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利伯曼之背景

第一節 二十世紀音樂介紹

十九世紀,自從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歌劇《崔斯坦與伊 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1865)大量使用半音主義(chromaticism),造成了調 性瓦解,開啟現代音樂的大門。二十世紀初,「第二維也納樂派」(The Second Viennese School)先驅者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提倡無調性音樂

(atonality)5與十二音列(twelve-tone)6,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左右的表現主義

6

(Expressionism)7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8,再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前衛派與保守派作曲家,由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所提出的序列主義(serialism)9、雪弗爾(Pierre Schaeffer, 1910-1995)提 出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10與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以及約翰・

凱基(John Cage, 1912-1992)的機率音樂(aleatory music)11與預置鋼琴

(prepared piano),可見現代音樂的快速發展與多元化。

綜觀西洋音樂歷史,自從中世紀一直到現代樂派,皆發跡於歐洲大陸。歐陸 的文明與藝術發展蓬勃興盛,然而美國音樂幾乎仰賴歐陸的移民音樂家才得以延 續,一直要到十九世紀,德佛札克(A. Dvořák, 1841-1904)擔任美國國家音樂學 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America)之後,積極提倡美國本土音樂與

7 表現主義,特別是指德奧的視覺藝術領域與文學領域,音樂受這兩個領域影響。旨在追求

作曲家主觀的內心感受與強烈的形式感。

8 新古典主義,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興起的風潮,在形式上嘗試復興古典時期風格的

平衡形式和簡潔之美,以取代後浪漫樂派的愈趨浮誇,在內容上則使用二十世紀創作技法,以不 和諧聲響與複雜節奏與古典主義來作區分,代表作曲家包含史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普羅科菲夫(Sergey Prokofiev, 1891-1953)、辛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與 巴爾托克(Bella Bartok, 1881-1945)等人。

9 序列主義,又稱序列音樂,由荀白克的學生魏本,從十二音列進一步發展而來的一種作曲

手法。魏本將音樂的力度、速度、音色、時值、休止符等參數加以排列,形成序列音樂。

10 具象音樂,又稱具體音樂。有別於傳統透過樂譜來傳達音樂,具象音樂則是直接將聲音錄

製下來,將之轉化為電子訊號,並進行剪輯成為作品,為電子音樂之前身。首部具象音樂為雪弗 爾的《鐵路上的練習曲》(Etude aux Chemins de Fer, 1948)

11 機率音樂,以隨機元素進行創作的音樂,因此演奏家在演奏時,會因不確定性而產生出不

一樣的聲響。代表作品為約翰・凱基的《四分三十三秒》(4′33″, 1952)

7 Hills, Queens, New York, USA)。雖然利伯曼並非出生音樂世家,父母親仍然將 音樂視為教育的重要一環,因此在利伯曼八歲時,與兄弟便開始學習鋼琴。利伯 曼在初學音樂之際,即展現過人的創作天分,並且在十三歲時就立志成為作曲

家。利伯曼曾表示:「或許因早期鋼琴啟蒙⽼師未曾滿⾜我學習的需求,所以當 我到達⼀定程度之後,⾃然⽽然便開始提筆創作,彷彿創作成為我天賦的本 能…」12

十四歲時,利伯曼隨家族移居賓州威徹斯特(West Chester, Pennsylvania),

並開始向知名鋼琴家暨作曲家露絲.薰塔(Ruth Schönthal, 1924-2006)學習作 曲,13正式開啟了作曲學習之路。薰塔的創作風格結合了德奧的傳統以及當代的

12 黃芳吟,〈黎伯曼第一號鋼琴奏鳴曲解析〉,《中山人文學報》21(2005):86。

13 露絲.薰塔(Ruth Schönthal, 1924-2006)德裔美籍鋼琴家、作曲家。五歲開始學習創作,

隨即被稱為柏林的神童,並進入柏林斯特恩音樂學院(Stern Conservatory)。後移民美國,於耶魯大 學向新古典主義者保羅.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學習。任教於紐約大學和威徹斯 特音樂學院。

8

音樂語彙,而利伯曼深受薰塔的啟發。14隔年,十五歲的利伯曼完成了生涯的第 一首作品: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第一號(Piano Sonata No.1, op.1),並親自 於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Recital Hall)首演此曲,利伯曼精湛的鋼琴演奏以及

敏銳獨特的創作,獲得了廣大的矚目與迴響,使他分別在十七歲與二十一歲時,

獲得了美國國家音樂教師協會(Music Teachers National Association, MTNA)與 山葉音樂基金會(Yamaha Music Foundation)創作首獎,對於年輕的利伯曼而 言,無疑是一大肯定。

1978 年,十七歲的利伯曼提前一年完成高中學業,畢業後進入紐約州立大學 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SBU)跟隨作曲家大衛.

