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Stapp 和 Polunin(1991)主張,如果人民具備充足的環境知識,並 透過態度與行為意向的改變,能夠進而影響其環境行為。環境教育學者 們根據 Bloom(1956)所提出的認知、情意及動作技能三大學習領域進 行延伸,認為除了教導學生環境知識外,培養學習者的環境態度,促使

黃月純(2009)認為宣導節能減碳的觀念必須從教育紮根,推動「節 能減碳教育」為關鍵核心,以增進節能減碳知識,激發環境保護的生活 態度,轉化成為節能減碳的具體行動。

王如哲和張文臻(2010)則認為節能減碳必須從教育著手,將低碳 生活的概念從小紮根,以求改變人類的觀念、態度與行為。

由於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向三者之間呈現正 相關,因此若能增進學習者暖化議題的知識,絕對有助於培養良好的節 能減碳態度與行為(許琇玲,2006;郭家玲,2010),以下分述節能減 碳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向。

一、節能減碳知識

Hines、Hungerford 和 Tomera(1987)認為環境知識所涉及的層面 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環境議題的知識、有關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行動 技能的知識等三種層面。

而在節能減碳知識方面,傳惠筠(2007)將能源認知分為能源概念、

技術、使用、環境保護及節約能源管理。鄭鈺燕(2009)則將溫室效應 導致氣候變遷的知識定義為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遷知識的基礎概念、變 遷議題的深層概念及變遷行動的策略知識。郭家玲(2010)認為包含全 球暖化的原因、溫室氣體的種類、溫室氣體的來源、全球暖化的影響、

低碳排放的能源、節約能源與減少碳排放等知識。

二、節能減碳態度

環境態度是指個人依據本身的價值觀與信念,在面對周遭世界的 人、事、物所產生的贊成或反對的表現與心理反應(Hines, Hungerford,&

Tomera, 1987)。

楊接信(2002)認為環境態度指的是對能源相關問題所抱持的態

Hines、Hungerford 和 Tomera(1987)指出環境教育的目的在於具 備知識、態度和技能後,學習者必須採取實際的行動,並解決所遇到的

長程則多搭乘大眾運輸。

(五)戶外活動:多接觸大自然以保持好心情,促進體內環保。

(六)綠色採購:盡量購買具有環保標章的產品,省電又節能。

(七)隨身攜帶環保杯筷:外出隨身攜帶,健康環保都具備。

(八)雙面影印加 e-mail:紙張雙面列印,多用 e-mail 少用紙。

(九)做好資源回收:丟垃圾之前多分類。

(十)二手傳承:舊書舊衣可以捐出去避免浪費。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8)為推行全民節能減碳行動,積極鼓勵全 民一起採行「節能減碳無悔措施」,由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 化及多樣性方式著手,期能實踐節能減碳的行為:

(一)冷氣控溫不外洩:包含多開窗替代開冷氣,冷氣控制於 26-28 度,非特定場合不穿西裝領帶。

(二)隨手關燈拔插頭:透過關燈、關機與拔插頭減少能源排放,

並檢討採光需求,減少多餘燈管數以提升照明績效。

(三)省電燈具更省錢:將傳統鎢絲燈泡逐步改為省電燈具,以 淋浴代替泡澡,省電、省水又省錢。

(四)節能省水看標章:選購具有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 章及 EER 值高的商品。

(五)選車用車助減碳:除了選購氣雙燃料、油電混合或電動車 輛與動力機具外,培養停車熄火的生活習慣。

(六)每週一天不開車:透過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減少一人開車 與騎機車的次數。

(七)鐵馬步行兼保健:多走樓梯,少坐電梯,上班外出常騎腳

(八)多吃蔬食少吃肉:每週一天或每日一餐蔬食,依照個人份 量,吃多少點多少,減少碳排量。

(九)自備杯筷帕與袋:減少使用一次性商品,自備隨身杯、環 保筷、手帕及購物袋。

(十)惜用資源顧地球:選用再生紙、省水龍頭及馬桶、印刷時 採雙面用紙、不用過度包裝商品、回收資源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