. 71. 1.19. 1.23. 0.43. 0.503. 56. 70. 受試者 3. 84. 94.5. 1.22. 1.28. 0.487. 0.513. 63. 69. 受試者 4. 55.5. 61.5. 1.1. 1.22. 0.358. 0.459. 48. 53. 受試者 5. 88. 92.5. 1.35. 1.37. 0.496. 0.584. 60. 69. 受試者 6. 64. 79.5. 1.18. 1.2. 0.469. 0.515. 55. 65. 受試者 7. 74.5. 74.5. 1.26. 1.14. 0.617. 0.519. 69. 59. 受試者 8. 84.5. 84.5. 1.35. 1.33. 0.584. 0.552. 77. 75. 受試者 9. 68.5. 60. 1.27. 1.25. 0.552. 0.516. 63. 59. 受試者 10. 58.5. 68.5. 1.22. 1.2. 0.61. 0.616. 67. 58. 受試者 11. 67.5. 54.5. 1.15. 1.1. 0.552. 0.564. 68. 60. 受試者 12. 69.5. 50. 1.16. 1.12. 0.527. 0.536. 62. 5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amp;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