戴蒙德(David Diamond, 1915-2005)15學習作曲。隔年,利伯曼進入茱莉亞音樂 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就讀,他的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皆於茱莉亞音樂學

院完成。大學與研究所時期跟隨大衛.戴蒙德學習作曲,利伯曼的第二號鋼琴奏 鳴曲(Piano Sonata No.2, op. 10 ”Sonata Notturna”)即是在戴蒙德門下時期所完成 的(1983);博士學位則是跟隨文森特.路德維希.佩爾西凱第(Vincent

14 Tomoko Uchino, An Analysis of Three Impromptus for Piano Op. 68 by Lowell Liebermann (D.M.A. diss.,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7), 16-17.

15 大衛.戴蒙德(David Diamond, 1915-2005)為美國作曲家,著名作品為弦樂曲Rounds、

十一首交響曲與十一首弦樂四重奏。

9

Ludwig Persichetti, 1915-1987)161987 年,佩爾西凱第逝世,利伯曼為了感念老 師,創作一套藝術歌曲致獻給他:”Final Songs, op.21”17

除了作曲課程,在學期間利伯曼還向杰科.雷特納 (Jacob Lateiner, 1928-2010)學習鋼琴,18以及向匈牙利籍指揮家萊茲羅.哈拉茲(László Halász, 1905-2001)學習指揮。雷特納除了是位傑出的鋼琴家,亦是一位研究貝多芬的專家,

上課時經常和利伯曼分析貝多芬的樂曲。19雷特納認為譜面上的任何記號皆和音

符一樣重要,而這個觀念強烈地影響利伯曼,利伯曼曾回憶道:「就我在茱莉亞 學到的東西⽽⾔,我認為我從中學到最多的是我的鋼琴老師雷特納,他是貝多芬 的專家和學者,也是第⼀個真正影響我的⼈。」20

1987 年,利伯曼從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同年收到斯波萊托音樂節(Spoleto Festival)的委託,創作了《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奏鳴曲,作品 23》(Sonata for

Flute and Piano, op.23),隔年五月由長笛家寶拉.羅比遜(Paula Robison,

1941-)與鋼琴家吉恩–伊夫.提鮑德(Jean-Yves Thibaudet, 1961-)首演,獲得了

16 文森特.路德維希.佩爾西凱第(Vincent Ludwig Persichetti, 1915-1987),美國作曲家、音 樂教育家。著有九部交響曲和著作《20 世紀和聲學》(Twentieth- Century Harmony: Creative Aspects and Practice )

17 Final Songs, op.21 是一組包含六首為男中音與鋼琴所作之藝術歌曲。1987 年 11 月 23 日由 男中音傑佛瑞.莫里西(Jeffrey Morrisey)與作曲家本人於紐約市首演。

18 杰科.雷特納 (Jacob Lateiner, 1928-2010),古巴裔美國鋼琴家。

19 Tomoko Uchino, 2007, 92.

20 Lowell Liebermann, Living the Classical Life: episode3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PudpqNcVA&t=618s, accessed on 15 Sep., 2018.

10

空前的成功,也開啟利伯曼受委託創作之路。長笛家詹姆斯.高威(James Galway, 1939)曾向利伯曼委託多首作品,以致《為長笛與管弦樂團而作的協奏 曲,作品39》(Concert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op. 39, 1992)、《為長笛、豎琴 與管弦樂團而作的協奏曲,作品48》(Concerto for Flute, Harp and Orchestra, op.

48, 1995)和《第一號三重奏,作品 83》(Trio No.1 for Flute, Cello and Piano, op.

