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細胞凋亡、壞死與病毒之間的關係

當病毒感染脊椎動物的宿主時,會因病毒的複製與病毒顆粒的增殖,而引發宿主一 連串的免疫反應。在病毒引發的先天性免疫反應中,包括了許多的Cytokine,例如:TNF、

INF等等,這些蛋白質可以引發一連串的訊號,而引起細胞的死亡(Helena, 1999.)。

細胞的免疫反應,在病毒感染時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研究指出,經由先天性免疫反 應所造成的細胞凋亡,可用來做為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線防禦。其原因如下:

(一)、細胞凋亡在早期發生,可藉由活化內生性的Non-lysosomal endonuclease來 摧毀病毒。

(二)、當細胞凋亡發生後,被細胞膜包覆住的細胞碎片,會引發巨噬細胞的吞噬

(Cluston, 1985)。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細胞中,誘發細胞的死亡可以限制病 毒的生產,甚至是降低病毒在宿主中的感染能力,因此有許多的感染動物的 病毒,都會透過抵抗細胞凋亡讓本身的複製增加。

二、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介紹

細胞死亡之方式大致可分為二大類,細胞壞死(Necrosis)及細胞凋亡(Apoptosis):

(一) 、細胞壞死(Necrosis):

常見於一些急性的物理性或化學性的傷害,進而造成細胞質與胞器之間的 滲透壓不平衡,並導致細胞膜脹裂、細胞核和胞器瓦解、染色質被隨機切成不 規則的碎片、細胞內容物釋出,會誘發血液內淋巴球清除此類細胞碎片,因而 引發一連串的細胞發炎反應,最後導致整個區域的細胞壞死(Kerr, 1995;Guido et, 1998)。

(二) 、細胞凋亡(Apoptosis):

又稱為程式性的細胞死亡(Program cell death),此作用在細胞的生長恆定 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Ellis, 1991),許多凋亡的細胞都有型態與生理上的共 同特徵(Wyllie, 1980),從基因體的角度上來觀察這些細胞型態獲生理上的特徵,

都源於自殺程式(Suicide program)的啟動,使得細胞內酵素被活化所呈現出來的 結果(Chinnayian, 1996)。

這些細胞凋亡的特徵包括了:細胞萎縮、染色質濃縮(Chromatin

condensation)、染色質在核中呈現邊緣化現象,細胞內的DNA被核酸內切酶以 180~200 bp為單位,切成小片段並可在DNA電泳膠上形成DNA規則片段化的階梯狀

(DNA ladder),以及凋亡小體(Apoptotic bodies)的產生(Brown, 1993; Samali, 1996)。

細胞凋亡的調控機制,主要是透過蛋白質降解來進行,因此對於細胞凋亡的進 行與否,細胞必須要有完善的機制來調控。細胞中有一群結構相近的蛋白質,稱為 Bcl-2 family,在細胞凋亡調控上扮演重要角色。這群蛋白質中,有些會抑制細胞凋 亡(Anti-apoptotic),如Bcl-2、Bcl-xl,有些則會促使細胞凋亡(Pro-apoptotic)的 發生,如Bax、Bak、Bid、Bim、Noxa、Puma 等。細胞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抑 制細胞凋亡的蛋白質會發揮功能,而促進細胞凋亡的蛋白質則會受到抑制,當細胞 受到刺激而進行細胞凋亡時,抑制細胞凋亡的蛋白質會被抑制,而促進細胞凋亡的 蛋白質會開始活化而發揮功用,開啟一連串蛋白質的活化路徑,造成細胞凋亡。目 前已知的細胞凋亡路徑有:

1、 外在路徑 (Extrinsic pathway)

當細胞的死亡接受器(Death receptor)接受死亡訊號(Death signal)的刺激,

而活化Pro-caspases 3、Pro-caspases 8、Pro-caspases 9 酵素,使細胞發生細胞凋亡。

例如:Fas ligand 與 Fas receptor 結合並經由其 Death domain 使 Adaptor proteins

(FADD 和 TRADD)聚集,藉由 FADD 的 DED(Death effector domain)與 Caspase-8 結合形成DISC(Death 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並促使 Caspase-8 活化(Boldin, 1996; Chinnaiyan, 1995;Hsu, 1995)。

2、 內在路徑(Intrinsic pathway)

此路徑也被稱為Caspase-dependent pathway,內在路徑是當細胞受到內生性因

子的刺激,例如: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鈣離子、以及 UV 光等,這些 內生性的因子會促使 Pro-apoptotic markers 的活化,此 Pro-apoptotic markers 包括 有:Cytochrome C、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以及 SMAC,這些 Pro-apoptotic markers 會自粒線體釋放到細胞質當中,其中 Cytochrome C 會與 Caspases 9 形成細 胞凋亡體(Apoptosome),而藉由 Caspase 9 與 Caspase 3 的活化可以促使下游的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活化因而產生細胞凋亡現象(Liu, 2002)。

三、病毒感染引發宿主細胞凋亡及影響宿主細胞蛋白質表現

目前已有文獻指出,病毒僅利用本身的外鞘蛋白質(Capsid protein),即可令宿主 產生細胞凋亡,例如:登革熱病毒利用其外鞘蛋白質(Dengue virus capsid protein - DENVC)與人類的Death domin – Associated protein產生交互作用,並進一步的引發人類 細胞凋亡現象(Thawornchai, 2007)。另外,在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 - WNV)

的研究中也發現,其病毒的外鞘蛋白質(WNV capsid - WNVCp)會引發藉由p53所調節 的細胞凋亡(Yang, 2008)。研究文獻中指出,感染魚類的神經壞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 - NNV),該病毒所攜帶的α蛋白質會引發粒線體膜電位差(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 MMP),進而誘發細胞凋亡(Chen, 2007;Wu, 2008)。

在病毒感染宿主因而引發宿主細胞凋亡的現象中,可以發現病毒往往藉由自身的蛋 白質,引發宿主細胞內某些目標蛋白質的過度表現或是抑制,最終達到令宿主細胞產生 細胞凋亡的目的。例如:2007年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的研究文獻中指出,當流感 病毒 CV-1 感染MDCK細胞株時,係藉由細胞內蛋白質Akt的訊號抑制,而引發細胞凋 亡現象(Oleg, 2007)。而病毒是否可以成功感染細胞,宿主細胞內的蛋白質亦扮演極 為重要之角色,例如:2002年SV40病毒的研究指出,Arf-1蛋白質是SV40是否能成功感 染宿主細胞的重要關鍵,當宿主細胞內的Arf-1蛋白質表現被抗體所抑制時,SV40病毒 便無法成功的感染宿主細胞(Richards, 2002)。

2008年的研究文獻中也指出,當Arf蛋白質的表現不受調節,則會引起細胞死亡的 情況(2008 ,Citterio)。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