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核病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及影響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結核病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及影響因

知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KAP)為最早提出 的一種健康行為模式,此模式是於 1935 年由 Allport 提出,其基礎為當 個人得到行為相關資訊後,會發展出預期的行為,最後產生與態度一致 的行為。1982 年 Bandura 曾提出人在從事各種的活動過程中,知識的應 用與行為的表現兩者間有重要的關係存在,而知識不能立即促使行為的 改變,但可經由知識的累積來催化。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採用 KAP 模式,以調查研究對象對結核病知 識、態度及防治行為的現況與差異,並探討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社會 人口學變項對結核病知識、態度與防治行為的影響。

一、結核病知識

在羅淑芬、楊美玲、江明珠、徐銘玉、林秀英(2008)針對原住民 對肺結核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研究,及張玉婷、羅淑芬、施仁興(2005)

在結核病患同住青少年對結核病知識、態度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研究中,

有關結核病知識量表均包含「診斷檢查」、「保健預防」、「傳播途徑」

與「高危險群」等四方面。研究結果顯示結核病知識答對率中以高危險 群次量表答對率最小,且二組間具顯著差異,顯示結核病組對結核病知 識高於非結核病組。另與開放性肺結核病患同住之青少年以「傳播途徑」

答對率(87.50%)最高,「高危險群」答對率亦最低(48.26%);另外 發現漢族青少年結核病知識答對率顯著高於原住民青少年,因原住民青 少年居住於結核病高發病地區(山地鄉盛行率為非山地鄉的1.45倍),又 與開放性肺結核病患共同居住,對於結核病知識卻遠低於漢族青少年,

突顯加強原住民青少年結核病之急迫性。

吳紹筠、陳淑怡、江宜珊、陳淑賢(2007)在區域醫院肺結核病患 護理指導之改善的研究中,針對結核病知識包含「疾病」、「用藥」、「治 療」及「自我照顧」等部分,肺結核病患答對率為26.4%,顯示在疾病認 知上顯著不足,尤其在用藥知識及防範的觀念,其中在「痰液檢驗為陰 性但胸部X光片呈現肺結核影像,是表示具有傳染性」、「最易產生抗藥性 的藥物為INH及RIF」、「肺結核是由飛沫傳染的,所以吸入結核桿菌一定 會發病」等三項的答對率最低,但在經過「肺結核防治」光碟及個別衛 教等改善方案後,肺結核病患答對率提升至82.8%。

郭素娥、藍忠孚、陳惠珠(1998)在高雄市肺結核患者與非患者對肺結 核知識、態度與預防行為之比較中發現,影響舊肺結核患者知識得分最 重要的因素是「是否由醫護人員處獲取肺結核知識」,而影響非肺結核患

者知識得分的重要影響因素為「是否聽過肺結核」及「希望獲知肺結核 知識」。

張淑媚(2009)在花蓮縣原住民分佈區域國中生結核病防治知識、

態度及其相關因子之研究中結核病知識的答對率為24.3%,答對率最高的 題目是有關結核病的檢查方法;最低的題目是有關DOTS計畫及結核病疫 苗。

Tanimowo(1999)針對奈及利亞791位高中生之調查發現有72.3%的 學生認為結核病可透過不潔的食物與水傳染,半數以上學生認為經過有 效的藥物治療結核病人仍繼續散布疾病,有四成以上的學生認為結核病 人應被驅逐。

Orrett與Shurland(2001)以自填式問卷調查西印度群島干貝達542位 16至19歲學生對結核病知識與體認,有24.9%的學生認為結核病可透過飲 食傳染,只有48.7%的學生認為藥物治療對結核病是有效的,有19.2%的 學生認為結核病人應被驅逐。

由上述相關研究發現,對於結核病仍具有不正確的知識,而認知層 面的不足將影響實務推動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就研究者由蒐集的相 關文獻、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之衛生教育宣導品,以及工作實務經 驗等,就結核病知識應包含「疾病概念」、「診斷檢查」、「保健預防」、

「傳播途徑」、「高危險群」、「藥物治療」等方面,另有鑑於民眾對

於自身權益的日漸重視,應再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訂定結核病 防治工作手冊所依據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法規概念」,方臻完善。

二、結核病態度

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曾為態度提出定義,Erwin(2001)定義態度為個 人對事件所抱持的一致性理念與信念,是個人行動的指引,相同的國內 學者張春興(1986)也指出態度是個體對人、對事、對周遭所持的一種 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可由個體的外顯行為推測。學 者張緯良(2002)也將態度定義為:對人、事、物的主觀評價。因此,

態度是一種評鑑的意思,而且是不斷地評鑑他們所看見的,是對某些事 物或觀念,存有一種持久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認知評價、情緒感覺以及 行動傾向。