83, 2002)等多首與長笛相關之作品得以問世。

利伯曼的作品同時具備了精緻細膩與創新大膽兩項特點,因此使他成為國際 作曲大賽的常勝軍,例如戴流士國際作曲大賽(Delius International Composition Prize)、美國藝術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所頒發的艾夫 斯作曲獎(Charles Ives Fellowship)、美國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商協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s, ASCAP)頒發之獎項。

1992 年,利伯曼受史坦威基金會(Steinway Foundation)之委託,創作《第 二號鋼琴與管弦樂團協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2, op.36),

並獻給鋼琴家史帝芬.賀夫(Stephen Hough, 1961),由米斯特斯拉夫.羅斯托 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2007)指揮美國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NSO)於同年首演,並於 1997 年入圍第四十屆葛萊美獎

(Grammy Awards)。

2012 年,利伯曼進入了曼尼斯音樂學院(Mannes College the New School for Music)任教,隨即於隔年被任命為作曲系系主任。利伯曼創始了美國曼尼斯作

11

曲家合奏團,並擔任指揮與藝術總監,可見他在校園中所受到的尊崇,以及他對 教育界的影響力。

2014 年 3 月 27 日,維爾吉爾湯姆森基金會(Virgil Thomson Foundation)和 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頒發利伯曼首屆維 爾吉爾湯姆森聲樂獎。21該獎項其中一位評選委員埃倫.泰菲.茲維里希(Ellen Taaffe Zwilich, 1939)評論道:「在羅威爾.利伯曼廣泛的聲樂作品中,他的⾳

樂清晰,細緻,令⼈回味。」

世界各地的樂團都喜愛委託利伯曼創作,也經常演奏其作品。合作的樂團包 含了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大都會歌劇樂團(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費城管弦樂團(Philadelphia Orchestra)、蒙特婁交響樂團

(L’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NHK 交響樂團、法國國家管絃樂團

(L’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達拉斯交響樂團(Dallas Symphony

Orchestra)、巴爾的摩交響樂團(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辛辛那提交 響樂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等。另外,利伯曼還在達拉斯交響樂團 中擔任了駐團作曲家長達了四年之久;而合作對象則有長笛演奏家詹姆斯.高威 爵士、指揮家夏爾.杜特華(Charles Dutoit)、鋼琴家加里克.奧爾松(Garrick Ohlsson)、指揮家庫爾特.馬蘇爾(Kurt Masur)、約夏.貝爾(Joshua

Bell)、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等重量級音樂家。

21 該獎項由維吉爾湯姆森基金會授予,由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管理,以普立茲獎獲得者和肯

尼迪中心獲獎者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美國作曲家。

12

利伯曼目前定居美國新澤西州威肯霍(Weehawken, New Jersey),在教學與 創作之餘,利伯曼也在各國的音樂節當中,維持活躍的音樂活動與交流。截至本

Beethoven, 1770-1827)、舒伯特(F. Schubert, 1797-1828)、李斯特(F. Liszt, 1811-1886)、蕭斯塔科維契(D. Schostakovich, 1906-1975)等作曲家,並深受其

22 黃芳吟,101。

13

受到十九世紀作曲家李斯特(F. Liszt, 1811-1886)炫技手法的影響,利伯曼 善於使用使用快速音群表現出「常動」(perpetual)的性格,並以大量的八度與

23 Hsiao-Ling Chang, Lowell Liebermann’s Concerto No. 1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us 12: An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D.M.A. dis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2010.), 11.

14

以下【譜例 1】。接著第 74 小節以反向分解和弦,以及力度的擴大、密集的快 速音群,將張力拉至最高點(fff),並伴隨密集的快速音群,如以下【譜例 2】

所示:

【譜例 1】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 10 小節)

雙手交替的和弦

15

【譜例 2】《第一號即興曲,作品 68》(第 73-77 小節)

利伯曼《滴水嘴獸》的第四樂章,即是以利伯曼的慣用手法:「常動」的形 式寫作。全樂章維持快速急湊的張力,以及強而有力的氛圍,描繪出滴水嘴獸群 魔亂舞的樣貌。如以下【譜例 3】所示:

16

【譜例 3】《滴水嘴獸》第四樂章(第 1-6 小節)

利伯曼《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奏鳴曲,作品23》,終樂章之鋼琴部分也是以

常動曲的形式呈現,急促而敏捷的快速音符,搭配精神有力的性格,與長笛一齊 製造出如火般令人屏息的效果,如【譜例 4】所示:

常動曲的形式呈現,急促而敏捷的快速音符,搭配精神有力的性格,與長笛一齊 製造出如火般令人屏息的效果,如【譜例 4】所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