態度是指對人、事、物概念的持續性評鑑之組合,由認知(Affect)、

情感(Cognition)、行為(Behavior)三個因素所組成。所謂的認知因素 是指個人對情境及事物的理解與看法,包含知識(Knowledge)、信念

(Belief)、價值觀(Values)及意象(Imagery),並不涉入個人主觀的 情感且不管正確與否。情感因素則是,是個人對周遭事物的情緒感受,

包含對特定態度對象的情緒(emotion)與感覺(feeling),如:喜、怒、

哀、樂等。行為因素則是指對態度對象所採取的行為或行為傾向。

健康信念模(Health BelieF Modle, HBM)是由數位參與預防性健康

計畫的心理社會學家Hochbaum、Leventhal、Kegeles與Rosenstock等人,

應用Lewin場域理論(field theory)的概念,整合彼此的研究結果,建構 適合用於解釋民眾預防性健康行為的理論模式(Rosenstock, 1974),健康 信念模式從最初被應用於解釋預防性健康行為,至今廣泛應用於專業醫 療、衛生教育人員、大眾傳播……等專業應用於解釋、預測信念及其與 健康行為之概念形成過程與評價(陳希悌等,2003)。而健康信念模式裡 的重要變項包含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自覺行動利益及自覺行動障 礙。

陳宜民、張麗雅、任一安、傅瓊瑤、周碧瑟(1997)對台灣北部地 區色情三溫暖之女性性工作者對愛滋病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的相關研究 中,對愛滋病的態度是由認知、情感及意向等三個成分構成。認知成分 指態度對象所持有之信念、知覺及訊息,此成分常帶評價意味的事實陳 述,包括「是否認為客人戴保險套可以預防愛滋病」、「評估自己是否 得到愛滋病的危險性較高」;情感成份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

包括「客人若不戴保險套是否害怕被感染」、「先生或男友若不戴保險 套性交,會害怕被感染」、「害怕與感染愛滋病的親朋、同事一起生活 或工作」;意向成份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是一種行動前的準 備狀態,包括「是否願意要求性伴侶使用保險套預防愛滋病」、「是否 認為自己應定期接受愛滋病毒檢驗」、「對感染愛滋病的親友接受程度」、

「對自己感染愛滋病的隱瞞程度」及「若感染愛滋病是否繼續目前的工 作」。

在羅淑芬、楊美玲、江明珠、徐銘玉、林秀英(2008)針對原住民 對肺結核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研究,及張玉婷、羅淑芬、施仁興(2005)

在結核病患同住青少年對結核病知識、態度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研究中,

均以態度量表評估研究對象對結核病的看法及所持立場,區分為兩個因 素,「正向態度」與「負向態度」。其中結核病患同住青少年對結核病 知識、態度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研究指出正向態度包括「接受結核病相關 檢查與治療」、「採取預防性行為」以及「關心結核病相關訊息」等;

負向態度則包括「結核病患同住青少年會產生擔心、害怕之情緒」以及

「視結核病為無法醫治之疾病」。

張麗春、洪麗玲、周郁文、林麗美(2007)在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分 析原住民護理學生參與肺結核防治胸部X光檢查之意向研究中,以知覺罹 患肺結核可能性與嚴重性,以及對抗肺結核的障礙性與利益性,來探討 原住民護理學生參與肺結核防治胸部X光檢查的意向,研究結果顯示,原 住民護理學生肺結核知識屬於一般程度、對於傳染方式與途徑有錯誤觀 念、罹患肺結核知覺較低。知識與知覺障礙與利益有顯著相關。罹患肺 結核可能性與嚴重性之知覺較高、以及知覺對抗肺結核障礙較低者其每 年參與胸部X光檢查之可能性較高。

本研究主要探討研究對象對結核病防治的態度,也就是對結核病疾 病本身的看法或持有立場,強調研究對象對結核病的預防行為或提高警 覺性,因此試著以健康信念模式裡的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自覺行 動利益及自覺行動障礙作為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態度內容。

三、結核病防治行為

由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10)第一章

「結核病的傳染機制-知己知彼,保護自己」可了解到:(一)結核病患 接受治療是最佳的防護:只要能夠規則服藥,原本具傳染性的個案可以 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傳染性降下來;(二)驗痰才能知道危不危險:只有 傳染性肺結核的病患才對周遭的親友具傳染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 究,痰塗片陽性個案的傳染性最高,因此應善用痰塗片檢查,可以及早 界定個案的傳染性,保護我們自己;(三)注意房間的通風:教導個案 及家屬注意房間通風,亦可降低被感染的機會;(四)個人防護工具:

善用個人防護工具,保護自身不被傳染,例如:提供個案外科口罩,或 由健康照護者配戴N95口罩。

另由結核病診治指引(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11)第三章「結 核病的診斷」指出,診斷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學之變 化,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而幾乎所有肺結核,皆